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以苏教版三年级《年、月、日》为例

2023-01-23徐月

今天 2022年23期
关键词:汇报交流同学

徐月

(南京市青秀城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28)

那要怎样才能让课堂中的每一次对话都有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年、月、日》这课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小组合作,研究探索年、月、日。

导入环节,区别于以往的“开门见山”式,教师让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自己研究年、月、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上台汇报。

师:请同学们以4 人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年历卡,独立思考,看你能发现什么?(事先为每个小组准备好2016-2019年历卡)

小组活动开始,每组的小组长首先为组员分配具体研究任务,组员们依次进行分享交流,最后推选出每组的主要发言人。教师巡视并适时加入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

生1:我们小组研究发现不管哪一年的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都有31 天。4月、6月、9月和11月都只有30 天。

师:其他小组有什么意见和补充?

生2:我们小组的发现和第一小组大致相同,但我们还发现有31 天的月份中,1月、3月、5月、7月这些月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但7月,8月却是连续的,这是为什么呢?

师:有没有同学可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没有学生举手,教师也没有因此直接公布正确答案。

师:那么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课下去解决,明天我们继续探讨,现在关于年、月、日,还有哪个小组有所补充?

生3:每年都有12 个月。

……

师:同学们真厉害,还有哪些小组想要补充?

生4:我们小组发现2月很奇怪,一会是28 天,一会是29 天,没什么规律。

师总结:通过小组研究,我们发现有的月有31 天,我们把它叫做大月,30 天的就叫做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呢?大月、小月分别有哪几个月呢?

片段二:深入研究,了解平年和闰年。

之前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对年、月、日的研究,但是2月为什么一会是28 天,一会是29 天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教师现在便针对这个问题,顺其自然引出平年和闰年。课堂上,学生知识生成之时,也是他们思维最活跃之时,教师如能及时捕捉这一稍纵即逝的时机,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展开有效对话,课堂就会灵动起来。

师:刚才的汇报中,2月最奇怪,一会28 天,一会29 天。上课之前同学们已经自主查阅了年、月、日相关的资料,谁能带领大家解决这道难题。

生1:我们小组发现有的时候一年有365 天,有的时候一年有366 天,就是因为2月的天数不一样。

生2:那就是如果这年多一天的话,就把这一天放在2月。

生3:我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查到了,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365 天多一点,所以一年365 天的话,4年就会多出来大约一天,人们就把多出来的这一天加在2月里。但是每4年才能多出来一天。所以有的2月有29 天,有的有28 天。

师:说得真好!谁能用更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从这位同学的汇报中,你学会了什么?

生2:2月一般是28 天,但是每4年2月就会多一天。

师总结:像这样,2月有28 天的我们把它叫做平年,2月有29 天的叫做闰年。那么怎样快速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生齐说:看2月。

老师给与表扬后继续提问。

师:那要是看不到2月的天数,我们该怎么办呢?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

生:因为每四年才会有一次闰年,所以我们可以用年份除以4,能除尽的就是闰年。

全班再次响起掌声。

片段三:交流“疑问”,解决课堂遗漏问题。

上述案例中,学生都感觉自己已经掌握判断闰年和平年的方法,但是用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个方法真的完全可行嘛?

师:同桌任意写一个年份,另一方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明理由?

生1:2019年是平年,因为2019 除以4 不能整除。(掌声)

生2:2016年是闰年,因为2016 除以4 可以整除。(掌声)

……

师:那么老师考考大家,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生齐说:闰年。

师:但是老师查到的资料不是这样哦。

(资料显示1900年/润平年判定:是平年,不是闰年)

全班哗然。

教师进行适当引导:仔细观察,1900年和之前同学们说的那些年份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3:1900年末尾有2 个0,是整百数。

此时师总结:是的,之前我们总结的规律存在着漏洞,年份是整百的,需要除以400 能整除,才是闰年。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一年有12 个月呢?

师:有同学能为我们解释一下的吗?

于是便有名学生说了常羲观察木晷,根据影子的长度和月亮的阴晴圆缺推算一年有12 个月的故事。

1.适当放手,学生当家做主人

较之语文课堂,数学课堂发言更要简练概括。小学生要能文从字顺、力求简练的概括自己的所思所想,才能相互传递交换彼此的数学想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多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年、月、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学生发言的时候,我们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尽量不说!因为往往一名学生的发言会启发其他学生有些新思路,假如教师在第一名学生发言过后立马将话语权拿回来进行归纳总结,这个知识点也就勉强让学生记住,而得不到一定的升华。不如在这个时候教师问一句:“谁还有补充?”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上述案例片段一中,生1 向大家介绍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都有31 天。这是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完全能自主研究发现的问题,所以并不需要教师直接给出。但是很明显,这个发现并不完整,但在生1 的启发下,其他小组会立马想到还有一些特殊的月份都是30 天。

整个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自始至终没有直白的说出任何一个知识,而是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在此过程中交流对话完全成了他们的需要,于是对话有序展开,步步深入,较为圆满。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的课堂是真正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是大局的把控者,引导者。

2.有效提问,引发深度思考

教师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所以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这也就要求我们做到:(1)提问一定要清晰准确,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2)提问应是学生理解范围之内的,避免假大空。(3)不要过多的使用回答的二选一的问题,更要注意避免反复问:会不会之类的问题。(4)提问和回答之间留有思考空间。

例如上述案例片段二中,教师直接明确提问:“为什么2月一会是28 天,一会是29 天?”将学生的思维聚焦这个疑问上,引发学生进行强烈的思考。生1 和生2 根据之前的小组合作,合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但显然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教师这个时候没有立刻收回话语权,给同学们留足够的回答时间。继而生3 通过自己的课外知识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时教师明白大多数的学生理解起来还有困难,而这个知识点十分重要,所以立马再提问:“谁能用更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从这位同学的汇报中,你学会了什么?”课堂中教师切忌一遍遍转述学生的答案,而应该用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去回顾去记录,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知识是经过再加工的,记得也更加牢靠。

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发现探讨平年和闰年我们不仅可以看2月,还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来确定。将整个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

3.合理质疑,勇于探索发现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当一名“好”学生把问题漂亮地解决,并得到大多数同学以及老师的赞赏后。所有同学都会视此为正确答案,完全不会质疑。而事实上只有提出质疑,给出反例后,才能使这个知识体系更加的完整、严谨。合理的质疑往往能大幅提高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当老师把重要知识点讲完之后,通常会问:“你们听懂了吗?”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回答:“听懂了。”而这时,那些少部分没有听懂,还有疑问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发言了。那既然这样,我们何不尝试换一种问法:“你还有什么疑问?”就像上述片段三中一样,如果没有教师的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多数的学生的确能记住一年有12 个月,但是难道他们真的没有疑问吗?

教师适时给出学生提问的时间,其实也是一种让学生巩固强化的方式。当你问出:“你还有什么疑问?”的同时,同学们一定会仔细回顾这堂课的知识,“想方设法”提出一个问题“为难”一下老师和同学们,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的拓宽,学习才真正的发生。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认识数学,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情感;要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地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数学的表示。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会学,使学生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前的课堂强调环环相扣,要严丝合缝地安排每一个环节,了解学生每一种想法。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允许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权利。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汇报交流同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