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菲经贸合作新进展

2023-01-06张天桂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份额菲律宾进口

□文/ 张天桂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上海)

[提要] 菲律宾是东盟创始成员国和2018年8月以来为期3年的东盟- 中国关系协调国。在东盟- 中国FTA、东盟东部增长区- 中国、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尤其随着菲律宾“大建特建”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持续推进,双方经贸合作步入新阶段,中国业已成为菲律宾的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外国投资来源地。

菲律宾既是东盟的创始成员国,也是仅次于印尼的东盟第二人口大国,还是2018年8月以来为期3年的东盟-中国关系协调国。菲律宾-中国关系自2016年10月杜特尔特总统上任3 个多月就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起全面转圜,并在巩固基础上于2018年11月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搁置海上争议、通过双边对话妥善处理分歧,也使双方的合作潜力在东盟-中国FTA(ACFTA)、东盟东部增长区(东增区)-中国(“4+1”)、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释放,尤其随着“大建特建”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持续推进,经贸合作步入新阶段,中国业已成为菲律宾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外国投资来源地。

一、菲律宾经济概况

据东盟秘书处的统计显示,菲律宾2010~2020年以现价美元计GDP 从2,087.53 亿美元至3,615.19 亿美元,年均增长5.6%,但经济增长率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2019年仅为6.1%,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2020年下降为-9.6%,为1998年以来的首次萎缩;人均GDP 由2,241.4美元至3,323.6 美元、年均增长4.0%,世界银行按图表集法衡量、以现价美元计人均GNI,由2,370 美元增至3,430 美元,年均增长3.8%;尽管20 世纪80年代就已被世界银行归入“中等收入国家”,但至今还是位列中低收入经济体,在东盟老6 国中排名最后。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由1,096.60 亿美元增至1,546.38 亿美元,年均增长3.5%,其中出口额由514.32 亿美元增至638.79 亿美元,年均增长2.2%;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由297.99 亿美元增至497.41 亿美元、年均增长5.3%,其中出口额由177.82 亿美元增至314.10 亿美元,年均增长5.9%。吸收的FDI 由12.98 亿美元大幅提升至65.86 亿美元,年均增长达17.6%。虽然受到疫情持续影响,但2021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额业已分别同比增长32.6%、6.7%、50.8%。

菲律宾农业、服务业的GDP 占比,2020年分别为10.2%、60.7%,第三产业地位突出。其央行数据显示,作为全球主要劳务输出国,2019年外劳汇款同比增长3.9%,达到334.67 亿美元,虽受疫情影响2020年同比下降0.8%,至331.94 亿美元,但2021年1~10月同比增长5.4%,至288.16 亿美元。就业人口和货物贸易出口、进口占比,2020年农业分别为26.0%和9.5%、14.3%,制造业分别为8.1%和86.6%、75.7%。

需要强调的是,菲律宾虽为东盟创始成员国,但与东盟成员间的货物贸易2010~2020年进出口额由278.28 亿美元增至341.49 亿美元,年均仅增2.1%,所占份额由25.4%下降至22.1%。其中,出口由115.58 亿美元降至102.05 亿美元,年均减少1.2%,所占份额由22.5%下降至16.0%,进口由162.70 亿美元增至239.43 亿美元,年均增长3.9%,所占份额由27.9%下降至26.4%;与进出口、出口、进口整体平均增速相比,分别低1.4、3.4、0.6 个百分点;域内货物贸易的依存度,2020年仅居印尼、越南之前,列东盟成员第8 位。吸收的东盟成员国直接投资尽管由0.40 亿美元增至0.98 亿美元,年均增长9.4%,所占份额还是由3.1%下降至1.5%;域内FDI 依存度,2020年仅高于文莱,位列第9 位。2021年前三季度,菲律宾对东盟货物贸易同比增长42.5%,至352.44 亿美元,所占份额为23.8%。其中,出口同比增长8.3%,至78.84 亿美元,占有16.1%的份额,进口同比增长56.8%,至273.60 亿美元,占有27.6%的份额。除参与东盟及其整体对外FTA 的构建外,菲律宾早在2008年12月与日本的EPA 就已生效,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自贸协定也已于2018年6月生效,与欧盟2015年12月同意展开自贸协定谈判且已向WTO 通报,并享有欧盟给予的“普惠制(GSP)+”待遇。

二、中国- 菲律宾经贸合作的主要机制

中国-菲律宾的经贸合作,主要是在ACFTA、“4+1”、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展开;RCEP 已于2022年1月正式实施,但菲律宾尚未完成国内批准程序,待其对菲律宾生效后就将成为双方又一合作机制。

在ACFTA 框架下,东盟老6 国与中国已实现91.9%以上产品零关税;升级相关议定书也已于2019年10月22日全面实施,正就纳入菲律宾的第3 批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展开讨论。1994年3月在菲律宾正式成立的东增区,涉及菲律宾南部相对不发达的巴拉望岛、棉兰老岛,中国早在2005年就已成为东增区发展伙伴;2018年11月,“4+1”次区域合作机制由高官级正式提升为部长级,其到2025年的《合作行动计划》也已在2019年11月通过,九大优先合作领域包括互联互通、数字经济、旅游及社会文化交流和农业、渔业加工及食品业;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还为此专门设立50 亿美元“4+1”合作专项贷款。

除了东盟-中国就“一带一路”合作发布的联合声明、领导人声明之外,菲律宾的“大建特建”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持续推进,杜特尔特总统两次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国政府还在2018年11月习近平出访菲律宾时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关于“油气开发合作”“加强通信领域合作”“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合作规划亦于同时签署;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分别在2016年同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署、2017年同菲律宾环境与资源部签署关于“开展产能和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产能和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及项目清单实施框架”。中菲政党“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倡议”也已于2020年6月发表。

三、中国是菲律宾的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2020年中国与菲律宾的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277.62 亿美元增至612.17 亿美元,年均增长8.2%;其中出口从115.40 亿美元增至418.82 亿美元,年均增长13.8%,进口从162.22 亿美元增至193.35 亿美元,年均增长1.8%。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下的2021年,进出口、出口、进口额依然分别同比增长34.0%、36.8%、27.9%,菲律宾为中国的第21 大贸易伙伴、第17 大出口市场和第26 大进口来源地(欧盟成员国单独计)。

据东盟秘书处统计,2010~2020年菲律宾与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106.35 亿美元增至305.80 亿美元、年均增长11.1%,所占份额从9.7%提高到19.8%;中国先后于2011年、2013年、2016年超越新加坡、美国、日本,由排名第4 位跃升为菲律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菲律宾对华出口从57.02 亿美元增至96.22 亿美元,年均增长5.4%,所占份额从11.1%提高到15.1%,中国由排名第4 位于2019年上升为位居美国、日本之后的菲律宾第三大出口市场;菲律宾由中国进口从49.34亿美元增至209.59 亿美元,年均增长15.6%,所占份额从8.5%提高到23.1%,中国由排名第4 位于2013年跃升为菲律宾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进出口、出口、进口额平均增速,比货物贸易整体平均增速分别快7.6、3.2、11.1 个百分点,与对东盟域内平均增速相比更是分别快9.0、6.6、11.7 个百分点。2020年,HS两位编码“85 电机……零附件”(占43.2%)、“84 核反应堆……零件”(占16.5%)、“26 矿砂、矿渣及矿灰”(占10.8%)、“74 铜及其制品”(占9.5%)、“08 食用水果和坚果;甜瓜/柑橘属水果果皮”(占6.4%)为对华出口前5 大类商品,合计83.17 亿美元,占有86.4%的份额;“85”(占30.4%)、“84”(占11.4%)、“27”(占7.7%)、“72 钢铁”(占5.3%)、“73 钢铁制品”(占5.0%)为从中国进口的前五大类商品,合计125.43 亿美元,占有59.8%的份额。2021年前三季度,菲律宾对华货物贸易同比增长45.5%,达到314.70 亿美元,所占份额为21.2%,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1.0%,至76.51 亿美元,占有15.6%的份额,进口同比增长61.7%,至238.19 亿美元,占有24.0%的份额。中国继续保持菲律宾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口来源地地位,并超越日本、上升1 位为其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需要强调的有两点:一是菲中农产品贸易不断加强。双方早在2016年10月就签署关于动植物检验检疫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宣布恢复相关菲律宾企业香蕉、菠萝对华出口许可;2018年11月又分别签署菲律宾“鲜食椰子输华植物检疫”“冷冻水果输华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中国分别从2019年5月8日和2月13日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菲律宾鲜食椰子和冷冻香蕉、冷冻菠萝、冷冻芒果进口;自2019年11月29日起,符合植物检疫要求的菲律宾鲜食鳄梨也被允许进口。按照约定,中国还分别在2017年、2018年向菲律宾捐赠10 万尾东星斑鱼苗,2019年捐赠1.5 万尾淡水鱼苗。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0~2019年中国由菲律宾进口的农产品从4.01 亿美元增至10.13 亿美元,年均增长10.8%,比从菲律宾的整体进口平均增速快8.3 个百分点。据菲律宾的数据显示,2017年有100 万吨热带水果出口中国,其中香蕉为74.5 万吨;2018年仅出口中国的香蕉就已达116.6 万吨,同比增长56.5%,占其香蕉出口总量的37.3%,首次超过日本跃升菲律宾香蕉最大出口市场。2020年3月30日,首批进口自菲律宾的牛油果登陆中国口岸,菲律宾也因此成为首个实现向中国出口牛油果的亚洲国家。二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菲律宾不但于2018年的首届设有国家馆,参展企业共实现1.24 亿美元的销售额,远超其0.5亿美元预定目标,而且在2019年第二届基于市场调研特别推广热带新鲜果蔬、加工果蔬等菲律宾特色有机食品,共收获约3 亿美元订单,是2018年首届的两倍多。2020年第三届又有40 多家菲律宾公司签署超过数亿美元包括热带水果、海产品及健康食品在内的出口订单。2021年第四届仅菲律宾食品公司出口销售额就较2020年增长29%,达到5.97 亿美元。

四、中国为菲律宾的第二大外国投资来源地

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中国对菲律宾的直接投资存量从2010年的3.87 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7.67 亿美元,后者是前者的2.0 倍。双方还在2018年11月签署《工业园区合作规划》,菲律宾政府的旗舰项目中菲克拉克工业园项目亦于同时签署,并力争将其打造为三方合作样板。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对菲律宾直接投资流量2015年时仅为-0.28 亿美元;随着双方关系的全面转圜,2016年由负转正,为0.32 亿美元,2017年同比增长237.9%;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2020年还是达到1.30 亿美元,2021年前6 个月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更是同比增长高达230.9%,至0.89 亿美元。

据东盟秘书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8年,由中国流入菲律宾的FDI 从0.2 百万美元增至198.7 百万美元,年均增长136.9%。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2019年、2020年批准的中国投资分别为506.93 亿比索、886.75 亿比索、155.96 亿比索,在菲律宾批准的外国投资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27.8%、22.7%、13.9%;2018年同比增长更高达2072%,跃升为菲律宾第一大外国投资来源国,2019年、2020年均为其第二大外国投资来源国。

五、中国- 菲律宾基础设施、旅游合作快速发展

菲律宾2017年正式推出的“大建特建”规划明确,到2022年的6年内将投资8.4 万亿比索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投资额占GDP 的比重也将由过去50年的2.6%提高到2017年的5.3%、2022年的7.4%。即使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的2021年前9 个月,其基础设施领域总开支也同比增长25%,达到6,415 亿比索。2015年12月30日,菲律宾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资格截止日期前夕宣布加入其中;菲律宾大马尼拉防洪项目(2.076 亿美元)、新冠肺炎疫情积极应对和支出支持计划(7.5 亿美元)分别于2017年9月、2020年5月获批其贷款。随着“大建特建”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深入对接,基础设施建设业已成为双方合作的关键与亮点,《基础设施合作规划》也已于2018年11月签署。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在菲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由2010年的17.73 亿美元提高到2020年的28.26 亿美元,年均增长4.8%,2017~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达14.5%;2019年同比增长39.9%,其中通讯、电力工程建设领域分别为12.3 亿美元、8.5 亿美元,分居全球第1 位、第11 位。中国在菲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由2010年的15.35 亿美元大幅提升至2020年的95.97 亿美元,年均增长20.1%,2017~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达37.6%,2019年更同比增长102.0%,其中水利、通讯工程、电力工程建设领域分别为12.9亿美元、17.6 亿美元、22.9 亿美元,分居全球第1 位、第3 位、第6 位。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方参与的“大建特建”项目仍稳中有进;在菲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完成营业额2020年依然分别同比增长53.8%、2.4%,2021年前6 个月继续分别同比增长13.4%至41.5 亿美元、13.6%至13.5 亿美元。“大建特建”计划旗舰项目达沃-萨马尔岛大桥项目的商务合同也已于2021年1月签署,被视为又一里程碑式进展的埃斯特热拉-潘塔里恩桥亦在2021年7月建成通车。

菲律宾旅游业发达。据东盟秘书处统计,2010~2019年到达菲律宾的中国旅客从18.74 万人增至174.33 万人,年均增长28.1%,占到达菲律宾旅客数比重由5.3%提高到21.1%;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37.6%、43.3%、29.6%、38.9%,排名也从位居韩国、美国、日本之后的第4 位,到2016年、2017年分别完成对日本、美国的超越,上升为第2 位,与韩国的差距也由2016年的13.40 个百分点缩小至2.98 个百分点。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到达菲律宾的中国旅客仅有17.04 万人,占有11.5%的份额,被美国反超,居于第3 位。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与菲律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合作创造诸多“第一”。中国不仅是首个向菲律宾捐赠核酸检测试剂、派遣医疗专家组的国家,还是首个向菲律宾政府援助疫苗及以商业采购方式提供疫苗的国家。截至2021年12月14日,中国已通过捐赠和采购方式向菲律宾提供逾5,700 万剂新冠肺炎疫苗,是其最为主要与稳定的疫苗来源。

猜你喜欢

份额菲律宾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
菲律宾・邦板牙省
资源误配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下降机理分析——垄断租金对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的侵害
菲律宾拟提高本国海员占世界市场份额至50%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