APP下载

新高考议论文写作如何思辨表达

2023-01-24

中学语文 2022年35期
关键词:假想近义词写作者

张 倩

江苏实行新高考改革已进入第三年,作文的改革非常明显,从之前的江苏卷重视素材运用,重视语言的清新脱俗,到如今的新高考更加注重思维的深度,思辨的力度。那么我们作文的教学重心也应该有所迁移,引导学生优化思维的品质,提升思辨力,写出有自我深刻体悟的优秀作文。

作文的深刻性关键在于观点的深刻性、思辨性。观点的拟定基于活跃发散的思维,思维中思辨性浓郁最为出彩。新高考背景下议论文如何发散思维,如何体现思辨色彩,值得重视和研究。

一、假想命题

写作议论文的过程就好比是在进行一场辩论赛。写作者是正方,那么写作者在运用发散思维拟定思辨分论点的过程中,就要想象自己的假想敌反方会怎样反驳自己。这种拟题方式可称为“假想命题”。例如有关“个性与规则”的作文,写作者在充分论证个性的意义之后如何递进一层表达思辨的观点呢?这时可以借助“假想命题”的方法,可能会想到“反方辩手”提出这样的质疑:条条框框的规则只会限制个性的发展。由此写作者可以就假想敌提出的质疑进行驳斥,利用矛盾双方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思辨原理,再次深入立论,提出规则是我们立于时代的方向,那么个性便是我们身处时代的方式,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议论文中运用“假想命题”的妙处在于写作者能做到“眼中有他人”的全局观,能使文章论证得更加全面,同时更能跳出较通俗的观点,使论证更严密更有思辨性。

二、自我感悟

自我体悟类似于假想命题,只是由借用他人的口变为自己前后不同阶段感悟的转变。它体现了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自我感悟既可以放在行文的中间部分,也可以放在结尾部分,放在行文的中间与假想命题的功效一样,起到思维递进拓深的效果。放在结尾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江苏2017 年高考68 分的标杆文《车中窥人》的最后一段:“少时,观唐僧在女儿国不敢登龙车凤辇,是躲过一劫。长大后,我才明白,他是错过了一生。”自我感悟的妙处在于给读者一种通过写作本次话题而成长顿悟的感觉,并且放在结尾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令人深思。

三、“八看”过海

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中有“八仙过海”的佳话,议论文写作中也有“八看”显神通。所谓“八看”即“上下看”、“前后看”“左右看”“内看己看”。“上下看”就是主题词的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实际上是围绕“是什么”思辨地拟观点。例如关于“关系和交往”的主题作文,不难想到“上交不谄,下交不媚”,即要求平等地对待每个人。写作时,可以由平等待人的思想想到它的上位概念可能属于人文主义思想,属于朴素的价值观。这就是考虑到上位概念的思辨运用。其实也是运用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个性包含了共性,要找到共性的东西那么就是它的上位概念。

“前后看”是秉持“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哲理,从事物的过去和未来发散思维拟思辨观点。“左右看”可以理解为围绕主关键词想一想它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可以分析两者之间的本质性的差别拟分论点,反义词可以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点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突出主题词的特征。例如鲁迅《拿来主义》中把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运用得游刃有余。“抛来”和“抛给”是一组近义词,“抛来”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抛给”指有目的的输出,强迫别人接受,突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多领域的侵略,从而引出中心观点:要大胆地坚定地拿来!“送去”和“拿来”是一组反义词,送去主义的本质是一味输出,崇洋媚外,最终的危害是亡国灭种;拿来主义是独立判断,放出眼光,保持主体性与主动性地来拿,这一对比鲜明地突出了拿来主义对当时中国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内看己看”分两种情况:内看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地去理解主关键词,这体现了哲学思想中的现象富于变化,本质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观。己看是作文材料中的“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的要求最鲜明的体现,我们要的不是人云亦云名人名言大集会,而是要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思考,那么在作文中体现为多结合自身的体验从自我的主体身份和经历表达认知,多用“我认为”等类似的表达形式。

四、多学科融合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作文写作中也蕴含着这个道理。写作中要充分展开联想,与学过的学科建构联系。这种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既可以作为引子用来引出观点,也可以作为意象贯穿全文。例如在以人生需要入格也需要出格的主题中,可以联想到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冲积扇,自然理趣中也包蕴为人处事的奥义:人生好比一顶冲积扇,从同样的出水口喷薄宣泻,却于扇缘旨归不同的星辰大海,从而巧妙地申明主题,令人耳目一新。再如在“关系和交往”的话题中,可以联想到在做化学实验量取化学试剂时,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唯有平视,结果才精准,从而迁移出中心观点——要平视世界。再如关于“青年要有良好的相反相成的性情”的话题作文中,可以联想数学学科双曲线的知识点——想象双曲线的图象第一象限内,一条光滑的曲线贴轴滑行。若是欣羡x 轴的纵深,便会陷入原地凝滞的困境;若是倾慕y 轴的拔节,便会困于无法自控而飘飞无依的误区。可以运用双曲线的智慧来引出“青年修身养性需要相反相成的性情”的观点。考场作文中如果能灵活贴切地融合各学科的知识,就会使文章生动形象且有感染力,也能体现考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思维。

五、设问引导,循环意识

多种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在议论文中非常重要,其中“设问”修辞尤为重要。如果想追求议论文的深刻有力,必须学会发散思维。说到底,发散要“深挖是什么,多问为什么”,归为一个字“问”。行文中运用设问修辞不仅会激发读者的思维增量,而且一问一答的形式使得论证层次清晰,有利于用“答”的形式突出分论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复杂的过程,前进中也有波折。但终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循环意识就是在写作中运用此辩证法,使论证成为闭合的环,形成一种正反馈。例如有关“可为与有为”的主题作文中,会想到当代青年拂起家国精神之风,拼搏有为,搭载起无数后辈的可为之梦。中国,将在可为与有为的交替下,乘风驶向未来。这样的表达就渗透了“螺旋式上升形成闭合的环”的思想。当今青年“有为”的另一层意义是为后辈创造一个“可为”的世界,然后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的未来。这种写法的妙处在于当别人论证戛然而止时,你能比别人往前多跨一步,把“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点巧妙地贯穿起来,使论证深邃有力。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中的任务指令进一步明确,着眼于“考思维”,引导学生“写思维”,限定评价也要“评思维”,从而实现考、写、评的有机整合。考、写、评的联动效应,有利于引领作文教学向“教思维”“练思维”转变,尤其是引导教学在具体情境中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在写作时要学会辩证思维,提升思维质量:从替圣贤教训人、说神话说套话到表达自己的思考、辨析、说人话、说真话、说贴心话。这才能体现考生的辩证思维,高分作文是富有辩证思维的文章。

猜你喜欢

假想近义词写作者
假想防卫过当的罪过形态研究
假想防卫过当的对策研究
——以明某某案为例
怎样辨析近义词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找找近义词
论"假想防卫"
写作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自主品牌建立的“原型化”战略:理论假想与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