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图书馆纸质书籍借阅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

2023-01-07崔文娟

华东纸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馆内纸质书籍

崔文娟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0 引言

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当其阅读到第70页时,发现其中的某个知识点其实是与该书的第13页、第22页的某部分内容有关的,那么,学生就可以马上将这三页翻开,针对相似的知识点完成类比学习。不过该操作虽然显得很简单,但却很难在电子版书籍上执行,使用手机阅读,读者每次都只能够阅读一个页码上的一小段而已,很容易断片。因此从这一点来说,纸质书籍阅读的回溯性明显更强。

1 纸质图书阅读的

1.1 阅读系统性比较强

比如化学专业的纸质书籍,同文科类的书籍比较而言,化学类书籍大部分是配有许多有关联的分子式的,而在电子书籍中,这些有关的分子式往往是以图片形式来展现的,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文字说明已经和分子式的图片严重“分频”了,该割裂现象会让阅读效果大大降低。而且,有一些分子式会由于数字资源供应商本身的技术问题而被省略,使读者很难真正地享受到深度的化学书籍阅读体验。

1.2 纸质书籍阅读体验感比较强,可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视力

当前,许多社交软件比如微信、QQ 等往往会弹出一些广告与社交信息内容等,容易影响读者的注意力、分散他们的阅读专注度,如此一来,就会降低沉浸式阅读的效果,而且,相比于电子书籍而言,读者在阅读纸质书籍时,视力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优势明显。

2 大学图书馆纸质书籍借阅的现状

2.1 受到电子资源的强大冲击

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的电子书应用已发展得愈来愈好,并已深入到了国人的学习以及生活中,而在大学读者群体中,也得到了很热情的回应,并已逐步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主要的阅读方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电子书籍阅读是可以跨越空间的、便利性很强;同时,电子书籍的获取并没有物理加工环,更新更稳、更快。与此同时,电子书籍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这使其含有更庞大的信息含量。以上特点使得电子书籍很快就冲击了纸质书籍的借阅,继而令大学图书馆的纸质书籍的借阅陷入困境、借阅率年年走低。

2.2 书籍质量问题

在绝大部分的大学校园图书馆中,其纸质书籍的采访均是在政府的招标、大学的统一招标下实现的,因此,书籍质量也会受到采访模式以及采访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的影响。其一,部分大学图书馆的采访人员自身的知识结构并不是完善,没有具备很高的专业水准,他们的阅读品位比较低,因此也就对书籍采访质量产生了不太有利的影响。其二,大学的书籍采访模式目前仍然比较单一,很难对书籍采访要求充分满足,不具备应有的时效性以及专业性,因此,所采购的书籍很难跟上读者对书籍的更新需求,很难切合于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另外,有些内容比较陈旧、用来充数的、有严重破损的书籍很少被读者借阅,也就是说其借阅率基本为0,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学图书馆的纸质书籍节约率。

2.3 大流通模式影响纸质书籍的借阅率

当前,许多大学图书馆中是以大流通模式来为读者服务的,这就让大学图书馆的借阅分离局面被打破了。在大流通的模式之下,读者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馆的阅览室一起上自习,并且不会受到借阅权限的阻止,能够随时地在阅览室中查阅自己想阅读的图书,许多学生不会把这时候的阅览书籍呈现到借阅卡上,继而让某一些书籍尽管已经被读者阅读过了,但是根本没有被统计于借阅量中,如此一来,图书馆的纸质书籍借阅率就很难计算这部分借阅量,继而受到影响。

2.4 多校区办馆的模式也会影响纸质书籍借阅率

有一些大学图书馆因为学校分区的原因,会实行多校分区办馆的模式。因为各个校区有固定的学科设置,而且,图书馆往往是按照校区的专业及学科布置书籍的,因此就使得某个类型的书籍就集中地分布于某个、某几个校区中,以至于其他的校区的读者被分馆借阅权限及地理位置所限,很难借阅到某一类书籍,继而对大学纸质书籍借阅现状有所影响,使其纸质书籍借阅率有所降低。

2.5 推广投入不够

伴随着网络的兴起以及普遍应用,电子图书早已占据了很多读者的视线、引起他们的深刻兴趣。而为了迎合这种新的阅读方式的发展,许多大学校园都在持续加大对电子书籍的推广投入,整体力度很高,更有甚之,某些大学还会频频邀请一批数字资源的商家,就电子资源的有效使用做出积极培训,继而使得读者对电子资源的利用更感兴趣、更容易上手。而与此相反,学校普遍很少积极推广纸质书籍,推广投入甚少,继而让读者越发地不了解图书馆的纸质书籍馆藏结构,长此以往,读者渐渐地不再对纸质书籍有很高的兴趣,继而使其借阅量持续走低。

2.6 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比较老旧

部分大学的图书馆已建成几十年,图书馆的整体环境历史感浓厚,特别是其借阅布局与设计等都极有厚重的历史感,尽管这让图书馆具有比较强的文化感,但是,其内部的设施与设备中,绝大部分都显得较为老旧,和现阶段的一些科技设备比较起来,劣势很明显,对读者而言一种借阅体验的降维体验。比如,因为建筑老旧,所以其采光不是很好,而且空气的流通也较差,布局也比较压抑,阅读体验差。

3 图书馆的纸质书籍借阅率提升路径

3.1 打造一家富有特色的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不妨收集一些富有学校专业教学特色及优势的纸质书籍,将图书馆打造成别具一格的、有自己优势的图书馆,凸显自身的特色魅力,提高纸质书籍的借阅率。大学图书馆须对自身的学科特色与其师生的需求、学校的未来规划与需求等多种因素作出综合的考虑,对校园内的师生阅读期望以及馆内的纸质书籍存量加以提升,对当前的图书结构加以优化,将重复率比较高的书籍类别适当地处理掉,新增一些与学校的专业学科性质相符的书籍、增加可提升图书馆特色的书籍的购买量,让馆内的纸质书籍能够同电子书籍真正地互补,提高纸质书籍的整体借阅率。比如某校图书馆的馆长程先生就始终在忙于为学校图书馆新增收集书籍,不但收集了很多方志与手稿,连一些家谱都收集在内。进而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新的校园图书馆,真正地丰富了其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另外,要想建设一个富有特色的图书馆,还要重视了解学校的重点学科,特别是全新的学科发展动态与资讯,基于此来将纸质书籍的进购渠道拓展开来,让馆内的一些前沿学科的全新书刊的数量有所增加,提高馆内的纸质书籍的质量、提升其借阅利用率。比如上海复旦图书馆,其馆内的收藏有很多是原版的英语教科书,该校每年还会在图书预算中加码,在此情况下,其馆内收藏的有关的学术资源已经成为各校中的佼佼者,既保留了特色,有别具厚度。

3.2 图书馆的借阅环境的优化

有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曾说过,图书馆的借阅环境和充分的馆藏一样,都相当重要。故而,大学图书馆需要多多优化自身的环境,以更好地实现纸质书籍借阅率的提升。第一,要将书架及阅读桌椅的比率调整好。按照图书馆借阅室中其藏书的特色,对本校的师生读者各自的隐性需求作出详细的调查与分析,让桌椅数量可以有合理的增加,将共享学习空间有效扩大。譬如,应在图书借阅室中增加比例固定的桌椅,便于学校师生的直接阅读。又如,在富有学科性的专业借阅室中,新增一些样本书架,以便于师生的轻松的简略阅览。第二,加设特色纸质书籍借阅室,将低性价比的图书与借阅室减少。其一,适度地减少和其他的图书馆有所重合的纸质书籍与展览、借阅的空间。其二,新增该校的学科特色类以及极具专业性的书籍、展览及借阅的空间。第三,大学图书馆还需要对借阅室的装饰作出调整以及优化。其一是绿化,应当进购一些绿色盆景,尽可能地提升美观性、增加美感,让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有所提升。其二,在文科类借阅室中,多加入一些文化名人的字画类的装饰,让其空间内的文化氛围感有所增强;而在理科类的借阅室中,则可放置许多高科技的模型,从而激发起读者的兴趣。当然,也可选择在借阅室中,尽量摆设一些有文化气息的摆件,并对室内的设施设备做出合理的维护与更新(空调和加湿器等),让读者能够有更舒适、自在的借阅体验。

3.3 提高大学图书馆服务质量

依据布拉德福定律来看,图书馆的纸质书籍的借阅率以及利用率最好是保持在80%左右。为此,大学图书馆应做的是要改变以往的服务理念,不要被动,而是应该积极地去分析校园师生读者的需求,将借阅程序尽量简化,让“管、卡和罚”的问题减少,并加入引导帮助内容,让师生能够感受到定制化、便捷化、高品质的纸质书籍借阅服务。其一,要将纸质书籍借阅流程有效简化。对此,先要关注一些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并及时地去引入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的纸质书籍借阅管理体系,将本来较为落后、低效率的管理系统替换掉,让借阅书籍手续的办理减少多余的环节,提高校内师生借阅纸质书籍时的办理速度。其二,要购入高科技水平的设备设施,将本来馆内的那些陈旧的相关设施设备都替换掉,让借阅时间的消耗减少,提高图书馆借阅的体验感。此外,需要做好纸质书籍借阅的宣传活动,要将有特色的馆藏纸质书籍介绍给校内师生,推介一些高价值性的纸质书籍。譬如,组织读书日的相关活动,依靠馆内新购入的纸质书籍与珍贵文献等具备的优势,在各个专业院系中逐步扩散推广,让所有师生都能对馆内收藏的特色文献以及纸质书籍资源、当前的借阅服务信息等有所了解,提升师生们对馆内收藏的印象,进而引起他们的兴趣,提高纸质书籍借阅率。其三,大学图书馆须对校内学科设置的特点作出分析,提升创意性很强的纸质书籍借阅服务质量。首先,向特定的研究员和院校、办公室等提供内含学术研究成果介绍的纸质书籍。第二,适度地加入捆绑服务。譬如为师生提供VIP服务,即定期性地去收集师生读者的阅读需求,在对大学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作出综合的分析之后,为有特定的需求以及要求的师生收集、购入与其所期待的内容相符的纸质书籍,在新的书籍到达馆内后,再运用馆内的管理系统向这些读者一一地推送书籍到货的通知信息。

3.4 帮学生们形成成熟的读书观

图书馆可以对大学生的纸质书籍借阅心态作出调研、以了解他们的心态,继而专门举办对学生的“阅读认知教育”。第一,要使其能够对书籍借阅的阅读深度的加深感到了解,知道深度阅读的价值,使学生能够了解、借阅纸质书籍的行为能够让他们的专业知识深度及广度得以拓展,并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第二,帮学生积极制定书籍阅读的目标,譬如,需要借阅哪些书籍以加深阅读的深度,如何制定书籍借阅计划,如何去开展自我学习评估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纸质书籍的魅力无穷,尽管目前电子图书已对纸质书籍借阅产生了极强的冲击,但大学图书馆的有关人员还是应当坚定自己的信念,要努力开展多项有效措施,积极对图书馆的纸质书籍借阅服务的质量作出优化,让校内师生能够得到更具特色与质量的纸质书籍的借阅服务。

猜你喜欢

馆内纸质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岳阳楼记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寻宝博物馆记
一起跳
逛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