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体验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以大班体验活动“课间十分钟”为例

2023-01-16陆静芬

好家长 2023年1期
关键词:课间教室计划

文 陆静芬

草长莺飞,春暖花开。幼儿迎来了幼儿园最后一个学期。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熟悉小学生活,我园大班年级组开展了“毕业季·成长季”主题活动。其中,“课间十分钟”体验活动围绕“制订计划、亲身体验——反思计划、聚焦问题——调整计划、优化实施”活动路径,引导幼儿在一次次尝试中,不断丰富课间十分钟的经验和认知,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初见”课间十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时,恰巧是“课间十分钟”环节。幼儿看见一年级的哥哥姐姐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喝水、玩耍、说悄悄话……幼儿显得非常兴奋,他们觉得可以在“课间十分钟”随心所欲。这是他们最直观的感受。

在回园的谈话活动中,幼儿交流了他们对“课间十分钟”的最初经验。子秋说:“我听到小学的课间有铃声。铃声一响,哥哥姐姐就从教室里跑出来玩了。铃声再一响,他们就到教室上课去了。”帅帅说:“我看见课间十分钟里,哥哥姐姐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开心。”诗诗说:“老师不在教室里,可以自由地玩!”若曦说:“课间十分钟就是教师可以自己决定要做什么,玩什么。”天宇说:“哥哥姐姐下了课,还可以跑到操场上。”小美说:“我哥哥对我说,上完课后可以自己玩。”

讨论后,大家提出建议:想和小学里的哥哥姐姐一样,在幼儿园里体验“课间十分钟”。可见,幼儿对“课间十分钟”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课间生活充满了向往。《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为此,“课间十分钟”体验活动应运而生。

二、“首秀”课间十分钟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经验,教师以幼儿为主体,通过“计划——体验”循环方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有效的体验。

(一)制定计划,了解想法

制定计划前,教师组织幼儿围绕“课间十分钟你想做什么”展开讨论。幼儿想做的事情太多了:看书、玩积木、去操场上、滑滑梯……幼儿对课间十分钟充满了期待。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制定“课间十分钟”计划。第一次制定计划时,教师没有过多干预,仅提醒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来制定,目的是观察了解幼儿的真正想法和自我管理水平。教师还和幼儿一起,对全班的“课间十分钟”计划进行汇总,幼儿最希望做的三件事是做作业、户外玩耍、准备下节课所需的物品。

(二)实施计划,梳理问题

根据计划,幼儿开始第一次尝试。听到广播里响起“课间”开始的音乐信号后,幼儿兴奋地冲出教室玩耍(基本上将自己计划做的事忘记了)。课间结束音乐响起,多数幼儿都能够及时回到教室。第一次体验后,教师和幼儿展开了讨论。大家都觉得第一次“课间十分钟”体验活动效果不好,没有完成自己的计划,有的幼儿甚至没有及时回到教室。

针对大班幼儿的实际经验与发展水平,教师进行了反思:首先,幼儿对于“计划”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理解,多数幼儿将两者分割开来;其次,幼儿缺乏计划经验、规划意识,对在课间十分钟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比较模糊;最后,幼儿对“十分钟”时长不够清晰,亲身感受不足,导致在计划行事时控制不好每件事情的时间点。经过第一次尝试,教师发现多数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普遍存在有计划无实施、有计划无重点、有计划未完成等问题。

三、优化课间十分钟

师幼互动过程是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更是价值构建、课程优化的过程。在第一次体验中,不少幼儿都发现了“课间十分钟”计划实施中的问题所在。他们觉得有必要重新调整计划,但不知道如何优化。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帮助幼儿审视、梳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基于自己的经验与实施情况深入思考,增强体验活动实效。为此,教师组织幼儿围绕以下问题开展讨论:十分钟到底有多长?在课间十分钟哪些事先做、哪些事后做?十分钟时间能做几件事情?在哪里开展活动比较合适?教师不在的情况下需要注意什么?在讨论中,多数幼儿找到自己计划中的不合理地方并进行了优化。例如,雨涵将计划做的六件事减少到四件事。

从第二次计划实施情况来看,体验效果较好。在制定计划时,多数幼儿将生理需求放在第一位,例如喝水、如厕。幼儿都能根据计划,开展体验活动。幼儿还对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规划,注重把控好每一个时间节点。从表现来看,大班幼儿在体验的同时,对课间十分钟的理解与认识逐渐深入,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四、“N+1”之体验

基于幼儿的兴趣,教师将一周的体验活动继续延长。在第二个阶段的体验活动中,幼儿觉得幼儿园与小学的“课间十分钟”是有区别的。体验活动中,他们开始考虑幼儿园的场地、材料等因素,追求更为丰富、有趣的“课间十分钟”。

(一)关注计划的合理性

在多次体验中,幼儿对“课间十分钟”计划里需要做的事能够进行排序:生理需求——活动准备——游戏玩耍。在时间节点的把控上,当能力较差的幼儿遇到一些问题时,能力较强的幼儿会进行提醒。幼儿还发现,大班教室在三楼,离操场有点远。他们决定放弃操场上的活动,课间活动以教室、走廊为主。这表明幼儿进一步提升了规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二)关注内容的有趣性

在接下来的体验活动中,幼儿不再满足于教室里的材料,他们开始考虑新的体验内容。例如,从家中带一些小玩具;玩电视里看到的游戏;以小组方式,抱团开展课间游戏。在“N+1”次体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此次“课间十分钟”体验活动持续了一个月。幼儿在“制订计划、亲身体验——反思计划、聚焦问题——调整计划、优化实施”中,逐渐学会了如何制定更优化的“课间十分钟”方案,提高了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教师作为支持者与指导者,在整个体验活动中,采用集体讨论、小组合作、个别指导等指导方式,不断推进活动开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课间教室计划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