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网络联动作用 助力内蒙古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3-01-10张凤鹤张颖

内蒙古林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站点内蒙古观测

张凤鹤 张颖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内蒙古地域辽阔,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多样。充分了解区内典型生态系统特点和规律是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是世界公认的研究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则是强化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必然趋势。从单个站点到网络构建,不但能充分阐明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演替的内在机制和普遍性规律,同时可以突破各站点在空间尺度上的局限性,为在更大时空尺度进行生态系统评价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内蒙古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措施。

1998年,原国家林业局建立了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TERN)。2016年,原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设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定位观测网络中心(以下简称“生态网络中心”)。截至2020年,CTERN在内蒙古地区建有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生态站”)22个,其中加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定位观测网络的生态站有17个。内蒙古的生态定位观测网络已初步形成,并积累了多年的数据,为开展多站点联合观测,发挥生态观测网络联动作用,支持内蒙古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丰富站点布局 扩大网络覆盖

生态站点的布局对生态观测网络的构架具有基础性作用,站点布局需要结合内蒙古生态区域分布和生态建设项目布局的双重需求,进行顶层设计。内蒙古生态网络内现有生态站17个,在大兴安岭、阴山山脉等典型森林区,浑善达克、库布其、乌兰布和等典型荒漠区,以及额尔古纳、呼伦湖、乌梁素海、包头黄河段等典型湿地区,均建有长期观测站点。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站点7个、荒漠生态系统站点6个、湿地生态系统站点4个,草原类生态站正在积极筹建当中。

目前,现有站点仅包含了内蒙古部分典型生态区。补充布局的途径有两种:第一,吸引内蒙古地区现有站点加入自治区生态观测网络;第二,新建站点。吸引现有站点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利用站内的各类条件,数据积累丰富,运行管理成熟,基础建设投资少;新建站点的优势在于建站特色更明确,需求定位更直接,但是零基础建站的资金等投入较大,实现完整观测的周期较长。

规范运行管理 创新合作方式

网内生态站年度考评由自治区生态网络中心组织进行,结果上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每五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安排多年度整体评估,在全国范围内委派领导和专家进行现地考核。现有生态站运行考核重点包括机构建设、数据观测、科研产出、成果应用、条件保障、人才培养六类13个指标。

机构建设包括制度建设、仪器设施。要求站内运行管理制度要明确且完善,仪器设施能满足水、土、气、生的基本观测要求,站内和观测场地需要悬挂平台编制,并树立内容齐全的标牌。

数据观测包括数据汇交率和数据质量。数据汇交情况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数据平台打分反馈,是生态站考核评估占比最大的部分。

科研产出包括科研项目、研究方向、成果产出。要求明确站内是否承担科研项目及项目级别;科研项目的研究方向需要和生态站的研究方向一致,由生态站产出的论文、专著、标准、专利等科研成果,需要有明确的平台标注;依托生态站发布的白皮书、监测报告、咨询报告、获得的各级奖项均为成果产出。

成果应用包括生产应用和科普宣传。要求生态站将成果应用于国家、地方各级生态工程、示范推广中,在现场和各级媒体网站上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条件保障包括经费支持和规范管理。鼓励多渠道获取运行经费,严格落实管理规范,要求维护好仪器设施。

人才培养包括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要求生态站既能吸引人才输入,又能完成人才输出,发挥生态站人才培养的专业平台作用。

在生态站规范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站站合作”“站地合作”“站校合作”等多种创新方式。“站站合作”是指两个及以上的站点合作对某个生态区域进行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共享数据,共创成果,打破单个站点在监测区域的时间限制。“站地合作”主要是指站内与所在地方各类单位开展的业务合作,实现联合观测,优化数据运用和其他资源。生态站通过对水、土、气、生四个要素的观测积累,完全具备和当地气象、农业、生态、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专业合作条件。同时,在地方单位具备独特的科普宣传能力,联合生态站开展科普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站校合作”可解决生态站技术依托单位没有招生权限的问题,需要和各高校合作培养研究生,打通生源渠道,是发挥生态站科研平台作用的有力措施。

构建联网科研方向 挖掘数据深度运用

数据积累是生态定位观测的主要产出,生态定位观测网络具备联合各站合力开发数据资源的优势,为自治区林草行业行政决策和生产实践提供科技支撑。构建联网的主要思路包括同系统联动、跨系统联动、全系统专题联动。同系统联动指包括森林、荒漠、湿地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的各站点进行联动研究,针对本系统内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跨系统联动主要是立足于行政区域或生态区域内复合生态系统的联合研究,需要区域尺度内各站点对多类生态系统开展合作研究。全系统专题联动则对标省域范围内的大型生态建设项目和专题,按照专题要求,有效提取全区站点的观测数据。为完善跨省生态区观测,可联合省外生态站点,实现内蒙古生态区域观测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生态站观测数据体系分为基本数据和自选特色数据。目前,考核主要集中在基本数据,未来随着生态网络的成熟,需要各站点在保障基本数据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特色数据,扩大生态站观测数据类型的覆盖维度。对于正在积累的数据而言,构建生态网络除了要依靠生态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开发、研究、推广应用,还应该积极引入计算机、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人才,实现跨学科的交流与互通,扩大生态网络在全社会、多学科的支撑力和影响度。在跨学科人才引入方面,生态网络的构建将会更高效地推动其实现。

生态定位观测网络的构建在世界上已处于成熟期,在我国处于积累期,在自治区尚在萌芽期。作为肩负“两个屏障”重任的内蒙古,推动生态长期定位观测网络研究将为全区把握生态家底,联通国家绿色科技动脉,深化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持续注入动力。

猜你喜欢

站点内蒙古观测
《自由》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内蒙古教育 2021年征订启事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怕被人认出
可观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