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资金成本 提升企业资金运营能力

2023-01-05丁治国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1期
关键词:情况经营资金

丁治国

一、前言

企业的各种经营生产活动都离不开资金、资本的流动。企业资金的运营能力,实质上是其对各项资产进行有效调整、周转的体现。也就是说,资金运营能力可以用企业的资产周转率进行分析,当企业资金周转率越高的情况下,企业的资金运营能力越强,资金的利用率、利用效率也就越高,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好地面临各种经营、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从而确保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可以稳定有效的展开。

二、资金运营

通俗的来讲,企业资金运营主要体现在企业流动总资产上,其资产的流动效率,在于总资产中可以进行周转,并用于经营、生产活动中的资金。该部分的资金投入往往与企业的运营利润直接相关。良好的资金运营能力,则需要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充分调动流动资金,并使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到经营生产中,使企业的各项活动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发展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也就是说资金运营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经济、管理实力。为此,在现代企业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资金运营水平的全面提升,不但需要长期保持充足的流动总资产,还需要合理利用这些资产来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资金运营效率的提升对企业的意义

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的资源往往是比较有限的,为此需要在更多的周转过程中使有限的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并帮助企业创造能够获得收入的空间。在通常的劳动、回报概念中,劳动所做出的贡献与回报几乎是完全相等的。而在资金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资金运营不但需要取得与资金投入相等的资金回报,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可回报的面,简单来说是从一等份的资金投入中,寻求两等份以上的资金回报。这就需要企业合理的配置资金,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在避免产生不必要浪费的同时,提升资金的组合配置体系,使企业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发挥降低成本、提升收益的实际效用[2]。

四、企业资金运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整体资产管理能力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的正规化使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走在逐步提升的道路上。首先,现阶段企业对资金安全性的重视,使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流动资金的占有量。但是在实际工作的展开过程中,企业的资金占有量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这就导致了流动资金、现金的不足[3];其次,从企业资金流动性方面展开评价,我国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固定资产、存货量、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固定资产的增长与固定资产能够产生的价值相关联,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利用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投资。在没有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情况下,对固定资产的忽视会导致其的流失。而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往往缺少固定资产正确利用、规范利用的意识。通常在固定资产的利用过程中,很少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导致固定资产并没有创造其投入本身应该获得的价值。此外,存货周转率能够体现存货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资金流转情况。在存货周转率较低的情况下,各个环节的资金流动速度较慢,导致存货成本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无法有效的将存货进行变现,最终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生产利润[4]。

(二)成本控制水平低下

多年以来,我国市场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爆发性的利润增长使企业将生产经营重心放在企业的盈利上,并没有充分重视对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当前,在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中,其企业内部缺乏良好的成本管理体系,而成本管理往往是由企业决策人决定,具有极高的随意性,这就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造成了一定的成本浪费。虽然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获得了数额可观的利润,但利润率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特别是生产、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应当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内容,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控制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生产与制造成本。但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展开对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导致成本的积累,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连锁反应,使产品的定价存在不合理甚至出现亏损的现象。

(三)资金结构不合理

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我国多数中小型企业中比较常见。一方面,企业在经营生产的过程中,大多数资金都会被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所占用。当这些资产不能及时变现的情况下,企业的负债便在所难免。若长期存在这样不良的资金结构,导致企业的资金循环空间变得更加恶劣,在阻碍企业发展的情况下,使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只能长期保持既定的企业经营生产模式[5]。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缺乏对自身资金结构进行优化的魄力。对资金结构进行优化,往往需要专业的财务团队对企业资金情况进行有效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的资金结构改善提出科学有效的意见。同时资金结构的改善实现难度较大,大多数的企业在改善资金结构的过程中,多倾向于通过筹资、融资等方式从外部来获得更多的流动资金空间。但是,筹资、融资本身对企业业务能力、竞争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筹资、融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势必陷入无法避免的资金结构难题中。

(四)资金运营体系不完善

良好的企业资金运营体系可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循环,但现阶段多数企业的资金运营体系都存在较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少企业的资金审批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企业在审批制度中过于严格或者复杂,会导致企业的资金运营效率受到影响,每笔资金的进出都需要大量的人员部门进行审核。其次,过于宽松的资金管理,会导致不少企业在经营、生产的过程中出现资金流动过于频繁的现象,导致资金的追溯存在较多的问题。而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缺乏业务知识的情况下,其审核、支付的效率存在低下的现象,这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资金运营[6];第二,大多数企业为了提升资金的管理效果,采用更加先进的集中运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较高的集成化、系统化,但是在资金不够集中的情况下,资金的统筹管理则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资金的使用流动信息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下,需要财务人员人工对其进行分析和核算,在提升管理成本的同时,也会降低资金的运营效率。为此,在采用资金集中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建立良好的信息匹配机制,并针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业务流,建立有效的指标、报表自动分析判断制度,以便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资金利用的情况提供有效的协助;第三,资金的管理需要一个有效的控制手段以及机制,但多数企业在缺乏成本控制机制的情况下,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办法,也很难制定对应的控制指标。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良好的预算执行机制,特别是企业在管理改革不彻底的情况下,预算执行机制仅仅是一个名号,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因此,资金的有效运营便无从谈起,更无法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使资金运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提升企业资金运营能力的策略

(一)提升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

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重视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一方面,需要建立账龄表,每个月对账龄表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以及行业特点制定合理的坏账政策。对于长期存在挂账现象的合作对象,需要对其的挂账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对应的催收计划。另一方面,需要对债务企业的平均收账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管理,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建立对应的政策,以提升应收账款的回收效率。

其次,应当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一方面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合作信用制度,为合作企业建立一个衡量企业信用的标准,并根据购买方的回款情况、时效性、坏账率、损失情况来进行评价,同时利用该信用系统,在企业经营、生产、合作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比如信用值较低的企业,则需要注重直接支付的合作方式[7]。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良好的收账政策,以双方合作时签订的约定为基础,根据应收账款的实际情况进行催账,并根据催账结果来考虑是否应当使用法律途径解决应收账款问题。此外,企业还可建立合理的收账程序以及催讨措施。企业正常的收账程序是需要事先通知对方进行收账,在通知无法达到收帐目的情况下,需要采用面谈的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而在面谈依然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则需要采取法律途径来进行收账。但在诉讼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诉讼的成本,若诉讼成本大于80%,则不建议采用诉讼手段。同时,若采用诉讼可能对企业形象带来不良的影响,也应当考虑其他途径来回收账款。

在此基础上,应当建立良好的存货管理机制,一方面需要加强采购环节的有效控制,对采购量进行充分的计算和计划,并联合生产、制造环节的信息,对每一个环节的存货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建立对应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在销售环节,应当快速将存货进行变现,因此需要对营销部门进行严格的管理,在有效拓展销售空间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激励制度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需要结合企业经营的实际需求,对固定资产进行综合的评价,同时对其未来产生的价值、收益进行综合的核算,相关数据需进行登记记录,以保证固定资产的转移得到有效的追踪;其次,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进行全面的管理,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保养,以减少固定资产出现的损耗现象,并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需求,合理分配固定资产,使固定资产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

首先,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当提升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意识。一方面,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制定对应的成本控制政策、预算执行计划以及激励政策,使成本控制政策在制定后得以有效的落实。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对成本费用进行明确的划分,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进行有效的区分,并在成本、预算的使用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分摊,从而对其的用途、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的追溯,根据成本、预算的具体使用情况,建立固定和变动成本两个模块。固定费用包括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水电费房租,该费用只与数量相关,不会随着企业的经营生产发生较大的变动,对其的管理应当根据实际状况合理展开便可以。对于变动成本,则需要加强有效的控制,并针对变动成本建立良好的预算执行计划,合理控制变动成本的支出,以避免因为变动成本所带来的财务风险[8]。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根据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求,通过技术的优化、管理过程的调整,提升对原材料、加工过程、管理过程的成本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三)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首先,在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自由现金流与企业发展资金的有效平衡。一方面,需要在业务稳定的情况下,考虑扩张、发展的实际需求,等资金流平稳运行后,再展开发展和扩张,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应当积极展开多余资产占用的快速变现,对于当前无法实现利益创造的资产进行及时的处置,从而减少维护、仓储等管理成本的支出,节约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同时,还需要控制企业的负债比率,对其进行良好的结构调整,保持其相对稳定的状态,确保自由资金与企业发展资金需求的平衡性;其次,需要建立良好的筹资组合方案。在企业债务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企业的筹资成本较大,为此需要采用良好的筹资组合方案,以避免负债对资金流动带来的不良影响。这就不仅需要建立企业筹资预算制度,在实现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对筹资工作做到心里有底,还需要确定企业的发展是长期还是暂时的,从而确定筹资的目标,进而选择更优的筹资组合方案。

(四)建立完善的资金运营管理体系

在资金运营管理体系的完善过程中,首先,应当建立合理的审批机制。一方面,每一笔资金的流出应当由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考察,明确其支付理由是否充分、金额是否符合相应需求。在此基础上,资金的流出需要经过财务人员的有效审核。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企业的业财融合,培养财务人员进入到业务岗位,了解业务实际情况,对资金的流向进行准确的判断,保证财务审核工作的高效运行。其次,需要展开资金管理系统的有效创新。一方面,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成本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不同的经营目的、生产项目的成本情况,并掌握成本管控中的不足,鼓励部门之间的排名和竞争,提升企业的成本管控效率。另一方面,需要还原企业各项费用对企业具体影响。并及时披露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预算成本的执行情况是否发生变更,并采用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手段,提升信息分享匹配的效率,从而提升企业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最后,应当建立集中风险控制机制,一方面需要设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由财务中心进行统一的审核和财务管理,避免子公司带来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中的权责机制,在权责分明的过程中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督,并提升企业的风险防控意识。

六、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资金运营水平可以直接体现企业的竞争发展潜力,为此企业需要直面当前资金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在降低资金成本的同时,提升企业资金运营水平,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为此,企业需要充分掌握自身的流动资金现状,并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在此基础上优化企业的资金结构,使企业的资金运营管理体系变得更加完善,从而满足企业在资金运营过程中的多方面需求。

猜你喜欢

情况经营资金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