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巧沟通 共育促成长

2023-01-16郁琪男

好家长 2023年1期
关键词:居家家园环节

文 郁琪男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必定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家园沟通一直是幼儿园教育的永恒话题和重要内容。在居家背景下,幼儿园实行封闭式管理,转变了原有的家园沟通模式:线上交流多于线下交流、现场活动直播多于现场活动参观、育儿指导多于家园共育等。本文借助相关案例,浅谈居家背景下家园沟通策略。

一、线上交流,有“理”有“据”

在以往的家园沟通中,教师更多采用的是面对面交流方式,更易让家长理解,产生共鸣。现在,教师主要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以文字交流为主,往往影响家园沟通的效果。

A教师(微信平台):直接向家长阐明幼儿的问题,然后描述幼儿平时在园的种种表现,向家长证明幼儿确实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随后,简单询问幼儿在家的表现,给予家长一些常规性指导。例如,在家玩一些益智类游戏,注重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坚持性。家长听完后仍然存在一定困惑,加重了焦虑情绪,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B 教师(微信平台):首先肯定幼儿的优点(结合视频),随后提出幼儿存在的专注力不集中的问题(结合照片),通过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一些表现,双方通过商议,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从幼儿园、家庭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寻找原因。随之,教师提出一些专业指导(除自身经验之外,交流之前已翻阅有关书籍),家长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双方达成一致。其中,教师在沟通中充分展现专业性,让家长看到了问题解决的希望,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同时,教师结合家长的反馈,给予可操作性建议。

两位教师家园沟通的方式都是线上交流,但沟通效果截然不同。B 教师在交流中不仅用文字沟通,还结合了视频和照片,做到了有“理”。同时,她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这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要求。问题的阐明并不难,家长更关心的是如何把问题解决。B 老师不是单纯地依赖自己的经验,而是交流之前翻阅大量书籍,寻找专业理论支撑,以便提出的措施更具操作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做到了有“据”。不难发现,居家背景下的家园沟通,其实更多的是“育儿指导”,教师要转变观念,从“育儿”走向“育儿指导”。

二、活动直播,有“心”有“意”

以往,我园每学期会组织半日活动观摩,邀请一名家长进入班级,观摩幼儿在园的半日活动,如晨间来园、户外体锻、自主点心、户外游戏、自主午餐等环节。然而,在居家阶段,家长不能入园,不能与教师直面深入交流。幼儿年龄较小,无法清楚地向家长描述自己在园的表现,家长对幼儿在园生活、学习、交往的情况更加关注。为此,我园采取了现场活动直播的形式。以往的半日活动观摩比较随机,重点展示教学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的状态及相关能力发展。直播更具针对性、系列性,指向幼儿的学习、生活、交往。例如,学习类环节包括晨间签到、户外晨锻、牛奶签到、区域游戏、集体活动等;生活类环节包括自主点心、自主午餐、盥洗、自我服务等;交往类环节包括户外游戏、自主游戏、饭后时光等。环节设定后,教师还需思考:家长主要关注这一环节的哪些方面?幼儿主要出现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出现比较多的幼儿是哪些?教师要在这个环节中发挥什么作用?教师在活动中要做什么?教师必须清楚每个环节重点培养幼儿哪方面的能力和学习品质,如何在活动中将幼儿的能力和学习品质传递给家长,让家长深刻地感受到幼儿因教育而成长。这才是活动直播的核心意义。

在居家背景下,家园合作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为抓住沟通重点,教师要借助电子信息采集平台,了解家长面临的困惑和亟须解决的问题。例如,大班家长最为关注的是幼小衔接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点,在活动直播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通过线上培训、专题交流,给家长提出建议的机会,有效缓解他们的焦虑。另外,幼儿在园活动情况的展示,更需有“心”有“意”。不只是简单地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的活动表现,更重要的是展现幼儿活动背后蕴藏的教育价值。教师每次活动前对各细节的深入思考,正是对自身专业素养的挑战,不但要预设即将发生的问题,而且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供有效指导。

三、成果展示,有“形”有“质”

在家园沟通中,幼儿成果的展示是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能够在面对面解读幼儿成果的过程中,有效实现家园互动,达到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一致性,增强家园合力,助推幼儿发展。在居家阶段,幼儿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更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沟通的主角既可以是教师和家长,又可以是幼儿与家长。

每个幼儿都有一个成长档案册,教师将里面的内容分为学习、生活、游戏、交往等方面,及时抓取幼儿在园的表现,将相应的照片,与幼儿一起装进档案册。教师会根据幼儿的描述,将幼儿的作品和游戏表征一一记录下来。学期结束后,教师将幼儿的成长档案发至家长,家长可以清晰地了解幼儿在园的点滴进步,深刻感受幼儿的成长。幼儿的每个“哇时刻”、每幅作品、每个表情,让成果展示不再是简单作品的欣赏,而是见证幼儿的成长。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先生制”活动,展示幼儿的发展能力。中、大班幼儿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需求,向低年龄段幼儿进行展示。活动前,中、大班幼儿先向教师提出申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活动,如时间、展示节目、地点、参与对象等。活动确定后,幼儿可以与家长一同准备。因为这个活动由幼儿发起,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家长配合力度大,幼儿参与积极性高。同时,在展示当天,一名家长可入园进行录播,现场感受幼儿的成长瞬间,向未参与的家长传递成长的信息,间接增强家园共育的信心。可见,幼儿的成果展示,不仅要让家长看得见,即所谓的有“形”,还要让家长感受了教育的质量,即有“质”感。只有有“形”有“质”,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家园沟通才能更有成效。

居家对教师带来了诸多挑战。但是,挑战中也蕴藏着教师成长的契机,让教师更加关注自身素养的提升,更加关注幼儿的发展,更加关注家园沟通的实效,做到“隔屏不隔爱,育人不断线”。

猜你喜欢

居家家园环节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