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01-20夏乐铭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南疆二十大少数民族

□夏乐铭

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更是教育当代大学生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1],“要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1]。这一论断为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少数民族学生是南疆高校的重要群体,同时南疆所有高校也肩负着当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系统回答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什么要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融入什么内容、怎样融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价值意义

(一)南疆团结稳定和永续发展的政治要求。南疆的团结稳定和永续发展是党和人民的心之所向。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西方敌对分裂势力的不断渗透[2]、新冠疫情的持续暴发、世界文化和网络思潮的负面冲击,南疆长治久安和团结稳定的问题依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因而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未来南疆发展的优秀人才和后备力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其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保证南疆团结稳定和永续发展的政治要求。有助于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助于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有助于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维护国家利益,抵制错误思潮。

(二)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注入新内容的实践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品质素养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1],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因此更需要南疆各大高校巩固成果,与时俱进,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南疆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引领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的思想理念和战略规划;有助于拓宽教师的教学资源,注入新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

(三)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这一寄语嘱托既回答了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好青年,又为广大青年奋力前进提供了明确方向和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富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总结了过去十年的工作经验和最新伟大成就,安排了党的最新任务使命和方针战略,提出了未来国家面临的最新挑战和风险。因此,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有助于引领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助于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认清任务使命,为南疆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有助于促进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自信自觉;有助于将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为积极乐观,脚踏实地的务实者。

二、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融入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宗教的重要论断。维护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要强化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民族团结是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占南疆高校总人数的比重较大,因此在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融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宗教的新论断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利益。

融入民族宗教的重要论断: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解决民族问题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坚定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宗教问题要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等等。融入国家安全的重要论断:在意识形态领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1],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1];等等。

(二)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伟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明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因此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世界观方法论有效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新思想,贯彻新理念,确保正确的意识形态。其融入内容主要包括:融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重要新思想理论;融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等。

(三)融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中国进入新时代已经十年了。这十年经过党、国家和人民的不懈奋斗,我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了如今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将这十年的伟大成就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有助于坚定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党的信任,促使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1]。融入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层面,党的全面领导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1],全过程人民民主得到全面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两个确立”重要成果;经济层面,脱贫攻坚战的完全胜利,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经济实力的极大提升;文化层面,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得到繁荣发展;社会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1];生态层面,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成效,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等等。

(四)融入新征程中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安排。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安排规划了我国新征程的前进方向和实现目标。将新征程中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安排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有助于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把握国家发展大局,洞悉社会发展趋势,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响应时代发展号召。融入主要内容包括: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举措;等等。

三、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实路径

(一)坚持主导性原则,强化以管理规范为主要方法的管理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因此,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必须发挥南疆高校管理层的主导作用,坚持寓教于管,管理层需要积极组织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宗教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4],强化以管理规范为主要方法的管理载体,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渗透到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和行为规范中,深入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例如在管理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同时,融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化各种管理规范,升华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二)坚持系统性原则,完善以思政理论课为主渠道的课程载体。课程是系统吸收知识、学习文化的重要中介[3]。课程载体是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目标实现的主渠道,是教师运用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讲解传达二十大精神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4]。为了有效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是南疆高校需要在已有的思政课中增加学习二十大精神专题,例如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开设学习专题,或者开设类似于“二十大报告解读”的新课程;二是思政教师需要更新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特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案,进入课堂,坚持思想灌输与自觉学习原则,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内在逻辑、核心要义讲清、讲懂、讲深;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创新教学方式,将融入理论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弄清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堵点,分类解决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困惑,为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就业、发展提供一定帮助,确保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出现思想错误,不被外部势力和不良思潮影响[2],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

(三)坚持实践性原则,创新以校内外文化活动为基础的实践载体。实践载体是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运用党的二十大精神从理论到实践的延伸,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寓党的二十大精神于各种实践活动中,使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达到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理论联系实践是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必然要求。一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组织校内文化活动相结合,激发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例如邀请新时代诞生的少数民族先进个人和道德模范进行讲座、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文艺演出、开展爱国主义影视展映展播;二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深入开展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南疆基层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让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担当品质。

(四)坚持导向性原则,运用以网络新媒体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传播载体。传播载体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网络新媒体技术有效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网络新媒体技术相较于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来说,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的传播和获取速度,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良好网络生态”[1],因此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既要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对思想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又要抵制网络上的错误思想和不良信息[2]。一是持续完善线上学习方式,运用网络教育方式引导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例如在学校相关官方网站或权威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主题文章;利用钉钉会议或腾讯会议展开集中学习;教师在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中发布学习短视频;学校持续鼓励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安装“学习强国”“人民网+”等软件并积极学习。二是促进师生之间的网络互动交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应与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倾听学生想法,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确保学生的思想正确和心理健康。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理论的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也需要持续推进,内容需要持续更新,方式需要持续改进。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任重而道远,要求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南疆地域特点,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主体,做好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南疆二十大少数民族
喜迎党的二十大
“数”读二十大报告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马振声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