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3-01-09贾宗琴

今天 2022年24期
关键词:素养阅读教学语文

贾宗琴

(会宁县丁家沟镇中心小学 甘肃 会宁 730700)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原因,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主体,学生比较被动,因为很多的老师还是受传统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老师在上课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根据老师所讲的学习,导致学生禁锢的思维难以突破。第二,老师没有起到指导作用,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根据教学的课程规划上课,对于老师来说上完课就行了,老师并不会在课前花费时间研究学习技巧、方法并指引学生正确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版块下,老师带领学生阅读完之后,并不会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后再作答,而是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让学生熟记或背诵正确答案。学生就算是在学校组织的考试里因为记住答案而取得高分,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因为学生没有学会阅读的方法,反而导致学生对阅读产生抵触心理。第三,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上参与性不强,如上所述,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因为处于被动的状态,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课程中去,让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2.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2.1 深化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主阅读

2.1.1 以提问深化文本认知,做到先学后教

小学语文老师要自己先熟悉阅读教学文本之后,根据教学具体进展,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和方法,做到在老师自己先熟知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指引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程。老师在上课时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升学生参与度,让学生的在语文阅读教学课程中获得满足感。例如,在学习完《猎人海力布》这篇阅读后,首先老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审视题目、阅读文章内容,再告诉学生学习这节阅读课的为了让学生学会什么?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认真阅读文章,并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2.1.2 分享感悟,做到深度思考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要求在阅读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小学语文老师要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师生关系,要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了解每位学生的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合理分组,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发言,全身心的参与到阅读教学的探究过程中。合理分组是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策略,既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来,也将全班学生进行了合理的分层,让每位学生的能力能够最大程度的得到发挥。例如,老师在《桥》课本阅读时,将全班学生按照个体认知水平分为五组,让学生先在组内讨论,然后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在学生发言时老师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正。

2.1.3 以拓展丰富文本认知,做到自主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北宋文学家苏轼告诉我们经常读书有学识的人自然光彩夺目。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伴随学生的时间最长,从小学到大学再到我们工作,我们一生成长的过程都离不开阅读,阅读不仅仅是为了丰富知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升我们整个人的涵养。因此,书本上的阅读知识远远不够,老师在课堂上要选取一些好的课外素材供学生阅读,也要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老师可以在周末给学生布置一篇课文阅读,并鼓励学生在闲暇时多去图书馆或者书店看书,上学时老师也可以抽取一些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阅读的课外材料,第一,可以让学生对阅读的课外材料有更深刻的印象;第二,也可以让其他的学生学习;第三,老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发表给学生提一些意见,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在课外阅读时存在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升学生下次阅读的效率。

2.2 老师要注重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2.2.1 注重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要求。老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学内容不应该是盲目选择的,而应该是老师在认真研习教学内容之后做出的最适合学生学习的阅读内容。老师以教材为主,但不能全部照搬教材内容,而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挑选一些适合学生的内容,拓展文本知识展开教学。例如,在上课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挑选一些学生喜欢的内容作为阅读材料供学生学习,在学完一节阅读课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此类似的材料让学生去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学会“举一反三”。

2.2.2 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教学

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是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目标,小学语文课本知识不是很难,但对于年龄幼小学习知识较少的小学生来说,只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很难记住并理解,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是知识。老师可以将课本上不动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加强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学习。例如,在学习后《一分钟》这节后,让学生想给我一分钟我能干什么呢?给我一分钟我最想干什么?老师要引导学生先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学生深入日常生活去考虑,一分钟我们可以干很多的事情,可以帮妈妈洗碗、拖地做家务;可以背一首语文诗,可以做几道数学题,可以背几个英语单词,可以阅读一篇语文材料,可以打篮球、踢足球等等,这样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一分钟我们可以干很多的事情,时间也是由一分钟一分钟慢慢流失的,学生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因为也许一分钟就可以创造一个奇迹。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激励学生以后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2.2.3 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

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掌握语文阅读方法,提升学生在语文阅读能力。例如,老师在上《难忘的泼水节》这节课时老师可以下载一些举办泼水节活动的视频在课上放映,向学生放映泼水节的照片,老师给学生讲授泼水节的由来及风俗,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的感受泼水节带来的欢乐,也能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了解优秀的传统习俗,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

2.2.4 关注文体特征进行教学

记叙文是小学语文阅读的主要体裁,其他的文体较少,例如散文等。老师应该在选取阅读内容时多选取一些不常见的文体文章,例如,议论文、散文等,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老师在上《我不能失信》这节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演讲比赛活动,老师先告诉学生演讲的格式要求,如何撰写侧重点在哪里?然后让学生在上完课后,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为主线,以诚信为主体写演讲稿。能够脱稿演讲的同学最好脱稿演讲,鼓励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演讲活动中来。在学生演讲时老师认真倾听并对学生的演讲作评价指导,指引学生一篇好的演讲稿在撰写时要用词得当、要有针对性、要内容精简、要有感染力,学生在演讲时要注意节奏跌宕起伏、感情要饱满、要控制声音的高低变换。举办一次这样的演讲活动会让学生受益匪浅,首先给学生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勇于上台锻炼胆量;其次,学生对演讲有了更加深入得了解,了解演讲稿撰写时的注意事项,体会到演讲时的激情澎湃;最后也让学生对我们学习的主题“诚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3 创新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2.3.1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习惯要从小培养,学生一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形成不好的阅读习惯很难改变。因此,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中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要时刻关注学生并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不在惧怕年级上升,课程增多。老师要经常优化创新阅读方法,以有趣的方式开展阅读,如上所述,多举办一些演讲、朗诵活动等。

2.3.2 读写结合,促进全面能力提升

“读写结合”是核心素养下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很多的老师在讲授阅读部分时,只是带领学生过一遍材料,然后就让学生阅读并作答,最后老师把辅助教学资料上的正确答案给学生一讲解,一篇阅读就算完成了,并没有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阅读对于学生写作非常的重要,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获取大量的作文素材,阅读材料的格式也能被学生应用到写作中。因此,老师要教导学生在比较好的阅读材料中提取素材并记忆,让学生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写作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老师要在阅读教学课程上下功夫,积极探究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提升。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采用各种方法去阅读文学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让学生健康快乐的阅读更多好的文书作品。

猜你喜欢

素养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