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域文化的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广州市萝岗创业公园为例

2023-01-04王玺槐游妙彦

乡村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花境景观植物

王玺槐 姚 阳 游妙彦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00)

0 引言

地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人们的生活、信仰及环境等呈现出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的特点,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合[1]。地域文化在精神层面主要包括生产生活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物质层面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

植物景观是城市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又能提升城市形象。地域文化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设计植物景观时应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特色,提取不同形式的文化元素,并结合新的设计理念,利用地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提升景观的可识别性,体现出对场地文化的尊重与解读,使其更易被当地居民接受和喜爱。因此,设计者在运用地域文化的过程中,应讲究文化多维度和多形式的表达,营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氛围,同时提升当地居民的整体欣赏水平。

1 独具特色的广式满洲窗

广州市地处亚热带,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广式满洲窗具备传统满洲窗最明显的特征——开窗面积大和棂条稀疏,这一特性恰当地满足了南方炎热气候条件下人们的生活需要。广式满洲窗主要有长形和方形两种开窗形式。长形开窗分为榄窗和落地窗,其中落地窗又称隔扇门;方形开窗一般以组合成大的方形窗出现,又称方斗组合,是广式满洲窗最具特点的开窗方式[2]。广式满洲窗窗扇的画心与衬底来自书画中“画心”与“衬底”的概念[3]。画心是视觉中心,衬底是除画心以外的窗扇的其他部分。

早期的满洲窗以纱、油纸为窗格的填充材料。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彩色玻璃从西洋引进,这一新材料在改善广式满洲窗采光的同时,推动了其地域特色的发展[4]。后来的广式满洲窗采用色彩丰富的玻璃,并根据不同空间、不同使用功能选配相应的冷暖色系,逐渐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装饰之一。

2 设计背景

广州市萝岗创业公园选址位于广州市科学城中心区,此研究所选场地为创业公园的一个标段,占地面积约0.36 hm2。该场地西侧为龙溪湖,南侧为公园内人流量较大的活动场地,东侧为城市道路。场地内有1处保留古井及情侣水车;场地内有3 m左右高差,高差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递减。场地附近有3条城市道路,周边以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及商业用地为主。公园游客组成主要是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广州市的气候特点为雨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

2.1 设计思考

2.1.1 地域文化元素提取。广式满洲窗盛行于清代,彩色玻璃画成为西方国家了解中国风情的重要媒介,其中对中式木窗棂的使用体现了“坚守传统”的精神,而嵌入源于外域的彩色玻璃可谓是“取长固本”,最终自成一派。经过深刻解读木质窗棂的结构和玻璃画的色彩、内容及表现形式,笔者运用土生植物材料,将健康更新理念与城市文化相结合再现自然景观,展现广州市地域文化与人文精神,重新恢复场地生机与健康活力,唤起民众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与保护意识。

笔者对满洲窗的思考主要有两点:打开窗户能看见四时景象——窗户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外界的一种媒介,寓意新生;透过窗户有光线与空气的投入——彰显希望。

笔者将提取的元素进行提炼演化,并运用到道路优化、色彩搭配、功能布局、艺术装置表达、小品设计及铺装细节等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广州市地域文化元素提取

2.1.2 地域文化元素运用。地域文化应穿插在景观设计的主题、总体设计、景观节点、植物设计中。笔者通过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在设计中用窗棂演化形成路网,画心和衬底形成分区,通过玻璃花窗的色彩与四时之景的营造,指导植物色彩的搭配,以呼应色彩丰富的彩色玻璃窗。同时,笔者尽量保留原场地的古井、水车等文化元素,通过更新设计使其产生新的活力。此外,笔者结合场地内地形高差和水域特点,科学合理搭配植物,形成错落有致、文化特色突出的植物新景观。新景观的出现是人们价值观和审美更新对景观的新要求,新景观的营造要包括场地与地域性、对生态与环境的照应、对人的关怀及现代艺术的融入[5]。

2.2 详细设计

2.2.1 植物景观设计主题——户上千色映羊城。笔者引用《广州竹枝词》中“银河浅浅夜深深,人静无言花有阴。五色玻璃三面月,试从珠海听潮音”诗句,其中“五色玻璃三面月”生动描绘了广式满洲窗的意境。因此,在花境植物设计时,以色彩呈现为地域文化表达的主基调,打造四季有花可赏的千色羊城之景。

2.2.2 植物设计策略。植物种类选择要以乡土植物为主,同时根据主题在满足色彩变化的基础上,打造四季有花可赏的花境,而且搭配的景观小品或互动装置要体现出四季景观的差异。此外,竖向上要满足层次变化,多角度可观赏。

通过竖向设置生态弹性驳岸,引入雨水花园模式,在满足生态保护的同时,创造层次错落的空间变化。同时,利用点景、借景、对景、障景等手法创造起承转合的景观序列。

2.2.3 植物设计原则。第一,经济性原则。在进行植物配植时,应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设计原则。优先选用乡土植物不仅可提高植物存活率,还可降低栽植和维护成本。

第二,整体性原则。花境植物是植物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应考虑整体规划,如在景观序列的节点处布置不同特点的花境时,应确保花境和绿植之间的匹配度,提高景观的整体性[6]。

第三,形态互配原则。花境重视立体层次的变化,因此应优先选用花朵分布较为规律、植株较高的花卉植物作为主干花卉。例如,在配植时应以单位数量进行种植,以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利用色块进行合理控制,尽量保证植物配植的科学合理[7];把握植物的生态学特征,将生长习性相近的植物配植在一起。

第四,季相变化原则。在进行花境植物配植时,应注重植物的生长周期,把握植物季节变化特征及最佳观赏时间。

2.2.4 植物空间构成。根据场地现状,将地形和植物景观设计相结合,形成缓坡草地、花境、水湾等多元植物空间。

第一,缓坡草地。地被植物选择狗牙根,以开敞的缓坡草地为主,一侧结合林下空间,一侧结合水景,主要体现夏季植物景观。

第二,花境。以常绿植物或落叶植物为背景,乔、灌、草依次递进,以观花植物为主景,观叶植物为辅,突出主体,形成丰富的视觉景观。

第三,水湾。临水的缓坡上以湿生植物为主,水面区域选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搭配,利用耐水湿乔木形成林下空间,用植物的围合营造起承转合、步移景异的视觉体验。

2.2.5 功能分区及节点设计。笔者结合文化元素的融入,设计形成了方案总平面图,如图2所示。笔者以南侧道路为起点,在场地南北两侧设置了7个区:趣味活动区、互动体验区、中央活动区、花卉观赏区、老幼活动区、滨水活动区和入口景观区(见图3)。设计主题节点共10个,部分效果如图4所示。

图2 广州市萝岗创业公园总平面图

图3 功能分区图

图4 部分主题节点效果图

①趣味活动区。该区设计了归燕画心和雪浪潮音2个节点。归燕画心以春天开花植物为主,地被植物选用鼠尾草、细叶美女樱、鸢尾和羽扇豆等植物,灌木选用绣球、薰衣草和丹桂等植物,搭配采用重力感应技术的小鸟装置,人动鸟飞,营造春回大地之感。

②互动体验区。该区保留了场地原有的古井和水车。古井配以灯光设计,以月明星稀赋名,新旧结合,使旧物散发出新的活力。地被植物选择黄金菊、黄花鸢尾、蓝羊茅、肾形草和粉叶玉簪等,灌木选用杜鹃、紫薇及锦带花等植物。

③中央活动区。该区域位于场地中心,主要设计了翠云格心、仲夏光影和曲水留情3个节点,打造开放空间,满足人们集中活动时的场地需求。仲夏光影采用了萤火虫装置,配植佛甲草、粉黛乱子草、白鹤芋、栀子等植物,结合水景营造夏日氛围。

④花卉观赏区。该区域以秋景观花为主,以疏木衬底赋名。该区域主要种植蓝羊茅、芒、黄金菊、鸡爪槭、银杏等植物,植物色彩多为暖色调,配植细叶芒,营造出秋天的野趣。

⑤老幼活动区。该区域主要设置了儿童活动的基础设施,适合老人带儿童在此游玩。此区植物主要展现冬景,植物色彩以白色系和蓝紫色系为主,主要种植福禄考、鼠尾草、八宝、须苞石竹、银叶菊、薰衣草及金叶假连翘等植物,搭配雪石。

⑥滨水活动区。该区域节点以棂波钓月为主题,主要种植湿生、水生植物,营造生态驳岸景观,月明之夜,抬头可赏月,低头见月影,主要配植了肾蕨、东方香蒲、野生风车草、莲等植物。

⑦入口景观区。此区花境以四面观花为主,主题为花影云纹,中部植物选取株高较高的植物,满足可在各个方位观花的视觉效果,以云纹曲线为种植形式,主要配植花叶良姜、福禄考、鹤望兰、肾蕨、野生风车草及紫罗兰等植物。

2.2.6 植物配植。笔者前期查询资料收集广州地区乡土树种的相关信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及观赏特点,结合植物文化的解读,通过植物景观营造和设计手段,打造出不同样式的花境(见图5)。

图5 植物文化及配植思路

在设计园林植物景观时,应树立全局观念,尊重场地文化。地域文化的挖掘与植物景观的营造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设计者具备植物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对花境的形式和类型进行选择,分析植物的特性,选择出最适宜的植物种类,从而彰显植物景观的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及发挥其生态功能。此外,设计者在设计时要运用色彩心理学和生态学相关知识,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下,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植物景观。

3 结语

笔者对筛选出的植物进行形态、质感、气味、色相、观赏特性、生长习性等多项特征的梳理,最终选择出67种植物(见表1),并结合花境设计手法进行自然式种植设计,以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利用植物不同生长习性、形态特点可打造不同的视觉空间,如林下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等。同时,配植香花植物可丰富嗅觉体验;注重植物季相和色彩变化,可延长花境观赏时长;处理缓坡高差,可利用植物对驳岸进行软化和美化。

表1 花境植物选择

猜你喜欢

花境景观植物
园林植物造景中花境的应用策略研究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花境及其设计制作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北方园林花境设计创新与植物材料选择分析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