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幽丸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01-07张静许沁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6期
关键词:酸乳四联症候

张静 许沁云

幽门螺杆菌是一类螺旋形的可存活于胃黏膜内的微厌氧细菌,不仅能升高慢性胃炎、胃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及胃恶性肿瘤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还能增加心脑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的发生。当前近1/2 的人口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且绝大多数感染者无显著临床表现,使得多种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及治疗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极大地影响幽门螺杆菌根治的成功率。研究表明,益生菌可借助竞争性粘附、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调节免疫及分泌抗菌物质等方法提升幽门螺杆菌的根治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本院自创中成药清幽丸具有益气健脾、清幽解毒的疗效,主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本研究通过比较铋剂四联疗法联合清幽丸和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一步优化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1 日~2022 年8 月31 日在无锡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确诊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患者150 例为研究对象,男70 例,女80 例;年龄23~72 岁,平均年龄(44.91±11.55) 岁;<40 岁39 例,≥40 岁111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 组、B 组、C 组,每组50 例。三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n)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参照临床可行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结合本院当前幽门螺杆菌检验方法,满足下列任意一条即为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①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呈阳性反应;②13C/14C 尿素呼气试验(13C-UBT/14C-UBT)呈阳性反应。排除标准:①有胃切除术手术史者;②治疗前1 个月内口服铋剂或抗生素者,治疗前2 周内口服抑酸药者;③对使用药物过敏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⑤脏器功能重度不全者。

1.3 方法 A 组接受铋剂四联疗法治疗。铋剂四联疗法:阿莫西林胶囊(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 g/粒)1.0 g/次,2 次/d;呋喃唑酮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1 g/片)0.1 g/次,2 次/d;上述药物均餐后 60 min 口服,疗程 14 d。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 mg×7 片)20 mg/次,2 次/d;枸橼酸铋钾胶囊(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300 mg/粒)600 mg/次,2 次/d。上述药物均餐前60 min 口服,疗程14 d。

B 组在A 组治疗基础上加清幽丸治疗。本院自制中成药清幽丸组方如下:党参6 g,丹参6 g,三七1 g,黄芩6 g,土茯苓6 g,炒白术6 g,白及12 g,仙鹤草10 g,蒲公英10 g,白花蛇舌草10 g,陈皮3 g,黄芪6 g。制作工艺:将白花蛇舌草、党参、黄芪、仙鹤草水煎煮,余数味中药打粉,加工成丸,每粒丸重约60 mg。3 g/次,分早晚2 次餐后30 min 口服,疗程14 d。

C 组在A 组治疗基础上加复方嗜酸乳杆菌片(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5 g×12 片)治疗。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0 g/次,3 次/d,餐前60 min口服,疗程14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疗程结束后4~8 周进行13C-UBT 或14C-UBT 检查,结果阴性者判定幽门螺杆菌根治成功,统计三组幽门螺杆菌根治成功率。②中医症候积分:统计治疗前后三组中医症候积分,通过电话随访或门诊复诊采集给药期间三组出现疲劳、腹痛、腹胀、味觉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溏、便秘、头晕、头痛、皮疹、尿色深黄等症状,按症状的轻重程度分为无(1 分)、轻(2 分)、中(3 分)、重(4 分),积分越高提示药物不良反应越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GraphPad Prism5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 150 例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总根除率为78%(117/150)。A组和B组、A 组和C 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χ2=10.187、8.574,P=0.001、0.003<0.05);B 组与C 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766>0.05)。见表2。

表2 三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n,%)

2.2 三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 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与C 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的中医症候积分高于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与C 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表3 三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A 组比较,bP<0.05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消化道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当前幽门螺杆菌在中国患病率已达55%[1],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大大减低消化道疾病及各个系统疾病的发生。目前我国推荐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方案是含铋剂的四联疗法[2-6],但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性逐渐增加,导致根治成功率逐渐减低,药物不良反应日益明显,这就需要优化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通过下列途径参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①分泌防病菌粘附活性物质,或与幽门螺杆菌争夺胃内结合部位,减弱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附着[7-10];②增加粘蛋白基因表达,促进胃内黏液分泌,维护胃黏膜屏障功能,防止病原菌入侵;③抑制促炎基因的表达,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④乳酸和短链脂肪酸的分泌可引起胃内酸碱度变化,扼制幽门螺杆菌生长[11]。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可通过增加消化道黏膜有益菌群,减少药物不良反应[12]。

幽门螺杆菌在我国医学古籍中并无详细记录,其引起的表现多包括胃部疼痛、反酸、呃逆、痞满等,后世医者将其归类于“胃痛”、“吐酸”、“呃逆”、“痞满”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多为本虚标实,脾胃虚弱是其发病的根源。根据《素问·评热病论》中“邪寄之处,其正必虚”、《黄帝内经》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张仲景的“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论》中“百病皆由脾胃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湿热、邪毒等病理因素侵袭脾胃,脾胃正气充足则不受邪,脾胃正气不足以驱邪外出则邪气内存待脾胃虚弱后发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证候众多,其中常见有脾胃湿热、脾胃虚弱(寒)、寒热错杂三大证型,以脾胃湿热型多见[13]。

无锡市中医院戴高中主任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推出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方联合三联或四联疗法,已取得较佳的临床效果。由于中药汤剂的患者依从性差、煎煮不利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裁剪加工制成清幽丸。清幽丸由黄芪、白术、党参、丹参、陈皮、黄芩、仙鹤草、三七、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土茯苓、白及12 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清幽解毒的功效,主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方中黄芪、白术、党参益气健脾、托毒排脓;丹参、三七行血散瘀、祛瘀活血;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黄芩、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仙鹤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白花蛇舌草清化湿热、解毒消痈;土茯苓解毒消肿;白及收敛止血、活血散瘀。全方共奏清热化湿、补气活血之效。研究显示,黄芪、丹参、黄芪、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发挥抗炎作用,对消除幽门螺杆菌有一定意义[14]。白术具有抗炎、调节消化道有益菌群平衡,双向调节消化道运动的作用[15]。党参所含党参炔糖苷对胃壁黏膜损害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与黄芪表里相对,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对[16]。三七、白及促进胃壁黏膜修复,抑制炎症反应,可达到抗幽门螺杆菌的目的[17,18]。从陈皮中提取的桔皮、柚皮素具有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土茯苓配合他药能扼制幽门螺杆菌生长,毒副作用低[19]。

本研究纳入的150 例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总根除率为78%(117/150)。A 组和B 组、A 组和C 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与C 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清幽丸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可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本研究中,治疗后,A 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药物不良反应明显;B 组与C 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药物不良反应轻微。治疗后,A 组和B 组、A 组和C 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A 组药物不良反应较B 组和C 组明显。B 组与C 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清幽丸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可减轻用药疗程中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并且其作用与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相仿。

本研究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样本例数不够多,且对清幽丸用量及使用时机未作深入研究,需设计更多缜密的临床实验多中心进行检验;②本研究统计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为患者自诉,主观性强,存在测量偏倚。

综上所述,清幽丸联合铋剂四联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对抗生素耐药或首次使用三联或四联疗法治疗失败的患者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同时清幽丸可减轻用药疗程中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清幽丸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辅助三联或四联疗法能否进一步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率、降低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仍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

猜你喜欢

酸乳四联症候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分析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安全性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热处理和转谷氨酰胺酶对凝固型酸乳品质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代餐酸乳崛起 市场有待观望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Role of Micro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s with Droplet Relative Dispersion in IAP AGCM 4.1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