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规模化牧场体型线性评估中缺陷性状遗传改良的效果评价

2023-01-13李智星王建强李海军彭夏雨胡广东

中国乳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南疆体型牛群

李智星,王建强,李海军,周 震,彭夏雨,胡广东,魏 勇*

1 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2 新疆沙河天润牧业有限公司,新疆阿拉尔 843300

3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0 引言

奶牛体型线性评定是依据生物学特性进行客观、具体、分性状的功能型外貌评分方法,其把在经济和生产性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并可以通过遗传改进的外貌性状从生物学角度的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用直线度量进行评分,以充分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1]。早在1976年,美国农业部和荷斯坦牛协会为解决育种工作在奶牛体型评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奶牛体型线性分析”概念,在1986年由北京农业大学引入国内,并在其基础上提出将线性评分转化为功能评分、计算部位评分和整体评分的全面线性评估方法,在随后的发展中,我国于2017年形成最新的国家标准《GB/T 35568—2017 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并于2018年正式实施[2,3]。

奶牛体型在育种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世界各国制定的体型生产指数中,体型所占的比重一般在33%左右[4]。奶牛体型线性评定的优点主要包括可有效筛选生产性能好的奶牛、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牧场的生产管理需求、提高选种选配的效率和缩短育种年限,同时优秀体型的牛群,其售价更高[5]。这些优点使得育种工作者对奶牛体型线性评定愈发重视。

一般针对牛群体型遗传改良的第一步就是搜集牛群体型外貌数据,找出整体缺陷,以确定育种目标与遗传改良方向。目前确定牛群体型缺陷的方式主要是全性状体型线性鉴定,优势是可以全面了解牛群的体型优劣,但是由于奶牛群每年的遗传改良不能面面俱到,且每个性状的遗传力也有高低之别,只能结合牧场育种规划方向,每年选择2~3 个重点性缺陷性状进行遗传改良才能达到整体改良的效果,因此在全性状体型鉴定分析的基础上对牛群缺陷性状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快速、方便、高效率的确定牛群主要缺陷性状,是国外商业化牧场普遍采用的方法。本文针对南疆3 个规模牧场以2019年和2022年的奶牛体型线性评估结果,对其主要缺陷性状进行对比分析,并收集相关生产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为新疆奶牛体型线性评估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撑,以期缩短育种年限,加快遗传改良效果,进一步推进新疆奶牛的育种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评估人员及评价标准

邀请育种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赴牧场进行牛群体型线性评估服务工作,采用加拿大体型外貌评估Collector软件,进行牛群体型线性评估。评估过程严格按照《GB/T 35568—2017 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进行。

1.2 试验牛群

参与评定的荷斯坦牛是泌乳天数在30~180 d的头胎泌乳牛,其中2019年南疆1号牧场220 头,2号牧场178 头,3号牧场153 头;2022年南疆1号牧场227 头,2号牧场189 头,3号牧场159 头。

1.3 数据分析

缺陷性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生产相关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9年与2022年体型严重缺陷性状对比

2.1.1 南疆1号牧场2019年与2022年体型主要严重缺陷性状对比

根据表1所示,南疆1号牧场2019年主要缺陷性状中以泌乳系统为主,其中前乳房附着强度低和后乳房高度偏低两个性状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75.9%和62.3%,因此该场奶牛体型的主要遗传改良性状为前乳房附着强度低和后乳房高度偏低;经过遗传改良手段后,2022年前乳房附着强度低和后乳房高度偏低两个性状的比例极显著降低(P<0.01),分别降低42.0 个百分点和15.8个百分点;此外乳房质地肉质化无显著差异(P>0.05),后乳房宽度偏窄显著上升(P<0.05),上升8.8 个百分点;乳房深度偏浅、后乳头位置靠近、中央悬韧带偏弱和尻宽偏窄四个性状比例极显著上升(P<0.01),分别上升23.1个百分点、28.4 个百分点、6.9 个百分点和11.2 个百分点。

表1 南疆1号牧场2019年与2022年体型主要严重缺陷性状对比

2.1.2 南疆2号牧场2019年与2022年体型主要严重缺陷性状对比

根据表2 所示,南疆2号牧场2020年主要缺陷性状中以泌乳系统为主,其中前乳房附着强度低和后乳房高度偏低两个性状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90.4%和73.6%,因此该场奶牛体型的主要遗传改良性状为前乳房附着强度低和后乳房高度偏低;经过遗传改良手段后,2022年前乳房附着强度低和后乳房高度偏低两个性状的比例极显著降低(P<0.01),分别降低49.9 个百分点和36.0 个百分点;此外乳房质地肉质化、中央悬韧带偏弱和尻角度倾斜无显著差异(P>0.05);后乳房宽度偏窄显著上升(P<0.05),上升7.3 个百分点;后乳头位置靠近和乳房深度偏浅性状比例极显著上升(P<0.01),分别上升30.9 个百分点和15.2 个百分点。

表2 南疆2号牧场2019年与2022年体型主要严重缺陷性状对比

2.1.3 南疆3号牧场2019年与2022年体型主要严重缺陷性状对比

根据表3 所示,南疆3号牧场2019年主要缺陷性状中以泌乳系统为主,其中前乳房附着强度低和后乳房高度偏低两个性状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72.6%和75.3%,因此该场奶牛体型的主要遗传改良性状为前乳房附着强度低和后乳房高度偏低;经过遗传改良手段后,2022年前乳房附着强度低和后乳房高度偏低两个性状的比例极显著降低(P<0.01),分别降低59.7 个百分点和29.5 个百分点;乳房质地肉质化性状比例极显著下降(P<0.01),下降10.9 个百分点;此外后乳房宽度偏窄、中央悬韧带偏弱和尻角度倾斜无显著差异(P>0.05);后乳头位置靠近性状比例显著上升(P<0.05),上升6.0 个百分点;乳房深度偏浅性状比例极显著上升(P<0.01),上升38.9 个百分点。

表3 南疆3号牧场2019年与2022年体型主要严重缺陷性状对比

2.2 3 个牧场 2019 年与 2022 年生产性状对比

根据表4所示,南疆3 个牧场2022年平均日单产较2019年极显著提升(P<0.01),提升5.8 kg,平均体细胞数较2019年极显著下降(P<0.01),下降23.7 万个/mL,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

表4 3个牧场2019年与2022年生产性状对比

3 讨论

奶牛体型是影响奶牛终生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牛只的体型性状与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健康长寿性和整体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奶牛的泌乳性能,健康水平、泌乳持久力及使用年限,也是影响奶牛场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6]。刘云芳等[7]对新疆部分地区荷斯坦牛进行了线性评定,并与泌乳相关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新疆荷斯坦牛的乳房纵沟深、后乳房宽度和后乳房高度与泌乳量呈中等正相关,体长、体高等躯体性状与泌乳量呈微弱相关,判断后乳房宽和后乳房高是直接影响泌乳量的重要性状。张慧林等[8]在研究中亦指出,奶牛体型线性测定的总体评分与305 天泌乳量呈现微弱的正相关(P>0.05),在后乳房高度、后乳房宽度与305天泌乳量的分析中,结果显示差异极显著,但其中后房高度和乳房深度与305 天泌乳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后房宽度和乳房纵沟深与305 天泌乳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均是影响奶牛泌乳量的重要因素。

在对本研究中3 个规模化牧场进行奶牛缺陷性体型外貌线性测定中,前乳房附着偏弱和后乳房附着高度偏低这两个缺陷性状占主要因素。缺陷性体型外貌线性评估结果表明,前乳房附着偏弱和后乳房附着高度偏低为主要的缺陷性状,占到的比例均超过50%。前乳房附着程度是指前乳房向前延续伸展的状态,这种延展和连接越明显越好,可直接提高泌乳量,若前乳房附着偏差,一方面降低泌乳量,另一方面随着牛只使用年限的增加,会同步增加乳房下垂的几率,增大乳房炎的患病几率;后乳房附着高度是指后乳房乳腺组织的最上缘与阴门基底部之间的距离,该状态距离越小相对越好,因为这个距离越短,后乳房就离阴门基部越近,也就是后乳房高度越高,后乳房的向后延展性越强,影响着奶牛的潜在泌乳性能,也可以直接体现为后乳房的奶量,还可以间接影响后乳房深度,体现为后乳房下垂,增加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同时还影响挤奶操作。基于该判断,牧场针对这两个性状,通过采用精准选配,性别控制技术以及基因组选配等手段,进行群体遗传改良,经过3 年的持续选育,3 个牧场主要缺陷性状比例均大幅度下降,证明采用缺陷性状线性评定有效性较好,根据其遗传评估结果采用针对性的遗传改良手段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此外,后乳房附着高度、前乳房附着强度等性状与产奶量与体细胞数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并且以直接影响为主导[9]。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遗传改良后南疆3 个牧场2022年平均日单产、平均体细胞数显著改善,进一步证明,根据缺陷性状线性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遗传改良后,对相关生产性状也有显著提升。

4 结论

采用奶牛体型缺陷性状线性评估方法对规模化奶牛场进行遗传评估,结合精准选配、性别控制等遗传改良手段,可快速有效的改良牧场牛群体型,提高生产性能,在规模化奶牛场具有积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南疆体型牛群
南疆木棉红似火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南疆最美是春天
体型特别的勇士
体型最小的猫,竟然是个恐怖的大胃王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马振声书画作品
南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