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 “岗课赛证” 融通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以建筑工程测量为例

2023-01-10马潇潇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融通实训

马潇潇,刘 阳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与智能建造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一、引言

“岗课赛证” 融通能够有效联结产业界、教育界、竞赛界、证书界四大系统的人才培养需求,在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人才展现、人才供给之间实现高度互融。高职院校关于 “岗课赛证” 融通综合育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 “课证融通” 模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 “赛教融合” 模式、山东职业学院的 “赛证课相通” 模式等。[1-3]目前对其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如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导致融通各主体定位不清,融通机制不明确,融通逻辑不清晰;缺乏系统化多元化视角科学探究各主体融通的实践路径,现有研究多是基于实践层面的经验总结,理论体系尚待完善等。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核心专业课。2030年我国将引领全球 “智能建造” ,智慧地球的理念与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在建筑行业深度融合应用,智慧工地、智能管理、智能物联等将席卷全球建筑行业,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仍是驱动建筑行业万物互联、万物智慧的关键,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工程测量就肩负着培养这一行业急需的创新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传统教学中,课程教学往往与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相脱离;灌输式的教学,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的完整性,忽视了职业性。这些都造成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乏职业岗位技能;教师苦于应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但往往收效甚微。[4-6]因此,引入能力本位+CDIO教育理念,深入剖析 “岗课赛证” 各主体的内涵与关系,明确价值取向及 “课”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定位,进而研究 “岗-课” 融通、 “赛-课” 融通、 “证-课” 融通等问题,探索 “岗课赛证” 融通育人的定位、机制、实现路径等问题,对 “岗课赛证” 融通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很多大学都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过探索和研究。

国外对于高职教育的研究起步早,主要集中在教育模式的探索上,如以强调 “能力” 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能力本位”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CBE)教学模式、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BTEC教育模式等。[7-9]对于课程的教改都是基于以上模式而实现的。

国内对于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改革也有很多研究与实践,如:张孝忠[10]结合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对课程结业考核方案进行实践改革,强化技能教育的重要性;王丽[11]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肖 胜 文[12]分析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分为课间实验和综合实训两个环节;谷云香[13]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项目教学目标及表现特征、项目实施条件、项目设定、项目实施过程、项目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陈晓刚[14]将MOOC引入建筑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尝试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场地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王毅[15]探索以目标为导向的建筑施工测量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与具体策略。

在对国内外相关教改进行一系列调研的基础上,我校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首先,分析行业发展动态,确定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技能,重构教学内容。其次,结合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内容广泛和实践性强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设计和思路上,将职业岗位、证书考取、技能大赛与课程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完成岗位工作的综合能力。

三、基于 “岗课赛证” 融通的课程整体设计

本研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为:以能力本位分析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技能,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具体任务设计,按照真实工作过程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完成从工作场到学习场的转化,将国赛数字测图赛项和 “1+X” 证书考核要求融入课程,实现 “课岗赛证” 融通,对课程内容完成重构。

(一)依照专业培养目标,行动导向重构内容

以课程中项目三 “建筑工程地形图测绘” 为例,该单元内容包括GNSS-RTK图根控制测量、GNSS-RTK碎部点采集及内业编绘、全站仪碎部点采集及内业编绘和综合实训4个任务,共计16学时,如图1所示。主要围绕真实项目展开,任务设置由简单到复杂,由专项技能到综合技能,使学生能做到懂原理、会操作、能应用。

图1 单元内容重构

(二)立足专业把握课程,综合分析课情学情

建筑工程测量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同步课程为建筑工程概论,学生已建立了初步专业认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操作流程及技能对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等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学情分析见表1。

表1 学情分析表

(三)依照课程标准 “1+X” ,遵循学情确定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依据测量员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 “1+X” 证书考核要求,结合具体的学情,确定课程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进而确定教学重点为懂原理、会方法,教学难点为能熟练操作仪器、能进行工程实际应用,职业素养达成讲规范、重安全、保质量。见表2。

表2 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四)对接递进构建模式, “三四五六” 全面育人

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以 “校企协同、行动导向、任务驱动” 理实一体为中心。首先,课程对接了 “岗位需求、‘1+X’证书、大赛等级” 。其次,凝练思政元素,将 “思政四大情境” 融入课程教学;同时,课程依托校企深度合作形成的教学、资源、实训三个平台和典型案例、拓展实训两个资源库;教学实施采用了螺旋 “双六步” 的教学策略,形成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环节,以能力培养为关键环节,以价值观塑造为根本环节,节节贯通、齐头并进的全面育人模式。见图2。

图2 全面育人模式

四、基于能力本位+CDIO的创新教学模式

(一)任务驱动理实一体, “双六步” 突破重难点

本单元教学实施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将课堂延展为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展,以真实任务为驱动,通过引导自主探究、游戏PK赛技能、内外业一体化、典型地物案例库,虚实结合、螺旋递进,攻破教学重难点。

课前自学 “查资源—识原理” :教师通过智慧课堂发布学习任务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微课、动画完成课前自学并进行在线讨论。学生自主探究,初识原理。教师收集学生反馈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内容。

课中导学 “演实操—测步骤” “赛技能—夺红旗” :以真实项目情境导入,引出教学内容;教师通过 “操作演示、游戏考核、竞赛PK” 强化技能,并辅以心法口诀,使学生熟练掌握仪器操作,攻破教学重点。

“先虚拟—学取舍” :以工程测量虚拟仿真平台为基础,通过任务发布、方案制订、任务实施、综合评价,完成基于 “虚拟的MPDC(Mission任务、Planing方案、Design实施、Check评价)任务驱动教学” 。

“后现实—验质量” :在打牢专项技能基础上,小组协作进行综合实训,完成 “基于现实的MPDC任务驱动法教学” 。

课后拓展 “拓项目—强技能” :教师发布任务,学生在智慧课堂完成课后作业。根据实训成绩二次分组,通过 “工程测量拓展实训项目库” 系统自动匹配拓展项目,满足个性化教学,巩固教学重难点。

(二)深挖思政四大情境,工匠精神凝心铸魂

在课程内容重构基础上,以 “怀匠心” “铸匠魂” “生匠意” “践匠行” 四大情境进行思政重构,凝练 “测绘人生、科技动态、工程规范、对接岗位、百年军测” 五大模块(已获批省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称号,并获得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铸牢学生心中 “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的理想信念,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为一体,实现育训结合、德技并修,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育人中。

(三)能力本位+CDIO,岗位轮换对标工程

基于能力本位分析岗位技能,结合本单元教学内容,首先提炼出学生必备的专项技能,再采用CDIO模式进行综合实训设计,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技能的同时,能从宏观上把握实际工程的全周期,理解各个技能间的逻辑关系,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多个技能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以团队协作形式完成任务,每个组员可遍历所有岗位,从而做到锤炼专项技能的同时又能提升综合技能。

(四)虚拟现实智能手段,智慧校园智测智绘

以 “智慧校园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 真实项目为主线,采用智慧手段和方法,实现智能外业+智绘内业的目标。

1.学生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智能实训模式,先在虚拟软件中随测随绘,内外业及时反馈,达到高效取舍的目的;然后到实训场地,利用智能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同时可以完成 “1+X” 考评系统中对仪器操作部分的考核,攻破 “外业碎部点难高效取舍” 的难点,达到培养学生外业实践技能的目的。

2.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典型地物案例库,学生可以查询、对照案例库中的典型处理方法,从而有效把控绘图质量,提高绘图效率,攻破 “内业典型地物难绘图处理” 的教学难点,继而培养学生对内业技能的掌握。

(五)实时监控记录过程,分组重构多维评价

教师通过智能电子手簿、实时监控系统整体把握学生实训情况;根据实训成绩,按照 “培优” “达标” 进行二次分组;基于智慧课堂和工程测量教学平台的记录数据,对学生的 “课前—课中—课后” 三个环节,通过教师、企业导师、组间、组内多主体评价,实现对学生多元化、全程化、信息化的考核。见图3。

图3 多维教学评价系统

五、教学效果

教改实施以来,学生课程参与度、实训任务达成度、效果满意度等多方面都有明显提升,见图4。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图4 学生行为数据

(一)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企业导师创设真实情境,紧贴行业一线,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推动 “做中学、做中教” ,学生出勤率明显提高,由被动接受变为课前主动查阅收集资料、课中自主探究制订方案,对遇到的问题及时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交流,对建议认真梳理并修改完善,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升。

(二)环节层层递进,筑牢岗位技能

通过教师操作示范、游戏考核、分项练习、竞赛PK等,依托螺旋 “双六步” 教学模式,并辅以心法口诀,使学生学而不厌,熟练掌握了原理和方法,提升了仪器操作能力,强化了仪器规范操作意识,筑牢了职业岗位技能,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团队协作实操,促进目标达成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转换、共同探究,各组内成员分工明确,方案周密,团队协作,实训目标完成度较好,沟通协调能力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进一步提升。

数据为体,服务为用,数据是支撑智慧校园的根本,是智慧校园的核心资产。学生参与并完成了校企合作共建项目《智慧校园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为智慧校园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持,真正做到了将 “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的理想信念落到实处。

六、结语

为培养智能建造大背景下建筑行业急需的创新技能人才,基于 “岗课赛证” 融通的理念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螺旋 “双六步” 教学模式,环节层层递进,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懂原理、会操作、能应用的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质量。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通过 “聆听院士寄语、洞悉科技动态、紧贴岗位一线、对接工程规范、讲述军测百年” ,铸牢学生 “怀匠心” “铸匠魂” “生匠意” “践匠行” 的理想信念。采用智慧手段辅助教学,以 “智慧校园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 校企合作真实项目为主线,利用内外业一体化智能实训模式,达到外业智测、内业智绘的目的,助力智慧校园建设。但仍需要在教学资源、学生纵向发展方面进一步完善,具体改进措施包括:1.根据行业发展方向,及时更新教学资源,融入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2.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纵向发展,完善增值评价,培养更多德技并修的测量技能人才,为国家智能建造贡献更多力量。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融通实训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二元对立中实现多元融通——论张曼君的导演思维及其实践意义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