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谱写长宁绿色发展新篇章

2023-01-18周永钢

绿色天府 2022年12期
关键词:竹荪竹林产业园

○文/ 周永钢

竹荪和竹笋共生

2018年以来,长宁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实践“两山”理论,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2021年年底,全县有森林面积92.66万亩,森林覆盖率65.6%,其中,竹林面积71.88万亩,“世纪竹园”保存了亚热带竹类品种485种,将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竹种基因库。“长宁苦笋”“长裙竹荪”获得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长宁县现代竹产业园区、竹·盐特色资源循环产业园区被评为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

突出产业融合 优化竹产业发展布局

牢记总书记重要指示,下“竹”功夫、做“竹”文章,按照“建设竹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地”总体思路和“一线、一园、两库、三基地、五中心”产业布局(一线:即最美竹林风景线;一园:即现代竹加工产业园;两库:即亚热带竹类种质资源库和中国竹荪基因库;三基地:即竹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基地、竹生态康养基地、竹文化创意展示基地;五中心:即竹产业科技推广培训中心、竹产品交易中心、优质竹种资源繁育中心、竹食品研发中心、竹产品检测中心),全力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竹”为主导 推进产业升级

育竹造景。持续实施植竹造林活动,发动群众在江河两岸、国省干道沿线可视范围等种植竹材、培育竹景,突出抓好竹林风景线建设,让竹林成为全县旅游资源的支撑。目前,全县拥有以竹为主的生态景区共计10个,其中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5个,蜀南竹海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依竹兴园。建成双河竹食品产业园区和宋家坝竹加工产业园区,制定林竹企业“招引入园”“退城入园”及财税、金融等系列发展扶持政策,推进竹食品企业和竹加工企业入园聚集发展。目前,全县竹食品企业分布,已从传统的集中于双河镇,逐渐向开佛、古河等区域布局,形成了南北呼应的竹食品深加工布局。特别是北部区域古河镇竹·盐特色资源循环产业园区被评定为省级竹产业示范园区后,新成立的丰泰食品,已建成了年产5万吨竹食品加工生产线,正在进行试生产和运营。同时,一批新型竹加工企业落户长宁,如长盛新材料公司年产5万吨竹原纤维项目,已投入运行,对拉动长宁县全竹利用,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候鸟和竹林

竹林风景线的阳光

竹林下的飞瀑

拥竹富农。引导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推进以苦笋早产丰产培育、竹-菌、竹-药为主的“万亩林亿元钱”等特色核心示范基地0.2万亩;上半年种植的竹荪,已喜获丰收,下半年大球盖菇已完成成片种植,明年收获后,将进一步积累我县林下经济周年生产技术路线。二是持续培育工艺匠人,建成竹编培训基地、竹雕传习所、竹食培训中心等,定期邀请竹工艺大师、餐饮专家开展竹工艺、全竹宴等培训,加快发展以竹编、竹根雕、竹扇、竹盆景为主的特色竹工艺品,引导2万余人投入竹编、竹雕、竹食等加工创作,人均每年增收6000元以上,初步实现了竹林美、生态优、林农富的目标。

靠竹卖“碳”。今年,长宁县被批准成为全省首批11个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县之一,在市林竹局对长宁县林竹碳汇工作的业务指导下,邀请谱尼测试集团北京检验认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长宁县竹林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5年)》。2022年11月,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在宜宾召开,会议积极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经权威机构测算大会预计产生碳排放99.49吨,通过开展“零碳行”植竹活动中和26.19吨,购买长宁县开发的竹林碳汇量73.34吨,实现了碳中和,成为宜宾市首个大型会议“零碳会议”,也实现了长宁县碳交易“零”的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长宁县将继续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托竹资源,建设竹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地。一是建强竹基地。改造残次林、低产低效林10万亩,建设“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基地2万亩,持续完善以菌类周年生产为主的林下经济技术体系。二是做大竹加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延伸竹原纤维产业链,建设全国最大竹原纤维生产基地,全力争创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新培育竹产业规上企业20家以上,新引进竹类企业20家以上,培育5家亿元企业。 三是做优竹食品。依托双河竹食品产业园区和竹·盐特色资源循环产业园区,发展本地笋和竹调味品加工,做强竹叶黄酮饮品、竹膳食纤维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竹食品加工基地。

猜你喜欢

竹荪竹林产业园
竹荪的深加工及营养成分功能性研究进展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寻访竹林隐士
菌中皇后话竹荪
“竹君”食疗菜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竹林奇俊
一碗竹荪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