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西地区温室灵芝栽培技术

2023-01-05郭成义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菌棒覆土灵芝

郭成义

(凌源市良种场 辽宁凌源 122500)

灵芝又名灵芝草、仙草等,药用价值高,有益心气、安神、坚筋骨、利关节等功效。 灵芝形状新奇多样,色彩艳丽,还可以形成各种造型,制作成盆景和工艺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 辽西地区温室栽培灵芝的优势

辽西地区保护地发展历史久远, 但由于当初建设的温室普遍比较低矮, 不再适宜蔬菜和花卉的种植。 而灵芝对温室质量的要求不是很高,温室达到通风、保暖的要求即可。 因此,许多“过时”的温室非常适合灵芝的种植。 近几年, 随着温室品种结构的调整,食用菌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灵芝价值较高,许多棚户都会选择温室来种植灵芝。

2 栽培方式的选择

灵芝有2 种栽培方式,即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采用段木栽培方式时,灵芝生产周期需要1~2 年,产量比较低,但质地优良,商品价值好。 段木栽培灵芝最大的特点在于子实体菌盖厚实、宽大、色泽鲜亮,品质较好[1]。 其中,短段木熟料栽培方式的生物转化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而采用代料栽培方式时,灵芝生长周期从接种开始到采收结束,仅仅需要3 个月左右,灵芝产量比较高,但子实体质地疏松。 因此,辽西地区多采用短段木熟料栽培方式。

3 短段木熟料栽培技术

3.1 工艺流程

原木选用→截段→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脱袋覆土→栽培场管理→采收。

3.2 树种的选择及切断装袋

大多数阔叶树种都适宜栽培灵芝,多选用栲树、柞树及枫树等木质较硬的树种,树木直径在6~20 cm范围内较为适宜。 一般在树木储存营养较丰富的冬季接种前15 d 使用。在选好树种后,将栽培用的段木抽水后10~12 d 运到灭菌场地附近, 用锯截成长度12~13 cm 的段,尤其注意断面要平。

短段木用绳捆扎成捆,每捆直径约30 cm,重约7 kg。捆扎时,用小段木或劈开的段木打紧,并剔除四周枝杈,以免刺破塑料袋。 捆扎成捆后装袋,将袋口用活结扎紧。 如果袋头用3 cm 的无棉塑料颈圈套口,既可以避免袋内出“黄水”,又利于在菌棒发菌后期供氧,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3 灭菌、接种、养菌过程

高压灭菌于0.15 MPa 蒸汽压力下维持2 h,常压灭菌于100℃下维持15~20 h。灭菌结束,待料温降至70℃时出锅, 搬入干净并消毒过的接种室内进行冷却,待温度降至30℃以下接种。 在灭菌段木移至冷却室或接种室的过程中,必须用塑料薄膜覆盖料袋,以防止灰尘污染,避免杂菌感染。

选择优质灵芝菌种在接种室内使用接种机等设备进行接种,17 cm×33 cm 的菌种袋(1 kg)可接种8~10 个灭菌后的菌袋。 接种时要使菌种均匀地涂播在两段木之间及上方段木的表面,用手压实,为了防止菌种在袋内移动,在扎袋时需要达到不留空隙的程度。

养菌是将接种后的短段木袋置于通风干燥的室内较暗处培养。 菌袋可以摆放在可移动的层架筺中,也可“品”字形垛式摆放,棉塞不相互挤压。 接种后一周内将温度控制在22~25℃, 一般2~3 d 菌种萌发,7 d 内菌丝连接成片。 菌丝首先沿形成层生长,并形成醒目的菌丝圈, 然后逐渐进入木质部和髓部沿维管束生长。 当菌丝定植后,室温可调节到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每天中午通风1 h。 随着菌丝生长旺盛,呼吸量加大,袋内开始产生水珠,此时要适当加强通风,每天通风1~2 次,每次1~2 h。 在接种后15~20 d,当断面形成菌膜时,可解开袋口,微露细缝,使之通气增氧降湿,待袋壁水珠消失,再扎好袋口。 按照这种操作方式连续处理3~4 次, 菌丝就能健壮生长。 经过45~55 d 培养, 菌丝在料内长透,再经15~20 d 培养便可达到生理成熟,室内培养周期约2 个月,气温低时培养时间稍长。

3.4 整地做畦、割袋、脱袋、覆土

将选好的场地于晴天翻土深20 cm。暴晒后按东西走向做畦。畦床宽1.5~1.8 m,高30 cm,长不限。场地四周开排水沟,沟宽45 cm、深30 cm 以上。

每年4 月末至5 月初,选择气温在15~20℃的晴天或阴天排场,可将菌棒摆放在芝场内适应养菌“假植”15 d, 促使菌棒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菌丝体或者菌皮的损伤重新愈合。 在此期间确保温室通风良好,给予一定的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 菌棒进场地时按照菌丝培养熟化程度分类排场,以便管理。

菌段入温室15 d 左右开始开袋覆土,埋段。覆土材料要求用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土粒直径以0.5~2.0 cm为宜,覆土材料加入生石灰调至pH 为8。 菌棒覆土应选择气温在15~20℃的晴天或阴天进行,切忌雨天操作。 首先去除包装袋,接种面朝上放在已做好的栽培畦内,菌材间相距7~8 cm,畦内菌棒的表面应该在同一平面,有利于均匀覆土。

3.5 灵芝出芝后的管理

埋土后,如果气温持续在25℃以上时,通常10~15 d 即可出现灵芝子实体, 此时芝床内温度要保持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减少通风次数, 促其芝蕾伸长形成芝柄, 同时给予较强的散射光,以利芝蕾顺利分化。 在生长初期生长的仅是菌柄部分,灵芝菌柄生长至3~4 cm 时,利用刀具进行疏蕾修剪,每菌段保留一个菇蕾,间距在20 cm 以上,确保每一个灵芝开伞间距。

芝蕾出土时要适当控制通风次数, 当菌柄伸长到5~7 cm 时及时加大通风量, 使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棚温保持在26~28℃,数天后菌柄顶端即可膨大形成菌盖。 当芝蕾出土尚未分化菌盖前,棚内相对湿度要保持80%~90%, 使土壤呈疏松湿润状态,喷水时雾滴要细,可采用朝空中喷雾的方法让雾点自由降落到畦床上。 芝蕾露土时顶部呈白色,基廓为褐色。 当芝盖分化5 cm 直径后,给予偏干管理,加强通风,使畦床和菌棒湿度偏干,而且空气相对湿度也要偏干,这样可以降低芝体生长速度,增加芝盖的致密度,使芝体外观匀称美观,质密体重。

3.5.1 出芝后对温度的管理 温度是灵芝出芝后管理十分关键的因素,原基分化温度为22~28℃,子实体发育的温度为18~30℃。 温度持续在35℃以上或10℃以下时子实体发育难分化[2]。 子实体在25~28℃发育较好;在25℃以下生长速度较慢,但质地坚实、皮壳层发育好、色泽深、光泽好;在温度偏高(30℃左右)时子实体生长快,个体生长周期短,但菌盖薄、质地差。

3.5.2 出芝后对水分的管理 在水分的管理上应按照“前湿后干”的原则。 一定要保证水质干净,水温与棚温一致或接近。 在灵芝生产管理中,多采用微喷灌或雾化技术,这样既能保持覆土层水分和空气湿度,又避免了因为喷水不慎使泥水溅到子实体表面而影响品质。 依据天气情况来进行调节, 一般是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雨天不喷。 根据芝体长势,在瘤状原基期空气相时湿度80%~90%,柄状原基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90%~95%,也要保持土壤呈湿润状态(土壤水分含量16%~18%), 以免因空气干燥而影响菌蕾分化。灵芝菌盖长至3 cm 开始着色,以盖缘表面有水珠为度。 一般菌盖长到直径5 cm 以上后要减少喷水次数和喷水量,提倡偏干管理,这样可以降低芝体生长速度,增加芝盖的致密度。 子实体发生个体较多时多喷水,子实体发生个体较少时少喷,芝体采收后应停喷或少喷水。

3.5.3 出芝后对光照的管理 光线对子实体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没有光的诱导, 子实体原基就不能形成,原基分化需要20~100 1x 的光照度。 如果光照不足,子实体呈黄白色,无光泽,柄长、盖小,菌盖不分化,商品价值低。 栽培前期光照要强些,后期适当降低光照度可使菌盖周边分化均匀,盖边缘圆整,朵型美观。 一般来说,使用遮光率为85%的黑色遮阳网效果较好。

3.6 灵芝的采收

单体由淡黄色变为黄褐色,覆盖边缘消失,芝盖周围的白色生长点消失,芝盖开始革质化,散落时及时采集[3]。 采收时用果树修剪刀从柄基部剪下,留芝蒂0.5~1.0 cm,利于灵芝再生。第1 批子实体采收后,停水2~3 d,一般在3 d 后在菌柄截面上又开始形成菌盖,出现第2 批芝蕾。 短段栽培一般可产芝2 年,当年收2 潮灵芝之后, 清理畦面废物, 施用灭白蚁药,待翌年清明节前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重新进行岀芝管理。

猜你喜欢

菌棒覆土灵芝
春天来了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小麦土壤氮素矿化、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旱地绞龙式精准覆土装置的设计
苗盘输送、取苗、投苗、栽植、覆土、压实、苗盘回收全过程自动化——全自动蔬菜移栽机 破解种植难题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不同温度和覆土厚度对粳稻出苗的影响
灵芝,冠县的富民之苗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