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01-05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编导文科广播电视

李 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2019 年4 月29 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在天津召开,国家“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工程正式开启,标志着“新文科”从概念走向实施。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在威海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已成为当下文科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1]是多学科互联互融变革之下高校文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媒体传播样态迎来了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以媒介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传媒人才的培养源头,相较其他“老文科”专业,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而与“老文科”相比,学以致用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价值导向之一,强调既要传承传统又要融合创新,通过文科教育的融合发展以及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引领带动文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进而培养出充满自信心、自豪感和自主性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因此对高校来说,立足于新文科语境,围绕新媒体时代专业人才需求,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与升级,探索具有“厚基础”“精专业”“强实践”特点的适应时代需求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一个现实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需求

新媒体时代,传媒产品的制播早已不局限于广播、电视等某种单一的媒介平台,节目制作不再依赖于摄像机、工作站等专业生产工具,广播电视台也不再是音视频内容传播的唯一途径。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已成燎原之势,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也纷纷开始探索媒体融合的转型发展路径。随着5G+4K 技术的出现,VR、AR、MR 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以及弹幕、网络直播、视频电话等交互功能的出现,更极大改变了媒体的传播形态,同时也使视听表达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媒体传播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了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新的要求。

(一)具有全新媒体技能的交叉型人才

技术变革引发传播环境、媒介样态、业界实践的变化[2],传媒行业人才需求不再呈现单一、专能的特点。新媒体时代,需要传媒工作者具备全面的素质,能够熟练驾驭各种数字化装备,同时还应具备适应多样化采编的技能[3]。比如,近年来大火的短视频传播,越来越多的采用竖屏画面模式,竖屏影像的兴起意味着画面影像构图形式的改变,从而要求传媒人才能及时与新媒体传播样态接轨,熟悉影像新形态以及制作理念与制作技能。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编导人才与时俱进,提升新媒体的应用与实践能力,且不能局限于新工具和方法的简单应用,而要真正拥抱和融入新技术,借助现代科技重塑价值观念和思维体系,提高信息技术素养、人文与科学素养、智力素养,成为具备审美能力、策划能力、编剧能力、组织能力、传播推广能力以及掌握影像拍摄、制作、包装和各种新媒体操作技术的全能型人才。

(二)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近几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区间分布显示,近年来普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就业率区间分布均为B-(≧80%),211 高校可达B+(≧85%)。该专业毕业生数量在持续增加,但就业率却并未有提高。经调研分析,实践经验偏少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就业不理想的原因之一。从目前与未来的市场人才需求来看,无论是电视台还是传媒公司,都需要经过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具备实践经验的传媒行业人才,对于只会写,不会制作,或仅停留在假想层面的理论性人才,已不再是当代快节奏传媒行业之所需。传媒行业实际需要的是既能跑动又有思想的记者,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大编辑,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媒体的管理者,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媒体的跨媒体人才。”[4]

(三)具有新媒体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拍摄设备的迭代升级,更多样、更高端、更繁复的新媒体传播终端及影像新形态相继出现。严峻挑战下,传统媒体开始与多媒体融合创新,寻找适合新传播环境的自身发展道路,因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由原先的专能专岗人才,转变为有新媒体创新意识,掌握新媒体制作技能,熟知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创新型人才。而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输出的另一大阵地,传媒公司、网络公司、电子商务、教育行业和生活服务(包括O2O)以及自媒体等制播平台同样需要具备新媒体创新理念的人才。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具备网络信息分析与应用能力、创新意识、资源整合能力、营销能力以及具备新媒体发展及媒介融合的认知能力。

二、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当前,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基于传统文科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新文科不是对传统文科培养模式的否定,而是对文科学科内涵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设想,不是组织形式的变化,而是教育内容的变革,是以提高人才综合素养为目标,旨在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具有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呈现出“交融性、创新性、特色性、实践性”的形态特征[5]。

所谓“交融性”是指学科的交叉、跨越与融合,将一些相近的学科进行有机结合,经过特定的设计与重构,形成学科的重新定位。比如将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研究方法融入到新文科建设中,推动文科类学科的新发展。新文科的“创新性”特征体现在发展新兴学科,发掘不同学科间的关联性,探索学科之间的共性特征,从而确定新的学科定位,建立新的学科体系。新文科的“特色性”就是要遵循教育方针,围绕办学宗旨,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在特色中求交叉,求融合,进一步凝练重组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学科结构,创新开拓独具学校优势的新兴交叉点。而新文科的“实践性”则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成果导向理论为支撑,遵循反向设计原则,由社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培养目标,再由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模式[6]。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集文学、艺术、美学为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繁复学科,其影像产品的制作与传播方式已发展为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要途径,属于以新技术手段为支撑、依赖技术驱动、紧跟技术创新的应用型交叉学科。重在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深厚文化底蕴、开阔国际视野、活跃创意思维、娴熟制作技能、敏锐产业意识的高层次创意、制作专业人才[7]。从学科属性与培养理念来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新文科高度契合,而且随着新文科建设的逐步推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必受到新文科理念的深刻影响。

三、革新培养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传媒行业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新要求,但综观现阶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多存在因人设课、课程设计系统性、合理性不强;课程内容设置过于陈旧;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问题突出。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遵循“交融性、创新性、特色性、实践性”的新文科特征,革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其适应与满足新媒体发展和传媒行业需求势在必行。

(一)明确专业定位

1.厘清专业发展方向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专业,属艺术学范畴。在快节奏的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论坛等自媒体以及其他社交平台实现了迅猛发展,短视频、中视频、直播视频等网络视像传播新样态迅速普及,致使媒体格局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作为人才输出主要阵地的高校来说,目前,由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仍在沿用原有的培养模式与陈旧教学体系,使专业方向与人才需求相脱节,无法及时快速地与传播新形态相适应,造成学生能力滞后于行业发展,暴露出专业发展空间窄化,方向与思路混沌不清的弊端。也有一些高校,在新媒体发展驱使下大刀阔斧地进行革新,重列培养计划、重设培养方案、重整教学体系,但是由于改革思路不清晰,改革方向不明确,改革方法不正确等原因,改革成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专业方向与时代需求存在偏差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审时度势,明确行业人才需求,敏锐洞察行业发展趋势,探究专业发展与新媒体时代的契合点。在新文科背景下,打破传统专业壁垒,有效实现学科交叉、专业融合,通过转变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改变课程划分方式,拓宽课程的深度与广度,构建能满足传媒领域发展需求,深耕专业知识与提升社会服务的专业与学科体系,使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革新与新时代行业需求一致,与新文科发展同向同行。

2.重设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目标都较为相似,基本呈现为“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理论修养以及艺术鉴赏方面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这类培养目标的设定依托于大众传媒发展的前期阶段,在过去较长时间里,曾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起到了良性促进作用。但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介的出现,人才需求发生了新变化,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知识融合能力成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人才不仅具备传统采编播的技能,还应具有新媒体思维以及驾驭新网络视像样态的制作与传播能力。因此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明显脱节于市场需求,显现出与专业前景不匹配的特征,重设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亟待解决之问题。

新文科背景下,有高校将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多维融合”,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列为专业发展导向,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知识融合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知识体系单一,纵深面不足、专人不专能等问题,取得了不错成效,为其他高校做出了范例。也有高校将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打造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OBE 模式”,改革成果也比较显著。改革成功案例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立提供了参考支撑。以此为基础,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在新兴产业多媒体传播领域,围绕办学理念,紧扣学科定位,符合专业发展方向,设置以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知识融合能力为重点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市场需求相关联,与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前景相结合。

(二)优化课程体系

1.构建“以新文科为背景、广播电视编导为基础、新媒体技术为前沿”的课程体系

针对新媒体发展的迅猛态势,一些高校的传媒专业已经开启了改革模式,比如2009 年,中国传媒大学在国内率先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与新媒体”专业,为其他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转型和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借鉴。之后不少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向数字媒体或新媒体领域进行拓展,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新型数字技术为创作工具表达艺术元素,获得较好成效。另有一些高校,虽未明确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数字媒体或新媒体专业融合,但在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核心课程中开设了《新媒体概论》《数字媒体艺术》等课程。如临沂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了《新媒体研究》课程,邀请传媒界专家讲授新媒体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其他关联性专业交叉融合,跨学科跨专业设置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与革新的方向。以“厚基础”为根本,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做基础,引导学生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科学思维方法,以新媒体课程为前沿,把移动新媒体或网络媒体视频内容的编导、学习,以及网站、音视频制作,交互式超文本开发的新媒体课程内容加入教学,将课程与创新科技、互联网、移动终端、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等新媒体接轨,从而达到优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的目的。

2.重构以新文科培养理念为主导的新型课程群

目前,各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各有侧重,但是课程结构普遍存在问题和不足。例如课程划分过于老套,“采、编、播”老三样的课程比重过大,重理论轻实践问题突出,交叉学科课程缺失,难以突破学科壁垒等。

针对这一问题,在课程构建中,应结合实践教学,以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前沿知识为分割点设置课程群。基础知识课程群,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艺术基础和基本的方法论,例如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学概论、艺术史等课程,使学生扎实掌握学科基础,掌握科学的逻辑与思维方法。专业知识课程群,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比如开设摄影摄像基础、微电影、短视频等课程等,在课程设置上,除了适当增加实践与培训课程比重,还应建立相对完善的实践培养体系,凸显课程“实战性”。在前沿方向,注重“互联网思维”融入,设置视觉和交互设计课程群,新增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文化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等课程[8]。通过课程群的合理设置,不仅明晰课程结构,明确课程目标,且加强了课程间的横向统整与融合,避免了因分科带来整体割裂问题,有利于整合成新文科背景下适应新媒体人才需求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型课程结构。

3.按需设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

目前,不少师资力量较弱的高校,课程设置仍然依据老师所学专业、特长甚至喜好进行设定,课程不按行业需求设置,出现课程结构不科学、课程内容不合理、课程分类不均衡以及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不接轨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科与专业特色不鲜明,教学成果不显著。

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应按照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时代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坚决杜绝“因人设课”情况出现,坚持“按需设课”原则。所谓“需”,一方面指学生的知识需求。现在在校大学生为生于“千禧之年”的互联网原著民,习惯用网络来获取知识和完成交互,其逻辑思维方式、分析手段、阅读模式以及知识容量都与之前学生有很大不同,因而原有偏重知识讲授的课程已不再适合现在大学生的知识获取习惯。因此,以学生为中心,调研学生的知识储备现状,分析学生思维方式及知识接收规律,以综合能力提升为目标来进行课程体系的反向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为市场需求。媒介融合时代,面对传媒行业需要具备全面媒介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传媒人才这一需求,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市场因素,洞悉传媒行业现状,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对多样化传播形式与影像新形态深度认知。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和持续改进等几个关键点,实现课程设置由学科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9]。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与行业需求充分关联,提高人才链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

(三)教学模式革新

1.建设专业工作室,开展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作为依托指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而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的授课方式[10]。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教学中可依托虚拟项目与实际项目,开展工作室制教学改革。以教师为主,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组建专业工作室,以专业优势吸引项目,以项目承载专业教学,利用学校产教融合资源,将企业项目带入工作室。教师针对项目要求,分发项目内容,指导学生项目创作,由教师与企业共同筛选出优秀项目作品,最终实现项目落地。通过项目的制作与研发,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也让学生更加熟知行业现状与新技术应用程度,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基于社会化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2.利用新媒介、新科技,集成创新教学模式

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刻板模式,线上网络教学策略,把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给传统线下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广播电视编导教学中可将课程计划有序分化,部分基础课程以慕课等线上形式进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则为承接线上课程后的高阶知识课程,主要围绕批判式讨论和实践创作进行。课程结束后,学生将课程作品上传至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传播平台,将教师打分与网友投票的综合评审作为最终成绩。另外,利用新媒介实现与学生的高频交互。比如在线下教学中,运用雨课堂插件中的弹幕、答题、考勤功能,在活跃课堂气氛增加交互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更为清晰的数据分析。上述将课堂教学与新媒介新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创作积极性,同时能开拓学生思路,增强了学生对网络传播与应用形态的深层次认知。

3.搭建“通识教育+实践”教学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将知识与实践充分转化

产教融合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发展新格局的有效途径,能有效的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促使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阶段,不少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已将产教融合纳入重要工作,但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资源整合不及时、平台设定不科学等诸多问题,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有效实现。针对存在的问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可尝试构建通识教育教学平台。通识教育包含了传统文化、当代文化、人文历史、思维方式、科技创新、经验理论、技术手段等诸多要素,首先要构建学生“全方位”的知识框架,督促学生博学多识,同时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发展个性,激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从难从严自主选课,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1]。

在此基础上,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依托校企合作资源建立产教融合教学实践基地,或与当地政府、当地电视台合作搭建实训平台,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效将通识与专业知识点进行串联,将课堂知识在实践中充分转化。同时,学校紧跟行业发展需求进行动态教学,遵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的经验与技术引入学校,形成固定教学模块并打造系统课程,并随时根据行业发展,以实践课题为依托,及时调整与更新通识课程内容,实现与行业市场的高效融合。

此外,通识教育下的产教融合发展离不开人的因素,在通识教育框架内进行校内外教学师资优化配置,形成一个以校内通识教师与校外专家为核心的量足、稳定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团队尤为重要。这种通识教育模式下的产教融合,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高校“产、学、研”整体发展平台,支撑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具有较大的选择弹性和工作适应能力。

随着新媒体技术及传播媒介的蓬勃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需不断革新。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以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以课程交叉创新为着力点,以产教融合为抓手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其建立完善的课程结构,形成项目化教学、产教融合等创新型教学模式,从而为我国传媒行业培养一批既能从容应对新环境下技术革新,又具预判行业变化能力,且视野广阔、素养丰厚、创新创作能力强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猜你喜欢

编导文科广播电视
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孙文科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