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香猪大肠杆菌病发病特点及防治

2023-01-06白玛拉姆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8期
关键词:藏香水肿病白痢

白玛拉姆

(西藏自治区左贡县农牧科技服务中心,西藏 左贡 854499)

藏香猪主产于四川阿坝、西藏林芝、西藏昌都、云南香格里拉和甘肃甘南地区,以放牧饲养为主,其具有耐寒、耐粗饲、抗病性强等特性。

1 发病特点

1.1 病原学特性 致病性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两端钝圆,散在或成对存在,兼性厌氧,37 ℃为其最适生长温度。

在外界环境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存活性不强,在土壤、水、空气等中一般可存活数月,其对高温较敏感(60 ℃经过10 min即可将其杀死),但对低温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常用的消毒剂(漂白粉、来苏尔、石炭酸)均可将其杀死。大肠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较为敏感,但近年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目前已出现大量耐药株。

1.2 流行病学 幼龄猪对本病最易感,不同日龄、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出生1 周内的猪常发生仔猪黄痢,出生2~3周内的猪多发生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和断乳仔猪腹泻断乳仔猪多发。

导致本病的传染源为病猪或带菌猪,这些猪排出的粪便含致病菌,当仔猪接触到被污染的垫料、饲料、饮水或是母猪乳头时,病原可通过消化道引起发病。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无明显发病季节。同窝仔猪黄痢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可达90%、100%,白痢的发病率达30%以上,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0%和50%以上。

藏香猪大肠杆菌病的诱因是仔猪没有第一时间吃上初乳,饲料搭配不合理、营养不良,环境卫生差,气候剧变等。

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2.1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的潜伏期较短,仔猪出生12 h 内即可发病。病仔猪衰弱,排黄色稀粪,粪便中含有凝乳片,消瘦,行动缓慢,被毛粗糙无光,体表不洁,发育迟缓,甚至昏迷。病死仔猪肠道膨胀,肠道中含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有急性卡他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有散在的出血点,肝脏、肾脏有凝固性小坏死灶。

引起仔猪黄痢的传染源是带菌母猪,消化道是主要传播途径,其也可经产道感染。

2.2 仔猪白痢 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常见于10~20日龄的仔猪。病猪突然腹泻,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糊状腥臭粪便,体质健壮的仔猪多能自行康复。病死猪外表苍白、消瘦,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导致仔猪白痢的传染源是带菌母猪或病猪,以消化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白痢的发生与各种应激有关,圈舍冷热不定、潮湿,母猪乳汁过浓、过稀或乳头不洁,饲喂仔猪冰冻、劣质、霉变的饲料或饲料配合不全面,突然更换饲料等,均可引起仔猪白痢。

2.3 仔猪水肿病 水肿病常发生于断奶仔猪,患猪临床上以突然发病,共济失调、头部水肿、肌肉震颤、精神沉郁为主要特征。病猪盲目前进,做转圈运动,触摸皮肤其异常敏感,并嘶哑尖叫,脸部、眼睑、结膜等部位明显水肿。一般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更容易发病。病死猪胃肠道水肿,胃底部有弥漫性出血,胆囊和喉头水肿。

2.4 断乳仔猪腹泻 腹泻常发生于断乳5~14 d的仔猪。病仔猪采食量下降,排水样粪便,精神萎靡,脱水、沉郁,鼻盘、耳和腹部发绀。病死猪眼窝下陷,眼球突出,肺脏苍白、干燥、贫血,胃内充满干燥食物,小肠扩张、充血,大肠内容物呈黄绿色。

3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病史调查等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学检查。可采取病死猪血液、内脏组织(肝脏、脾脏、肠壁)等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查,对病料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再分离培养,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生化和血清学鉴定。

临床中要注意藏香猪大肠杆菌病与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区别。

4 治疗

对藏香猪大肠杆菌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常用的药物有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广谱抗菌药物,还可配合一些酶制剂、酸制剂等微生态制剂进行辅助治疗。

使用抗菌药物要按照说明给药,不可随意增加给药剂量或给药次数,不可长期使用单一抗菌药物,应注意穿梭给药和轮换给药,要有足够的休药期。

5 预防

5.1 合理接种 做好免疫接种是减少藏香猪大肠杆菌病发生的重要手段。生产中要做好妊娠母猪、新生仔猪的免疫接种,要按照规定的计量和免疫方法进行免疫,常用疫苗有大肠杆菌单苗、大肠杆菌病和产气荚膜梭菌联苗以及K88、K99、987P 三价菌苗。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抗原多、血清学复杂且其易变异,所以免疫后要定期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免疫失败或抗体水平较低的猪要进行二次免疫。

5.2 优化养殖环境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滋生与养殖环境的好坏有直接关系。为减少发病,要保持圈舍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垫料、食槽、料槽、墙壁等要定期消毒,藏香猪所排粪便要及时清理和无害化处理。要合理分群,饲养密度不可过大,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注意防寒保暖。

5.3 加强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期科学饲喂,保证其有固定的休息场所,妊娠后母猪可适度放养。饲料方面要多给予其多汁柔嫩的饲料,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能短缺。哺乳期母猪用专用饲料饲喂,不可饲喂冰冻、劣质、发霉的饲料,也不能突然更换饲料,应供给哺乳期母猪充足的饲料和饮水。

仔猪出生后第一时间吃上初乳,并做好固定乳头喂乳工作。仔猪出生第3 d 和第10 d 补铁补硒,出生1周后进行采食调教,增加仔猪接触饲料的机会,做好吃乳向吃料的过渡。饲料逐渐从开口料过渡到保育料,但过渡不可太快,饲料喂量逐渐增加。防止饲料单一,要合理搭配日粮,防止蛋白含量过高,并适当搭配青绿饲料。

5.4 药物预防 妊娠母猪产前1 周内可用药物预防,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抗菌药物,减少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的发生,防仔猪从母猪身上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病。

仔猪出生后几天,可使用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饲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

5.5 动态监测 做好本地区藏香猪疫病的动态监测工作,掌握近年来藏香猪大肠杆菌病发病特点、流行病学特性、传播规律等。

病猪及时隔离并积极治疗,非必要不从外地引进猪只,必须引进时应加强隔离观察,确保引进猪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猜你喜欢

藏香水肿病白痢
仔猪水肿病的营养调控及预防方法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一例猪水肿病的诊断及防治
尼木藏香飘万里
不只是一种味道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高原明星”藏香猪
何谓“开鬼门”和“洁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