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五个支撑,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3-01-05田成川

中华环境 2022年7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激励机制志愿

文| 田成川

志愿服务是衡量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志愿服务工作的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社会推动力量。目前,全国环境保护类志愿服务项目已超过130万个,约占全国志愿服务项目总数的20%,注册参与人数达到320万。但是,我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仍处在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公众参与度仍然不高,2020年志愿服务参与率仅为6%左右,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管理不规范、资金支持不足、参与渠道不畅通、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

提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水平,是一项关系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应着力强化以下五个支撑。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支撑。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注册管理、服务记录、交流合作等制度,强化部门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加快形成覆盖广泛、机制健全、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制度体系。

二是强化组织体系支撑。组织队伍建设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基础。要借鉴内蒙古等地的实践经验,推动组建各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协会等组织,广泛动员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团体组建各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促进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发展。

三是强化品牌项目支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要增强吸引力,提高公众参与度,就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贴近群众、社会影响力大的品牌项目。近期,我们正围绕塑料污染治理,谋划打造“净塑校园”“减塑日百万志愿者行动”“守护美丽海滩”等一系列大型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并将广泛动员全国生态环境宣教系统统一开展志愿活动,通过品牌项目、先锋组织和优秀个人的示范带动,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创新,增强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促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四是强化激励机制支撑。要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同时鼓励国有企业或社会资本牵头成立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基金,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和重点项目开展提供资金支持。研究建立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荣誉制度和激励机制,营造全社会竞相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五是强化能力建设支撑。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业务骨干的培训,加强经验交流,提升专业化水平;加快建立国家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资源,便利信息交流和共享,为志愿者匹配志愿服务项目提供便捷通道。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激励机制志愿
以志愿,致青春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及权重标准的设定
小行动 大志愿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项目制与社会组织服务供给困境: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分析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