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核心素养,巧设复合导入

2023-01-14李穗湘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24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家国情怀

[摘要]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要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核心素养的提升要依靠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且要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导入环节就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以《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的导入设计为例,阐述怎样运用复合式导入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与道德修養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复合式导入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在学习与实践中提升素养。这一理念应当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导入环节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怎样设计合理且新颖的课堂导入方式,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笔者认为,复合式的导入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复合式导入是指课堂导入要用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导入方法。这些方法可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高涨,进而快速进入最佳的上课状态,学生还能由此打开思维,为塑造探究型课堂起到推动作用。

《团团圆圆过中秋》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中的第四课,是第一学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中的内容,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中秋节并了解其来历、传说、习俗、诗词等,总结节日过法,感受节日氛围,还要体会中秋所代表的文化与道德内涵,进而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政治认同素养。中秋节是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传统节日,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中秋节的了解多源于听过的一两个传说故事或自身经历过的赏月、吃月饼活动,对于中秋月圆代表着万家团圆等节日文化内涵,却缺乏深入的探究与了解。针对此情况,本课设立学习目标如下:(1)了解中秋节及其习俗,知道中秋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符号之一。(2)感受中秋阖家团聚的欢乐,生发珍爱亲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提升政治认同素养。(3)体会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培育道德修养。上课伊始,要同时为这三个目标的展开铺路,仅凭单一的导入方式则很难做到。所以,笔者针对目标设计了“谜语+故事+任务”的复合式导入方式。

一、巧解谜语知节日

低年级学生正经历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的阶段,所以在教学活动一开始,教师通过活用他们易感、乐见的方式,有目的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能更快速而有效地激起他们的求知欲。猜谜语就是这样的游戏活动之一。猜谜语是有趣的语言交流,是经典的民俗文娱活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大家庭的一员。根据主题和学生的课前认知,笔者创作和诵读了“佳节到,佳节到。天上月儿圆又亮,地上人们喜团圆”这则谜语,将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特点和情景巧妙地融入其中。因为学生大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和经历,所以猜出谜底没有太大难度。这让他们在上课一开始就轻松地体验到传统文化活动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产生亲近传统文化之心。

在诵读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点和求知欲得以激发。他们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并依据谜面的文字信息展开联想,最后在“月儿圆,喜团圆”的情景提示下知晓了今天课堂的主题——中秋节,同时对这个节日的团圆意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知。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带来的乐趣,了解到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的主要特点,建立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堂学习、自身生活的联结。这样的设计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学生,为接下来“团圆”文化的探究拉开了序幕。

二、阅读故事拨情弦

充满趣味的猜谜语活动开启了学生对中秋节的认知之门,而要更深入地走进这个传统节日,了解它的特点和内涵,还应加入情感体验和催化,而故事就是最好的情感催化剂。所以,在快乐的猜谜语活动后,笔者播放了图画配音故事“小亮的烦恼”。今年中秋节,爸爸要值班不能在家过节了,这让小亮想起去年全家一起团圆过节的情景,这些回忆温馨而又幸福。今年,他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与爸爸过一个特别的团圆节呢?

这个故事,是笔者结合社会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而编写的。故事中呈现的“制作节日用品,全家团聚赏月,分享节日食品,开展节日活动”等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生活的常见场景,所以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节日情境中。他们看着图画,听着小亮娓娓道来。当亲人齐聚团圆,小亮的语调充满幸福欢乐,他们也仿佛回到了自己在家过中秋的幸福时刻;当小亮因爸爸不能在家过节而忧愁时,他们不禁难过;当听到小亮骄傲地介绍他的爸爸是因为要为大家服务而不能在家过节时,他们又都点头赞许。故事让学生感同身受,拨动了他们的“情弦”。他们跟随着故事里的情愫进一步了解中秋节这个富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从知道中秋节习俗到感受中秋团圆的意味,从粗略的表面认知进入感受和体验的情感认知。可见,学生的内心在故事的牵引下,建立起与家庭、与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情感联结,并由此让他们更加珍爱家庭与亲情,理解和支持亲人为社会为国家牺牲小我的行为,最终涵养家国情怀。

三、设置任务促践行

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精神血脉,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阅读故事引发了学生对家庭、对亲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怎样让内化于心的道德情感转化为外显的道德行为呢?这对于本课的教学来说是一大难点。笔者在前两项导入活动的认知基础上,又顺势巧妙地设置富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引领学生开展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这有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接下来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打好铺垫。

月儿圆、人团圆的故事,给学生留下了遗憾,也留下了疑问:今年,小亮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与爸爸过个特别的“团圆”节呢?因此,主人公小亮提出,他准备制作一份充满中秋特色的礼物送给爸爸,让爸爸带着中秋的“味道”快乐地投身于工作,请同学们帮他一起寻找中秋的“味道”吧!学习伙伴的请求,团圆的心愿,引领学生代入角色,并主动参与体验与探究,这激发了他们的同理心,产生了强烈的想为小亮想办法的愿望。他们纷纷给小亮出谋划策。例如,有同学设计了有故事的月饼盒,把中秋的传说、故事和一家人开心过节的情景画在手工制作的月饼盒上,再装上妈妈和奶奶制作的月饼。学生通过充满温情的策划过程,把对亲人的爱融入这一个个别具新意的小制作中,并用行动为自己最关心的人送去中秋的祝福,这让学生把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付诸行动。

本课的导入,先用浅显而传统的猜谜语活动让学生初识中秋节,再通过阅读故事,让学生慢慢地从对中秋节外显特征的认知上升到对节日文化的体味,搭建起学生生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结的桥梁,产生爱国爱家的情感。带着寻找中秋“味道”的任务,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自然转化为道德行为,道德修养也因而得以培育。

[参考文献]

[1]郭芬云.课的导入与结束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方姜平.复合式导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19):1.

李穗湘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小学。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家国情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