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醉墨海,书写人生

2023-01-06宋晓宇

中国篆刻 2022年12期
关键词:硬笔书写书法

宋晓宇

一、兴趣缘起

世间万事,都有缘起。司马长卿之更名相如,苏子瞻之取号东坡,皆因心有所慕,境有所遇尔!

我自幼居于乡鄙之间,村中没有一个写字像样的人。就算那个被称为知识分子的社办教师,写字也拿不出手。故对于书法,我认识得很晚。每年春节,家家的对联都是请四五里外邻村的一位老先生写的,据说老先生念过几天私塾,有旧学的根基。有一年腊月二十八,爸爸领我去邻村求字,我亲眼看到老先生磨墨挥毫,一挥而就的情景,在众人的称赞声中,我能感受到老先生的自得。那一刻我突然被感染了。啊,写一手好字是多么荣耀的事情!也许,我热爱书法的火种就是那时种下的。

上学后,我总是尽量把字写工整,为此,得到不少老师们的赞语,班级的板报和手抄报几乎都被我承包,还每天替老师在黑板上为同学们抄晨题。老师因此也对我另眼看待,在同学们当中也是颇具威信,优越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这其间我也临过几本字帖,但那个时候没有条件去学习书法,身边也没有一位老师能指导。直到我的人生转折点来临之前,我的书法学习还是没摸到门路。

二、偶遇良师

第十三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成人组 三等奖作品

硬笔书 周敦颐《爱莲说》

毕业后偶然的一天,我路过一个书法学校门口,看到门上贴着招聘启事,我的心不禁为之一动。暗地里打听了一下,这原来是我们当地最出名的书法学校,建校十余年,现有四个分校,总学生多达500人,校长无论是教学还是书法水平在当地都是首屈一指!那个时候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拜师学艺。于是我走进了那扇对开的玻璃门,见到了让我仰慕的老师。说明来意后,老师让我写一首古诗看看。我当时很紧张,拿着笔的手都在抖,费了半天劲写完了,老师笑笑说:“看来你做事很认真,不过这字确实没练过,没入门儿啊。这样,你找一本钢笔字帖,临一段时间,再来看看。”一个月后,我又去见老师,他肯定了我结构上的提高,但说我笔法不行,要加强笔法训练。说着,就给我示范笔画的写法。我像一只迷航的船突然看见了灯塔,原来,字要这样写啊!当第三次走进这间教室时,老师说我写得可以了,进步很快,让我准备一节课,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准备上课。当时我们老师带了7个人来听课,在后面整整齐齐坐一排,课后,我被老师聘为助教。从此,就跟在老师旁边,一边学,一边教。我的硬笔字终于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坦然出手了。可以说,我的老师是我艺术的第一位启蒙者和领路人。

三、孜孜以求

在书法学校,有好几个助教老师,大多比我来得早。我在课间常常向他们请教。我的书写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老师很注重对我们这几个年轻的老师的培训,每周都有一次提高课,从教法到书写技法都有涉及,我也逐渐成熟起来,并被老师肯定。我从助教到主教,从总校派到分校当校长,信心越来越强了!一实验校区我接手时不到10人,半年时间发展到80人,老师也看到了我的努力和进步。不久后,我被派到一所私立的中学上课,我深知这是一个更好的锻炼机会和平台,所以倍感珍惜。我每天早早到备课室练字备课,准备课件。学校的工作节奏紧凑又充实,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优秀的班主任老师,也很快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语文组长也经常来听我的课,也会和学生们一起坐在最后一排练字。不难看出学校对于书法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学校一年一度的墨香校园大赛开始了,每个班先选出来5名同学,然后在学校选,最后推送到语文办,我发现那些脱颖而出的孩子们,几乎全都是学过书法的,有的时候一个班几十人,在给孩子们打字头时突然感叹说这个学生写得真好,抬头一看正是我们书法班的学生,还真是辨字识人!孩子们看到我也很亲切!最后通过了层层选拔和反复地练习,同学们在比赛的过程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也代表学校教师组参赛,并不负众望取得了长春市教师组一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通过这次的比赛,同学们学习书法的热情高涨,平时不但认真听课,作业也写得比以前好多了。说到作业,我曾经在班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从书法作业当中选出20张优秀作业,我来猜他们在班级的成绩排名,结果不出意外,我选中优秀作业的这些同学几乎都是班级前20名,同学们震惊之余好奇地问我为何猜得如此准,我说能把字写好反映出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程度,字能写好,学习一定不会差!

我的工作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周一到周四在学校一天五节课,周六周日书法班全天课。这样忙碌又充实的工作转眼八年了,想想自己已过而立之年,不免有些恐慌,于是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想要自己做点什么。首先我编写了一套幼儿园书法教材和书法班的教材。我觉得写字应该从小抓起,书法启蒙对孩子影响意义远大,让孩子从动笔就接受专业的书法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当中见过太多握笔姿势不正确的孩子和书写习惯不好的孩子,卷面脏乱、字差得让人无法识别,单单语文作业这一科卷面分就丢了好几十分,很多高年级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不仅写得累,也影响了书写速度,错误的方法一旦养成将很难改正。所以书法学习应该从幼儿园开始,从孩子动笔写汉字开始抓起。

但是,有时候也很困惑。因为我们书法班有统一的教材,老师在为学生示范时,都要尽量靠近教材上的范字。时间长了,往往大同小异、千人一面!也容易被规范字的结体困住。对于书法这一门艺术来说,这样不利于个性的展现。有的学生已经到达了规范书写、实用书写的水平,要想提升光靠规范字是远远不够的。要满足那些有天赋想提升的孩子就要深入学习。

要想不被一种字体束缚住,就必须转益多师,选取符合自己审美倾向的古代优秀书法作品多读多临,提高自己临摹水平。之后再选定一种主体风格,融会贯通,才算有了自己的“体”。自此后,我在教学之余开始尝试临写王羲之的《黄庭经》,我喜欢它笔势精妙自然,结体平正疏朗,方正之中寓潇洒,工整之外现飘逸。《黄庭经》具有雍容和穆、秀丽温婉的风格。坚持了半年左右,觉得有些小成,我就斗胆投稿。刚开始总是泥牛入海、杳无消息。我一想肯定是没戏了!

后来我就常看作品集,研究同类入选作品的特点,对比自身找差距,发现我的字太正,不能欹侧,缺少萧散的气息,古气不足。于是逐渐化去旧习,渐渐写出感觉来。也是这后半年,逢赛必投,以赛代练,接下来也获得了一些证书和作品集,也因此打开了视野,结交了很多同道书友,并经常向其请教学习。

之后,我又临习了钟繇的《宣示表》,汲取作品中的隶书笔意以及结体横向的古拙感。为了破除笔画的柔弱之病,我又临习了一些著名的魏碑作品,化人为我,去芜取精,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学书个人见解

在几年的学书过程中,我对书法这门艺术的学习也有了一些较为肤浅的认识:

一是入门的路子要对。我感觉从唐楷入手,例如欧阳询《九成宫》虽然间架端正,但是技法要求太高,写得越久越易被困住,眼界也会越来越窄,那种跌宕多姿、笔法生拙的字体,会把自己转型的路堵死。因此不建议入手时学习法度太过严谨的碑帖。宜从魏晋、魏碑或篆隶入手,学的东西活泼,进得去,出得来。

二是做书家和做书法教师有矛盾。特别是教规范字的教师,想成为书家很难。规范字写得越好,离艺术越远!教规范字时间长了,一碰到创作就脱不开规范字的影子。所以要多临古,多练习,形成技能方可运用自如。

三是要注意字外功的修炼,作为学习和创作的营养。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总感到学养不足,学而知不足!书写达到一个高度后就容易“结壳”写不出新意。反观那些书法大家,都在书法之外,或兼通文史,或擅作诗词,或旁及绘画,或精于铁笔(指篆刻),所以学书者要关注姊妹艺术,从中汲取营养,须知书法应“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学书者还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和提炼属于美的现象和情趣。王羲之观白鹅戏水而悟用笔,怀素观夏云多奇峰而悟,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草法,都是书家向自然取法的例子。可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五、写在最后

当今盛世,物阜民丰。人无得食之忧,国有成化之艺。我人虽女子,亦“志不在温饱”,愿在书法之中,陶然自乐,甘之醉之,不问曦月!

硬笔书 《书法雅言》

硬笔书 古文选抄

硬笔书 《洛神赋》

硬笔书 杨慎诗词六首

硬笔书 秦观《鹊桥仙》《如梦令》

硬笔书 《四友斋书论》选抄

硬笔书 《书法雅言》节录

猜你喜欢

硬笔书写书法
Unwritten 尚未书写
书法
周玥函
楊雅然
书法欣赏
书法
用什么书写呢?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硬笔小作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