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大循环视域下绍兴消费经济提升路径研究

2023-01-05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1期
关键词:消费消费者经济

赵 威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随着国际环境和我国资源禀赋的变化,国际大循环下的市场和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正在逐渐弱化,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体现了国家对经济发展战略作出了重要调整。浙江作为市场大省、消费大省,制度优势显著,在“双循环”战略中有基础、有能力实现生产与消费更加均衡。

绍兴作为市场大市、消费大市,制度优势显著,在“双循环”战略中有基础、有能力实现生产与消费更加均衡。绍兴居民人均收入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预计在“十四五”末,绍兴人均GDP 将超过15 万元人民币,这为扩大“内循环”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绍兴消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扩大“内循环”,提振消费经济发展是主战场,按照《2021 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持续打响“浙里来消费”品牌,到2025 年,居民消费率超过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5 万亿元。与此同时,浙江及绍兴消费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具体表现在:

(一)最终消费率偏低

国际比较分析表明,人均GDP 在1500-15000 美元发展阶段,最终消费率台湾地区约为70%、韩国约为69%、日本约为65%;“十三五”时期浙江省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期GDP 的比率仅为50.4%,而绍兴仅为38.7%,平均低近30 个百分点。另外,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看,绍兴市虽然超过3 万元大关,但居民人均消费率(人均消费支出31613 元/人均GDP116000 元)仅为27.25%,也明显低于温州(47.89%)。最终消费率明显偏低。

(二)疫情导致消费下降

受疫情影响,202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36 亿元,同比下降2.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336 亿元,下降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93 亿元,下降1.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3843 亿元,下降1.9%;餐饮收入2787 亿元,下降8.4%。2020年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34 亿元,同比下降近15%。其中,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旅游住宿业、汽车、家用电器等主要行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的营业收入大面积下降,甚至无法持续经营。疫情对消费心理、消费减支带来重大冲击。

(三)消费环境有待改善

一是市场秩序没有完全规范。2020 年,浙江省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与咨询245483 件,同比上升16.3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1 亿元人民币。(受理商品类投诉46495 件,占投诉总量的55.27%;服务类投诉37626 件,占投诉总量的44.73%。)浙江消费市场秩序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远远达不到消费者所期待的水平,在信息技术消费、互联网消费与服务消费等新业态领域,市场秩序的规范度还非常不完善。二是没有有效的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作用。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备,同时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冒牌货、残次品、不实宣传、诈骗交易等现象仍然凸显。而且消费者一旦维权要举证、鉴定、解决、执行,各环节的成本较高,妨碍消费环境的优化。三是消费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例如康养业、信息技术服务、线上培训、小区商服、物流分拨配送等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规划的建设方案难以实施。

(四)城市夜经济持续发展缺乏动力

2020 年9 月8 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美团点评第三方机构共同研制开发与编制全国首个透视时空差异的省级及区县夜间经济活跃度指数——《浙江省夜间经济活跃度指数1.0》。据报告显示,浙江省夜间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淡旺季特征,2019 年第一季度夜间经济活跃度最低,第二、三季度逐步上升,第三季度活跃度最高,第四季度出现回落。受疫情的剧烈冲击,浙江省2020 年2 月的夜间经济指数呈现明显的负增长,同期降幅高达八成。2020 年《加快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实施意见》被浙江省政府发布,城市夜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然而,夜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夜生活单一,没有地方特点。夜生活局限在夜市走一走,小吃吃几口,天长日久,市民会感觉到夜生活不过如此,尤其是暑期天热,会放弃夜间消遣和娱乐。二是夜间市场的监管制度没有规范和实施。由于部分区域的夜市经济处于自发态势,市场管理、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缺少规范的夜市场检查和监管制度,导致存在就餐环境较差、卫生条件不达标、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给夜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三是夜消费配套措施尚不完善。夜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配套措施支撑,如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在停运时间一般为22:00 点,参与夜经济的消费者想要往返只能以叫出租车、私家车等方式出行,超过22:00 点,在中心繁华商圈、KTV 等娱乐场所、出租车叫不到,网约车不来的情况也很普遍,这导致消费者夜间出行很不方便。同时24 小时经营的购物商场、餐饮业、停车场并不多,参与夜经济的消费者会被购物、餐饮、停车等问题困扰,这些因素又导致夜经济无法持续发展。

(五)促消费体制机制待完善

目前,浙江促消费的机制有两条线,分别是流通与消费工作领导小组与促进消费联席会议制度,分别由省商务厅和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部分地市消费促进工作机制没有建立,可见政府部门对消费没有应有的重视。另外,消费数据监测统计制度不够完备,仅依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核心的消费数据进行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并不能如实客观提供绍兴市消费的可靠数据。

三、促进绍兴消费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商旅融合发展,促消费增长

在新冠肺炎疫情被有效防控的同时,社会消费、旅游消费和居民生活消费会出现触底反弹的迅速增长。把文旅消费与商品消费有机结合,实现商旅联动,同步快速增长。

绍兴作为旅游城市,首先以争创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全面撬动文旅消费市场。完善政策配套,打造一批知名文旅品牌。制定加快发展文旅经济、建设文化强市和旅游强市的相关政策,系统研究制定文旅项目落地奖励办法、支持文旅企业壮大发展的措施、促进居民文旅消费政策等,尽快在全国宣传和树立城市文化品牌,并形成以龙头带产业的发展链条。其次,应考虑面向省内居民和游客开展商旅联动提升消费增量。一是通过发放消费支付优惠券、购物券、景点免门票等方式引导省内外游客转型为购物需求者;二是将商业街打造成景区、将消费环境优化为场景空间、消费活动增加与消费者互动环节,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购物与休闲的体验感,从而带来消费增量。

(二)数字经济时代,线上线下消费模式结合,提振消费经济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创造了新生消费方式,比如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宅家经济以及低碳环保经济,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消费方式选择。同时数字经济下灵活的借贷方式满足了消费者跨期消费的需求,比如分期付款购买,新生的消费方式全方位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带动了经济升级转型。具体而言,首先,数字经济带来消费方式由传统线下到线上与线下消费结合的变革。过去,人们必须到商场、酒店、超市等消费场所实地完成购买实现消费行为。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应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协同、平台支撑,形成平台经济,消费者可以实现脚步不出家门就完成购买,几乎所有需求都可以实现线上消费。如叮咚买菜、美团外卖、天猫超市等互联网平台都可以实现消费者的线上需求。其次,数字经济为消费者提供了灵活的消费选择时间和空间,带来了共享经济、低碳环保经济等新的消费模式。数字经济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信息整合,对消费者需求给予准确的供需配比,使得社会资源得以有效的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数字经济下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更加环保和低碳,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下实现低碳友好生产和消费,使得绿色消费深入人心。

而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宅家”生活也改变了一大批人消费观念,影响了家庭消费方式,政府需适应变化顺势而为,在提供高质量消费品和培育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一是线上线下结合互促消费增长。“宅家”极大地提高了线上消费增量,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不断拓展,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等消费新模式、新方式快速发展。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等行业发展,为消费新模式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二是“宅家”生活提高对高质量消费的需求。“宅家”更深层次的影响了居民的家庭消费观念,大量时间生活在家里,城乡居民更加重视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家庭消费的品质、健康、节俭的消费需求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融入人工智能和现代元素并给人们更好健康保障的自动洗碗机、饮用水净水器、智能马桶盖、垃圾处理器等新型智能化产品成为了消费者提高生活质量的品质之选。

(三)打造独具特色夜经济,培育消费增长点

一是要对浙江夜市场的购物、旅游、文化娱乐总体布局,要系统考虑浙江本土民风习俗、传统文化、产业构成。浙江有距今7000 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 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 年的良渚文化、有作为2500的历史的国家文化绍兴古城,全省有A 级景区798 处,水乡、酒乡、书法之乡等多个文化元素,有西湖醋鱼、东坡肘子、龙井虾仁、干炸响铃、油焖春笋、醉鸡等美食小吃,具有夜经济发展的先天优势。充分发挥浙江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特色,从公共配套服务、场景设计、配套服务等方面系统设计,构建消费综合体,形成浙江夜经济高质量载体。二是通过规范的监管保障夜经济健康发展。城市管理、工商管理等部门出台并实施规范夜间市场管理制度并予以实施,例如监管部门加强双休日的巡查、驻场,进行错时执法;设立了消费服务站,快速处理消费纠纷,可对外地远程消费纠纷进行快速处理。规范饭店、摊位、市民的行为,对占道经营、车辆乱停、垃圾污染等现象整治,保证市容市貌。三是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夜经济发展环境。夜经济活动离不开良好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立与适应夜经济发展的公交轨道交通,保障消费者的出行顺畅。人气高的综合街区开放24 小时餐厅、超市、停车场、影院等消费环境,确保夜经济的消费者服务。

(四)创新营销模式,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创新营销型模式,进一步推动消费经济质和量的提升。一是密切跟踪绍兴市居民消费需求及其变化,围绕居住、食品烟酒、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衣着、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等八大类,引导和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逐步形成不同品质、不同系列、不同规格的新模式,丰富市场供给,促进产业业务经营的形式、状态向高质量、多元化升级,逐步消除行政区域限制性消费的制度。二是出台鼓励第三产业(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宏观导向和激励作用,对在绍兴市举办的国际性和国家级的展览和会议给予专项资金补贴,促进我市会展业快速发展。同时,扶持和支撑各地区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商业贸易促销节会活动,比如购物节、消费洽谈会、主体文旅节、音乐街区、应季美食节等,学习苏州的“姑苏八点半”、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创新打造叫得响的夜经济品牌和优异的商业环境和消费氛围、增加客流量,掀起“浙里来消费”的新热潮。三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多样化的业态创新和营销创新。继续深化与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合作,鼓励企业扩大线上销售,支持商业企业开发APP、小程序或采用网红直播等方式开辟业务和拓展客户。

(五)开展消费者放心活动,优化消费环境

助推消费经济发展要以最优质的消费环境营造,消费意愿提升为基本保障。一是实施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过程中应用浙江优势的“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方法,建立健全更加严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与其相匹配的更加高效的消费争议解决机制。在出现消费争议时,不仅要依据法律法规,更要依靠社会中介组织,比如消费者协会,让其在日常的消费维权、消费督导和健康消费宣传中发挥作用。二是确立高标准的消费市场监管信息系统。积极挖掘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建立拉网式线上线下结合市场监管网络,使得商品的来源渠道、流向去处、交易过程记录完备,交易全程可管控。对冒牌、伪劣商品和商业欺诈行为不姑息,零容忍。三是搭建消费信用生态圈。对于消费者满意的优质信用单位进行梳理,建设典型示范单位,大力宣传。倡导商业企业和行业组织创立并完善信用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要以社会公众综合评价和消费者参与评价为主体。四是完善城乡融合网络消费设施建设,消除地域对消费者的限制。抓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时机,加快建设消除区域壁垒的共享型和智能型消费网络设施,促进便利、高效的消费渠道为居民更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消费消费者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40年消费流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知识付费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