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叙文如何描写更触动人心

2023-01-14路进龙

课外语文·上 2022年12期
关键词:衬托记叙文

路进龙

高中写作技法中,描写是一种主要手段。其中,“描”指的是“描绘”,“写”指的是“摹写”。说到底,描写就是对关联中心思想的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描绘和刻画,让读者身临其境。本文就为同学们的“高中记叙文如何描写更触动人心”来揭晓谜底。

一、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什么

采用描写的主要目的是交代时代背景,渲染文章基调和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情节发展,给人一种真切感受。

二、记叙文的描写分类及注意事项

(一)按内容分类

按内容分类,记叙文的描写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两种。

1.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主要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主题,明确中心思想。

(1)写外貌

写人物的外貌主要是描写人的外形,包括表情、神态、相貌、穿着、打扮等,但是要抓住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透过人物的外形去揭示人物的性格和特点。比如,《我的母亲》有这样一段:“她,饱经风霜,岁月在她脸上早已刻下了鸿沟,头发轻挽着,上面繁星点点,熠熠发光,炙热的阳光照着她的臂膀,黝黑黝黑的。我怕她曝晒,她总说自己喜欢沉浸在阳光里,喜欢晒在田头上,只有这样她的心才能扎根落地。”其中“脸上的鸿沟”“头上的繁星”“黝黑的臂膀”,这几处都是写母亲外貌的,作者观察细腻、描写传神,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和对“我”的付出,字里行间也透着“我”对母亲深沉的爱。

(2)写心理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主要是为了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从而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我们来看这样一段心理活动描写:“我理直气壮地跟父亲吵完架,看到父亲失落又近乎绝望的表情后,我内心开始不安了,我怎么可以这样跟父亲说话?原本就是我的错,为何我把气撒到父亲身上?我真的不能再伤害父亲的心了!想着想着,再望向窗外,我顿时觉得不再是黑夜怒目,而是夜幕怡人!”这段文字中的内心独白,主要抓住了“我”跟父亲吵架后的不安、反思、愧疚的心理等微妙变化。

(3)写语言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言语,当然也包括两人之间的对话。这种语言描写其实是为了透露人物内心的秘密,彰显人物的个性特征。我们来看部编版《语文》高一下册《祝福》中的一部分对话: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其实,文中两人的对话反衬出了一种浓重、强烈、诡异、压抑的内心境界,祥林嫂就此也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而读者最后终究会看到,其实祥林嫂是以她的生命来解开这一“疑惑”的。

(4)写动作

高中记叙文中的动作描写,主要是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从而表现人物的状态、处境、性格、地位、身份等,进而推进情节的发展,透露人物内心的想法。比如,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就有不少动作描写,像黛玉葬花、黛玉焚稿等,借此来表现林黛玉心思细腻、感情细腻、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

还比如,如果形容一位父亲捕鱼的场景,也可以采取动作描写:“他麻利地将双袖向上一挽,卷起裤管,然后迅速迈入溪水里,先是轻轻抬起左脚,再拖动右脚,躬着脊背,眼睛眯着。突然,他停下脚步,对着一个地方开始目不转睛,将双手缓缓伸入溪面,然后猛然向水中一扎,一捧小鱼就已经到了手心了。”其中,“挽、卷、迈、抬、拖、躬、眯、停下、对着、伸入、扎”这一连串的动作将这位父亲捕捉小鱼的过程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同时也表现出父亲捕鱼时的干练麻利。

2.环境描写

(1)写自然景色

高中记叙文中,经常会涉及自然景色的描写,具体包括气候、风景、动物、植物、时序、节令等,主要是为了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的活动提供时间背景。比如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中有这样一段自然景色描写:“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其实,这段景物描写就是在为文章的基调做铺垫。

(2)写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描写主要是为了交代时代背景、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下文埋下伏笔。社会环境可大可小,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住所。比如,我们来看这段文字:“安静的陵园不说话,鲜花朵朵,在甬道两旁肃立着。大家高举着五星红旗,在烈士墓碑前站立成了一道清丽的风景。此刻,无声胜有声。”虽然其中也涉及自然景物,但它其实是一段社会环境描写。

(二)按特征分类

按照描写特征来分类,可以分为细节描写、衬托、白描、情景交融等方式。

1.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不可缺少的写作手段,主要是对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就像是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比如,要抓住人物的细节去描写,来推动故事的发展。通常,在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相当于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情感或者中心思想等和盘托出。比如,我们来欣赏这段文字:“秋天不知何时已经潜入了我的生活,远看那落叶,在空中轻轻地打着转儿,就像一个贪玩的小女孩,舞着芭蕾,随风飘动。有的落在了浅溪里,像小船,载着蚂蚁去远航;有的落在了水洼里,与麻雀诉说着它的过去;有的落在了草坪上,轻抚着小草的头,相互安慰。”其中,作者对秋天落叶的形态和归宿就进行了细节描写,从而突出落叶形象的生动和可爱。

2.衬托

衬托,指的是在记叙整个事件的过程中,用景物来陪衬或衬托的手法。其实,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都是可以的,可以用人来陪衬人,也可以用景来衬托人,还可以用物来衬托人。而具体用什么来陪衬,得看文章的实际需要。比如,部编版《语文》高一上册《我与地坛(节选)》中,史铁生在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其实,这是一段自然景物描写,以荒芜了的景致来衬托作者当时失魂落魄的心情和窘迫的处境。

3.白描

白描,指的是在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后,用最简练的语言将事物的形象勾勒出来,单纯明快,不做作,不夸张,不加修饰形容,不进行铺张扬厉。说到底就是用很普通的话,把事物的主要特质描写出来。比如,我们描写一位特别的老师,可以这样来白描:“他肥肥的身体横跨在讲台上,胡子刮得很干净,戴着复古的眼镜,胖胖的胳肢窝里夹着厚厚的书本。一开口,却发出了细嫩的声音:我姓庞!顿时,台下哗然一片,也许是因为‘胖和‘庞是谐音吧?”

其实,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描写了一位可爱的胖老师,语言十分简洁,并不复杂。身材胖胖的,声音却是细嫩的;身材胖胖的,戴的眼镜却很斯文。这些鲜明的反差萌,一定会让读者印象深刻。

4.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的是記叙文写作中,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自然景物等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寓情于景,也可以借景抒情,主要是为了烘托人物心情,表现文章主题。

我们来看这样一段文字:“乌鸦般的黑云低垂着脸庞,雨点狠狠地砸在我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声响,闪电迅速,来不及闪瞎我的眼,雷电就追踪过来,耳朵在轰鸣,气压压得我再也喘不过气来,雨伞再也承受不住,雨水从伞的边缘汩汩流下来,泪水、雨水,我已经彻底模糊不清了。”这段文字描写就采取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让自己在雨中彻底糟透的心情跃然纸上。

对于高中记叙文中的描写,如果缺少了描写,整篇文章就会主题不明确,形象不鲜明,更别说触碰人的心灵。所以,阅读并消化以上的记叙文描写分类和注意事项,是非常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衬托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衬托与烘托在诗词中的运用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学会衬托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之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