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2023-01-21高迎运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2年6期
关键词:初乳流行性猪群

高迎运

(甘州区花寨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张掖 734016)

猪流行性腹泻具有极强的接触性。我国暴发猪流行性腹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猪种引进所致。目前该病已成为规模化猪场普遍流行的一类重要的病毒性疾病,发病率达100%,不同年龄的猪死亡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对哺乳仔猪造成的危害最严重,死亡率有时达95%以上[1],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更好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需掌握该病的流行特征,根据临床症状和有效的诊断方法及时确诊,然后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特征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倾向于球形,病毒粒子的中央区域为电子不透明区域,外侧有囊膜,囊膜上附着很多的纤突,纤突呈花瓣状,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2]。该病毒不凝集家兔、猪、鼠、犬、马、雏鸡、山羊、绵羊、母牛和人等的红细胞。自然条件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暴发大多数冠状病毒的理化性质相似,在50 ℃的环境中比较稳定,在40 ℃、pH 为5.0~9.0或者37 ℃、pH 为6.5~7.5 的条件下比较稳定,经超声波多次反复冻融后,感染能力不受影响,但温度超过60 ℃,处理30 min,可将其灭活[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对猪的肠绒毛膜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可以破坏小肠绒毛,减少营养物质吸收面积,造成大量体液流失,最终引起猪群严重脱水。

1.2 流行病学

携带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出现临床症状的猪群是主要的病毒传染源。发病猪的排泄物含有大量的病毒,会污染周边环境,造成病毒的快速传播和蔓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仅感染猪,不会感染其他动物,任何年龄、品种的猪对该病毒都比较敏感,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其中对仔猪造成的危害最严重,发病率有时达100%。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带病猪污染周围环境后,健康猪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也有报道认为该病毒可以经呼吸道传播。猪流行性腹泻在我国暴发流行初期没有表现出特殊的季节性,但随着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该病表现出典型的季节性特征,以冬春季节的发病率最高。

2 临床症状

猪人工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后潜伏期为18~24 h。自然感染的猪群一般在病毒入侵5~7 d 后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年龄越小的猪潜伏期越短,在早期就会出现以腹泻、呕吐为主的临床症状,短期内身体严重脱水,不能正常采食,影响生长发育。人工感染的仔猪一般在12~20 h 后出现典型的腹泻症状,18~80 h 出现呕吐,20~30 h 发生腹水和运动僵硬。腹泻是典型症状,粪便逐渐变稀,呈白色或黄白色,腹泻物常常喷射而出,夹杂大量的水分。哺乳仔猪常会出现呕吐,呕吐物中夹杂没有消化的凝乳块,随后腹泻症状严重,机体严重脱水、消瘦,最终衰竭死亡,1 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常于腹泻后2~4 d 衰竭而死。年龄较大的猪群感染病毒后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采食量逐渐下降,持续腹泻,一般在持续4~7 d 恢复正常,成年猪仅表现为呕吐、厌食。

3 病理变化

大多数病死猪机体严重消瘦,存在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胃内存在大量黄白色的凝乳块。肠道存在不同程度的扩张,尤其是小肠扩张最明显,呈半透明状,肠道内蓄积大量液体状内容物,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充气现象。肠道淋巴结存在明显的肿胀、出血,肠道绒毛膜出现萎缩脱落。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后,即可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但要确诊,还需做好与传染性胃肠炎引发的腹泻的有效鉴别。采集发病猪肠道分泌物或新鲜血清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荧光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哪种病毒感染。

4 诊断

兽医可通过临床症状做出初步诊断,如脱水、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对发病猪解剖,观察肠道病变情况:肠壁变薄无弹性,肠系膜充血鼓胀。利用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

实验室诊断可通过荧光抗体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 试验检测粪便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血清中和试验及间接ELISA 试验可检测血清中的猪流行性腹泻抗体。此外,实验室诊断还可以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目前通常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 来检测粪便或组织中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5 科学治疗

目前对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尚无针对性的药物,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猪群恢复健康。在饮水中加入口服补盐液可以缓解脱水症状,对于脱水严重的病猪可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当场内猪群发病时,为了维持猪体内的内环境,需要在饮水中加入葡萄糖、盐以及多维电解质,同时饲喂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饲料。给发病猪每天口服补液盐,补液盐由3.5 g 氯化钠、1.55 g 氯化钾、2.5 g碳酸氢钠、20 g 葡萄糖与1 000 mL 温水配制而成。

给发病仔猪口服健康母猪的抗凝血或者高免血清,每头猪每天口服10 mL,连续使用3 d。为了预防继发感染,肌内注射2.5%的恩诺沙星注射液,剂量为0.1 mL/kg,每天1 次,或者肌内注射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剂量为2.5 mg/kg,每天2 次。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为期3~6 d 的治疗,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6 预防措施

防控猪流行性腹泻应加强针对性的管理,特别是应加强冬季的科学防疫,防止病毒传入到猪场。禁止从疫区购进仔猪,防止狗、猫进入猪场。加强环境卫生的有效处理,严格规范养殖户的行为,根据猪群的生长阶段合理配制饲料,落实消毒制度。

减少仔猪应激,加强保温。温度、断奶、分群以及免疫接种等产生的应激都可能使仔猪发病,在饲养中尤其要注意。仔猪受冷后自身免疫力会降低,因此一定要做好冬春季节猪舍的保暖工作,及时更换板结发霉的垫料,而疏松干燥的垫草具有较好的防寒、保暖性能。当出现疑似病例后,应立即封锁隔离,限制人员参观,制定严格的卫生清理和消毒制度。坚持自繁自养、封闭化的管理模式,避免随意从外地引种,避免外来人员随意进入猪场。

新生仔猪免疫系统不完善,只有通过吮吸母猪初乳才能获取母源抗体,因此,要想办法提高母猪母源抗体水平。初乳是仔猪获得免疫的主要来源,猪场要保证初生仔猪在出生后6 h 内吃到初乳。弱仔可以通过人工辅助固定乳头获得初乳,只有摄入足量的初乳才能保证仔猪后续健康生长。

当猪场及附近发生猪流行性腹泻时,为了阻止疫情的蔓延,应及时使用疫苗、干扰素等。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疫苗是弱毒苗、灭活苗以及基因工程苗。通过对病毒野毒株驯化制成的弱毒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但存在毒力返强的问题。想要通过接种灭活疫苗使猪产生稳定持久的免疫效果则需要进行多次免疫。基因工程苗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猪场应根据免疫接种方法和接种要求,做好妊娠母猪以及仔猪的免疫接种,一般母猪在妊娠前后分别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每头猪使用4 mL,仔猪注射1~2 mL。

7 小结

综上所述,猪流行性腹泻在有些地区呈周期性流行,对猪的生长发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当前猪流行性腹泻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只能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实施对症治疗,个别发病猪恢复健康后会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不得不淘汰。为了有效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流行,需从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强环境清理等几个方面入手,保证猪群健康,降低发病率。

猜你喜欢

初乳流行性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养成健康卫生好习惯 做好流行性疾病预防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猪群中暑咋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