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2023-01-11张艳丽刘红燕牛永康顾亚威梁宝岩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建设

张艳丽, 刘红燕, 刘 英, 杨 洋, 牛永康, 顾亚威, 梁宝岩

(中原工学院 材料与化工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现代大学的心脏[1]。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对于高校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且意义重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偏重“管理-服从”的“刚性管理”模式,依托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柔性约束”模式起步稍晚,过度依赖“刚性管理”模式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效果不理想。新时期,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下,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已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有学者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开展了综合性探讨[2-5],也有学者分别从系统论、生态学、安全心理学、管理学视角对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作了方向性研究[6-9]。本文系统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策略。

1 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要求的提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核工业领域。此后,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生产生活领域对安全文化进行研究和推广,在此背景下,实验室安全文化应运而生[3]。实验室安全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实践中,已逐渐发展演变为具有引领、规范、科学定位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素养能力等的综合体[10-11]。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包含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四个子系统[12-13],分别对应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层、管理层、观念层、行为层,前者为硬体,后三者为软体。四个子系统软硬结合、相互渗透、有机统一。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对于高校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且意义重大。一方面,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对于实现实验室安全规范管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助力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注重发挥文化管理的功能和优势,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理念从监督型向育人型过渡、管理模式从“硬管理”向“软管理”转型、管理效果从“服从管理”(要我安全)向“自主管理”(我要安全)转变。因此,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也是贯彻“以人为本”、实现“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

2 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国家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不断重视,国内各高校在长期的努力和实践中围绕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均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服务实验室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有学者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单因素方差等分析方法对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典型事故进行了实证研究[14-16],事故样本涵盖了全国不同梯队、不同类别的高校,虽然这些高校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力度与水平有所差异,但依分析结果,总体来看,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与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多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2.1 安全物质文化支撑保障作用不坚实

当前,我国高校建成了各级各类实验室,物力资源配置渐趋丰富,但是实验室安全物质文化支撑保障作用仍不够坚实,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实验室规划布局设计前瞻性不够。国内多数高校实验室建设初期规划设计前瞻性不够,对设施和环境的空间布局和安全要求考虑不周,存在“先天不足”。为适应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新建实验室又一定程度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现象。教育部在安全检查中发现,多数高校实验用房严重不足,部分行政办公用房被改为科研用房,由于这类楼宇没有按照实验室标准设计和建造,实验室功能、布局凌乱,办公区与实验室混在一起,“前店后厂”、“作坊式”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实验室楼龄较大、设施陈旧,在通风排污、“三废”处置等方面并不完全符合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1,17]。其次,基础设施维护更新不及时。高校实验室的基础设施涵盖各种仪器设备、相关辅助器材、实验材料以及实验衍生品等,其中不乏多种危险系数较高的仪器设备装置如气体钢瓶、压力容器等。目前我国高校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科学的实验室定期养护、检修、更新制度[18],因此多数设备较为陈旧落后,部分设备甚至出现“带病工作”的状况,为实验活动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最后,安全设施设备配备不足。当前,我国高校虽然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但是用于安全设施设备购置的资金投入不足。囿于经费有限,多数实验室面临安全防护设备相对落后、应急动力系统不完善、报警系统与逃生装置相对欠缺、危险品的贮存装置防护能力不强等问题。

2.2 安全制度文化实际效用未充分彰显

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规、规章等,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和遵循。据此,各高校均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在保障实验室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管理制度暴露出实际效用不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监管体制不顺、制度落实不严。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普遍较为松散,实验室安全管理归口部门众多,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安全工作分别由国资、科研、保卫、后勤、基建、实验室管理中心等部门管理[17,19],责任主体和责任边界不明晰、沟通协调不顺畅、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严格。其次,时效性不强,指导性欠佳。当前,高校学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科研水平快速提升,建设了一批新的科研平台、开展了一些新的实验项目,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的风险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面临一些新形势和新要求。多数高校现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由于实施时间久、修订完善不及时,与新形势和新要求的匹配度并不高。并且现行的规章制度大多是理论性的要求,重宏观轻细节、实践约束不够,部分高校在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时疲于完成上级部署要求的“规定动作”,教条化倾向明显,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学科专业特点和实验室特殊性建构制度的力度不大,在实践中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最后,规章制度不健全,人性化管理不够。高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长期存在,况且现有的制度管理规定中“严禁……”、“杜绝……”等禁止性条款居多、人文性条款阙如,加之又无配套的规范性解释,在实践中这些条款往往被束之高阁,实际管理效用并未充分彰显。

2.3 安全精神文化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纵观诸多实验室安全事故,多数是由人的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归根结底是对安全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认识不足,对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首先是学校层面。由于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导致众多高校“重科研、轻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认为“不出事就是安全”,对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不重视或排查不到位、不彻底,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甚至在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后,仍采取“事故-追责-处罚-整改-再事故-再追责-再处罚-再整改”这一被动的死循环模式[20],事后追究问责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积极主动地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其次是教师层面。专业教师或研究生导师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较多,在培养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对学生安全思想观念的灌输、安全知识技能的传授不够重视,往往将这一工作寄希望于实验教师。实验教师往往忙于在规定时间内优先确保完成实验任务,疏于向学生全面传递安全思想、普及安全知识;有些实验教师对个别学生干部或实验室勤工助学岗位学生简单培训后,由其代为履行职能,指导其他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相关实验室安全要求难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最后是学生层面。部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安全学习教育的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安全意识淡漠,认为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也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了解学校相关的安全规定和要求,但是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往往因急于求成而将相关规定和要求抛诸脑后,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实验室安全事故埋了下隐患。

2.4 安全行为文化规范性需进一步增强

众所周知,高校实验室由于配备的仪器设备多、承担的科研负荷重、人员流动性强而成为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高风险区”,现实中实验室安全事故也高发、频发。有学者对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89%以上的事故原因与人的直接或间接行为因素有关[5]。认知对于行为具有主导作用,如果没有把安全知识技能内化于心,也就难以外化于行。因此,学生行为不安全不规范的背后还在于安全知识技能的匮乏。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深入不系统。在教育教学环节,一些高校长期以来更偏重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及实验结果分析能力的培养,安全通识教育通常被边缘化。虽然有不少高校相继开设了实验室安全课程,但是实验室安全教育尚未完全纳入到常规教育体系中,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作为安全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不明显。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还存在“两张皮”现象。一些高校安全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规范操作和防护技能培训与考核未能常态化开展,学生在接受了理论教育之后,在实习实训环节实践演练不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导致行为习惯和操作规范未能进一步养成。在实验活动中,有些学生实验习惯不良、实验设备使用不当,有时在缺乏教师监督和指导的情况下,急于求成,图省事、走捷径,跳过一些规范性步骤,进行简单化操作或违规操作,不仅会导致实验失败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引发安全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后,由于安全防护技能欠缺而不具备自救能力,极易酿成悲剧。

3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策略

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与安全行为文化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应采取针对性对策,协同构建“保安全”“要安全”“想安全”“会安全”的实验室安全治理工作格局,助力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3.1 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夯实“保安全”的物质基础

实验室安全物质文化是“保安全”的基础保障。首先,以标准化助推实验室建设。新建实验室要统筹推进规划设计规范可行性论证与项目风险评估,严格按照国家《科研建筑设计标准》(JGJ 91-2019)[21]建设;老旧实验室要按照国家标准及时整改,确保满足实验区与学习区、办公区空间分布合理、实验器具设备安装与摆放科学规范、水电气网管路布设合理等标准化要求,并经第三方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其次,建立健全实验室定期养护、检修、更新制度。针对实验室基础设备陈旧、养护更新不及时的问题,一方面可借鉴日本高校实验室设备“轮休轮作制度”[22],统筹校内资源,对同类实验室施行资源共享服务,分批运转、分批轮检轮修、分批更新,此举不仅能确保正常实验活动低碳化开展,也能避免仪器设备年久失修的问题,还能有效填补因服役年限过长确需报废与购置设备的空窗期。另一方面,要健全安全检查制度。要常态化、针对性、周期性开展安全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巡查、抽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日常小检”和“集中大检”,检查内容和标准应量化指标,每一环节有检查记录、有反馈意见、有督促整改,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运行状态良好,避免出现设备“带病工作”的情况。最后,加大安全设施设备投入力度。学校要设立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专项经费,保障各类实验室足额配置必备的消防器材、安全救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等。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周期性地对实验室安全设施如应急动力系统、紧急呼叫和报警装置、伸缩式紧急逃生滑梯等装置进行针对性补充和更新,以备不时之需。

3.2 健全安全制度,扎牢“要安全”的外部约束

实验室安全制度文化是“要安全”的外部约束。首先,优化监管体制,严保制度落实。在学校层面,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优化“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安全监管架构,分级传导监管责任。在学院内部,成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组,严格网格化管理,院系主要负责人、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分别为各层网格负责人,各级各层监管主体签订责任书,确保安全制度严格落实。需要强调的是,过去国内许多高校并未设置安全管理专职岗位,在新形势下,有必要设置实验室安全管理专职岗位或“高端实验技术人才岗位”[23],以实现“教管分离,专职管理”,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其次,着力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相关部门就学校和二级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行会商,开展“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制度文化交流互鉴活动,组织相关人员去兄弟院校走访调研,邀请专家来校指导等,进一步了解新形势、吸取新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学院和实验室实际情况,对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为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现针对性,在制度修订完善过程中要兼顾实验室的共性和特殊性,分级分类制定相关制度文件,避免大而广、宽而泛,确保实现普适性与精准性的统一。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如开通“实验室安全管理大家谈”互动专栏、设立“实验室安全制度漏洞大家找”网上意见征集箱等为师生参与日常监督搭建平台,为师生参与协同共治畅通言路,并建立动态信息跟踪反馈长效机制,反馈结果可为健全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参考。针对现有制度人性化不够的问题,在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可以编制与安全制度相配套的规范性解释,不仅告诉实验人员哪些行为“不能做”,还告诉他们“为什么”“怎么做”。在此基础上,形成合情合理、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3.3 培育安全精神,强化“想安全”的内驱动力

实验室安全精神文化是“想安全”的内驱动力。首先,在管理上要实现“两个转变”:实验室安全治理工作理念实现由“事后型”向“预防型”转变,实验室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方式实现由“分散管理”向“闭环管理”转变。一方面,实验室安全工作要戒除“不出事就是安全”的侥幸心理,抛却“亡羊补牢”式的陈腐观念,坚持“预防为主、安全为要”理念,深入系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提升事故预防、风险防控的科学化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实验室不安全因素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状态监管,如对危化品的购置、存储、使用、处置等环节采取全程闭环管理等。通过实现“两个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其次,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在实验室安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如果说教师是“原件”,那么学生就是“复印件”,只有教师对实验室安全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并通过言传身教,才能使学生入脑入心。因此,可以设置相关考核标准,对实验教师、研究生导师及相关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人员安全育人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年度综合评价,建立奖惩机制,根据考评结果,对表现突出的个人颁发“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先进奖”予以表彰,对表现相对不佳的个人提出反馈意见,针对性帮助其提升工作技能、改变工作态度、强化工作道德。通过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相关教师深入到学生中灌输和倡导实验室安全理念。最后,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利用门户网站和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定期推送实验室安全知识及相关事故案例,完善实验室内部及周边各类安全标识和警示标语,在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周、实验室安全教育月期间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拆盲盒”答题竞赛、“实验室安全拍一拍”微视频创作大赛等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活动。通过相关活动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安全精神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3.4 规范安全行为,提升“会安全”的技能水平

实验室安全行为文化是“会安全”的外在表现。实验室安全事故警示我们,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应当被纳入到新时期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常规教育体系,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有基于此,高校应探索构建“理论学习教育+虚拟仿真实训+消防应急演练”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培训模式,围绕该模式,搭建信息化平台,以理论学习教育为基础保障,以虚拟仿真实训为实践载体,以消防应急演练为检验手段,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之间的有效贯通。在理论学习教育环节,采取“引进+自建”的方式线上线下、分层分类开设实验室安全通识课、必修课等系列课程,在信息化平台共享课程视频、安全知识手册等教学资料,并搭载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系统,实现集中式课程教学与自主学习及在线测试相结合;组织校内外实验室安全专家学者围绕实验室安全问题分专题进行补充讲学。在虚拟仿真实训环节,利用数字建模、软硬结合等虚拟仿真技术搭建三维模拟可视化操作场景,使师生在虚拟环境中交互式、沉浸式感知因疏忽大意、操作不当等行为带来的危害,确保安全教育培训入脑入心。在消防应急演练环节,针对火灾爆炸、危化品泄漏、机械伤人等实验室安全事故场景,分类制定消防应急预案,避免“一案通用”;各实验室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安排应急演练科目,以应急演练检验学习成效,并根据反馈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以指导实践,渐进式提升学生应急处突能力。通过三位一体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行为有方,面对突发状况处置得当。此外,组织专业人员为各类实验仪器设备录制操作说明演示视频,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其制作成二维码并张贴于仪器设备的醒目位置,在实验活动中打造“扫码作业”的良好风尚。在实验活动进行时,实验教师应全程在场,督促学生遵循正确、科学的实验操作方法和行为规范,确保实验活动安全、顺利开展。

4 结语

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持久性的系统工程,只有“进行曲”,没有“休止符”。经过长期建设,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是在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与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需要针对性解决。新时期,需要把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置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逻辑起点和核心位置,统筹推进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安全精神文化建设与安全行为文化建设,促进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渐近式改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平安校园,实现安全育人。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实验建设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