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

2023-01-10张魁

四川水利 2022年6期
关键词:节水工程施工

张魁

(成都市东部新区水务监管事务中心,四川 简阳,641400)

项目投资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项目投资,一切工程建设工作都不可避免的难以开展。项目投资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位置。加强对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及管理,在优化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工程的造价,节约项目建设成本;在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及社会公益性的同时,能够保证灌区改造工程建设施工的正常开展,有效促进工程建设进度及效率,最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益,促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公益性社会作用。因此,加强对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的控制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就此,本文在分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对投资控制及其管理技术进行探讨。

1 项目投资控制及管理的必要性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开展,为灌区老百姓建造出能满足其生产及生活的节水性优质水利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不是一项简短的投资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在项目建设前期,建设单位(项目业主)就要委托具有专业资质、有实践经验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水土保持专项方案、环境影响评价专项方案等,上报相应级别的审批主管部门审查批复,以确保项目投资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从而合理控制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实现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控制及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工程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最大化[1]。

对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进行控制及管理,能够有效地协调市场与改造项目工程投资估算、环境影响评价、财务评价、国民评价和社会评价之间的关系,即能够通过项目投资控制及管理来了解这一系列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市场发展方向,使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社会公益性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阶段,各建设单位(项目业主)必须制定相应的资金使用计划,以保证资金的合理性使用,促进项目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在进行项目建设时,需要对项目资金进行控制管理,以尽可能减少工程项目建设中费用的不必要支出,从而节约工程建设成本。

2 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技术

2.1 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与管理

(1)做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决策准备工作。即在项目决策前将相关资料收集齐全,并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为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制定提供良好的依据。

(2)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编制前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全面了解,以确定项目各项指标及标准,为项目规模的确定提供重要数据及依据。

(3)要科学地应用投资估算及编制方法,并融入到工程决策的制定中去,以便提高灌区改造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4)对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进行合理性计算,尽可能将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最终实现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最大化[1-2]。

2.2 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与管理

(1)根据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际情况制定项目投资目标,设计单位要将目标的制定偏重于工程质量及功能,以通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投资控制及管理来强化工程质量及功能,从而提高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整体质量体系。

(2)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需要一定的技术力量及经济资源作为支撑,所以在正式开工建设前需要进行初步设计,而初步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技术经济分析成果,故该阶段必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3)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要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作为设计支撑,如BIM技术及GPS技术。其中BIM技术能够展现工程内部结构,使设计的建筑物内部结构能够清晰地展现在审查专家组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面前,使其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个建筑物的结构,优化出最为合理的投资控制及管理方案,尽可能实现灌区改造工程项目的最大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4)加强概预算审核,提出对项目投资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工程造价人员一定要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准确理解,根据设计图计算相关参数,按照相关定额并结合实际情况,最终预算和概算出各种价格浮动范围,据此制定出可行性高的项目投资控制及管理策略[2]。

2.3 工程实施阶段的投资价控制与管理

2.3.1 严格审查设计方案

(1)找专业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进行项目整体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专家审查会提出的设计方案审核意见进行修改,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降低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风险。

(2)对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管理进行复核,并解决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以保证工程在建设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

2.3.2 工程招投标

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及招投标管理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招投标工作。施工招标的目的是选择合理低价且有能力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承包人,投标报价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一般采用限价招标方法,即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招标图纸编制施工图预算,邀请管理、设计、质监和监察等单位负责人根据施工图预算研究确定投标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避免恶意竞标现象,使工程建设资金得到有效控制,对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以及方便建设管理作用较大。

2.3.3 严格合同管理,规范建设程序

工程建管的依据是合同书,工程建管的过程也就是合同管理的过程。合同管理的好坏是决定工程建设管理成败的保障因素,笔者的经验首先是采用合同示范文本,避免缺项、漏项和不平等条款的出现。其次是坚持对合同书审查的制度,主要审查内容有:建设项目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条件,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合规,合同条款是否详尽和准确明了,工程技术等要求是否具体,合同书的签订是否具有完备的审核、签审流程。坚持对合同书审查的制度,是履行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与保证。最后是强化对合同条款执行情况的跟踪督查,促进合同签约各方能够自觉履行合同。

2.3.4 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

(1)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原材料、施工设备及半成品等质量检查,待质量检查通过后方能放行进入施工现场,投放到施工中去,避免和防止施工材料因质量问题导致返工,浪费大量的材料成本。

(2)建立较为完善的施工设备及施工材料监督机制及程序,以保证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得到规范性和严格性管理,最终保证设备及材料的质量。

(3)根据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常见问题,制定尽可能多的质量保证措施,如加强对施工设备的养护及施工材料的质检力度等。

2.3.4 竣工阶段做好工程决算和结算

(1)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项目业主)应要求施工单位限期完成工程竣工决算书。

(2)施工决算应根据合同规定执行,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单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编制、签字确认。

(3)对施工单位编报的施工决算应先由建设单位的相应专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初步审核(简称内审),然后经业主委托具备工程预决算审计资格的第三方单位审计并出具报告。

(4)工程施工决算经第三方单位审计确认后方可付清余款,但应按合同要求按照约定比例进行质量保证金扣留,待工程合同缺陷责任期满并发给缺陷(保修)责任终止证书后付清。同时,严格控制工程款的最终超付现象[3]。

3 结语

加强对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是降低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途径,不但节约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还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展开,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实现灌区水利工程改造项目社会经济效益。灌区改造项目投资与计划管理与施工技术、施工安全、现场协调及设备材料管理等,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加强项目投资管理,能够提高灌区在建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及效率,实现灌区工程改造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因此,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建设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进行强有力的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

猜你喜欢

节水工程施工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节水公益广告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节水公益广告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