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重油硫化物分子识别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1-11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科研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2年5期
关键词:噻吩重油烷基

在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炼化企业正在奋力优“炼”强“化”,抢抓“油转化”、“油产化”、“油转特”技术开发,致力推动原油从燃料属性逐步转向原料属性。原油作为原料的禀赋如何,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其组分组成、分子组成。因此,无论是节能减碳型炼油技术、还是化工型炼油技术的开发,都有赖于对原油分子组成的深入认识。

目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原油评价和分子表征团队正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原油分子水平识别及其催化转化路径研究”为依托,大力开展协同创新。石科院与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深度合作,统筹协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将分子重构、反应网络及分子水平模型等研究向纵深推进。

原油中硫化物会影响低碳烯烃、轻芳烃以及高等级润滑油基础油、橡胶填充油等特种油的产率和质量。当前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仍居高位,进口原油中高硫重质原油占有很大份额。对高硫重质原油的清洁高效利用是关系到能源行业的安全发展、质量升级以及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课题。

在高硫重质原油的加工中,加氢脱硫是最重要的预处理工艺之一。对最难脱除的顽固型硫化物分子结构的认识有助于重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工艺技术的开发,也是加氢-催化裂化等众多组合工艺的共性基础。但由于该类分子经加氢处理后含量较低,沸点高、难以汽化,且与烃类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极为接近,同时含有芳环、环烷环和烷基链等多种结构单元,导致其结构表征难度较大。

为解决上述难题,石科院与上海大学谭启涛教授、德国明斯特大学Jan T. Andersson教授等知名学者进行合作,联合旗下分析研究室、临氢工艺研究室、重油加工研究室,针对最难脱除的顽固型硫化物分子结构开展基础研究。

该研究团队以大量含硫模型分子为基础,基于窄窗口隔离-碰撞诱导解离技术建立了针对重油含硫分子结构解析的新方法。同时,利用该方法进一步探索了加氢渣油中残余的顽固型硫化物的精细结构。结果表明,渣油中最难脱除的硫化物结构为含有较少取代烷基但烷基长度较长、环结构完全芳构化的二苯并噻吩类分子,而含有环烷环的苯并噻吩类分子以及含较多取代烷基但烷基长度较短的二苯并噻吩类分子较容易被加氢脱除。研究成果近期已在美国化学会旗下《Energy & Fuels》期刊发表,并被选为期刊封面文章进行重点推荐。

未来石科院将继续发扬“以开放合作成就更大事业”的创新文化,面向关键课题开展基础研究,致力于以高质量的基础研究驱动炼油科技进步,以科技力量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发展赋能。

猜你喜欢

噻吩重油烷基
无机路易斯酸脱除模拟焦化粗苯中噻吩的研究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重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级配方法和重油加氢处理方法
船用调质重油燃烧及减排技术的研究进展
吉林克雷伯氏菌2N3对噻吩磺隆的降解特性及其土壤修复作用
气相色谱法测定粗苯中噻吩含量
船舶使用850cSt重油的设计研究
脉冲恒电位一步法制备聚3,4—乙烯二氧噻吩石墨烯复合材料构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一种哌嗪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烷基萘的合成及性能、应用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