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见儿童的需要 科学实施幼小衔接
——关于幼小衔接做的10 件事

2023-01-16

好家长 2023年1期
关键词:苗苗幼小建构

文 高 俊

文 高 俊

一、案例

目前,对于幼小科学衔接,家长、幼儿和教师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案例一:再过两个月,苗苗就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为此,苗苗妈妈显得格外焦虑,制定了严格的小学作息计划,让苗苗提前适应。

案例二:依依刚上大班就被家长送进了奥数班,提前学习小学生才可能接触的一些数学应用题。依依妈妈还让依依练习读拼音、写数字,每天完成家庭作业。

案例三:进入大班,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教师凭借自己对小学的认知和经验组织活动,似乎为幼小衔接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问题

成人只要站在儿童视角重新审视这些现象,就会发现在很多看似熟悉的行为背后,教师和家长并没有真正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暴露了当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重片面,轻全面

幼小衔接的内容既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又包含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等方面的衔接。在案例一中,苗苗妈妈根据小学要求强制安排作息时间,无形中使苗苗产生不安全感,对步入小学感到畏惧。

问题二:重知识积累,轻习惯养成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从案例二中依依家长的做法可以看出,许多家长简单地认为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学些小学知识。殊不知,那些填鸭式的学习不足以支持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有可能抹杀幼儿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问题三:重活动形式,轻衔接实质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互相衔接又有较大差异的教育机构。在案例三中,幼儿园教师往往片面强调幼儿园作用,而忽视小学作用,其实,不仅幼儿园要做幼小衔接,小学也要做幼小衔接。只有双向衔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策

成人要从问题出发,从儿童的需求出发,用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方式,回到儿童立场,重新审视幼小衔接。关于幼小科学衔接,教师和家长要做好以下10件事。

(一)一个问题箱

教师在班上设置了一个问题箱。幼儿用自己看得懂的方式记录有关小学的问题并放进问题箱。问题箱中的问题可以由同伴互助解答,可以由教师负责解答,可以邀请家长帮助解答。我们梳理出幼儿最关注的几个问题:我想知道小学是什么样的?我想知道小学生每天做什么?我想知道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我想知道小学学什么?如果我学不会怎么办?通过收集幼儿有关小学的问题,教师发现,幼儿对小学的情感更加多元和丰富,如不舍、向往、不安、兴奋、担心和期望等。

(二)一场讨论会

你喜欢小学还是幼儿园?为什么?从收集的问题中,教师看到了幼儿的期待和担忧。但是,每种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于是,一场“关于小学”的讨论会开始了。在讨论中,幼儿说出了喜欢小学的理由:戴红领巾、做哥哥姐姐、交到更多好朋友、学到更多知识本领,等等。幼儿也说出了不喜欢的理由:小学生上学不能迟到、小学每天回来要写作业、小学教师比幼儿园教师“凶”、小学要考试,等等。幼儿的表达无关对错,讨论会的目的在于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小学的真实想法。

(三)一次参观体验

幼儿的学习往往从亲身体验开始。教师要用游戏化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真实的小学。例如,教师组织幼儿走进小学校园,参观教室、图书馆、操场、食堂等。

(四)一次路线设计

幼儿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即将进入的小学,通过搜索电子地图,知道从家到小学的行走路径和需要时间。随后,幼儿在爸爸妈妈带领下徒步去小学,在路上记住途中经过的商店、公交站台等标志物。幼儿还设计了自己的小学路线图,和小伙伴们分享。

(五)一次整理比赛

幼小衔接不仅包括众所周知的知识衔接,还包括能力上的接轨,其中生活自理能力是重要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整理书包比赛,在体验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自主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

(六)一次专题画展

快毕业了,就要离开幼儿园,你还记得你的好朋友吗?还记得教过你的教师吗?还记得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吗?教师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展示在幼儿园最醒目的地方。

(七)一次主题建构

建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建构“我心中的小学”。幼儿自主设计,合作建构,一次关于“小学”的主题建构会激起幼儿对小学的憧憬。

(八)一场毕业典礼

在幼小衔接活动中,幼儿最关心的可能就是毕业典礼了。教师“退后一步”,改变以往幼儿在舞台上“刻意”向爸爸妈妈展示的方式,给他们更多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幼儿自己讨论设计了一份毕业典礼上最想做的“任务清单”: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拍照,制作卡片和礼物送给教师和同伴,和“园长妈妈”一起聊聊天,举行一次毕业聚餐,设计一件毕业T 恤,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和小伙伴在幼儿园看一场电影……这样的毕业典礼虽然没有往年那样华美的灯光、漂亮的舞台,但每一个活动都是幼儿自主设计的,让他们刻骨铭心。

(九)一次专题约谈

幼小衔接中,家长理念的转变至关重要。教师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幼小衔接中的家长关注的问题,以预约面谈的形式针对某一主题展开交流。同时,教师有计划地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十)一支共育小队

幼小衔接需要家庭、幼儿园、社区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发挥幼小衔接教育合力。我园各班都成立了家长共育小队,充分运用家长资源,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服务。我园开展家长资源问卷调查,将收集来的资源进行分类,在家长代表中设立资源小队,如才艺资源队、宣传服务队、物质资源队。同时,我园有序安排各资源小队,服务于幼小衔接教育。

猜你喜欢

苗苗幼小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建构游戏玩不够
爱帮忙的蜡烛
年的传说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