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警交通力量参与抢险救援行动的实践与经验

2023-01-05于敬业陈天立李良

中国应急救援 2022年1期
关键词:救援交通力量

于敬业 陈天立 李良

0 引言

武警交通力量主要由原武警交通部队改制组成,2018年1月1日转隶武警机动总队,是武警机动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肩负“服务国防、抢险救援”双重使命的专业化应急救援和工程战略支援保障力量。2008年以来,武警交通力量在遂行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地质灾害抢险、事故灾难救援等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履行职责使命,圆满完成了各项抢险救灾任务,维护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积累了许多实战经验。

1 参与抗震救灾行动

地震灾害突发性强,继发性突出,次生灾害群发的特征明显,破坏程度高。武警交通力量参与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多种救援作业平行展开,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本节以武警交通力量遂行尼泊尔跨境救援行动为例,重点介绍地震及次生灾害处置。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发生里氏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我国西藏拉萨、日喀则等地震感明显,聂拉木县、定日县、吉隆县大量房屋倒塌,道路中断,人员生命财产损失严重。武警交通部队第一时间启动抗震救灾行动预案,155名官兵、56台(套)机械装备千里挺进聂拉木,展开抗震救灾行动。5月3日13时20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185名官兵、120台(套)机械装备组成“武警交通救援大队第一突击队”,在武警部队前进指导组、原交通指挥部前进指挥所统一领导下,踏出国门,驰援尼泊尔。救灾官兵在余震频发,塌方、泥石流、飞石、流沙等次(衍)生灾害不断的情况下,先后两次打通樟木口岸至尼泊尔加德满都方向48千米道路,圆满完成道路抢通保通任务,得到尼泊尔政府、军方和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书写了武警部队首次以大队为作战单元成建制、大规模、长时间出境实施抢险救援任务历史。

1.1 隧道断通情况处置

位于G318线K5360处的友谊隧道长约30米,距离聂拉木县城约15千米,是通往樟木镇的咽喉要道。4月27日8时许,经初步勘察,决定采取地方公路段抢险分队在前开道,武警交通抢险分队采用跟进拓宽的方式对聂拉木县城至樟木镇道路实施抢通。11时许,救援部队突进16千米,到达G318线K5360友谊隧道口处。

经仔细勘察,认真分析,指挥部抢险救援前进指挥所决定采取“防保结合、贴壁前行,轮流作业、逐步蚕食”的战法实施抢险救援作业,作业时增派观察员,严密监控周边山体动态,相互之间密切协同,互为犄角;机械作业时,尽可能贴着公路内侧向外清理塌方体;并采用先清理出救援通道,后逐步拓宽加固的方式,保障救援队伍、物资顺利通过隘口。

1.2 雪崩掩埋道路情况处置

雪崩掩埋路段靠近G318线友谊隧道右洞口,为山谷地形。经军地联指综合分析研判,决定采取“先抢后拓,对进作业,一次成型”的战法,由武警交通力量救援官兵在积雪顶部适当位置开辟便道,先行通过,到达积雪体另一侧后,兵分两路,一路掉头与地方救援队伍配合共同将积雪全部清理干净,以利于各类保障装备跟进;另一路向前突进,开辟第二战场。实践证明,道路抢通后,受山顶积雪融化和大量机械车辆通过影响,该路段逐渐泥泞化,如不是整治及时,二次灾害极易造成道路中断。

1.3 山体垮塌情况处置

鉴于当时天色渐晚,能见度极低,且塌方量大,总队前指决定采取“开辟便道、先行通过,分组作业、轮流休整”的战法,按原先作业编组轮流进行作业,在塌方体中上部位置开辟救援便道后,组织救援部队先行通过,待后期再逐步进行清理。同时组织参战官兵轮流休整。至次日凌晨,鉴于开辟便道纵坡较大,不利于其他救援车辆跟进和深夜能见度低,分散作业安全风险太大的实际,总队前指及时调整抢险方案,采取“分层开挖,对向清理”的战法,组织2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同时投入抢通作业,全力清除塌方体。至28日10时许,塌方体清理完毕,道路顺利抢通。

1.4 桥梁受损情况处置

中尼友谊桥位于聂拉木县樟木口岸中尼界河上,海拔1880米,桥宽8米,长45米,于1964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受“4.25”地震影响,部分桥体受损,大型机械装备通过有较大风险。

队伍研究决定了处置方案:桥基础采取钢管搭设支撑脚手架的方式提高桥梁承重,桥面采取铺设木板方式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共振应力。为保障桥梁顺利加固,装备保障分队紧急从拉萨购置40吨33米长钢管,并连夜起运,于次日下午运抵一线;同时,在聂拉木县城、樟木镇人口全部转移的前提下,协调当地政府及友邻单位,购置、租借厚木板1000余块,用于铺设桥面缓冲层,保障了后续部队的救援行动。

2 参与抗洪抢险行动

武警交通力量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保持常备不懈,在行动中坚持做到“快速反应、正确指挥、密切协同、科学组织”,确保抗洪抢险任务圆满完成。本节以2016年7月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西七圩溃堤封堵行动为例,重点介绍决口封堵处置行动。

2016年7月4日0时36分,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西七圩发生溃堤,决口长106米、宽17.4米,造成7800多亩圩区受灾,4500余人被困。根据安徽省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交通指挥部紧急调集177名官兵、38台装备机械,驰援安徽芜湖,连续奋战10个昼夜,提前3天完成决口封堵任务。

11日7时15分,原武警交通指挥部前进指挥所针对决口实际情况,定下“充足准备、一次封堵、逐步加固”封堵方案。50名官兵开始装填沙袋,15名官兵用2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平整堤顶道路、修筑作业平台。针对堤顶道路狭窄,洪水长时间浸泡,承重力较差的实际,任务部队充分发挥抢险救灾重型装备效能,利用挖掘机、装载机平整运输通道,填筑错车平台,方便机械进出。针对决口两端新筑坝体内侧土质松软、易于坍塌的实际,采用“打桩固滑、铁丝捆扎,钢管纵横组网、内填石料加固”战法,在框架顶层铺设木板,形成作业平台,保证机械有足够作业面,展开抢险救灾工作。

12日6时,81名官兵、6台挖掘机、3台推土机对向削堤取土封堵决口。50名官兵兵分5路,抛填沙袋加固堤脚,逐步控制决口漫水险情。8时,9名技术专家现场指导,因地制宜设计制作U型滑槽,改装传送装置,提高运沙效率,加快封堵速度,降低劳动强度。

13日13时05分,针对坝顶作业面狭窄影响封堵进度实际,前指研究制定“开辟通道、对向突进,木桩加固、人工填石”战法,征用地方运输船、冲锋舟转运沙袋至北岸,变单向推进为双向对进,抽组30名官兵下水作业,打桩填料、铁网固定,降低水流对新筑坝体冲击,并运用新型膨胀吸水袋加固坝体。

进入12月份以来,七师一二六团各个基层单位通过学习、文艺表演、趣味游戏、发放书刊、观看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文化活动。

16日6时23分,20名官兵采用铺设多层土工布方法,对新筑坝体进行防水护坡处理。

在此次决口险情处置行动中,累计出动兵力4470余人次、装备机械830余台次,封堵决口106米,拓宽平整道路5千米;修筑机械车辆作业平台37400平方米;转运沙袋449000余袋,倒运、填筑土方量103000立方米。

3 参与地质灾害救援

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危害程度往往随着时间推移,损失急剧扩大,形势非常紧迫。武警交通力量在地质灾害抢险救援行动中,视灾情为命令,快速出动,快速到位,快速救援。本节以福建永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抢险为例,重点介绍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险情处置行动。

2016年6月21日,受极端天气影响,福建省福州方向出现连续强降雨,永泰县葛岭镇发生滑坡险情。下午16时,接到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请求出兵的函后,原武警交通第八支队闻灾思动,迅速调集合肥、福建两个方向176名兵力、61台(套)装备,多路并进,紧急驰援灾区。勘察组先行赶赴现场进行先遣侦察,通过地面测绘与无人机高空侦察,探明滑坡体长80-100米,厚4-10米,高30-50米,位于永泰丹云公路葛岭至丹云段K0+300至K0+370段左侧,临近省道203线与福永高速交汇处,方量约3万方,若不及时处置,极易形成大面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严重危及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周边道路行车安全。

针对救援现场滑坡体长70米、高约80-100米、平均厚度12米、山体底部挡墙已挤压变形开裂,且山体还处于位移变形中的实际情况,武警交通力量立即采取了警戒封控措施。面对地势险峻、山坡陡峭、坡体松软、空间狭小,山体随时可能垮塌等困难,通过科学研判,采取“坡顶卸载、接力转运、坡脚反压、刷坡整形、喷浆固坡”的战法进行排险;即由稳定土体向中央区域“梯次推进、开挖平台、分层剥离”,首先采用智能遥控挖掘机连环倒运对滑坡体进行卸载,再接力转运将土由山腰运至坡脚反压固底,防止滑坡体继续位移。利用5天时间圆满完成了山体滑坡情况处置。累计清理滑坡体约8万方,回填反压土方3万余方。

4 参与事故灾难救援

生物化学制剂泄漏、危化品爆炸等事故灾难具有危害严重、影响面广、处置专业性强、伤害特殊等特征,对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合成行动能力、持续战斗能力和指挥员的现场控制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武警交通力量在遂行此类任务时主要担负道路抢险保通、清除障碍等任务。本节以天津港“8.12”危化品爆炸事故抢险救援任务为例,重点介绍侦检洗消、打通道路、爆炸废墟清理等任务处置行动。

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天津港瑞海物流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9亿元。

8月19日至31日,按照原交通指挥部统一部署,交通三总队组织所属交通第九支队主要担负爆炸中心点核心区域1、2、3号区域的道路打通、物资转运和集装箱清理等任务。8月31日,核心区清理完毕。主要处置行动如下:

4.1 勘察先行,快速投送

灾情发生后,支队立即启动行动预案,组织兵力、装备抽组,第一时间派出先遣勘察力量,对沿途道路、灾情等情况实施先期勘察,为部队快速投送提供情报保障。机动命令下达后,武警交通力量采取摩托化机动的方式,昼夜兼程驰援灾区。

4.2 梯次投入、量情用兵

武警交通力量到达灾害地域后,根据核心区的任务分布情况,由1组对核心区主干道道路进行清理,为后续部队梯次投入开辟通道,根据情况适时投入2组、3组参与现场清理行动。

4.3 分片划区、同步推进

为迅速打开局面、扩大战果,支队前指根据任务分工,合理优化兵力,支队将任务区划分为3个作业点,将救援兵力分为3组,在3个作业点同步展开作业,有效加快了救援行动进度。

4.4 由外及内,稳扎稳打

通道打开后,在支队前指的统一指挥下,3个救援组采取“由外及内、由上至下、分层吊装、由下至上、长距降高、逐层清理”的战法实施救援;针对核心区危化品种类多的情况,为确保行动安全,在友邻单位防化兵的侦测下,部队采取“先行侦测、会同专家、分类标示、慎重处理”的战法,稳扎稳打,全面推进救援行动。

5 经验与启示

5.1 反应迅捷是完成任务的前提

要做到人员收拢快、物资装载快、机动到位快、处置展开快,第一时间将大型工程机械、操作手前置于任务一线,将装备、人员进行科学编组,迅速投入到抢险救援任务中去。

5.2 精准勘察是完成任务的基础

利用冲锋舟、六旋翼无人机、GPS等多种侦察设备对受灾地域进行水、陆、空立体侦察,及时收集掌握灾害类型、性质、发展趋势等灾情信息,形成灾情侦测报告,为首长指挥决策提供有力的情报保障。

5.3 技术方案是完成任务的关键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长,技术骨干根据救援现场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援方案,因情施策、活用战法,全程加强一线技术指导,最大限度加快抢险救援进度,为科学有效展开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5.4 科学指挥是完成任务的根本

在遂行抢险救援任务时,参与力量广,指挥层级多,通常由驻地政府会同军、地、民三方建立联合指挥机构,行动中按照“一盘棋”的思想,明确各救援力量间的协同、支援、保障关系,统筹调控救援行动,确保各方力量划区分段、多点联动、相互支援,在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各救援力量严密组织、指挥顺畅、协同密切,把科学决策、精准指挥贯穿任务始终,高效完成救援任务。

6 结语

武警交通力量参与了多次国内及跨境重大灾害事故抢险救援行动,为建设“全面过硬全域多能新型交通力量”和遂行战时道路工程保障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磨合了军地协作机制,为武警部队(战区)、应急管理部、交通运输部等职能部门指导武警交通力量建设、发挥关键性作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猜你喜欢

救援交通力量
紧急救援
繁忙的交通
3D打印大救援
小小交通劝导员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救援行动
怀疑一切的力量
紧急救援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