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教育在《芣苢》教学中的应用

2023-01-11庄亦男

中学语文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诗经古诗词劳动

■庄亦男

德国著名的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唤醒个人的意识,使其主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有所创造,为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也就是说,教育是通过唤醒的方式,使人潜在的自我意识充分觉醒,从而实现自我的改造和升华。语文教育作为基础学科,对培育人的精神,培养良好的个性、塑造健全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凭借语言文字交流沟通,在语言文化中提升精神世界,实现自身发展。语文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人们对自我生命感、价值观的全面唤醒过程。而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用字精炼,意蕴深远。将唤醒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唤醒他们对美的感知。当前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增加了古诗词的篇目,对传统文化不可谓不重视。新课改更强调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而非其“工具性”。因此,古诗词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以背诵默写为目的,以灌输式的串讲翻译、写作技巧的归纳贯穿课堂始终。这不仅破坏了古诗词原有的韵味和情致,也阻断了学生自发地被古诗词魅力激发,心灵得到净化与震撼的过程。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让他们真正体悟到经典诗词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从而促进全面发展,唤醒教育的实施意义重大。

古诗词教学应根据每首诗词的特质进行针对性设计,通过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唤醒。《芣苢》选自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旨在通过这首诗“读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感受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体会古诗超越时空的魅力”。作为《诗经》中劳动诗的代表作,该诗简单明快、音韵和谐,为唤醒教育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劳动的欢愉,体会到劳动之美,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下面将从教学的几个关键环节入手,阐述唤醒教育在《芣苢》教学中的应用。

一、预习环节唤醒学生想象力

预习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自主了解文本,为唤醒学生创造好的意境。《芣苢》是《诗经·周南》中西周时期妇女一边采摘车前草,一边歌唱赞叹的歌谣。全诗短小质朴,一共三章,在结构上采取重章叠句,每章只变换几个动词。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结合教材中对于六个动词的注释,初读此诗并没有太大难度,甚至会觉得字句反复,平淡无奇。了解大意后,妇女采摘芣苢的劳动场景似乎也并无太多内涵乐趣可供发掘。如果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进行大意梳理,未免单调乏味。因此,在课前的预习环节,学生可完成两个任务。

1.了解《芣苢》的背景知识,找找《诗经》中有关劳动的农事诗;

2.自读《芣莒》,用二三百字的语言描绘阅读后眼前浮现出的画面。

《诗经》作为传统文学作品,学生先前已掌握了有关文学常识。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对诗歌创作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第一项预习作业,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就会解决诗歌的生字词问题,了解到芣苢是什么,主动寻找《诗经》的相关作品内容,为构建采芣苢的欢乐场面做好准备。现选取其中一位学生的预习作业为例:

“春天来临,河冰消融,芣苢在春日下蓬勃生长,鸟儿在春风中欢快地歌唱。姑娘们拿着竹篮,穿着破旧的衣服,三五结伴,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共同出发,欢快地走向了田中。来到了田地中,只见茂盛的芣苢左边一丛,右边一簇,仿佛是在欢迎他们的到来。看到如此场景怎么能不叫人心花怒放?姑娘们立马挽起衣袖,辛勤地采摘,她们把芣苢从茎上成把地取下,小心地放在衣兜里。她们无暇顾及自己的裙摆是否沾染了泥土,也无暇擦去额角的汗水,欢乐的说笑声弥漫在辽阔的山野间。待采完满满一篮子的芣苢,已是黄昏时分。夕阳晚霞,微风阵阵,兴高采烈的姑娘们满载而归。”

通过引领全诗的六个动词,这位学生向我们呈现了他想象中的采摘芣苢的画面。而且她没有被六个动词束缚,采摘的环境、采芣苢女子的神态、心理都作了刻画。学生在靠近文本的同时,会自觉地联系背景,挖掘诗歌内在的意蕴。比如她笔下的女子们是“穿着破旧衣服”的,大抵是联系到《芣苢》选自国风篇,记述的是普通的劳作者。学生描绘画面的过程,就是文本对学生不断调动积极性、产生影响的过程,也是预习环节对学生内在思考不断唤醒的过程。当然,描述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小问题,比如芣苢为春夏生长,采摘时一般为夏季,并非初春时节;对于六个动词的描绘还不够准确生动等,这些问题就可以在课堂上进一步解答体会了。

二、朗读环节唤醒学生感受力

常言道“诗言志,歌咏言”,诗歌的真实情感往往需要通过反复的朗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被真正感知。想要达到这一效果,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缺一不可。《芣苢》内容简单,但学生在课堂自读时却凌乱乏力,读不出劳动的欢乐情绪。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六个动词的意思,无法感受到情感的递进。

教师在指导学生品味这六个动词时,可以借助甲骨文、小篆的字形,让学生跟着解读,揣摩比划动作。“采”为会意字,一手一木,形象地展现了采摘的动作,揭开了劳动的序幕。“有”象右手形,可以想象为用手取得的过程。“掇”的左边是手,表示拾取,右边的四个又,可以想象为多人劳动的繁忙、欢乐场面。“捋”左边为手,右上从爪,右下从又,都与手相关,可以看出“捋”比“掇”频率更高了,动作也更加娴熟了。“袺”“襭”左边都是衣,含有用衣襟兜东西的意思,而襟更指把衣襟别在腰带上兜东西。试想采芣苢的女子可能是带来的篮子装满了,但又不想辜负这茂盛的芣苢,所以又用衣襟兜住了一些,直到装得沉甸甸的,只好把衣襟别在腰间了。六个动词的变化,将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表现了芣苢越来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此外,“采”“有”为上声,一般用来表示细小亲密的事物和情感,读来要轻柔些。“掇”“捋”“袺”“襭”为入声字,可用来表达轻松愉悦的感情。所以这六个动词的朗读节奏是不同的,前两个词频率要慢一些,后四个字频率要快一些。场面逐步递进为热闹浓烈的氛围,劳动者享受劳动的愉悦心情也愈加鲜活地呈现出来。加之“采采”的反复叠唱,形式虽然看起来单调,但却有特殊的音乐效果,简单明快、回环往复,读来朗朗上口,越读越欢欣。

在《芣苢》的品读环节,学生能否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劳动的喜悦是重点。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己模拟的采摘动作,学生逐步理解诗词的节奏、重音,进而不断打开想象力,推进诗词展现的场景,被诗词本身的情感内容所浸染。反复朗读之后,学生课前预习描绘的那幅采摘图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丰富。女子们的神情、言语、心理变化、甚至她们的身世背景、采摘原因等都将通过学生朗读后的理解立体地呈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充分唤醒了学生的语感和感受力,在诵读中感受作品、沉淀心灵。

三、品味环节唤醒学生感悟力

古代诗词中蕴含的丰富主题是唤醒学生的情感力量,培养生命意识的方式。高中生更具抽象思维和辩证意识,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着更强的探索精神。劳动是《芣苢》的主题,教师可结合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其思想内涵。为何这么简单的歌谣会被收录于《诗经》呢?

教师不妨先让学生积极展示之前搜集到的《诗经》中和劳动相关的诗篇。如《周南·卷耳》写的是女子采卷耳时思念征夫;《周南·关雎》中女子正是因为采荇的勤劳品质和美好身影打动了青年男子;《周颂·丰年》描写丰收日子里,人们祭祀先人以盼更多的福分;《豳风·七月》写的是劳动者一年四季的辛苦劳累;《王风·黍离》以非常重要的农作物黄米、高粱为意象,写出故国沦陷的沉痛哀愁;《魏风·伐檀》写辛苦劳作的伐木者对奴隶主坐享其成的责问;《魏风·硕鼠》也反映了劳动者对贪得无厌的剥削者的痛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学生能自我感知到,《诗经》中与劳动相关的篇目有着丰富的情感意蕴,劳动者在劳作中品尝喜悦,也感知社会的冷暖。一切形式的劳动,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自然是辛苦的。然而,唯有劳动才能带来真实的改变。唯有连续不断的劳动,才有新的生活被创建。劳动,赋予生活滋味和意义。接下来教师可将方玉润《诗经原始》中的这段话展示给学生: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学生可以进一步感悟到,在如今浮躁的快节奏社会中,《芣苢》能让我们更多地感受到劳动带来的返本归真的平和之美。《芣苢》大抵是当时劳动人民心底结出的花。先民在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下勤恳朴实地劳动着,在平凡简单而又艰苦的劳动中展开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体认,如呼吸一般习惯劳动、陶醉于劳动。劳动是快乐的,是幸福的。这是《芣苢》给我们披露出的信息,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给出的答案。在这一环节,教师在主题诗群的链接基础上,帮助学生拓展了认识,并适时地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帮助他们开阔思路。在尊重学生感悟的前提下,让他们联系生活经验将自己的情感迁移到作品中,唤醒他们对当下的思考以及对作品的深度感知。

从《芣苢》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唤醒教育理念就是要让古诗词教学回到以人为本的立场上,告知教师不要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上唤醒他们对文本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表达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唤醒教育理念仍需我们不断探索实行。

猜你喜欢

诗经古诗词劳动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爱古诗词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