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3-01-11

中学语文 2022年17期
关键词:群文高中语文文本

■ 罗 丽

在高考综合改革和统编版教材的推广使用背景下,群文阅读走进高中语文课堂,使得阅读教学形式悄然改变。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弥补单篇阅读教学的不足,改变教学文本固定、封闭的痼疾,由“单篇”至“群”,将语文课程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实现阅读教学“高效低耗”的实质性突破。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从实践角度入手,对当前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全面的研究,致力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扩大阅读教学成果。

一、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分析思想感情,激发群文阅读兴趣

诗歌以浓厚的思想感情来打动读者,让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印象。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诗歌,感受作者寄寓文字中的深厚思想感情,挖掘诗歌的时代共性,激发其阅读兴趣。

以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先呈现《沁园春·长沙》,再呈现《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测》《致云雀》四首诗歌,让学生对比分析情感基调,从青春的角度来分析毛主席的感时忧国,真切感受词中“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体会词中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凌云壮志。然后,要鼓励学生怀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着对自我、社会、理想的思考,来分析郭沫若、闻一多、昌耀、雪莱在诗歌中传达的情感,体会诗作的同时,理清诗歌的抒情脉络,把握意向的内涵,感悟诗人抒发的情思,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好处。最后,教师要呈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介绍郭沫若的诗集《女神》,联系“五四运动”特定时代背景,来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品味诗歌,使之能够在阅读兴趣的驱使下,联系历史信息来揣摩诗人寄寓文字间的深厚情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2.品味环境描写,增加群文阅读深度

环境是重要的描写对象和关键的写作元素,在阅读中相对容易被学生忽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深入品味不同文本之中的环境描写内容,可以增加群文阅读深度,使之了解作者描写环境所使用的方法,在思考和分析中,借鉴创作方法、积累写作经验。

以高一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为例。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中有关环境描写的文本,指导学生开展对比分析活动,围绕环境描写进行深入探究,由此增加群文阅读教学的深度。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好处,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麺背着北风而行”和《祝福》中“天色越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分别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体现人情淡漠的作用。在分析环境描写作用后,学生可以认识到环境描写的重要性,模仿作者运用的环境描写方法,积累丰富的素材与经验。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作文与课文文本进行对比,从环境描写方面入手进行细致分析,深入品味课文中的环境描写段落,了解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借鉴相关环境描写方法加以完善。如此一来,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能够认识到环境描写的重要价值,也掌握了运用环境描写完善自我作文的方法。

3.解读性格特征,提高群文阅读水平

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解读文本之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可以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学习水平,使之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分析、理解能力。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列举性格鲜明的人物,让学生对比不同的文本,从具体事例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使之能够通过群文阅读,明辨人性的善、恶、美、丑。

以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单元中包括《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节选)》《老人与海(节选)》《百年孤独(节选)》四篇经典小说,均是能够代表不同时代、地域社会生活的人生故事,通过阅读可以探寻人物内心丰富多彩的故事,感受多元文化风貌。首先,教师应围绕“魔术”“老人与巨大马林鱼搏斗”等能够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文本,指导其分析人物形象,使之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对比大卫·科波菲尔与“老人”的形象。然后,学生能够了解大卫·科波菲尔是善良宽厚、积极向上的典型知识分子形象,由此了解作者狄更斯寄托于人物身上的道德理想。明白“老人”具有悲剧性特点,他泰然面对失败、沉着应对死亡,有尼采“超人”的品质,能够体现作者海明威不向命运低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比分析《复活(节选)》与《百年孤独(节选)》中的“聂赫留朵夫”与“马孔多镇中的人”,使之能够有意关注文本中的人物描写内容,懂得“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其性格发展过程就是深刻认识社会和背叛贵族阶级的过程。逐步理清马孔多镇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解读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题材新颖的现代小说特点,切实提高群文阅读水平。

4.感受语言风格,总结群文阅读文本

语言风格是写作中所采用的不同语言素材和方式,在群文阅读中指导学生感受语言风格,可以帮助其总结文本,促进观察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归纳能力提升。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指引学生对比不同文本的语言风格,从风格的异同入手进行探究,总结语言风格特点,领悟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提升自我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文素养发展。

以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集中呈现能够体现我党革命历程的文本,总结《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包身工》《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课文中的纪实内容与虚构内容,为学生的群文阅读提供素材,指导其以独立分析与合作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总结文本,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揭示纪实作品与虚构作品的写作特点与表现手法,让学生能够从鲁迅犀利的语言中,体会深刻的批判思想;从夏衍细节逼真、直抒胸臆的语言中,体会包身工们的悲惨境遇,懂得“没有法律和人道”的包身工制度必然覆灭;从孙犁通俗而雅致、率直而含蓄、平淡而浓烈的语言中,体会白洋淀抗日军民的斗争精神;从赵树理清新、明快、具有动人力量的语言中,感受青年在党领导下追求自主、走向美好新生活的喜悦;从王愿坚单纯、清晰的语言中,感受革命者对党的忠诚与热爱,明白革命斗争的艰险。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独特语言风格的文本进行揣摩,并结合作品的结构特点,分析不同作者语言风格异同之处,培养学生优秀的观察、归纳、总结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简而言之,群文阅读可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和全民阅读活动,增加学生阅读的广度与深度。而群文阅读可以在单篇和整本书两种阅读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不同的文本,从而提升归纳整合能力,举一反三地开拓语文学习思路,由此拓展阅读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在高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设计能够满足高中生认知发展的群文阅读议题,选择文质兼美、价值较高的文本,突出智慧引领,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群文高中语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