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弊病与重建

2023-01-04赵儒煜王一博

人文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分工国际贸易供给

赵儒煜 王一博

内容提要 国际贸易理论自绝对成本说以来,一直以供给领域的解释为主流,以分工为前提或者内因,以供给方面的资源禀赋优势或竞争优势为动因。虽有从偏好入手讨论需求的作用机理的理论,但集中于产业内贸易,不具有覆盖整个国际贸易各种形态的普适性。为此,我们尝试重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逻辑:在不完全市场前提下,需求是国际贸易的决定性成因;真正“看不见的手”是预期,而非价格。从产生机制看,需求预期中的价格预期、偏好预期、功用预期分别在俄林商品、林德商品、波斯纳商品的供给选择决策中发挥主要作用;在产业商品的供给选择中,需求的价格预期、功用预期、偏好预期兼有而略异,其中功用是门槛,价格是主因,偏好有影响。从影响来看,国际贸易带来了国际分工,而非国际分工导致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借助其技术垄断优势片面夸大了其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并借此维系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盘剥;保护主义政策客观上存在前提制约,美日等追求产业回流的政策效果甚微可以证此。这些理论总结构成了其与传统理论的巨大差异。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理论体系是否科学,关键在于其能否解释现实现象的形成机理并预测其发展趋势。而发现传统理论与现实的悖离,则是理论进步的阶梯。唯有借此对传统理论的核心逻辑进行反思与重建,才能使理论对现实更具有解释力和指导力。国际贸易理论正是如此演进而来的,也正面临着这一课题。

迄今为止,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逻辑在于供给的国际比较,从绝对优势说到产业竞争力理论,从生产效率到资源禀赋,从规模经济、厂商异质性到国家竞争力,研究逐步深化,日益贴近现实。但其中仍然出现较多的理论与现实的悖离现象,显现出了其自身的逻辑漏洞。

首先,从现实来看,很多现象是国际贸易理论核心逻辑尚未解释的。一些商品在某国有绝对生产优势但没有形成出口,如中国的小米;一些国家有巨大禀赋优势但进出口却是反向而行,如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同类商品间的进出口既有择高价的也有择低价的,价格竞争在此失去解释力;国际分工并非必然带来双方获益,如农业国之间的水平分工和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垂直分工;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带来了价格的均等化但并未因此而使国际贸易消亡,反而使其更加繁荣,如欧盟……这些典型案例表明,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解释力遇到了挑战,迫使我们去反思其理论范式的弊病。

其次,从理论逻辑来看,对于“我是谁、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这些一般理论的终极之问,国际贸易理论的回答存在很多问题。其一,关于“自我定位”,迄今为止的理论演进在本质上是循着供给竞争线索展开的国际分工理论。那么,这个只探讨供给的理论能否全面解释包含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国际贸易问题?其二,关于国际贸易的成因,主流的国际贸易理论基本上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交换的成因,但是,社会分工引发市场交易就意味着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成因吗?其三,关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结局,为什么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垂直贸易、农业国之间的水平贸易往往不能带来双方福利增加,为什么国际贸易带来要素价格均等化却没有令国际贸易消亡,国际贸易到底会如何影响世界经济?这些问题都深刻质疑着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力和原理性。

针对上述理论问题,本文将着力探讨已有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构建中的逻辑弊病,追本溯源去探究国际贸易的本质和其理论体系应有的逻辑框架,并尝试进一步回答国际贸易的起源、国际贸易对经济活动的作用机理及其本身去向等问题。

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逻辑

国际贸易理论的沿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由分工获益出发的古典理论;其二,是由资源禀赋论诱发的批判、补充该理论的现代贸易理论;其三,是尝试以新的理论范式重新梳理国际贸易机理的当代研究。

1.古典理论的分工获益逻辑

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在英国的兴起,英国资本主义急速扩张,强烈要求海外市场的支持,而传统的重商主义思想无疑是理论上的最大障碍。于是,亚当·斯密提出绝对成本说,首先批判了重商主义以货币金银为财富唯一形式的观点,强调“一国财富,不只是由它的金银组成,而且也是由它的土地、房屋和各种各样的可消费货物组成的”。(1)A.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The Electric Book Co, 1998, pp.363~437.他随之又批判了重商主义认为贸易是零和游戏的观点,强调贸易对双方都将带来利益。在此基础上,斯密强调国际贸易的前提是分工,而两国产生贸易的根本动机是两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斯密天才地以劳动时间为劳动价值的指标,以简单的两双模型(2)两双模型,即两个国家两个产品的分工问题。揭示了每个国家按照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分工,生产出口本国生产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进口本国生产成本绝对高的产品,如此则可借助分工实现财富的整体增加。

绝对成本说完成了批判重商主义的使命,但在解释国际贸易成因上却缺乏普适性。为此,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3)D.Ricardo, On the Principle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1, p.69.沿用了亚当·斯密以劳动时间标识劳动价值的方式,以修正的两双模型解释了更加符合当时英国独大情形的贸易成因: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成本劣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成本优势,两国照样可以通过贸易获利,参与双方只要各自选择自己比较成本低的产品进行专业化分工即可。

古典理论的核心特征在于为促进国际贸易而以国际分工利益为动因,致使国际贸易理论走入被国际分工理论取而代之的歧途。

2.要素禀赋论诱发的比较优势成因探讨

(1)要素禀赋论与里昂惕夫悖论

古典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动因是分工获益,而分工的依据在于比较优势,那么比较优势的成因又在哪里?H-O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禀赋差异做出了回答。(4)B.Olin,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pp.3~22.

H-O理论的基本逻辑是,国际贸易产生于价格差,而决定价格差的要素包括消费者的需求和渴望、影响个人收入乃至需求的生产要素所有权、生产要素的供给等。其中,虽然需求条件不同会产生影响,但有时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巨大差异也会对贸易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生产要素(土地除外)在所有商品中的比例相同这一假设对该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修正都不能忽略这一假设。由此,俄林排除了除生产要素的供给(资源禀赋)外的其他因素——需求、技术差异的影响,使资源禀赋成为导致国际贸易的唯一要素。同时,俄林认为,国际贸易最终的归宿为所有的生产要素在所有地区趋向等同,这一观点为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接受并发展形成了H-O-S理论。(5)P.A.Samuelson, “International Factor-Price Equalisation Once Again,” Economic Journal, vol.59, no.234,1949,pp.181~197.

H-O理论跳出了两双模型的窠臼,但也徒具普适之形。在本质上,其理论逻辑只是在假设需求一致、供给的生产函数一致的前提下的狭窄分析,当然无法适用于现实世界。这种逻辑弊病被里昂惕夫揭穿。(6)W.Leontief, “Domestic Production and Foreign Trade: The American Capital Position Re-Examined,”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97, no.4, 1953, pp.332~349.里昂惕夫通过对美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研究,得到美国出口劳动财货、进口资本财货的结论,这与H-O理论的逻辑完全相反,也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悖论带来二战后对这一理论的反思与批判,构成了新贸易理论的主要思想动力。

(2)H-O理论的前提修订

针对H-O理论逻辑的狭窄性,对其假设与理论前提的反思和拓宽成为相关研究的直接课题。首先出现的是人力资本概念的导入,舒尔茨试图以此说明传统的资本概念并不全面,如将人力资本引入美国对外贸易分析,则里昂惕夫所指出的出口劳动财货问题,会因劳动力投资而变成出口资本财货。(7)T.W.Schultz,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of Research, Free Press,1971,p.1.而后则是技术进步视角的引入,波斯纳提出技术差距理论,(8)M.V.Posner,“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Oxford Economic Papers,New Series,vol.13,no.3,1961,pp.323~341.打破了H-O理论的技术不变假设和要素不流动假设,强调技术是一种生产要素并决定一国贸易的比较利益,而各国技术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度有所差异。技术领先的国家具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优势,进口国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模仿将使其比较优势逐渐缩小,贸易也随之消灭。在此基础上,阿罗总结了国际贸易技术外溢促进进口国技术进步的“干中学”模式;(9)K.J.Arrow, H.Chenery, et al., “Capital-Labor Substitu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43, no.3, 1961, pp.225~250.弗农以美国为例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的4阶段模型——新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外国仿制时期、外国产品出口市场的竞争时期、美国自己的进口竞争时期,以说明新产品生产由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的过程,同时强调创新国家必须不断创新来保持技术优势。(10)R.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Material Sourc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80, no.2, 1966, pp.190~207.克鲁格曼则通过构建北—南模型对技术创新和转让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验证了弗农理论。(11)P.Krugman,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J.N.Bhagwati, ed., Import Competition and Respons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pp.197~208.与此同时,出现了对H-O理论忽视需求的反思。林德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12)S.B.Linder, An Essay on Trade and Transformation, John Wiley Press, 1961, p.79.以不完全竞争市场、递增收益、需求偏好改变以及产品异质性等更符合实际的研究假设,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是产品存在异质性、成因是需求偏好的相似、利益则源于规模经济收益递增,并带来了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等后续研究。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研究表明其可通过细化产业内的分工来提高各国的生产效率,于发达国家则有利于提高技术核心竞争力,于发展中国家则有助于提高就业率和贸易机会并促进技术的溢出,其主要分析有法尔威及凯克斯基的新H-O模型、萨克特和萨顿的自然寡头模型(S-S模型)等。(13)R.E.Falvey, “Commercial Policy and Intra-Industry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11,no.4,1981,pp.495~511; R.E.Falvey, H.Kierzkowski, “Product Quality,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Im)perfect Competion”, in H.Kierzkowski, ed., Protection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Basil Blackwell, 1987,pp.143~161; A.Shaked, J.Sutton, “Natural Oligopolie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in H.Kierzkowski,ed.,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pp.231~239.此外,产业内贸易理论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新理论进展,形成了跨国公司内产业内贸易模型等。

(3)H-O理论的要素补充

在上述修订工作之外,H-O理论体系也有所扩展。其代表就是由凡涅克等学者提出的自然资源理论,(14)J.Vanek, “The Factor Proportions Theory: The N-Factor Case,” Kyklos, vol.21, no.2, 1968, pp.749~754.该理论认为里昂惕夫之谜在对美国贸易进行研究时过分关注于要素禀赋理论中的资本与劳动要素,而自然资源要素则是可以破解谜团的关键因子。以加拿大为例,一个自然资源要素相对丰富的国家,由于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的生产需要自然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投入进行相互的跟进,从而使该国看起来是提高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3.新理论范式下的理论总结

经过二战后30余年的局部问题探讨之后,一些学者开始尝试从整体上对国际贸易问题进行理论逻辑总结。赫尔普曼、克鲁格曼以不完全市场和规模递增为前提,将各类理论模型进行综合,从中提炼出共同要素又兼顾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延续性,并借助空间要素分析了产业集群对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作用机理,标志着新贸易理论的正式形成。(15)E.Helpman, P.R.Krugman,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MIT Press,1985, pp.1~7.波特提出钻石模型,从供给个体视角出发对贸易竞争逻辑做出了总结。该理论认为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包括生产要素、本国市场需求、相关与辅助产业状况、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竞争对手等四个关键要素及机遇和政府行为两个辅助因素,由此将理论上的比较优势扩展到现实中的竞争优势,并力主竞争优势应是一国财富的源泉。(16)M.E.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90,p.127.杨小凯通过构建内生动态优势模型去整合各种贸易理论,在起因上强调个体专业化决策和社会分工的作用,分工经济大于交易费用是贸易产生的充分条件,国内贸易可以发展到国际贸易。而由分工和专业化造成的产品生产率差异和生产成本优势,是一种内生优势。从结果来看,贸易具有福利效应,其直接结果是减少了学习时间与成本,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和生产率,有利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规模会扩张,并进一步推动分工与国际贸易。在水平较高的分工模式下,分工和贸易可以促进产品种类的丰富,交易效率利益将真正转化为贸易主体的切实利益,进而为优化贸易利益分配格局做出贡献。(17)X.Yang, Economics: New Classical Versus Neoclassical Framework, Blackwell, 2001, pp.205~280.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理论自绝对成本说以来,一直以供给领域的解释为主流,以分工为前提或者内因,以供给方面的资源禀赋优势或竞争优势为动因。虽有从偏好入手讨论需求的作用机理的理论,但集中于产业内贸易,不具有覆盖整个国际贸易各种形态的普适性。当代的理论总结与传统的H-O理论相比,虽有供给分析的深入和精妙,但不改理论逻辑上以分工替代贸易的惯性错误。

三、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弊病探析

1.自我界定的错位

迄今为止的“国际贸易理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其理论内核是以国际分工理论替代的,整个理论体系是沿着分工的主线展开的,是以解释比较优势的成因为核心的。虽然相关论述不断深入,且通过空间概念、规模经济、厂商异质性等理念的导入也日趋接近现实,但这并未从本质上揭示国际贸易的成因,也不能客观地解释国际贸易实践中的各种现象以及其中的客观规律。

第一,从基本概念界定看,国际分工溯源问题无法替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核。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因此,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核应该是在一定的理论前提下,探讨国与国之间商品交换活动的成因及其对贸易参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等机制原理。而作为本质上的市场行为,国际贸易必然包含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姑且不论供求之间孰本孰末,仅就只探讨供给而忽视需求的基本逻辑而言,这一理论就并未覆盖整个国际市场行为其本身,更遑论是否真正解释了其规律。

第二,从已有理论成就来看,由于已有理论只探究供给,其结论并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真正机制、影响、终极走向等问题。首先,从起源上看,国际分工理论强调比较优势,实际上是单纯就供给方选择结果的一种解释,并无法解释为什么有的国家在一些商品上有相当大比较优势甚至有垄断优势却没有成为出口国,例如中国有小米生产的绝对优势,但并无成规模的跨国交易。其次,从机制上看,国际分工理论从古典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到H-O理论的资源禀赋差异,再到现当代的规模经济、厂商异质性,一直围绕价格竞争优势进行分析,缺乏对价格外要素作用机制的探讨。虽然由H-O理论诱发的讨论中出现了偏好相似、产业内贸易等与需求相关的分析,但没有改变其探索供给方价格优势的主流方向。最后,从结论上看,已有理论认为参与国际贸易就会享受分工福利,经济实现快速增长、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但无法解释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之后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国家同处相互贸易之中且发达国家技术优势更大,而独有新兴工业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则整体处于增速放缓甚至长期衰退之中;此外,传统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终极是贸易自由化、价格均等化导致的国际贸易自身的消亡,而现实中却是即便存在要素自由流动、要素价格均等化,国际贸易仍然有日益频繁的倾向,欧洲统一大市场即是如此。

第三,从理论逻辑上看,已有理论基于分工是交换成因的一般性认识,认为国际分工也是国际贸易之源,因而解决了国际分工的成因,也就解决了国际贸易的成因。但是,应该看到,这种习惯性认识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在现实中,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带来的供给体系的重构,是国际贸易的后果,而非前因。在国际贸易发生之前,各国国内分工既定,各有其稳定的供给体系来满足其国民的基本需求,整个经济体系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当国际贸易发生后,两国相互出口不同的特定商品,意味着两国共同的特定商品市场中的社会生产因贸易才出现了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可见,以国际分工溯源问题替代国际贸易溯源问题的思维方式是本末倒置的。

国际贸易理论之所以长期被国际分工理论替代,其根本原因在于其自古典经济学以来形成的为供给代言的阶级局限性。绝对成本说、相对成本说的最初意义本非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而是要宣传国际贸易的好处,借重国际分工以增强说服力而已。后来的H-O理论虽以国际贸易成因探究为名,但转入窄化的供给分析,得出了资源禀赋论。现当代的诸多研究,虽然出现了从偏好入手探讨需求作用的视角,但需求在此只是产业内贸易的一个影响因素,并未建立起全面的解释框架,主要的解释逻辑仍然集中于供给,研究者借助规模经济、厂商异质性等的导入实现了研究的深化,却未改其为供给者服务的本质。

2.核心逻辑的单一

国际分工理论在核心逻辑上,专注于以价格解释一切,产业间的劳动时间差异、资源禀赋差异,同产业的生产规模、劳动生产率的厂商异质性,所有的分析都是为了解决如何让价格变得更加低廉、更加具有竞争力。这种以价格解释一切的核心逻辑,使得其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第一,由于供给以盈利为第一目的,无论具体产品如何,都可以作为“价格—盈利”的函数抽象掉。因此,国际分工理论作为专注于供给一方的研究体系,必然走向以价格为导向的理论逻辑。这不仅有其依据与理由,而且可以使其研究带有普遍性的色彩。但是,以价格为单一解释变量的国际分工理论研究具有相对静态的特征。首先,从价格入手探讨国际贸易的成因,没有反映现实中生产技术的进步。为了纠正H-O理论在价格差的成因分析中排除需求、技术水平差异的错误,现当代的学者强调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一方面关注本国市场效应,认为规模经济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导致获益能力提升;(18)P.Krugman, “Scale Economic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0, no.5, 1980, pp.950~959.另一方面,将垄断竞争纳入一般均衡模型以解释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垄断竞争可以说明双向贸易的成因——所有品牌都可取,所有厂商的成本都一样。(19)E.Helpman, P.Krugman,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MIT Press, 1985, pp.3,43~212.于是,规模经济带来的价格差是产业间贸易的主要动因,垄断竞争带来的价格相似则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成因。但是,上述分析过程都没有涉及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问题,更没有涉及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品升级问题。(20)现实市场中由于技术进步而带来产品升级进而将一种产品出口能力彻底消除的案例并不罕见。例如,胶卷被电子摄影系统取代,原来的胶卷厂商的所有出口优势都化为乌有。而波斯纳等学者从技术进步角度入手的解释,只是说明了供给的国际转移过程,而没有进一步揭示其与国际贸易成因的关系。其次,与成因探讨一脉相承的是,国际分工理论在从价格入手讨论国际贸易对市场的影响时,也无法涵盖国际贸易对产业发展特别是产业升级的影响。早期的产品生命周期等理论,描述了技术创新和转让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但与以价格解释贸易成因的基本逻辑存在矛盾,无法解释新技术下高价产品的贸易动因问题。近期的垄断竞争研究转向了相对静态下的厂商异质性问题,当厂商对需求保持对称性时,厂商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带来不同的贸易效果,在出口上强大的厂商会实现扩张,在进口上最差的厂商被逐出市场。(21)A.Bernard, J.Eaton, et al., “Plants and Produ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93, no.4,2003, pp.1268~1290; M.Melitz,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 vol.71, no.6, 2003, pp.1695~1725.遗憾的是,这些研究也没有深入到对外贸易是否有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最后,这种相对静态的研究模式导致传统理论得出国际贸易最终将由于要素价格均等化而逐步消失的结论。H-O理论把价格差作为国际贸易的起因,认为要素价格必然因国际贸易的深入开展而出现均等化现象,当价格差消失或小到不足以抵消国际贸易的空间成本及制度成本时,则国际贸易不复存在。这一看似合理的逻辑,其实只能在各国需求一致、产业技术水平一致且不存在技术进步、生产函数保持不变而只有国际贸易量在变的相对静态背景下才能实现。而现实中,国际贸易在其数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细化、各国经济更趋融合深化的背景下,并未减少,而是不断增加。二战后的国际贸易、欧洲一体化后的欧盟内部贸易皆可证此。然而,尽管技术创新、产品生命周期、收益递增等观点逐步进入贸易研究的基本范式之中,但国际贸易将因价格差消失而消亡的结论未被动摇。

第二,价格机制并非一个成熟的理论范式,这是由以亚当·斯密为首的西方经济学人的历史局限性、阶级局限性和理论思维方式局限性所决定的。从历史局限性来看,在价格机制提出的时代,市场即已存在吉芬(或泛吉芬)商品和价格下降而供给增加等多种价格现象,但由于大众消费社会尚未形成,除资本家等少数统治阶级外的社会消费者基本上是穷困潦倒、靠微薄收入勉强度日的产业工人和农民,普罗大众的节省欲望极其强烈,这使得价格上升则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则需求扩大的市场逻辑被认定为市场的一般规律,而其他市场现象,则被置于价格机制的基本规律之外。从阶级局限性来看,亚当·斯密的价格机制是为供给者和资产阶级服务的。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几乎所有的工业品都是在最初试产之后不断通过规模扩大、分工细化、技术改良等方式,实现规模经济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产品价格,不断扩大产销量。这种价格下降供给增加的过程,显然是当时的普遍现象,但却被价格机制排除在基本规律之外,只是因为这种价格下降的过程应该是消费者扩大消费的过程,而价格机制只是消费者应该遵循的规律。从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来看,市场原理包括两个部分,价格机制也存在两种作用方式。其一是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商品市场中的价格上升需求下降而供给扩大,价格下降供给缩小而需求扩大的一般规律;其二是供给严重不足的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吉芬商品”价格上升而需求增加、价格下降而需求减少的规律。这两种商品、两个机制同时并存而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前提、统一的规律性总结,说明从价格入手解释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配置问题并非最佳视角,价格也绝非唯一影响要素,其理论总结也是不彻底的。(22)R.Zhao, An Era of the Wise Man: The Expectation-Led Market Principle, Royal Collins Publishing Group Inc Press, 2021,pp.27~31.

国际分工理论坚持以价格作为分析出发点,因而也无法摆脱其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价格机制本身所具有的上述局限性,因而本身仍然是一个不成熟的理论范式。

3.研究方法的抽象虚设

经济学以抽象的理论范式去描述经济活动一般规律的研究方式,始于李嘉图。这是因为李嘉图所要解释的贸易获利现实中并不存在,只好以约定前提完成其推理过程。熊彼特将这种以高度抽象的经济模型直接替代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的李嘉图式研究方式称为“李嘉图恶习”。(23)J.A.Schumpeter, 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2006, p.448.这种研究方法,使得国际分工理论从开始就存在悖离现实的逻辑弊病,虽然现当代的厂商异质性、国家竞争力等学说也在向现实趋近,但囿于理论范式传统而仍然无法符合复杂现实的要求。

第一,李嘉图理论的过度抽象带来与现实逻辑不符的理论漏洞。首先,李嘉图经典案例中存在巨大理论缺欠。有学者发现,以英国与葡萄牙在呢绒和酒的分工为例,两国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专门生产不一定能使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增加。因此,从理论上看,比较成本说预测的极端的专业化分工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中,这也是不应该出现的。(24)赵欢:《关于比较成本理论的一些思考》,豆丁网,https://www.docin.com/p-112443003.html。其次,自由市场前提下的国际贸易不可能出现国家视角的次优退出现象。按照其两双模型,A国X商品的生产效率高于B国则出口B国;A国Y商品的生产效率更高则更会出口B国。A国X、Y商品的供给者各自关注于其自身利益,根本不可能出现A国专门生产Y商品而让对方生产X商品的情形。可见,相对成本说不过是国际分工获益的刻意诱导之说。最后,李嘉图的案例分析忽视了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差别,使得案例对于农业国失去现实意义。在此,可以考虑两种情形:两个农业国之间、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其一,如两个农业国依据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分工,则国际分工将无法实现。因为,在国际分工之前,两国都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济体系,劳动力和资源的配置也处于基本均衡状态。按照李嘉图的逻辑,双方分工、交换后出现了更多的劳动产品,但基于贸易均衡的设定和国内经济均衡的前提,多余的劳动产品并无多余的需求来支持,那么,所增剩余意义何在?如将这种剩余转售第三国,则出现新的问题:第三国未参与分工,没有贸易利益,为什么要无端导入外国产品来破坏本国的经济均衡。加之,如果A国全盘进口B国X产品并出口Y产品,B国出口A国X产品并进口Y产品,则A国原生产X产品的资源、土地、劳动力由于资源、生产技术的异质性而不能全部转移到Y产品生产中去,必然导致劳动力大量失业、资源闲置,使得X产品价格降低,从而部分或全部消除进口品的价格优势,使得其经济体系复原或进入X产品部分自产、部分进口的状态。同理,B国的Y产品市场结构也将出现类似情形,最终导致国际分工无法彻底进行。其二,如农业国与工业国间进行垂直分工,则只会给工业国带来福利,农业国的财富将流失,其经济结构会受到严重破坏。因为,工业国对农业国出口产品如为农业国已有的传统手工产品的替代品,则将基本摧毁农业国的相关产业,造成劳动力失业,但由于缺乏工业、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功能,这种经济结构的破坏基本无法修复;而工业国对农业国出口产品如为农业国不能生产的产品,则工业品估值失去参照,价格远远高于农业品。相比之下,农业国只能输出农产品或资源产品,在劳动价格被严重低估的情况下,必然造成巨大的财富流失。其结果,就是形成了工业国剥削、奴役农业国的国际经济体系。由此可见,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不仅在理论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且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互利。

第二,H-O理论开启了以单一情形为普遍现象、把单商品供给分析伪装为“全场景分析”的前提虚设理论范式。H-O理论以虚拟前提为出发点,对需求影响的忽视、对生产要素(土地除外)在所有商品中的比例相同的强调都是人为地使理论悖离现实。通过里昂惕夫的反论则不难发现,H-O理论只是伪装成普遍原理的个案总结——一个关于两国间需求(偏好)相同、生产函数相同且规模报酬不变、只有要素不同且要素不能实现国际间流动(没有运输成本限制)、贸易额对等(贸易是平衡的)的特定产品价格差的形成机制。虽然H-O理论漏洞百出,但这种以限定前提求普适性结论的理论范式却得以在现当代研究中延续下来。关于规模经济、厂商异质性等的讨论,基本上都是针对单一供给产品在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经济条件下出口价格竞争机制的探讨。就整个逻辑而言,没有对需求的关注;仅就供给而言,则是静态的、舍弃技术进步的片段性机制分析。

第三,克鲁格曼、波特、杨小凯的总结,尝试从窄化分析向普适性原理转变,但没有跳出传统理论的窠臼,也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理论范式。克鲁格曼的理论,没有赋予需求以正确的位置,只是从供给出发的逻辑深化。波特模型中包含了供需双方,更有其他相关因素,使之更接近现实,但其理论目的不是探究贸易的成因、影响等机制问题,而是为扩大出口寻找依据,因而诸多因素中孰主孰次、孰真孰伪依旧没有答案。杨小凯将生产效率提升内生化,但仍然从分工出发讨论国际贸易成因,只是亚当·斯密逻辑的继承者。

综上所述,迄今为止的国际贸易理论,仍然是以分工为出发点的、以单方面的供给分析替代本应包含供求双方市场分析的窄化的理论逻辑。

四、国际贸易理论逻辑的重建

如前所述,迄今为止的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被国际分工理论取代,只描述了国际市场中的供给部分,且这些关于国际供给的研究本身也存在着研究方法的过度抽象、前提虚设、逻辑单一等问题。为此,我们从国际贸易理论的重新界定出发,通过理论前提的重设,探索国际贸易的起因及其对经济活动的作用机制和未来发展趋势,尝试重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逻辑。

1.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因此,国际贸易理论,是指系统揭示国与国之间商品交换的内在机制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

从理论前提来看,已有的国际分工理论前提正在逐渐向现实趋近。我们沿着这一趋势,将分析前提设定为不完全市场。具体包括如下基本界定:第一,供给和需求皆有极限且非均质;第二,消费者和生产者进入和退出市场存在障碍并带来成本;第三,市场信息并不充分且不对称;第四,经济人是道德约束下的有限理性人。在此,需求和供给的异质性,意味着商品在价格、功用、偏好上有足够的选择空间。市场进入和退出障碍、信息的不对称,意味着交易成本客观存在。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除空间、技术、货币兑换、文化差异等要素外,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等制度性障碍一直存在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约束下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除供需双方个体及其集合外,还包含两国的行政主体(政府)。政府偏好(意识形态认同或传统友谊)和策略(战争联盟、产业保护、国家竞争)与市场上的经济人个体一样,其决策过程存在价格、偏好、功用等方面的多重考虑且不能实现最优,政府的保护政策也非完美。

2.国际贸易的成因

(1)国际市场的基本原理

第一,需求是市场行为的决定性成因。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可以断言,需求是市场行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和形成社会关系的动因与依据。(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32~33、32页。对人而言,“他需要的界限也就是他生产的界限”。(26)[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80页。在交换出现之前,个体生产物品的数量和范围就是以自己的直接需要为标准,而不会超出直接需要。当产品出现剩余时,交换的需要随之产生,进而形成分工、合作等社会关系。(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32~33、32页。进一步地,当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能够“创造历史”,一系列历史活动随之展开。(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32~33、32页。因此,需要是生产活动之源,而需求作为需要在市场上的代言人,也是市场成立的先决条件。同时,需求也决定了供给所能实现的产品数量、价值、甚至生产过程。马克思指出,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显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样多的劳动时间才是必要的。(29)[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17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也要求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技术等要素与消费者的需要一致,如要求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低农药、绿色肥等。

第二,“看不见的手”是预期,而非价格。由于现实中存在大量市场供求与价格机制的显著悖离现象,我们认为,真正决定市场行为的“看不见的手”不是价格,而是供需双方的预期。在此,预期是指市场行为中的需求、供给双方个体——自然人以及由此汇集而形成的社会性市场行为主体,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对其次期市场行为——需求获得满足或供给得到实现——可实现收益的预先判断。其中,消费者的预期包括对次期消费效用满足度(包括功用和偏好)和效益获益性(包括节省和获利)两个方面的预期;生产者的预期则主要是指其对次期供给的获利性的预期。

预期决定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是,通过消费者预期形成需求,进而通过生产者预期带来供给。在消费者预期追求效益最大化和生产者预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交互作用下,交易行为得以完成。如图1所示,(30)赵儒煜:《智人时代》,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第29~70页。纵轴为预期数量(E),横轴为商品数量(Q)。在供给预期尚未出现之前,需求对特定商品的功能、价格等的预期即已出现(在纵轴左侧)。需求预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供给方根据相关信息形成一定获利预期,开始提供部分商品供需求方选择。随着商品总量的扩大,需求预期向上扩张,但达到满足或失去兴趣后就向下收缩;供给预期先是随着需求预期扩张而扩张,而后则是随着需求预期收缩而收缩。这样,需求方的预期是时间上率先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供给方的预期则是在时间上滞后、居于从动地位的。而其资源配置方式,则是需求预期拉动供给预期,使资源进入或退出供给预期增大或减弱的部门。

图1 预期决定市场交易行为示意图

(2)国际贸易中的需求预期与供给选择

国际贸易的需求是一国消费者需求预期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在国际贸易发生之前,各国需求和供给之间处于相对均衡状态。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客观存在,各国之间消费者的需求预期在功用上各有侧重、在价格上因循而安、在偏好上各有文化,供需相安、习以为常。外国商品的流入打破了这种均衡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一国消费者为更好地满足需求在价格上的节省预期、显示自己社会特殊性的偏好预期和商品使用价值上的功用预期而选择特定国外产品消费。于是,国际贸易由此产生。

第一,消费者对一般日用消费品普遍存在节省预期的倾向,乐于选择价格偏低的进口商品。其前提在于进口国与出口国生产同类产品、存在同样的消费文化。这在工业化前往往只在空间距离较近、消费文化相近的区域或国家之间存在,但随着工业化推动全球化,国际通用标准逐步推广,世界各国生产了标准化商品,使得需求方的节省选择有了依据。在此,我们将这种产业技术标准化、产品标准化而仅存在价格差异的国际商品称为“俄林商品”。

第二,在低价需求之外,因消费者的偏好预期而发生的国际贸易也大量存在。当一国消费者需求的功用预期已存在本国供给的解决方案,且进口商品的解决方案与本国相似时,消费者会为了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或文化的差异性而选择同类进口商品中的特定品牌或高档商品。如早期的欧洲贵族为中国茶而着迷,现在一些非发达国家进口高档汽车等等。在此,我们将这种两国产品所能满足的需求功用类似而进口品在加工技术上更有优势、品牌更著名、价格更昂贵的商品,称为“林德商品”。

第三,当消费者选择全新的、技术垄断性的国际供给时,则其功用预期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历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垂直贸易中的产业机械、汽车、化工、电子、微电子产品皆属此类。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优势使得其高科技产品拥有绝对的定价权,这些产品以超高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其进口国消费者往往是那些以功用预期为主、兼有偏好预期的高收入阶层。在此,我们称这种出口国独有而进口国无法生产、以全新技术满足功用预期、具有价格非比较性的商品为“波斯纳商品”。

第四,随着世界分工体系的深化,国际贸易中还存在大量满足产业需求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我们称之为产业商品。特别是,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产业链的生产组织形式逐步形成并占据主导位置,产业间分工逐步向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方向转移,使得国际间产业需求空前扩大。产业商品贸易中,需求方的价格预期、功用预期、偏好预期往往兼而有之,但存在着一定的权重差异。其中,产业商品为生产特定产品所需的基本性能是供给选择的门槛值;在门槛值范围内,需求方通常选择最低价格以实现其获利最大化预期;而由于意识形态、国际关系、长期交易形成的路径依赖等要素的影响,部分企业需求的供给选择会显现其偏好预期,也有一些国家通过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改变上述价格条件迫使企业服从政府的偏好。

总之,国际贸易中的决定力量是需求,而国际贸易的需求生成则是需求的价格预期、功用预期、偏好预期在面对国内外的不同供给时各有侧重的显化过程。

3.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国际贸易带来国际分工

第一,国际分工并非国际贸易的前提或原因,而是其结果。一般而言,商品交换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但这是针对一国国内而言的,国际贸易则不同。在国际贸易之前,贸易国双方都已形成了供求之间相对均衡的经济体系。而在贸易发生后,一国出口成为对进口国的供给,两国之间的分工关系变成了由A国专门生产X产品、B国专门生产Y产品的国际分工方式。可见,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产物,而非其成因或前提。之所以传统理论以为国际分工带来国际贸易,源于分工和贸易互生互促的循环往复带来的错觉。

第二,对国际分工的认识,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出口和进口之上,而要从整个经济体系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探讨。当一国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后,也会出现一些领域既无进口、也无出口的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该国这一部分产业没有参与国际分工,恰恰相反,这是国际分工的一种特殊形态。即,这个国家这种商品的供给与国际供给恰好处于一个均衡点,同类国际供给因运费和关税等交易成本和效率成本带来的价格差异、技术优势带来的品牌效应和功用创新等都不足以与国内相关供给竞争,形成了该国供给占据国际供给中的本国份额、他国占据其他份额的特定国际分工格局。

第三,国际分工不仅是世界生产体系和世界市场的空间分割,更是世界产业体系各个分支、各个链条、各个环节从部门间到产品间、到产品内加工过程的技术分割。其中,产业技术层面的分工,对空间层面的分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个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过程,也是世界产业体系的形成过程。所谓产业体系,是应社会经济活动特定需求而产生的各个产业因其内在相关性共同构成的经济体系,是产业技术和特定空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产业生态大系统。产业体系从其形成之初,就存在着技术和空间两个层面。(31)赵儒煜、肖茜文:《东北地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全面振兴》,《经济纵横》2019年第9期。这个世界产业体系的形成,始于工业化之后。国际贸易首先展示了其由产业技术所决定的分工特征,不同国家因其产业技术水平不同而分别形成了其在国际产业体系技术层面上的自我定位。而这种技术体系的空间分布,就客观形成了世界产业体系的真实状况。

(2)国际分工形成了发达国家占据统治地位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国际贸易带来了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形成了世界产业体系,并进一步构建了世界市场的利益分配模式,逐步形成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基本框架。

第一,国际贸易各参与国在世界产业体系技术层面上的分工地位,决定了其在世界市场的利益分配模式。如前所述,国际贸易发生的决定因素是需求。而面对需求的选择,一国所生产的最终消费品能否获取超额利润则取决于其可替代性和稀缺性。一个商品的技术垄断性越强,其可替代性越弱,就越是稀缺——这既是相对于需求量的稀缺,也是由于国家主权限制而造成获取困难——其获取超额利润的可能性就越强。对于产业商品而言,可替代性和稀缺性仍然发挥作用,整个加工链的价值链中最能获取超额利润的环节是其中技术垄断性最强而具有无可替代地位和高度稀缺性的部分。可见,技术垄断性成为决定一国在世界产业体系中地位的关键性要素,也决定了其在整个世界利益中参与分配的模式。

第二,世界利益分配模式中,早期工业化先进国家借助其在国际分工中的有利地位,维系了世界利益分配体系中延续至今的不平等态势,构建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框架。前文已述,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始于工业化之后。早期工业技术仅为英国等少数国家垄断,使得这些国家成为国际市场中的超级掠夺者,占据国际利益分配体系中的高端位置。而这种有利的先发优势,使得这些国家得以获取更加丰厚的利润,以更大的欲望、更直接而迫切的产业需求去推进技术进步,并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后继续占据、强化其国际分工中的高端位置,形成了技术垄断—超级利益之间的循环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统治层;而处于世界产业体系中低端的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则逐步构成了被统治层。这种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带来了与之高度相似的世界政治格局。

第三,世界经济政治不平等格局,在深层原因上来自国际贸易所带来的贸易各国劳动价格的不平等化。如前所述,产业技术的垄断性成为工业国对农业国、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利器。大量划时代、具有全新功用的波斯纳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后改变了国与国之间的劳动价格对比关系。众所周知,国际贸易中商品价值的决定力量,是对人类抽象劳动单位时间等价原则的认同。然而,当全新的、没有参照标准的新型工业品出现之后,完全摆脱了与传统手工业品竞争的价格束缚,也失去了足以佐证其真实价值的参照标准,资本家的贪婪促使其夸大这种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抬高其单位抽象劳动价格,借此确立了发达国家劳动报酬比发展中国家高几倍乃至十几倍的惯例。这种高技术领域的高收入倾向,随着发达国家内部的经济循环而逐步扩展,形成了整个国家抽象劳动价格高估的现象,由此实现了高端工业品生产国对农产品或资源等初级产品以及初级工业制成品生产国的掠夺。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双方的货币兑换比价的差异上。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在各自的国内具有相同购买力时,在国际市场上却是发展中国家以数倍乃至数十倍才能兑换发达国家的货币。这意味着,发达国家可以在对发展中国家贸易中以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廉价获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

(3)国际贸易的长期趋势是不断提高的全球化

第一,国际贸易的深化使其自身呈现更加繁荣的长期趋势,不会因价格均等化而逐步消亡。这是因为,国际贸易的决定力量是需求,而国际贸易的深化会不断带来进口国消费需要的扩大、提升,并赋予其支付能力。首先,国际贸易推动了进口国的消费需求预期国际化,使消费者逐步接纳他国消费文化,形成稳定增长的需求预期,成为国际贸易长盛不衰的根源。其次,发展中国家需求的逐步扩大,可以诱发其幼稚产业发展,并在其内部市场规模的支持下实现进口替代、出口替代等产业技术进步。最后,国际贸易使越来越多的产业技术公共化、标准化,带来相关资源价格均等化,但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品牌竞争的林德商品逐步转向价格竞争的俄林商品的过程。发达国家依靠高端技术垄断而定义的本国超高劳动价格无法支撑中低端技术下的生产过程,也无法克服资源环境限制或市场进入障碍,迫使发达国家为降低生产成本将生产据点转入具有一定产业基础或拥有巨大市场规模和劳动力价格优势的发展中国家。(32)这一过程在不同的视角下形成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雁阵模式等理论,以解释FDI的生成机制。这一方面打破了价格均等化的相对静态前提,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进口能力,为国际贸易繁荣注入活力。

第二,国际贸易的深化将带来国际分工格局整体升级和具有国内市场规模优势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相对提升。首先,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带来了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国、欠发达国家的产业梯次转移。这一过程,客观上形成了整个世界产业体系在技术层面上整体上移的趋势,同时带来其在空间体系上的全面扩展。但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占据顶部、发展中国家处于中下部的世界产业体系基本格局维持不变。其次,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国内市场规模优势的国家将有更快的技术进步。这是因为,国内市场规模可以为一个国家幼稚产业初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借助规模经济的成本降低效果,逐步培育其出口的价格优势;同时,巨大的消费规模也同时包含着消费预期的复杂性,可以助力相关产业的技术改良和进步,并培育其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生产优势。

第三,贸易保护政策效果往往受到进口国条件的约束,具有局限性。首先,贸易保护政策的机理在于以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需求不被掠夺以支持本国产业发展,因此要求本国市场需求要大到足以支持其幼稚产业的兴起。其次,贸易保护政策所扶植的产业,无论其本身在世界产业体系中是否属于高技术产业或创新型产业,但相对于其本国而言必须是新兴产业而非衰退的传统产业,因为传统产业的衰退是其已无法适应国内经济条件的表现,保护不仅不能挽救传统产业的衰退,还会阻碍新兴产业的兴起。最后,贸易保护政策是有时间约束的。如果一个幼稚产业超过正常成长周期后仍需保护,则一方面说明该国市场需求或产业基础不足以支持其成长,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其已落后于国外同类产业的发展进度。现实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国家发展幼稚产业时贸易保护政策的成功,也屡见少数发达国家保护其传统产业或梦想海外传统产业回流的政策的失败。

五、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迄今为止的国际贸易理论基本上是循着供给竞争的线索展开的,在本质上则是以分工理论替代了贸易理论。尽管国际分工理论成功深化了关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分析,但在现实中仍然无法解释非价格现象、非正常价格现象和非禀赋优势现象等原理外案例。这是因为,其在核心逻辑上以国际分工为国际贸易成因是颠倒本末的,其核心逻辑的价格视角则既是相对静态的,又是具有自身局限性的,其虚设的理论范式使其研究窄化并悖离了现实。

为此,我们尝试重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逻辑。第一,将理论前提设定为不完全市场。第二,基于国际贸易本质上是市场行为的认识,我们认为其应遵循一般市场原理:需求是市场行为的决定性成因,真正“看不见的手”是预期。第三,从国际贸易产生的机制看,需求预期中的价格预期、偏好预期、功用预期分别在俄林商品、林德商品、波斯纳商品的供给选择决策中发挥主要作用;在产业商品的供给选择中,需求的价格预期、功用预期、偏好预期兼有而略异,其中功用是门槛,价格是主因,偏好有影响。第四,从国际贸易的影响来看,国际贸易带来了国际分工,形成国际分工体系,并因工业国的先发优势而夸大了其劳动价格,构建了发达国家占据统治地位的世界经济政治体系;国际贸易的深化使其自身呈现更加繁荣的长期趋势,同时带来国际分工格局整体升级和具有国内市场规模优势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相对提升;而贸易保护政策的效果往往受到规模经济、新兴产业、周期限制等三个条件约束而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这些理论总结构成了其与传统理论的巨大差异。

猜你喜欢

分工国际贸易供给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