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本真 乐享劳动
——基于儿童视角的“小豆豆农场”建设

2023-01-16支晓娟

好家长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豆豆农场种子

文 支晓娟

幼儿园种植活动是一项综合性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力、学习力和创造力,为幼儿提供接触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激发幼儿对生命的热爱。本文基于儿童视角下“小豆豆农场”的建设,从设计理念、空间布局等方面阐述我园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一、背景: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我园地处农村,种植资源丰富,东南侧有一块面积约300 平方米的闲置土地。对于这块土地,教师、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幼儿觉得:这个场地一直空着,里面还有很多杂草、石块,与爷爷奶奶种的地不一样;这块地好大,如果能在这里做游戏就好了;这里都是泥土,一点都不好看……教师认为,幼儿园现有的户外游戏场地狭小,制约了户外游戏的开展。如果能把这块地拓展成游戏场所,就能够满足幼儿的户外活动需要。

为了给幼儿一个接近自然的成长环境,开发与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我园结合园本课程建设,将这块闲置地、改造成幼儿园“小豆豆农场”。

二、开发:这是一个从简到优的转变

(一)寻问:建什么

陶行知先生说过:“有意义的生活必有计划。”那么,建什么样的农场呢?基于“儿童视角”和“自然生长”背景,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在“小豆豆农场”主题定位上聚焦“三问”。

一问:你去过农场吗?调查发现,多数幼儿有去过农场的经历,如周边的生态农场、“农家乐”。可见,农场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

二问:农场里面有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幼儿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农场里可以种植蔬菜;有的说,农场里可以养小动物;有的说,农场里可以钓鱼,等等。还有的关注到农场的基本设施。

三问:建什么样的农场?这一话题引发了幼儿对农场的热烈讨论,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争当农场“设计师”。有的说可以种班级的种子吉祥物,如红豆、玉米、芋头等;有的说可以种喜欢吃的蔬菜瓜果;有的说可以建一个小房子,里面养很多花。在一系列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要打造特色“小农场”,播种幼儿喜欢的种子。

(二)解答:怎么建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确定主题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建设,分工部署。幼儿认为,放农具的柜子由教师负责提供,而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由他们来完成。接下来,“寻找一颗珍贵的种子”活动拉开了帷幕。幼儿将这些收集来的种子在教室里进行了分享。种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幼儿园的种子、家乡的种子和“偶遇”的种子。

幼儿园的种子:幼儿在“花田小镇”“几分田”等角角落落寻找种子的踪迹,收集了许多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收获和使用的种子,如青菜的种子、萝卜的种子、香菜的种子、花的种子等。

家乡的种子:有的种子是幼儿节假日回老家时特意收集带来的,有的种子是远方的亲人特意寄来的,如安徽的塔菜种子、四川的川椒种子、福建的西洋菜种子等。

“偶遇”的种子:有一部分种子是幼儿、教师、家长“偶遇”发现、收藏的,如路边的野花、湖畔的木棉花、拈花湾的芦苇等。

(三)行动:如何实施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小豆豆农场”初见雏形。随着“小豆豆农场”主题活动的深入,我园尝试开展丰富多样的探究活动,将农场梳理、分类成六大区,即观赏区、休闲区、饲养区、种植区、堆肥区、展示区。

观赏区:幼儿年龄尚小,喜欢具有丰富自然色彩的环境。在开展种植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让幼儿主动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教师利用大自然中的资源以及废旧材料等,建立生动的教学环境,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每个班级结合班本文化,制作富有班级特色的标识牌,创设微景观,利用篮子、吉他、架子等美化装饰,营造浓郁的田园气息,丰富幼儿的视觉体验。

休闲区:在“儿童视角”下,教师追随幼儿的脚步,了解幼儿的需要,鼓励幼儿参与环境审议。有的幼儿提出,种植园地中需要休息、记录的地方。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决定为农场提供帐篷、休闲桌椅、风车等,铺上了草坪。幼儿可以在里面休息、操作、记录……在满足幼儿奇思妙想的同时,幼儿突破原有的经验,不断完善“小豆豆农场”设施,满足各种需求。

饲养区:随着实践内容的不断丰富,种植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需要被扩展。“小豆豆农场”饲养区其实是幼儿利用空地开挖的水渠。这里不仅可以种植水培植物,还可以养殖小鱼、泥鳅等。饲养动物的过程是一个多方互动的过程,是幼儿观察、探索、实验的循环过程,幼儿在充满生命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

种植区:为了增强体验性,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小豆豆农场”道路,在每块田地中用砖头、瓦片、废旧地板等铺设出一条条小路,将整块田地分块,如田字形、太阳形、井字形等,将农场小路进行艺术化加工。同时,配备了自动洒水系统。在这里,幼儿可以在农场里顺畅地游走,观察、照护植物。

堆肥区:幼儿发现有些植物变黄了,开始探索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堆肥区便产生了。教师巧妙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利用食堂提供的鱼肠、瓜果皮等作为天然肥料,为“小豆豆农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

展示区:我园注重打造具有儿童感的环境,给予幼儿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官体验。幼儿将种植过程用课程故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利用围墙将课程故事展示出来,让零散的经验得以总结、回溯、再生长。

三、维护:这是一个从静态到动态的管理

在种植活动中,我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幼儿有浓厚的种植兴趣,但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弱、种植经验不足。为此,我园立足实际,尝试引入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种植活动成效。

(一)个人承包制管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植园地的周密管理是收获的保证。我园在“小豆豆农场”中开辟一块空间,实行承包制管理,由幼儿个人认领。幼儿可以选择和爸爸妈妈一起确定种植内容、照料农作物。幼儿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主动记录下来,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寻找答案。家长还带着幼儿去自己的“专属农田”里除草、施肥,给幼儿讲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幼儿积极参与种植活动,亲眼见证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体验了收获的满足感。

(二)小组合作制管理

在种植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在独立操作的同时,开展小组合作。幼儿自由组合,选出每周的小组长。小组长利用户外大游戏、午餐后散步的时间,带领组员到各自的责任田观察、照护。我园还定期邀请种植专家来园,为幼儿答疑解惑,以专业的视角为幼儿带来更丰富、专业的认知。例如,在种植玉米时,幼儿发现自己种的玉米比其他班级种的玉米矮小。经过专家指导,幼儿懂得是肥力不足引起的。他们找来肥料,在玉米拔节孕穗期施肥,玉米很快就长高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发现问题、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丰富了种植经验,培养了责任意识。

四、思考:这是一个从“新”到“心”的未来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力,获得事物之真知,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幼儿参与“小豆豆农场”的规划与创建,唤醒了他们内在发展的冲动,以主体的体验获得认知,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诠释了我园“自然生长”的理念。

“小豆豆农场”主题活动将自然教育渗透到幼儿、家长、教师的日常生活中,扩展了自然教育的边界,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关注更加深入,课程意识更加强烈。“小豆豆农场”成为幼儿心灵绽放、教师天性充盈、园所诗意盎然的幸福家园。

猜你喜欢

小豆豆农场种子
用爱浇灌孩子——再读《窗边的小豆豆》
农场假期
桃种子
农场
可怜的种子
一号农场
一年级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