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育人实践与探索
——以河北大学为例

2023-01-05阴冬胜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阴冬胜

(河北大学 教务处,河北 保定 07100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教育部党组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把课程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首,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课程育人成为新时代育人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育人工作的重大意义,又要结合自己学校特色以及学科专业背景进行育人模式创新与研究,务求达到育人实效。

1 充分认识“课程思政”育人的重大意义

课堂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场所,也是育人的主渠道,尤其是以课程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更是核心要素和核心单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视频会上指出:“据统计,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3]这四个80%也决定了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导向的课程育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核心价值观的深远影响。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理想信念教育、优秀道德品质、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等贯穿专业教育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提升青年学生的生命价值与道德修养,引导学生从“专业成才”到“德性成人”。因此,“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课程育人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路径。”[4]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党和国家赋予大学的崇高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德育改革和完善德育评价。加强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课程育人,课程育人将德育置于课程目标之首,不仅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而且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5]党和国家在全面总结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着力破解现实问题的背景下提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这是对教育规律和教育属性的科学把握,目的是以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为载体,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影响,充分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显性课程教育和隐性教育资源融会贯通。[6]对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要意义。

2 依据专业特色,实施多元化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河北大学坐落于京畿重地,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的重点综合性高校。学校跟随国家大政方针,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基础上,结合各专业类课程的特点,将学科特色与课程思政元素深度契合,创新性的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改革,加强课堂内外的知识融通,培养专业知识和政治素养兼备的人才。

社会科学课程重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努力提升人的道德精神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新闻传播学院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引下,推进史论融合现场教学活动,开展太行山红色新闻文献调查实践,组建“马恩经典著作”录制团队,重点推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史论业务融合课堂十五讲”“太行山计划之课程思政大课堂”等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新闻采写专业知识、技能,正确认知新闻传播的历史责任、社会职能及发展趋势;更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与文化自信。文学院的“革命文学与红色景观”课程,以经典革命文学作品解读为主,辅以景观呈现,比如:孙犁纪念馆、狼牙山教育基地等,借助情景教学、实地考察以及任务驱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发掘文本所蕴含的当代人文精神,唤醒学生的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

自然科学课程是人类探索自然真理、拓展科学思维和追求持续创新的过程。基于河北大学“滴灌育人”的理念和物理“物含妙理”的课程特色,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结合学科基础课“光学”课程的丰富思政元素,建立并实践了“链条式”课程思政模式,分别从教师自身引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评价四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政引领,实现了教学全过程不同层面的培根塑魂功能。“分析化学”课程结合专业内容,努力讲好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思政”“八珍汤”故事,即:结合强国目标/大国崛起,讲好中国梦的故事;结合国家战略,讲好爱国报国故事;结合区域建设,讲好服务社会故事;结合学科历史,讲好前辈创业故事;结合学科发展,讲好探索创新故事;结合优秀校友,讲好身边榜样故事;结合学生成长,讲好责任担当故事。

工科类课程侧重于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前沿发展,动态性和发展性为其基本特征。比如:通识通选课“大学计算机”结合网络安全与网络素养内容的讲解,帮助同学们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指导同学们合理利用网络,控制上网玩游戏、刷视频、看直播的时间;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防护技能,不上当受骗;不断提高网络素养,争做中国好网民。在讲解人工智能知识时,引导同学们关注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给自己所学专业与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正确分析人与人工智能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更加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社会的到来。“传感器技术”课程以“中国抗疫”为背景,提出并实践了“三问二讨一总”的“课程思政”思路,构建并实施了“全程”育人模式。通过案例式教学、利用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创新课程形式,努力打造讨论性课堂、研讨性课堂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医学类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课程开设中,深入挖掘医药文化中的思政资源,丰富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食品理化检验”介绍卫生检验检疫专业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契合关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卫生检验检疫人员的担当。树立学生热爱党和国家的情怀,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价值认同,增加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责任感。“医学免疫学”是一部抽象而生动的电影,免疫细胞从出生到长大成熟,经历了“专业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还经历了“思想觉悟”的考验,最后才得以上“战场”,报效人类。在讲述这场战役的同时, 辅以“人民英雄”陈薇和新冠疫苗的感人事迹、电视剧《士兵突击》精彩片段、免疫相关的诺贝尔奖的创新启示,激发同学们爱国、爱党、爱学习的热情。

艺术类课程充分发掘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与元素,发挥文化艺术的熏陶、感染和育人功能,坚持以艺润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之中。通过不同艺术形式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依托课程创编、艺术展演等。书法专业创作《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抗疫”主题书法作品》,音乐专业原创的抗疫主题歌曲《我的眼到你的眼》《此爱无言》《共担风雨时》等MV分别在喜马拉雅、保定文联、河大官微等平台推送传播,在宣传抗疫精神的同时,也为专业教学增添了有益的思政元素。

3 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完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河北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院校,学科层次完整,门类齐全,涵盖文、理、工、医12大门类,95个专业。近年来,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并与长期形成的“滴灌”“融通”育人模式相结合,构建完善的课程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3.1 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

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1个校级、31个院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先后出台《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1.0、2.0,使各门课程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增强青年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文化自信。同时,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教学单位落实推进”的工作机制。

3.2 积极开拓“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建设

通过设立“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案例设计,以及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开展育人项目等,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育人要素,以点带面,形成辐射带动全局效应。同新华网签约共建“河北大学—新华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引进新华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双方在课题研究、课程开发、融媒资源、教师培训、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开展多层次合作,学校先后有“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物理光学”2门课程上线新华网“新华思政”。

3.3 扎实创新课堂育人教学方法

推进现代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优化教学方式,广泛应用启发式、讨论式、融合式、协同式、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按照课程特点探索运用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榜样示范法等多元教学法,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3.4 树立“课程思政”育人典型

为更好发挥课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先后评选出具有学科特色、育人效果良好的20门示范课程和40门优质课程,40项示范教学案例(设计),100项优秀教学案例(设计)。“中国现当代文学:革命文学与红色景观”“细胞生物学”“高等半导体物理”3门课程及负责人团队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新闻采访写作”“物理光学”“法律职业伦理”等7门课程入选2021年度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4 着力强化“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为了进一步突出课程思政育人的实际效果,加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开展了以大学生“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及育人成效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覆盖河北大学本科所有年级,以及文、理、工、医不同专业的学生,收到有效问卷1413份。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所占比例为30%、理工类所占比例为39%、医学类所占总体比例为14%、艺术类所占比例为17%。

“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显著。82.16%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的价值观、个人情感与职业素养的影响很大,16.07%的学生认为影响一般,仅有2%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较为认可学校“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产生的具体影响分别是: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4.01%);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80.96%);立足行业领域,矢志成为国家栋梁(73.25%);追求真理,树立创造未来的远大目标(69.99%)。

“课程思政”关键在教师。首先,学生认为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最大是教师的爱岗敬业、言传身教、热爱学生的精神占比为85.42%。其次,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广大教师在课程思政育人中起到重要作用,要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专业课老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在教学设计上,是否有贯穿整个“课程思政”建设的脉络,再延伸项目、任务和知识点,去设计好思政教育内容和教学流程。要打破“课程思政”是思政元素简单嵌入课程的误区,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就需要专业课教师精心准备课程,将外部引入的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好。 一是坚持学科专业的性质不变,挖掘其学理、价值、伦理等,作用于学生,让其学会以专业为基础,从专业中引发和专业相连的问题,从而达成思政教育。二是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科文化特点,因势利导,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巧妙融入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科史、人物史等丰厚的教育资源,借助其探索科学、追求真理的过程,来引导、教育学生。[7]

课堂教学模式仍需改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践活动65.25%;情景模拟51.24%、小组讨论37.51%,等等。关于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中好的思想启迪方式,72.05%的学生认为要从小处入手,潜移默化,注重课堂话语方式,引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认同;69.57%的学生认为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价值和应用讲解,与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生涯相关。从问卷分析中,发现学生更愿意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以专业实践为载体,不仅丰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而且学生可在真实、丰富、鲜活的职业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去感受课程思政教学的知识。要想提高思政育人的有效性,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仅将课程与思政简单融合并不够,要根据大学生的接受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要做到从学生主体出发,关注学生的观念、心理、行为,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做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8]

5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思政为先。“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离不开广大教师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基于系统思维,借助科学的设计,统筹各种资源,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推动这一工程卓有成效地开展。要继续挖掘蕴含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全员、全程、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切实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