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战略下江苏省跨国公司竞争力分析

2023-01-06□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双循环价值链

□文/ 韦 晨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江苏·南京)

[提要] 本文以江苏省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和来源分布现状,结合“双循环”战略及新发展格局,利用SWOT 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跨国公司竞争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双循环”战略角度出发,以新的研究视角提出江苏省跨国公司竞争力提升建议。

2020年4月,习近平提出了“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后,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被纳入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该战略也为江苏省跨国公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江苏省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在全国位于前列,但面对跨国公司主导全球价值链的客观形势,江苏省却缺少在全球价值链中具有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因此,本文将结合“双循环”战略及新发展格局,提出江苏省跨国公司竞争力提升的措施建议,为江苏省跨国公司在风险加剧的全球经济中获得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一、文献综述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对江苏省这一区域内跨国公司竞争力提升问题的相关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成果以我国整体跨国公司竞争力为主,且大多围绕三种思路进行。一是利用指标分析的方法描述我国跨国公司竞争力现状,量化与参照指标的差距,从而提出对策。李建明、张永伟(2002)运用财务方面数据分析比较了中外企业500 强存在的差距。刘林青、周潞(2011),许立帆(2014),汤蕴懿(2020)等均是通过传统的基于进出口数据的评价指标体系衡量了我国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运用实证研究找出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建议。余官胜(2020)发现核心技术能力、融资能力、抗风险能力等是影响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敬峰、王彬(2020)通过测算得出数字技术显著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黎峰(2020)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国内价值链构建能推动产业部门全球价值链升级。三是利用调查研究或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提出跨国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建议。范志国(2008)、王斌(2018)等均是基于对国际环境的分析或对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提出跨国公司竞争力提升对策。

本文主要基于第三种研究思路,以江苏省的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与文献研究,对江苏省跨国公司竞争力现状进行SWOT 分析,并从“双循环”战略角度出发,以新的研究视角提出江苏省跨国公司竞争力提升的措施建议。

二、“双循环”战略基本内涵

“双循环”战略中涉及到的两个循环,一个是指国内大循环,另一个是指国际外部循环。国内大循环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内需,在开放的环境中可以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把工厂、产业链设立在中国,帮助扩大中国消费市场的需求,并促进国内生产、流通、消费等全环节稳定发展。国际外部循环需要我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际循环提质升级,可以通过提高跨国公司竞争力水平,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循环的优势,推动商品、生产要素在全球市场流通。因此,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际外部循环,跨国公司都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跨国公司竞争力的提升可以有效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

三、江苏省跨国公司发展现状

(一)研究对象界定。由于学术界对跨国公司还尚未达成统一的界定标准,本文所涉及的跨国公司研究对象主要是根据江苏省商务厅于官网发布的共12 批《江苏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功能型机构名单》,日期截至2021年12月。名单共包含了199 家总部位于江苏省内的跨国公司和131 家跨国公司功能型机构。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指母公司(资产总额不低于2 亿美元,持股50%以上,境内外独立法人企业数量达到要求)注册地在境外的跨国公司在江苏省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这也是本文主要进行定量分析的跨国公司研究对象。

对于像苏宁易购集团这种母公司注册地在境内,从江苏“走出去”的跨国公司,由于数量不多且缺乏完整的统计数据,因此只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主要参考《2020年中国跨国公司100 大》名单中的江苏跨国公司。100 大排名中的5 个江苏跨国公司分别是苏宁控股集团(商务服务业,排名第34 名,跨国指数7.3%)、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制造业,排名第37 名,跨国指数10.99%)、协鑫集团有限公司(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排名第72 名,跨国指数7.12%)、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子设备制造业,排名第85 名,跨国指数56.81%)和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专用设备制造业,排名第100 名,跨国指数13.94%)。

(二)江苏省跨国公司分布现状

1、地区分布。对于江苏省商务厅认定的199 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通过整理统计公司注册地发现,苏州拥有数量最多的跨国公司总部,共有108 家,其次是无锡28 家,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排名第三,有27 家,接着依次是常州17 家、南通5 家,扬州和镇江均有4 家,泰州、淮安、徐州分别有3 家、2 家、1 家。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四个城市占据了超过90%的江苏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2、行业分布。在上述四个主要城市中,苏州有68 家(占比63%)跨国公司属于制造业,其中高新技术行业27 家(占比39.7%);无锡跨国公司中17 家(占比60.7%)属于制造业,高新技术行业10 家(占比58.8%);南京跨国公司中制造业仅有7家(占比25.9%),其他均属于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和商业,其中投资公司有9 家;常州的17 家跨国公司中9 家(占比52.9%)属于制造业,其中高新技术行业有5 家(占比55.6%)。总体来看,江苏省跨国公司行业分布是以制造业为主,但在不同城市之间略有差异,苏州的制造业占比最高,但高新技术行业占比却最低;南京制造业占比最少,但服务业、商业跨国公司比较集中。

3、来源分布。通过对199 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进一步调查,分析其母公司(或实际控制人)注册地发现,母公司在香港注册的企业数量最多,有61 家,其中包括了在香港注册“空壳”公司,然后以控股的形式在江苏省内设立子公司并进行实际运营的部分企业。其次是在中国大陆地区注册的有36 家,然后依次是台湾地区21 家、德国18 家、美国17 家、日本14 家、瑞士6 家、加拿大4 家、法国3 家、意大利3 家。江苏省内的跨国公司来源主要还是香港特区、台湾地区或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了开拓中国内陆市场,布局全球产业链而选址江苏设立的子公司。

四、“双循环”战略下江苏省跨国公司竞争力SWOT分析

(一)优势(St r engt hs)。江苏省拥有全国领先的经济实力和制造业基础。根据202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江苏省GDP 达11.64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8.6%,增速快于全国0.5 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中位列第二,并不断缩小与第一大省广东的差距。江苏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全国第一,2021年制造业占GDP 比重达35.8%,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1.7%,重点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快速增长。江苏的汽车生产位列全国第一。此外,在纺织服装、工业饲料生产、化工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江苏省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和经费被投入到科技创新之中。2021年,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数字产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9.7%,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62.8%,集成电路增长39.1%。江苏在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中也具有较强影响力,其产业规模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凭借领先的制造业基础优势和较为完善的营商环境,江苏成长出了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跨国公司,在《2020年中国跨国公司100 大》中,5 个江苏跨国公司中就有4 个属于制造业,其中江苏沙钢是全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徐州工程机械在全球同行业中排名前五,协鑫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光伏材料制造商,江苏长电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和技术服务商。这些跨国公司立足于自身优势产业,通过不断耕耘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并在全球产业链中形成一定影响力。

(二)劣势(Weaknesses)。虽然江苏有着较强的制造业基础,但传统制造业占比近70%,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尚未形成完整配套。江苏省在价值链前端的高新技术产业上发展相对薄弱。目前江苏省高新产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还是以传统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主导。因为缺乏相应的创新链和服务链,使得江苏省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上只能处于中低端的水平。此外,江苏省本土成长起来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数量还很少。在《2020年中国跨国公司100 大》名单中仅占5%,且缺乏知名的跨国公司品牌。部分本土跨国公司在成长过程中还面临管理不善,无法应对国际风险、资金短缺等问题而出现失信或被收购的现象,导致成长缓慢。例如,曾跻身中国家电零售业前三的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2006年因经营不善,创始人汪建国无奈下将企业卖给了美国公司百思买。随后仅经过8年时间,百思买又将五星电器卖给了浙江房地产企业佳源集团。这两次收购让五星电器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

(三)机会(Oppor t uni t i es)。江苏自贸区的设立以及各类贸易协定的签订、“一带一路”建设等为江苏省跨国公司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第一,江苏自贸区覆盖三个城市,其中南京主要负责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苏州主要负责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连云港主要建设亚欧重要国际枢纽。三个片区可在不同功能上引导相应跨国公司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并且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载体,以产业创新平台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在省内设立创新机构及研发中心,优化江苏省创新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第二,各类贸易协定的签订,如RCEP 区域协定,为江苏省跨国公司更好地参与到“双循环”提供了契机。RCEP 框架下的区域价值链重构,无疑给江苏省跨国公司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有助于江苏跨国公司在区内进行产业链布局和生产网络再优化。第三,“一带一路”倡议可积极促进江苏省内跨国公司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产能合作区等,绕开发达国家重新建立“以我国为生产体系中心”的产业链布局,利用技术合作、产业协作等方式,共同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科创高地。

(四)威胁(Thr eat s)。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江苏省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兑”现象,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面临挑战。根据江苏省跨国公司的发展现状,省内大部分的跨国公司及功能性机构都是发达国家中的世界500 强为了开拓中国市场或为了布局全球产业链,将价值链利润增值较少的产业进行转出而设立的控股子公司。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的当下,江苏省将面临企业“回流”本国的风险;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在国际生产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也掌握着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等,在国际市场可能会因为“竞争”关系阻碍江苏省跨国公司往更高的价值链两端提升。另外,新兴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等凭着优惠的土地和税收政策及廉价劳动力,开始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投资。近几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华投资不断减少,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却在加速。因而,江苏省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上,还面临着来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追赶”和“竞争”。

五、江苏省跨国公司在“双循环”战略引领下的发展对策

(一)充分利用制造业优势。江苏省跨国公司需要紧靠江苏省传统制造业大省的优势,围绕江苏省内优势制造产业进行产业链布局,通过创新驱动、改进生产要素等方式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提升江苏省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需要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强对全球价值链上游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投入,在供应端形成较为完备的国内产业链,并推动国内产业链与国际产业链的良性循环,促进“双循环”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江苏省突破中低端价值链定位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处于价值链前端的高新产业。而要想占据价值链高地,首先,必须对接国际高标准和高质量的产业水平,坚持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利用省内发展领先的跨国公司带动国内产业链纵深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智能制造园区和产业集群,并吸纳资源、资本向战略关键领域聚焦,促使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其次,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对跨国公司的服务功能和政府引导作用,为培育优质跨国公司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投入,避免本土跨国公司出现企业失信、资产流失等问题。同时,企业自身需要重视国际品牌的培育,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营销手段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品牌,助推本土品牌走向世界。

(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江苏省可利用自贸区的设立,高质量吸收外资,并鼓励境外高新技术领域的跨国公司在省内建立子公司或研发机构,倒逼省内企业加大创新技术投入,从而推动江苏省跨国公司整体竞争力提升。另外,江苏省跨国公司也可借助各类贸易协定和“一带一路”建设内容,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产业协作、创新合作等,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布局国内国际两个循环市场,重新构建以自身为中心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形成新的国际产业链,推动自身向产业链中高端位置迈进。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双循环价值链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Transnational com panies encouraged to set up R&D centers in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