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虎耳草科植物指纹图谱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2023-01-16马晓彤周蓉蓉张晶云谢冰怡史瑞萌

广州化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指纹自由基图谱

马晓彤,周蓉蓉,张晶云,谢冰怡,郝 雨,史瑞萌,张 韫

(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1 虎耳草科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隶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包括17个亚科,80个属,1200余种,主要生长在北温带。中国境内共有7个亚科,28个属,大约500种,华南华北地区均产,西南地区为主产地,中国独有一属为独根草属(Oresitrophe Bunge)。虎耳草科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槲皮素-5-葡萄糖苷、岩白菜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熊果酚苷、挥发油和有机酸等,可用于治疗风疹、湿疹、中耳炎等。虎耳草科植物中具有抗氧化能力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岩白菜素(bergenin)、槲皮苷(quercitr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熊果酚苷(arbutin)、挥发油(volatile oil)、有机酸等物质[1]。不同来源的同一种植物含有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具有一定差异,难以对其内在质量做到全面把控,不能准确地鉴别其真伪优劣。例如,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妇属的落新妇,不同产地的落新妇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具有一定差异,难以全面准确的评价其内在质量,可以利用不同产地落新妇的共同特征建立其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对落新妇的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把控[2]。为了更加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和把控虎耳草科植物的内在质量,现将虎耳草科植物的HPLC指纹图谱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综述。

2 指纹图谱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前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如HPLC等)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可量化的鉴定手段,建立在中药化学成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用于中药材以及中药制剂半成品的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中应全面体现药材成分信息,单一测定一种或几种有效成分作为药效的评价标准有局限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药指纹图谱因其可以全面表达关于成分的信息,对中药质量进行可靠评价,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成为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中药质量控制办法。

王燕等[3]以羽叶鬼灯檠为主要研究对象,色谱检测条件:检测波长310 nm时进行梯度洗脱。最佳的提取方法:60%的甲醇在蒸馏水中水浴回流2次,提取时间一般为1 h。利用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进行实验分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建立有关羽叶鬼灯檠的HPLC指纹图谱。其结果表明测定的RSD具有一致性,且其值均小于5%,对管控羽叶鬼灯檠的品质具备重要意义。周美等[4]以虎耳草药材为主要研究对象,色谱检查条件:检测波长256 nm进行梯度洗脱。最佳的提取工艺方法:60%乙醇水浴进行回流提取,其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12。其结果显示RSD值均稳定,可有效将其作为药用植物虎耳草药材品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费曜等[5]以“松蒂”(蓖齿虎耳草)药用植物为主要色谱研究对象,色谱条件:色谱波长为254 nm,进行紫外的梯度洗脱。最佳提取工艺:在周美等[4]单纯采用乙醇回流的基础上,以甲醇进行超声法提取。利用HPLC等获取各种来自于药用植物蓖齿虎耳草中所含物质具有特点的共有峰,全面体现出药材中物质的化学组成并初步建立了蓖齿虎耳草的HPLC指纹图谱。熊丹丹等[6]首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方法对苗药的虎耳草成分进行了多指标的定量分析,并将其作为主要成分进行测定。建立了苗药的虎耳草的HPLC指纹图谱,形成虎耳草药材质量控制的新型技术方法,为以后进一步提高药用植物虎耳草质量控制方法奠定了实验基础。袁丽君等[7]以落新妇为研究对象,色谱条件:检测波长275 nm时进行梯度洗脱。在进行提取方法的选择上,袁丽君等采用适用超声提取法,提取溶剂为50%,提取时间是1 h为最佳提取工艺,并以岩白菜素作为指标成分,对落新妇药材进行真伪鉴别。

目前对虎耳草科植物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实验研究较少。在实验过程中,提取工艺不断更新,最初采用的回流提取法虽然对实验要求不高,操作简单,但缺点在于其提取效率低,不能很好的达到实验要求。优化后的超声提取法不用高温加热,对热不稳定成分适宜,有效成分易于分离,大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促进了实验进程的发展。

3 抗氧化活性

虎耳草科植物的质量综合评价,可通过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和抗氧化活性大小的测定来进行。人体的正常代谢会产生自由基的氧化,但过多的氧化自由基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中药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其抗氧化活性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因此可通过研究中药的抗氧化活性来建立其质量标准。有关虎耳草科植物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类:

3.1 体内抗氧化活性

崔玮等[8]以甘青虎耳草中含有的总黄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进行了试验,通过测得小鼠血清和脏器中的生化指标,探究其抗衰老作用对衰老小鼠产生的效果。结果其总黄酮可以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其中低剂量总黄酮的效果比较显著。蒲含林[9]对脑缺血小鼠进行再灌注的研究,发现岩白菜素能抑制应激时超氧阴离子的过度产生,对两种小鼠的脑组织中所产生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均有抑制作用,使自由基产生减缓,从而保证小鼠脑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性。

3.2 体外抗氧化活性

潘国庆等[10]以抗氧化剂VC、VE的乙醇悬浊液作为对照,测定岩白菜乙醇提取物在不同油脂中的POV值,结果显示:其对四种常见食用油脂均具有抗氧化能力,其中对酥油作用最强,与VC、VE效果相当,可见其作为天然氧化剂开发比较有前景。郝志云等[11]通过分光光度法来深入了解岩白菜素所具有的抗羟自由基作用与抗氧化活性,结果其能一定程度地抑制羟基自由基氧化所导致的损伤,且能明显阻碍脂质过氧化。陈翠等[12]采用DPPH比色法来评估以乙醇提取的岩白菜与其余几种药用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其中抗氧化活性以岩白菜根、茎提取物为最强,自由基清除率也大于VC。尚小娇[13]等对干燥七叶鬼灯檠的根进行总多酚的提取,在进行比较与工艺优化后得出用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时提取效率较高。以VC 作为对照,其抗氧化活性略强于VC。成英等[14]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岩白菜的三种萃取物进行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结果显示三种岩白菜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比较明显,且对于DPPH自由基与羟基自由所产生的基清除效果较明显,其中乙醇浸提物甲醇提取部位所具有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卢玉栋等[15]采用分光光度法,以VC作为对照,对虎耳草的乙醇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对羟基自由基所具有的消除效果较为良好,且抗氧化能力与浓度成正比。罗思源等[16]对峨眉岩白菜中提取出的三萜类物质在体外所具有的抗氧化能力大小进行检测。结果三萜类提取物在其根中含量较多,且其根和叶中所提取出的三萜类物质对自由基的清除均有显著作用。

总体而言,由于动物实验耗时长、花费多等多种因素影响,虎耳草科植物体内抗氧化活性相关的研究较少,有关研究多用的是体外的自由基清除法,此方法快速、便捷、灵敏,且更加容易操作,但自由基清除法也有着不少的缺陷,在一定波长处准确度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建立该科植物更加全面的质量评价标准,需与HPLC法结合从而进行较为合理的质量控制。

4 结 语

岩白菜属历史悠久,我国分布广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运用HPLC指纹图谱,可有效的评估岩白菜属药材的一致性及质量,为中药材的生产品质管理控制及其前景具有重大意义。研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时发现是岩白菜属是黄酮、自由基、多酚等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效果,若要更好理解其抗氧化作用机制,还需从细胞和基因水平阐明作用机理,为今后研发抗氧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指纹自由基图谱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中医药知识图谱应用现状分析及痴呆痰瘀互结证知识图谱构建探索
像侦探一样提取指纹
绘一张成长图谱
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唯一的指纹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