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对策

2023-01-08孙兴鹏

智库时代 2022年15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食品生产

孙兴鹏

(中大华远认证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球备受社会关注的三大社会核心问题之一,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其潜在的社会危害性及其严重性已引起来自世界多地各国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健康、稳定发展,这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我国已达到了人人吃饱的目的,但食品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食品安全这一重大问题仍然被视为困扰当今社会的一大“癌症”。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各类剧毒化学药物以及农药、兽药的大量非法、违规使用;各类食品化学添加剂的大量使用、滥用;各种有害生物工业、环境中的有毒物质污染物的大量存在;有害生物化学元素、微生物和各种有害生物病原体的严重污染;各种环境有害生物和各种有害疫病多次被发现;各种有害生物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食品工业新生产工艺技术等所带来的各种社会负面效应,以及周边国家各类疾病传染疫情的频繁反复持续发生;外部各类劳动人口大量向外流动的不断急剧增加,新一代疾病的不断出现和难以完全消灭的各类传染病和疫病等。食品安全这类问题似乎已有愈演愈烈之势。

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主要特点:一是目前我国食品的市场发展趋势涉及面越来越广。目前我国食品已从二十几年前卖的粮油、各类鱼肉、鲜禽蛋、各类蔬菜脯、各类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食品,扩展到新鲜蔬菜水果、酒类、南北风味蔬菜、水果、干货及新鲜肉类、奶制品、炒货等各类副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快速发展的新态势。二是食品问题的恶化程度越来越高,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安全隐患逐渐走向了深入在食品内部的饮食安全隐患。过去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食品外部细菌的整体总数,而现在食品内部也会有一些农药、化肥、化学品的残留。三是假冒伪劣的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逐渐走向内部、从物理逐步走向化学。而假冒伪劣行为多种多样,稍有不慎,可能就会上当受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一)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中问题

近年来,在很多有关于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中,发现很多食品中毒事件的原因就是食品在实际生产环节中存在着质量卫生问题。在我国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不难发现,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与其中的生产加工环境离不开关系。种植户或是养殖户、商家等,或许受到利益的驱使,将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掺进食品培育的过程中,导致食品的生长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不断积累,而最终的食物产品也被检测出质量和安全问题,导致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食品流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在实际流通环节中需要进行包装、运输、储藏、装卸等,在不同的环节中会接触到不同的设备、人员。在这样复杂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如在食品储藏环节中温度控制不当导致食品出现腐烂的情况。再如,在食品搬运环节中,食品中掺入杂质等。

(三)食品消费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食品的消费管理环节本身就是整个食品链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该环节食品质量能否控制直接决定着整个食品的安全。近年来,在很多传统餐饮企业中,频繁地会发生各类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例如,在传统餐饮行业中应用大量过期的生鲜食品,来大大降低企业食品管理采购的社会经济使用成本[1]。

二、我国食品安全原因分析

目前对于近年我国相关食品安全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主要影响因素体现在食品生产源头发生环境严重污染(主要包括食品种植、养殖等过程)较严重,生产和深加工等环节环境安全隐患巨大,同时食品生产批发市场、食品零售和食品加工储藏等各个环节也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一)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和检查手段、检测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标准由许多重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人民政府监管标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标准等以及一系列行业标准检测手段综合组成。各个省级质量监管部门依据其中的商品监管管理主体及其职责,分别研究制定出了各种相应的商品检验管理标准,标准之间相互作用,没有交叉,缺乏一种高度技术统一性。一种是相同类型的商品试验检查依据的商品检验管理标准不同,其他的商品检验标准检测方法、标准分别制定出的内容也不相同,这对于食品安全监管者、执法人来说就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关于同类食品安全的执法监督、裁量检查中的裁量决定权限,有明确的规定。食品安检的核心威慑力主要集中体现在食品抽检上,安检检测部门受限于抽检设备和相关专业检测技术,需及时委托相关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相关样品。然而在实际的抽检过程中,部分抽检设备较为落后,对于食品的整体质量无法出具完善的检测报告以及具体的数值,导致食品的抽检结果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执法人员缺少具体的依据。

(二)食品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

随着现阶段我国沿海养殖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以及沿海城市工业生活社区工业废水和工业污水大量集体释放排入海中,由于进入的海水中存在高度的丰富度和营养化,导致沿海贝类繁殖和赤潮频繁发生,浮游生物中的贝类,因为集体进入海中繁殖,就会使得这些贝类生物个体及其所含的生物化学毒素迅速增加,有毒化学物质进入贝类食品后,对全球贝类食品安全产生的影响和环境污染风险也在增加。如果这种恶性循环继续下去,很可能直接导致全球能源、粮食安全和环境污染的快速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过度使用-无序生产经营-盲目消费-巨大浪费”的循环,它直接影响和推动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贝类感染导致的异常天气现象,会直接严重影响贝类种植业和贝类畜牧业等的贝类生产,并通过对全球贝类感染病原菌及其主要传播渠道路径及其途经的间接感染影响,加重威胁全球贝类食源性各种贝类感染疾病及其持续不断流行的各种传染可能性,带来一个新的威胁全球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管理问题。

(三)食品的食用可追溯性相比较差

构建同类食品可追溯质量体系标准是国家提高同类食品食用安全性,强化食品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政策措施。然而,目前同类食品可追溯标准体系在现代我国并未充分普及,只有特定种类食品才具备我国食品食用追溯基准标签,但大多数同类食品没有食用追溯基准标签。食品追溯标准体系的严重缺失,使得人们难以及时了解这些食品的主要原料和出产地、生产工艺过程等各项相关信息,无法准确判断它的食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性,且导致当市场出现许多食品安全相关问题时,有关监管部门难以及时进行问题根源信息识别和相关问题排查追责,给不良经营企业可乘之机,导致许多食品安全相关问题难以及时得到有效监督和控制。

(四)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较粗糙

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粗糙主要原因体现在2个主要方面:①生产原材料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粗糙。目前,我国各类食品生产原材料普遍采用加工集约化生产方式,生产加工过程较粗糙,导致食品原料的生产质量和使用安全性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易存在有害物质残留物含量超标、好坏食品原料信息混杂等安全问题;②各类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粗糙。我国新的食品包装加工生产安全管理行业,多数人都是直接采用一种企业劳动密集型式的食品包装加工生产方式,而大多数生产工人的整体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发展水平并不高,普遍存在企业个人自身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意识严重明显缺失、个人自身安全卫生状况差、生产安全服务活动管理过程往往缺乏安全科学性和规范性等不良现象问题,导致新的各种食品包装加工生产安全活动过程粗糙,影响企业整体各类食品的包装生产使用质量与安全。如因由于个人日常未戴安全卫生口罩和个人未用安全手套而间接污染造成的各种各类食品包装细菌直接进入污染、因由于个人日常工作粗心而间接污染造成的各种食品包装异物直接污染进入新的各种食品包装等[2]。

三、食品安全事件问题的处理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频发是对整个经济社会治理公平正义和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的一大深刻拷问,但如果聚焦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问题,从社会经济学上的角度进行分析,与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社会不均衡性和我国区域经济多样性直接密切相关。因此,从分析食品安全事件问题频发是由于人为因素而非自然环境因素直接造成的这个角度来讲,肇事者行为动机无疑应该是人为利益驱动,而其经济规则法律意识淡薄或利益缺失又与经济规则本身不断完善、国家经济政策利益导向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因素有关。

(一)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我国现行的有关食品安全生产监管相关法律已基本健全形成实施体系,完善的实施过程主要任务是对这些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进行多次梳理、修订,废止、整合一些不合时宜的原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国情,制定和推出一套符合国际发展惯例、内容完备制度充实、层次分明的与食品安全生产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要对我国现有的质量法律规则文件内容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梳理,对具体法律规则中相互存在冲突的一些地方也要进行协调统一。对同一个质量问题用统一的法律规则方式去进行处理,比如,检测的质量标准、处罚的实施力度、行政主管机关执法权限的明确划分等。对于特定经营类型的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者,如一些小作坊或者小摊贩,制定具体的食品监管管理方法。对于一些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加工的销售小作坊和销售小摊贩的食品监管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各个区和省都已经制定了自己的食品监管管理办法。针对当下我国目前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落后且不协调的实际问题,应尽快制定一套与时俱进的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不断完善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管理体系。这其中主要包括,整合混乱、不统一的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制定一套兼具理论科学性和综合实用性的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建立针对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定期跟踪检查评价考核制度,及时对安全标准体系进行重新修订或者完善。

(二)构建强大的企业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目前,农校食品企业多方对接、农村食品商贸和超零售企业多方对接、农消费品企业多方对接等有效缩短本地食品生产者和本地群众消费者之间合作距离的多种创新安全食品生产方式,正在积极深入推行并逐步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而创新食品生产企业多方对接合作生态圈也已基本形成,开始逐步进行企业试点化并投入经营运行,根据当地生产资源的利用情况,选择最安全、最适宜的大型蔬菜水果种植和大型水产养殖产业基地,以达到目标,创新安全食品生产模式,以最有效的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生产资源,也是有效解决当地人民食品安全生产质量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民食品安全主管监督检查执法管理力度

切实加强农民食品安全主管监督检查执法管理力度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2个关键工作:①加快组建高技术素质的一批专业化农民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监督执法人员队伍,严格按照当地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对当地的农民食品质量企业进行安全监督执法管理。及时发现和研究处理当地存在的农民食品安全法律问题,严厉打击当地违法经营,一定程度上能确保当地的农民食品质量安全性。针对目前发现的各类食品安全相关问题,追本溯源,联合国家相关主管地区、部门及时进行彻底严厉打击,从而有效维护我国食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②积极鼓励广大消费者依法举报我国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形成统一的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全方位规范治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相关问题。

(四)优化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标准体系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标准体系的逐步优化主要包含3方面主要内容:①积极探索引进和采用国际先进的民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技术和检验设备,提升我国食品质量检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增强食品检测设备工作的技术规范性和检测科学性,实现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力度的不断提升;②积极加强国际食品质量检测专业机构间的专业技术交流与业务沟通,促进国际食品质量检测相关技术和设备经验的交流共享,全面提升目前我国从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行业整体管理水平;③积极学习和研究借鉴欧美等国家的相关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标准,对食品现行标准体系进行逐步细化和不断优化,从而不断提高食品检测工作精度,强化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管理检测力度。

(五)增强广大消费者自我权益保护意识

市场上的各种食品质量或者食品安全服务水平往往是由食品供求贸易双方共同努力决定的。如果我国消费者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或者对高效益质量健康食品的经营边际成本支付接受能力相对较低,那么食品企业就难以有效回收为大众提供优质健康食品而需要付出的高经营成本,市场上的各类食品质量就同样只能长期处于较低的消费水平。企业品牌声誉的能否建立也主要取决于一个消费者对这些优质产品的品牌忠诚度和程度,如果这些消费者不积极将优质产品信号及时反馈给其他食品安全生产者,食品安全中的风险防控问题就很有可能永远难以解决。

(六)建立预警系统,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控制

一是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人民群众食品与各类动物养殖营养安全综合监测联动预警系统,坚持重点监测系统监控与重点综合监测系统监控有机性相结合,监测不同食品生产企业地区、不同动物营养安全品种中的人民群众食品动物研发技术生产、消费、贸易安全经营状况。二是继续加强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应用信息共享系统基础建设,建立健全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信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保障促进我国广大全民干部群众注重食品安全生产生活消费安全。充分利用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分析不同食品生产国和地区、不同主要营养资源品种的相关我国食品企业研发设计生产、食品主要营养资源供给、食品营养资源合理分配和相关国际食品的进出口跨境贸易等各个环节安全生产风险预警动态。密切关注和重视我国食品安全市场经济环境变化、重大自然灾害对食品安全生产经营供给稳定带来的影响,提前认真准备各种食品风险综合应对和控制措施,以便及时发现风险采取有效风险控制措施,确保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3]。

四、结语

食品安全一直关系着每个人们的正常身体健康,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食品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的整个环节中都会受到安全威胁,为了提升食品安全,需要建立其系统化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促进食品安全管理,全面的提升食品质量安全,逐渐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制度,提高食品的检测技术以及监测水平,提高我国食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食品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现状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