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衔接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2023-01-11李志东

中学语文 2022年9期
关键词:综合性古诗文语文课程

■ 李志东

中小学存在着不同特点是客观现实。中小学衔接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在中小学过渡阶段中思维模式与习惯的衔接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意在从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衔接的实践研究为出发点,以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形,以期实现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紧扣课标,巩固基础

基于学生发展的中小衔接语文课程资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为导向,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以螺旋上升的知识结构体系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通过课内学习、课外实践的多样活动形式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本课程资源的古诗文阅读部分在引导学生做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评价鉴赏训练的比重增加。习作部分侧重于对小学阶段系列习作方法训练的综合运用,对学生写作的谋篇布局、事件的具象化描写、思想感情的自然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初步达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新意”的训练目标。综合性学习部分注重合作学习训练,明确分工、拓展形式,进一步巩固运用小学阶段学习过的各种资料搜集方法,对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汇报。

二、单元编排,有效进阶

本课程资源从知识与能力、规范与潜能两大维度出发,编排“四时风光”“爱国思乡”“至爱亲朋”“少年壮志”四个单元,每个单元由导语、四篇与主题相关的古诗文以及一个写作或综合实践共三大板块构成。为实现学生语文学科素养能力的发展,本课程资源编排具有层级性的板块内容,导语、古诗文阅读、习作和综合性等板块紧扣单元主题编排,教材结构清晰,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如,古诗文阅读部分选取合乎学情、具有提升训练价值的经典古诗文作为主要载体,每一篇古诗文由“原文”“注释”“思考探究”“重温旧知”“知人论世”“拓展延伸”组成。“思考探究”是针对本古诗文阅读文本提出的四个探究性问题,题型涵盖积累、感悟、运用、评价等多个维度,学练结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而进、层层深入,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起到了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作用,体现了一定的梯度性。“注释”和“知人论世”作为课程资源主要助学系统,在作为学生学习扶手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作者生平、趣闻轶事及写作背景三个内容,渗透文学常识,也具备了激发兴趣、培养学习古诗文习惯方法的作用,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拓展延伸”则是考虑到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中小学文言文比例差异大的现状,推荐与作者相关的优秀书籍,以供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学习拓展相关的知识,扩宽学生学习渠道,拓展认知广度。

三、一脉相承,以人为本

本课程资源以旧引新,注重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让衔接课程内容不仅是学习新知识的场所,更是巩固旧知识的平台。本课程资源在编写体例上,充分立足中小学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共设置了四个单元,分别是“四时风光”“爱国思乡”“至爱亲朋”“少年壮志”。四个单元课文均选取较为适合准初中学生水平的古诗和古文,除了这些古诗文外,每个单元或加写作专题,或加综合性学习专题。如综合性学习则是“家国天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写作与综合性学习分别与单元主题相呼应,交错分布于课程资源四个单元之中。这样的安排,亦能看出与统编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脉相承的特点,更能体现本衔接课程资源与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衔接性,使得衔接课程资源的目标更为明确,即为准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基和服务。课程资源以主题单元作为主线贯穿,主题单元体现了“自我”“他我”“大我”这几个角度,例如“少年壮志”单元体现的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至爱亲朋”体现的是“他我”,即“我”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爱国思乡”和“四时分光”体现的是“大我”,即个体在自然和在国家中的定位。基于学生发展的中小衔接语文课程资源编拟从各个角度紧扣人的思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四、传承文化,优化内核

本课程资源编排“四时风光”“爱国思乡”“至爱亲朋”“少年壮志”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四首经典古诗词、一篇经典文言文,意在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的魅力,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形成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获得高尚化的审美体验。本课程资源在古诗文阅读部分中的“知人论世”“拓展延伸”,对作者生平事迹、名著基本信息进行了系列拓展,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地走进这些有血有肉、有灵有魂的诗人词客、文学大家,了解这些脍炙人口、底蕴丰厚的文学佳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上初中语文课内学习。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语文的机会,借助“写作”和“综合性学习”两个模块,丰富课外语文学习内容。本课程资源共精选中小学十六位诗人的十六首作品,收录三本文学典籍中的四则经典片段,开展两次习作和两次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地带领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

五、立足主体,发展思维

本课程资源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设计了思考探究题、综合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本课程资源亮点在于设置了两次写作和两次综合性学习,两次写作分别是第一单元“背起行囊走四方”和第三单元的写作“心中的你”;两次综合实践性学习分别为第二单元的“家国天下”和最后一个单元的“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写作与其他课程资源不同在于,每一单元的写作指导各有三个作文题目和相应的写作提示供学生进行选择。综合性学习注重实践性,列举了一系列围绕主题的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并提供了实践学习的内容和途径,例如召开故事会、读诗词、观看电影等。

六、方法引路,助读支架

本课程资源导读系统注重方法引路,在编排过程中,开始便渗透古诗词及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规范,为之后的学习扫清障碍。本课程资源导语部分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兴趣,阐述了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并用简练的语言提出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建议,给予课程资源使用者一个学习的方向与指导。根据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本课程资源要设置独立的教学目标。中小衔接语文课程资源旨在在为学生在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做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逐步向初中靠拢。本课程资源着眼于学生发展要求,力求通过系列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方面训练,实现学生发展。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基于课程标准完善中小衔接语文课程资源,为中小衔接提供具有实践意义、可操作的课程资源,初步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教学指南与评价导向。在学生发展方面上,学生能够在进行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受语言文字之魅力,强化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提升文学审美素养。学生在中小衔接之际,通过难度适宜、主题鲜明、导向突出的文本与专题,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宜的学习方法,适应初中学习模式。本课程资源体系的建立还要注意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整合,夯实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螺旋上升初中语文学习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综合性古诗文语文课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