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2023-01-23

文化软实力 2022年4期
关键词:二十大科技人才

邓 卫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2022年10月16日,我有幸作为湖南代表团的代表,目睹了大会的盛况,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与过去党代会报告将科技、教育、人才分别安排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不同,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三大战略摆放在一起,在第五部分单独成章,集中表达。理解报告这一重大创新,我的领悟是:这是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位一体”内在逻辑的辩证把握,是对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人才中心、科学中心转移相生相伴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是对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集中赋能,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科技和人才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0月29日,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决定》。湖南大学召开党委全委会,专题传达了中央文件精神。我本人也通过青年教师座谈会、新提任处级干部培训会、专题报告会、联系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进行宣讲。目前,全校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学习、结合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

高校作为承担科教兴国战略任务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科技、教育、人才的精神,具体落实到湖南大学,一是要努力培养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擦亮新时代的底色,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思政群建设,打造总书记点赞的“移动思政课”品牌,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突出经世致用的特色,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健全课程、实践、平台、竞赛“四维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强化领军人才的角色,建设一批历史与文明、艺术与审美等文史哲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领军气质;强化专业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培养学生的领军素质。稳步扩大在湘招生规模,为三湘学子提供更多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二是要着力增强服务湖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原始创新水平。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纳米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和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等应用基础领域,组织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着力实现“从0到1”原始创新和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实施重大科研任务承接能力提升计划,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深空深海等重大科技前沿领域和碳中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重点研究方向,组建由战略科学家挂帅的大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产出一批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打造区域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抢抓国家级科研平台重组、转设和增设契机,培育若干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和集成攻关大平台,在大数据、新能源、智慧交通、工程结构等领域谋划建设国家级平台,积极参与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岳麓山实验室和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建设。

三是要致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学术队伍。在西方发达国家严格限制前沿技术和智力资本流入我国的严峻形势下,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选择。加强顶尖人才的自主培养,针对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掌握“硬核”科技的高精尖紧缺人才同样如此的现实,实施顶尖人才培育专项,支持一批优秀中青年学者成长为战略科学家。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培养,针对科研人员发明创造最佳时期是25岁到45岁的普遍规律,实施优秀青年人才培育专项,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层次人才,支持其在创造力“黄金期”做出突出业绩。创新培养方式,把勇闯科学探索无人区作为奋力奔跑的新赛道、把敢啃技术攻关“硬骨头”作为人才锤炼的“磨刀石”,形成重大科研成果突破与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的乘数效应。

猜你喜欢

二十大科技人才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