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的新素养:数字韧性素养的内涵解析及时代价值

2023-01-09姜淑慧

关键词:智能+韧性智慧

姜淑慧, 张 杰

(南京审计大学 金融学院, 江苏 南京 211815)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存储等智能技术的出现,“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同时,疫情的发生促使“智能化教育”的产生、引发了“教育智能化”的诉求。数字韧性素养的培养正好可以帮助学生适应“智能化教育”新常态。数字韧性素养是数字时代学生发展的新诉求,它依托智慧学习空间、关注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元素养培养,旨在塑造学生的数字韧性思维,以此帮助学生及时表达个人的需求、发展个人能力,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数字社会生活。

1 数字韧性素养目标聚焦:塑造数字韧性思维

数字韧性素养中“韧性”是沈书生教授等在论文《数字韧性教育:赋能学生在日益复杂世界中幸福成长》中对“Resilience”的翻译,指的是“某一个特定的系统(包括个体或组织的、自然或社会的)在遭遇持续变化过程中,系统能够维持其基本结构,能够适应变化并逐步发展的一种属性”[1]。他是从“过程”的角度阐释Resilience,面向的是教育过程,即学生在遭遇外部环境变化过程中,既能保持当前幸福成长的状态稳定,又能根据变化做出积极回应,再次达到一个新的幸福成长的稳定状态。

智能时代,教师需要不断开拓和优化新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塑造数字韧性思维。数字韧性思维的塑造可以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帮助学生解决跨界问题,它能从系统的角度解决复杂问题,其包容性有助于有效选择和整合外部资源,形成优良的问题解决办法;二是帮助学生建构积极的心理,数字韧性思维在遇到问题时,想到的不是躲避,而是在不断适应过程中,形成新的更加积极的稳定状态;三是有效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数字韧性思维的塑造能够帮助青少年认清网瘾本质,靠自身的“韧性”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诱惑,不断建立心理防线,更好地超越了传统的防与赌方式。

美国学者约翰·查菲认为“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动的、有目的、有条理的主观努力,思维的展开方式是了解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2]。因此,数字韧性思维的塑造需要长期的教育实践,形成某种教育逻辑,不断促进学生形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变革、并能保持持续建构。目前数字韧性素养主要涉及到数字指南、数字生活、数字素养、数字学习、数字创造、数字智能等内容,我们可以对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总结:一是从纯技术角度了解“数字”的功能和应用基本常识,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如学习内容可以是数字智能、数字指南;二是从技术融于思维的角度引入数字信息解读和创造,帮助学生学会从数字的角度理解信息并创造信息,学习内容可以是数字学习、数字生活、数字创造;三是从思维形成的角度引入数字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数字韧性思维,解决各种“数字”困境,幸福生活。

2 数字韧性素养的主体对象:指向“学生”(人)本位

数字韧性素养指向“学生”主体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教与学过程中,老师“传道受业解惑”时刻围绕学生需求和认知规律开展,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学习计划、开发学习资源等,让学生做学习真正的“主人”;二是在各种技术构成的复杂生活环境中,老师通过帮助学生塑造数字韧性,让学生学会对生活“包容”,从而摆脱技术奴役,做技术环境真正的“主人”。数字韧性素养指向学生“主体”有三个特征:一是不仅关注学生短期学习状况,更加关注学生持续学习能力;二是不仅关注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更加关注学生完成知识的社会建构;三是不仅关注稳定学习环境中学,更加关注复杂生活环境中学生学习力生成。

随着技术从“单技术-复合技术-富技术”的发展变化轨迹[3],技术介入教育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技术的教育功能性越来越强大。但是,不能忽略的是技术只能作为介入教育的中间手段,而不能代替技术关系中人的主体位置[4]。因此,在教育生态中,老师作为教育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教育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如何根据学生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正确使用“技术”更好地开发教育资源、组织教学过程、开展教学评价,引导学生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这是保障“学生”主体实现的重要外在因素。

弗雷德里克斯等将学习投入维度分为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5]。数字韧性素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关注学生主体:一是学生学习行为投入。关注资料获取、系统使用等行为,促进学习习惯动态生成;追踪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资料利用率等,促进学习目标有效达成;关注努力程度、精神状态、注意力、受挫调整等心理,促进学习状态弹性回归;关注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同伴合作能力等,促进知识不断建构和持续。二是学生学习情感投入。关注学生内在情感投入和外在情感投入,对老师的满意度、对教育内容的认同等是属于外在情感投入,对学习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属于内在情感投入。三是学生学习认知投入。数字韧性素养可以对学生学习记录智能追踪后,采取内容分析法对学习者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分析与归类,从学习者在每个维度中出现的频数推断学习者的认知水平[6]。做到真正关注学生先验知识,从根本掌握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

3 数字韧性素养的本质:关注元素养的培养

2015年2月,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ACRL)重新修订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正式将元素养概念写入框架中[7]。随着元素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字化”“智慧化”对教育影响不断加大,学生的“数字”韧性不断受到挑战,国内不少研究者开始关注元素养。分析内容可知,研究者的理论基础基本是基于 Mackey和Jacobson提出的元素养概念模型(元认知-多元素养-交互技术-批判互动构成的概念模型)和元素养目标框架(行为、认知、情感、元认知)。

数字韧性素养中的元素养是传统信息素养的继承和拓展,是“数字化”不断参与教育引发的学生“韧性”需求。数字韧性素养的“继承”表现在其延续了传统信息素养内涵,能够从结果的视角实现学生信息识别、获取、利用、评价等过程的培养。数字韧性素养的“拓展”表现在能够从“元认知”的视角,帮助学生实现信息解读和信息创造。因此,数字韧性素养中元素养培养是基于“元认知”的,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元素养是基础性素养,能够不断催生其它的素养;二是元素养具有包容性,能够整合多种素养成为综合素养。

美国是元素养教育研究理论和实践的先驱者,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数字韧性素养中的元素养培养可以借鉴国外案例经验:一是以目标为导向,逐级实现元素养培养。例如,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开发的“徽章系统”,通过设置“最高徽章-子徽章-内容-任务-挑战”五个层级,不仅有助于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交流、合作及适应能力,更为人才评价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参考价值。二是“实践”中反思元认知问题,促进元素养培养。重新设计教学模式,将元素养教育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例如,纽约州立大学帝国学院开设的“数字故事”课程,将讲故事的艺术与多媒体(图片、声音、视频、动画)艺术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讲故事方式[8],能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对元认知问题的思考等。三是专业课程“主题融入导向”,促进元素养培养。例如,美国斯克兰顿大学在本科生中开设的“修辞与社交媒体”,尝试将元素养培养的框架和理论引入到专业课程,既能帮助学生掌握修辞等文学基础理论知识,还可以在社交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元素养能力,强化学生批判性地吸收信息和隐私保护意识。

4 数字韧性素养教育平台依托:学习空间的“智慧”构建

学习空间有“居所和转运双重属性”[9],“居所”体现了“空间”智慧,伴随学习的产生而产生,相关研究理论和实践都比较成熟,“拿来”和“复制”比较容易,故“空间”智慧发挥余地相对较小。“转运”属性,体现了“学习智慧”,对智能时代学生学习影响更为深远,是利用技术作为知识转运载体,打通学习生态中学习关系通路,更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和外显,更好适应复杂社会生活。从知识“转运”过程中,需要转运的载体(各种技术等),涉及到技术智慧;转运过程需要借助各方面的服务(老师等),涉及到服务智慧;需要到达转运的目的地(学生获得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涉及到文化智慧。

4.1 学习空间的“空间”智慧

作为“居所”,学习空间是学生学习实践行为的重要基地,而“实践就是行动——而且它还是一种清醒的意识,行动不止是做。人是一种自行动的东西”[10]。换句话说,学生学习作为重要的实践行为,是受到学生内在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认可意识的驱使,并会通过学生对学习目标理解和相应的学习行为进行匹配,贯穿于整个学习实践中。同时,思考是促进知识深化、应用于工作生活的重要手段。因此,“居所”可以借助于已经很成熟的建筑学人性化设计原则,保障学习空间美观、舒适、可用,促进学习随时随地发生、学习资料随手可查可得,帮助学生从主观意识上接受并喜爱在“居所”里进行学习实践和思考。例如,可以打造“学习空间、资源空间、互动空间三位一体的实体空间”,为学生提供学习、阅读、交流、休闲的舒适环境。

4.2 学习空间的“技术”智慧

从技术本身角度,技术智慧表现在技术的自适应性,不仅能够适应当前教学模式,也能够通过适度调整适应新的表现形式、面对新的挑战。从技术使用者老师的角度,技术智慧表现在技术的灵活组合性,老师在尊重学生需求的前提下,运用技术思维,实现各种技术方式组合,实现技术应用恰到好处。从技术使用者学生的角度,学生能够不断调整适应并灵活选择使用各种技术,积极主动提升自我发展意识、态度和能力,为面对复杂社会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疫情发生后,很多学校利用现有的设备和网络,及时推出网上直播课程,保障了线上课程的顺利开展。这既体现了学校系统的技术智慧、也体现了老师和学生应用技术的智慧。

4.3 学习空间的“服务”智慧

作为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预测,并从行为中获得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支持。“服务”智慧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例如,在教学设计环节,选择可用性强的人机友好交互界面,减少学生操作系统的难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环节,利用大数据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提供强大的搜索引擎,帮助学生高效快速地找到学习资源和问题解决办法;在教学评价环节,利用智能设备追踪学生的学习记录、阅读内容、学习习惯等,分析学生的学习投入情况和学习存在的问题等。另外,教师本身的“服务”能力是有局限性的,需要定时的充电蓄电,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校内外培训,通过专家讲解、老师之间相互交流,帮助老师不断接受新理论、新技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4.4 学习空间的“文化”智慧

“文化”智慧主要表现:一是用中国话语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和外延进行解读,不断开发、发扬和传承优秀文化资源,让学生从“家”“国”的角度,认真思考自己从哪里来、未来可以走向何方;二是将本土文化赋予时代意义,融入课程教学,不断宣扬时代精神和主流意识,让学生从“主人翁”的角度,认真思考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三是积极宣传大学文化和育人精神,帮助学生认真思考如何掌握适应个人发展的专业技能等。通过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和大学文化精神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增强民族和文化认可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更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学习内在生长力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学习。

5 数字韧性素养教育的时代价值

数字韧性素养并不是空穴来风,而具有时代价值。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生产力,能不断改善教育关系、调整教育模式,为社会输送人才,从而助力社会发展;也能以元素养优势,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有效解决跨界问题,进一步优化教育生态,促进教育目标达成;还可以开展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命”教育,保障学生需求正常表达,让学生更从容地面对变化,增强适应复杂情境的能力。

5.1 数字韧性素养教育作为新型教育生产力,能够助力美好社会发展

数字韧性素养教育是以“数据”为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其劳动者和生产工具是与“数据”生产要素相匹配的“智力工作者+智能设备”。换句话说,数字韧性素养教育是由智力工作者为生产工具,以“数据”为生产要素构成的新型教育生产力,通过智力劳动者利用智能设备,不断加工出具有强大信息承载力的“数据”,并把“数据”以信息流的方式投入到教育中,以教育再反哺社会,不断带动社会发展,从而实现对土地、资本、技术等产生指数化赋能。新型教育生产力也决定了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数字韧性素养教育直击教育“本原”,更加关注学生,以关乎学生生存和生活的思维为目标,以助力学生元素养养成为核心理念。这种教育产生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有很大的包容性,能够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教与学相生相长,更利于学生以一种幸福稳定状态整合自身和周边的资源,积极投身于美好社会创建。

5.2 数字韧性素养教育能够整合教育力量,构建优良教育生态

从学校承担的社会责任来看,数字韧性素养教育是学校在新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毋庸置疑,随着信息获取越来越便利,学校信息传递和保存的功能正在不断弱化,教育参与未来美好社会构建的功能需求却越来越突出。数字韧性素养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校联合各界教育力量,从系统的视角将具有共同利益的相关人员聚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共同体)。数字韧性素养教育能够有效整合个人教育力、社会教育力、学校教育力、家庭教育力等与学生成长和发展利益相关的教育群体,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形成更加优良的教育关系,构建优良教育生态。在此生态中,利益相关人员各自利用自己的专长,共同促进数字韧性教育目标的达成。

5.3 数字韧性素养教育能够关注生命教育,满足学生生活需求

为了不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中迷失方向,需要帮助学生面向“生命”学会选择。叶澜教授及其团队的“生命·实践”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教天地人事 育生命自觉”。换句话说,“生命·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拥有完全的个人生命主动权和生活选择权,学会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数字韧性教育的目标与“生命·实践”教育的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毕竟教育最终的成功与否就体现在“学生”能否拥有终身选择幸福生活的权利。因此,数字韧性教育关注“生命教育”,能够真正地从学生生命成长需求的视角,关怀学生个体在身临数字环境中时能够做出促使“生命发展”的各种选择,从根本上解决其生命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人的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6 结语

当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情境发生巨大变化时,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就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以及功能再造来应对变化,这是教育在复杂情境中求得发展的唯一选择。教育如果脱离了“时代”和“社会”,则如同脱了靶的箭、走了火的枪、断了线的风筝,不但不会达到既定的目的,更有可能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危险,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因此,学校需要尝试从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角度,接纳、包容并积极探索“数字”介入的教育模式,才是教育未来发展之道。笔者认为,未来可以重点通过以下路径培养学生数字韧性素养: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信息素养指标基础上,细化数字韧性素养指标,形成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二是学校结合发展需要,将数字韧性素养指标合理地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可以单独开设数字韧性素养课程,也可以跟专业课程整合;三是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数字韧性素养相关培训,提升教师本身的数字韧性素养,并教教师如何塑造学生的数字韧性素养等;四是打造更科学合理的“智慧”学习空间,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获取更多精准数据,实现对学生数字韧性素养个性化培养。

猜你喜欢

智能+韧性智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腾讯云定义“智能+” 万物智联新时代即将开启
后互联网时代的引擎“智能+”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智能钢琴:用“智能+”撬动钢琴制造业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