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3-01-17戴晓瑛王志峰

关键词:多索氨茶碱茶碱

戴晓瑛,王志峰

(琼海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海南 琼海 57140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常于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分为临床缓慢期、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急性支气管哮喘通常表现为突然性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或病情急剧加重,并伴随呼气流量显著下降或呼吸困难等。常用的药物有激素、β2- 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等,而茶碱类药物中氨茶碱是通过对支气管平滑肌起到舒张的作用,进而缓解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预后恢复[1]。多索茶碱是一种较为新型的茶碱类药物,属于甲基黄嘌呤类的衍生物,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通过对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达到兴奋呼吸肌和呼吸中枢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2-3]。为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的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琼海市人民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2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病程1~8年,平均(5.11±1.65)年;年龄23~69岁,平均(42.85±6.2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2例;病程1~9年,平均(4.96±1.73)年;年龄21~68岁,平均(42.43±6.35)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4]中关于急性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者;经支气管运动或舒张试验检测呈阳性者;胸闷、喘息、气急、咳嗽等临床症状骤然发生或加剧,同时伴有呼气流量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者等。排除标准:近期接受激素治疗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患有精神系统相关疾病者;呼吸道感染者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包括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抗感染、吸氧、祛痰、平喘、卧床休息等。与此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氨茶碱注射液(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612,规格:2 mL∶0.25 g)静脉滴注,将0.25 g该药溶入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稀释,2次/d。给予观察组患者多索茶碱注射液(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14,规格:10 mL∶0.1 g)静脉滴注,将0.3 g该药溶入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稀释,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依据《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4]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且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增加>25%评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且PEF增加15%~25%评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PEF增加<15%或降低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主要包括咳嗽、喘息、湿啰音、哮鸣音、呼吸困难。③肺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PEF、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山东博科保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K-LFT-I)检测,并计算FEV1/FVC比值。④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33(IL-3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3 000 r/min,10~15 min),血清IL-18、IL-33、hs-CRP水平均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进行检测。⑤统计两组患者失眠、心律失常、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经S-W法检测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喘息、咳嗽、湿啰音、哮鸣音、呼吸困难、MVV、FVC、PEF、FEV1/FVC及血清IL-18、IL-33、hs-CRP水平)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喘息、咳嗽、湿啰音、哮鸣音、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s )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s )

组别 例数 喘息 咳嗽 湿啰音 哮鸣音 呼吸困难对照组 51 5.73±1.26 6.71±0.14 5.98±1.23 6.11±0.29 5.14±1.16观察组 51 2.85±0.78 4.94±0.65 4.22±1.17 3.21±0.87 2.16±0.35 t值 13.879 19.011 7.404 22.583 17.56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VV、FVC、PEF、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MVV:最大自主通气量;FVC:用力肺活量;PEF:最大呼气峰流速;FEV1/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

组别 例数 MVV(%) FVC(L) PEF(L/s)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1 47.45±4.23 55.43±6.37* 1.38±0.26 1.95±0.29* 2.84±0.35* 3.68±0.46* 48.75±6.26 59.18±6.34*观察组 51 47.38±4.46 63.66±7.21* 1.42±0.27 2.42±0.33* 2.81±0.32* 4.55±0.63* 48.82±6.13 68.35±6.11*t值 0.081 6.109 0.762 7.640 0.452 7.965 0.057 7.43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血清IL-18、IL-33、hs-CRP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清IL-18、IL-33、hs-CRP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患者血清IL-18、IL-33、hs-CRP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IL-18:白细胞介素-18;IL-33:白细胞介素-33;hs-CRP:超敏-C反应蛋白。

组别 例数 IL-18(ng/L) IL-33(ng/L) 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1 391.36±46.57 247.79±34.95* 286.38±39.56 174.39±27.57* 37.45±4.31 16.29±4.28*观察组 51 387.43±47.44 184.83±25.72* 282.25±39.72 125.56±26.44* 37.58±4.24 6.46±2.77*t值 0.422 10.361 0.526 9.129 0.154 13.77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失眠、恶心各3例、心律失常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69%(8/51);观察组患者发生失眠、恶心各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92%(2/51),经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5)。

3 讨论

急性支气管哮喘属于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通常是由于接触刺激物、病原体入侵、呼吸道感染等因素诱导哮喘症状急性发作,也可能受气候、运动、药物等因素诱发。有研究显示,机体内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同时疾病受免疫因素的影响,其也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若病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随着病情加重极易引发呼吸衰竭,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5]。

氨茶碱是一种支气管扩张剂,可对患者的呼吸道平滑肌产生舒张和松弛的作用,缓解其充血和水肿的症状,进而增强其膈肌收缩的功能,达到改善肺部通气的目的,但容易出现恶心、失眠、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6]。多索茶碱是在氨茶碱分子中增加了1个黄嘌呤环状结构演变而来的新型药物,具有特定的二氧戊环结构,其起效迅速,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是氨茶碱的10~15倍,可通过抑制呼吸道平滑肌内的磷酸二酯酶,阻断腺苷受体,进而解除痉挛症状,达到抑制哮喘的作用[7]。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升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缩短,从而证明了相较于氨茶碱,多索茶碱可更快速地缓解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与黄怀焕等[8]研究结果相似。

MVV可用来衡量肺组织的弹性、气道的阻力及呼吸肌的力量等,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代偿能力;FVC、PEF、FEV1/FVC是临床应用较广的肺功能指标,其中FVC可用来测定肺活量,PEF可评定呼吸道有无阻力,FEV1/FVC可用来评估肺通气功能。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后,呼吸道气流受限,在气道平滑肌收缩后,气流通过速度会减慢,呈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临床可见其肺功能指标下降。本研究中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VV、FVC、PEF、FEV1/FVC水平均升高,从而表明多索茶碱对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效果更为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相较于氨茶碱,多索茶碱可在松弛呼吸道平滑肌,缓解支气管黏膜水肿、充血,改善通气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增强患者气道纤毛的清除功能,促进其运动来增强膈肌的收缩功能,还可对蛋白酶C和蛋白酶A产生激活作用,降低细胞内钙离子的含量,增强呼吸肌收缩功能,进而达到改善肺功能的效果。

报道显示,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失衡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 Th1/Th2可介导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炎症反应,当Th2出现亢进,则可诱导哮喘一类的变态反应的发生[9]。IL-18可刺激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气道炎症,造成哮喘发作;IL-33可诱导固有淋巴样2型细胞增殖并产生大量IL-33,从而引起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加剧气道高反应性与炎症反应;hs-CRP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受哮喘发病严重程度出现变化。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均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可促进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的稳定性,可对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性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平滑肌的收缩,提升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但相对来说,多索茶碱作为特有的甲基黄嘌呤衍生物,除具有解痉、平喘的效果,还可进一步抑制呼吸道平滑肌内的磷酸二酯酶,促进内源性儿茶酚胺的产生,对细胞内钙离子的大量释放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抵抗各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释放和炎症介质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应[10]。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相较于氨茶碱,多索茶碱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更有效地缓解其炎症反应。此外,在张金珠等[11]研究中表示,多索茶碱在茶碱N-7位增加了二氧戊环结构,其相较于氨茶碱,较少引起心血管、中枢等系统的不良反应,与本研究中,观察组失眠、心律失常、恶心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结果一致,进而说明多索茶碱具有较高的应用安 全性。

综上,相较于氨茶碱,应用多索茶碱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显著,可在缓解机体炎症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多索氨茶碱茶碱
猎人和鳄鱼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多索茶碱的临床观察
持续静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二羟丙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0例
发烧的病人别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