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思考

2023-01-06杨文悦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国际化货币一带

□文/ 杨文悦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提要] 自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中国和亚、欧、非大陆的多个国家展开经济贸易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发挥其作为国际货币的职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沿着周边化- 区域化- 国际化的路径不断发展。本文将人民币和美元的国际化发展历程进行对比,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并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近年来,国际形势不断变化,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冲击。在复杂的世界经济背景下,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研究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有助于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的区域地位以及国际地位,增加世界人民对人民币的信心。

一、人民币国际化历程与美元对比

(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历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不仅给各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使得美元国际地位受到挑战,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弊端不断凸显,世界上其他国家纷纷意识到构建多元化货币体系的重要性。而面对贬值的压力,人民币仍然维持了汇率的稳定性,各国对于人民币的信心逐渐增强,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为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行使国际货币职能创造了可能性。2009年,央行公布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实施细则》,试点使用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形成了规模性人民币离岸市场,标志着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式开始。此外,中国还与其他国家地区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和金融往来。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非大陆多个国家之间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有助于人民币发挥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等货币职能,促进人民币逐渐成为区域性货币。2015年12月,IMF 宣布人民币加入SDR 货币篮子,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人民币的货币储备职能得到了世界的肯定。2015年以后,人民币贬值趋势形成,在此期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额不断下滑,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排名下降。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得到回升,一方面我国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建立货币盟友合作关系,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支持,同时成立人民币清算行,世界范围内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的频率增加,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规模扩大;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的金融市场逐渐实现开放,人民币资产种类增加,来自外国的投资增加,人民币回流途径拓宽,带来汇率的上升空间,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中国银行于2014年发布了离岸人民币指数(ORI),设置了存款、贷款、投资、储备、外汇交易等五个方面的指标,从国际货币职能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进行了评估。从2013年第三季度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2020年第四季度,离岸人民币指数从0.75%上升到1.54%,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可以看出,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世界人民对人民币的信心日益增加。

(二)美元的国际化历程。19 世纪后期,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工业化国家,之后美国抓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商机,制造并出售工业制成品,输出美元,占据了贸易领先地位。二战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元正式成为世界货币,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1946年,美国为战后的英国提供贷款,要求英国承认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的领导权,恢复英镑和美元的自由兑换,从而导致英国黄金储备流失。1971年,尼克松结束了黄金兑换体系,终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说服沙特采纳石油美元体系,用石油美元代替原本的黄金美元。石油作为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之一,将石油和美元挂钩促进了美元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推动美元流向全球并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1976年,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牙买加体系建立,美元与其他货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同时,美国建立国际支付系统SWIFT,保证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支付职能,建立美元金融体系,对全球商品进行标价,实现美元的计价职能,由此实现美元的霸权地位。此外,美国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吸引世界上众多投资者,同时发行国债,拓宽了美元回流的渠道。借助美国在金融市场、国际贸易市场的霸主地位,美元也逐步占据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位置。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1、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从世界经济环境上来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伴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而有所下滑,许多国家意识到仅盯住美元作为锚定货币存在的风险而选择“去美元化”,减少本国货币对于美元的依赖性,增加持有黄金的储备量,因此美元在各个国家的“锚地位”有所下降。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来自政治、经济以及民众安全的压力使得美元指数进入了下行周期。除美元外,由于英国脱欧带来的影响以及欧元区内国家存在的债务风险问题,导致欧元区经济衰退,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影响力下滑。诸如美元、日元、欧元等国际货币锚效应下降,全球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多数国家都在寻求能够保证本国货币稳定的盯住对象,新一轮全球货币寻锚活动的展开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外部保障。目前,经济全球化仍是时代潮流,国际储备货币向多元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对于中国而言,应该抓住新形势所带来的机遇,逐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

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与经贸交流上来看,人民币通过区域化逐渐实现国际化,中国参与和支持“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交通等领域的投资,促进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从而加快人民币的流通,提高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的话语权,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2018年,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开始逐步回升,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水平也不断提升,人民币对外贸易的地位同步上升。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表现突出,公共卫生政策得到了有效的实施,成功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同时中国的经济表现全球领先,第二季度中国的GDP 反弹上升。在外部不利环境的影响下,中国能够及时控制住危机,稳住国内的生产,同时采取相应的政策促进消费,维持经济总量的增长,强力的出口为中国带来了经常项目的顺差,增强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于人民币的信心。

2、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虽然人民币已经成为了国际储备货币,但是与国际主流的主要储备货币(如美元、欧元等)相比,人民币的地位和职能发挥上还有更大空间。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不足以支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甚至会影响人民币区域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制约使得我国境内资产在国外的转换受限,在金融创新、监管机制等方面也存在着进步空间。而有效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金融体系有助于降低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充分的市场信息和较低的交易成本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世界市场的认可程度。另一方面货币惯性也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虽然目前全球货币体系变革势在必行,“去美元化”的趋势也使得各个国家纷纷寻找新的货币锚。但由于世界各国对于美元、欧元等国际主流货币存在着货币惯性,考虑网络外部性带来的转换成本,在进行国际上贸易结算、计价时,首要选择仍然是国际主流货币。因此,需要培养各国对人民币的使用习惯,逐渐克服货币的选择惯性,使人民币通过周边化、区域化的路径逐渐走向全球化。

二、“一带一路”下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

(一)国家经济实力。货币的国际化水平与发行国家的经济实力关系密切,诸如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均有国家强劲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才能为该国的货币提供信用的保证,保证币值的稳定性。经济实力的稳定和强劲能够保证该国家抵御外部不稳定因素的冲击,增加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持有该货币的信心和需求。因此,雄厚的经济实力对货币的国际化而言不可或缺。如果国家的经济体量小,经济增长速度缓慢,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难以保障货币的自由兑换,便不可能成为国际货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逐年增加,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采用了科学手段和有效防疫措施及时控制疫情,国内生产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恢复,为世界其他国家抗击疫情做出正面表率。2011~2020年,中国的GDP 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提供保障。与“一带一路”沿线的欧亚非大陆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总量以及发展水平具有优势,有助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进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广。

(二)贸易规模。国际贸易带动了一国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入以及流出,贸易规模也会影响该国货币的流通,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密切的贸易合作,促进了双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有助于人民币在区域内的流通,拓宽回流渠道,使得人民币被更多国家外贸企业所认可,增加人民币的需求,提升各国对人民币的信心。同时,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也会降低我国出口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净收益,对国际贸易也有着支撑的作用。

(三)金融市场发展。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影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一带一路”发展中,中国企业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走出国门,商品和服务也进行了流动,这对中国金融机构的业务水平是一种考验,需要为这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结算服务,而成熟开放的金融体制的存在有助于提供更多满足需求的金融工具,降低交易的成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满足人民币的结算需求,从而增加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程度。同时,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也影响了资金的流入途径,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从而有助于实现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流通职能。

三、政策建议

(一)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各自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工业生产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通过开展相应的产业合作项目,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助于发展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双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还有助于我国消耗过剩产能,符合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我们应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的贸易依存度,从而提升人民币的使用惯性,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结算规模,巩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合作关系。

(二)保持经济稳步发展。国际化货币的地位需要强大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背书支撑,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国应保持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发展。应着力解决我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保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应提升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变化的能力以及解决诸如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世界人民对我国经济实力的信心。

(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我国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完善制度并鼓励金融创新。同时,还需要促进资本市场开放,推进国外投资者积极参与境内人民币资产投资,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提高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信贷投放以及资金支持,加大国内外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合作。

猜你喜欢

国际化货币一带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古代的货币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古代的货币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