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的改造
——以大班户外“玩泥”游戏为例

2023-01-16高雪华

好家长 2023年1期
关键词:泥巴游戏家长

文 高雪华

为有效拉近幼儿和自然的距离,进一步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我园全面改造户外游戏场。小上坡、沙水区、角色区、运动区、涂鸦区、种植区等,都以崭新的面貌亮相,幼儿园成为幼儿畅游的乐园。但是,种植区有一块泥巴地由于光线差、地势低等原因,幼儿很少踏入其中玩耍。于是,泥巴地改造工程开始了。

一、改造玩泥环境,激发游戏兴趣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求。”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手可得的泥巴为“玩泥”游戏提供了基础保障。在改造泥巴地中,我园始终把“以儿童为本”的理念贯穿全过程,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基于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观察与分析重新调整,形成自由探索的泥坑区、尚美创玩的泥作桌、寻味野趣的泥巴厨房,以及涂鸦墙、投泥板、展示台、清洗区、工具收纳间等不同区域,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游戏空间,满足幼儿玩泥游戏的需求。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制定游戏公约、绘制材料收纳小标志和游戏打卡地图,为幼儿提供充分体验、持续发展的可能。

二、提供玩泥材料,满足探索愿望

我园提供了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材料,充分满足幼儿的探索与学习需要,既有师幼共同收集的材料,又有幼儿自主收集的材料。

一是生活材料再利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野趣泥巴厨房提供木制桌椅、废旧的锅碗瓢盆,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体验生活材料带来的游戏乐趣。他们用泥巴制作成各种美食,如“美味甜甜圈”“巧克力蛋糕”“树叶汤汁火锅”等。幼儿在“烹煮”的同时,享受和同伴“过家家”的快乐体验。

二是探究材料巧提供,激发幼儿游戏活力。自由探索泥坑区提供沙水泥的配套建构积木、小铲子、水桶等,激发幼儿的游戏活力。例如,幼儿在小铲子、放大镜、观察盒等工具的帮助下,和蚯蚓“近距离”接触,将它们运送到种植区土壤中松土;幼儿巧妙运用建构积木中小组件的阻拦、开关作用,教师开展“泥巴瀑布”游戏,引导幼儿探寻水量、速度和溅起水花大小的关系。幼儿觉得游戏体验效果不佳时,通过与同伴协商,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勾兑泥浆,通过控制水量得到不同形态的泥浆,使科学的种子在幼儿的心中萌芽。

三是自然材料来帮忙,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将树叶、树枝、石子、贝壳等材料,分门别类摆放,便于自由选择。六颗小石子变成了一朵花用来装饰泥巴厨房,捡来的红果子制作成小动物“眼睛”,糊一块泥巴在树上做一个可爱的面具……幼儿在玩泥游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独特的玩法让每一次游戏都充满新意。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在不断增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热情也持续高涨。

三、给予适当指导,助推深度学习

作为幼儿游戏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观察者,教师应当细心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材料的适宜性及可操作性。同时,教师在观察和分析幼儿行为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支持策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多数是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为进一步发挥环境创设的隐性教育作用,教师在教室走廊、游戏区等墙面,布置问题记录墙、作品展示区、趣事日记板等,呈现幼儿活动轨迹,让幼儿的游戏记录看得见、有意义。一是空间支持。合理划分区域,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满足游戏需要。二是墙面支持。记录幼儿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帮助幼儿梳理、积累新经验,运用多种方式呈现幼儿作品。三是材料支持。提供多元的材料,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及时增添、更换材料,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教师还针对具体情况,分析幼儿“为什么”,捕捉介入的有效时机,灵活运用各种指导方法,帮助幼儿总结问题、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一是主动介入。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深入思考,探寻解决办法,使游戏更加丰富多彩。二是被动介入。通过询问了解幼儿需求,提供适当帮助,给予必要的支持,推动游戏顺利进行。三是评价支持。幼儿与同伴、教师相互交流,在分享、讨论中获得经验的改造与重组,为下一次游戏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做好家园沟通,助力幼儿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主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教师提高教育能力。”为了进一步推动“玩泥”游戏的策划与组织,我园从多途径入手,寻找家园共育促进幼儿成长的机会和可能。

一是现场研讨,邀请家长参与游戏策划。在游戏开展前,我园举办家长会,教师和家长共同回忆童年生活、重拾美好时光,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接着,教师阐述“玩泥”游戏将为幼儿带来的发展可能,从动作发展到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从习惯培养到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等,让家长全面了解“玩泥”游戏。教师还带领家长实地考察玩泥区,让家长了解此区域的现状,从而邀请家长出谋划策。

二是多元宣传,共享幼儿的美好童年。我园通过园所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线上平台,上传幼儿在“玩泥”游戏中的照片、视频,与家长分享幼儿的成长与进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并提出科学育儿建议。

三是亲子互动,体验玩泥之趣。在家园合作中,我园布置亲子小任务,寻找更多切实可行的合作办法,如“泥土的秘密”亲子调查、“陶艺体验”亲子活动,提升家长的参与度,让亲子互动更有趣、更丰富。

泥巴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玩泥”不仅满足了幼儿好玩的需求,还能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愿望。我园将继续尊重幼儿对“泥”的真实想法,追随幼儿的兴趣,顺应幼儿游戏的需求,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做好家园沟通协作,不断调整、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泥巴游戏家长
小泥巴变变变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泥巴怪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家长请吃药Ⅱ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