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纹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运用

2023-01-04惠媛春原飞虎王树国

光明中医 2022年7期
关键词:灵枢横纹膀胱经

惠媛春 原飞虎 王树国

颈椎病是临床中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颈椎病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其发病年龄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其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颈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病情较轻的一型,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颈枕部活动不利、僵硬、疼痛、酸胀或伴头晕等。如未能及时而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则会进一步发展成其他如脊髓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以及混合型颈椎病[1]。目前颈椎病初期多采用西医、中医治疗以及药物电离子透入[2]的治疗方法,若病情发展严重则采用手术治疗[3]。而通过手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不仅有一定的不良作用和创伤,而且长期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的治疗状态,且其有一定的复发率。近年来众多学者采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越来越多,且研究质量呈改善趋势[4]。针灸疗法因其疗效好、安全而无不良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认可,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其他疾病。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经络气血的通畅与否为颈椎发挥正常运动功能的前提,当颈部经络因外邪侵袭、情志不畅及久劳等因素而致使经络正常的气血运行损伤则邪气凝结于受损部位影响经络的正常功能而发病,故笔者认为颈型颈椎病是因经络凝涩结而不通、代谢产物停而不走、上下气血不接续、局部组织失于气血濡养而发,又“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故治疗以温经络行气血为原则,以“横纹针法”为针刺方法,令受损而凝滞的经络上下气血得以和而通畅、代谢产物走而不留、局部组织得濡养而病痛去。

1 横纹针法之理

纹,在《汉字字源》解释为:“丝织品上花纹”,而横纹,即为横向的纹理。笔者从解剖学的角度观察可以发现位置较深的横纹多位于关节的相交处,为关节运动的枢纽,此处多为肌腱的起止点,其活动性大而血运较为丰富,其组织的覆盖面较薄而易受外邪侵袭进而产生病理产物,故“横纹针法”多在此处选穴进针。

颈型颈椎病的受损部位多在项背部,而此处为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的循行部位,故“横纹针法”以位于患者项部后仰所出现的最深横纹与督脉及后正中线旁开1.5寸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相交点为针刺穴位。《黄帝内经·灵枢·杂病》:“项痛不可俛仰,刺足太阳”及《灵枢·卫气行》:“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趾之端”,指出卫阳之气出于目而上走于头部,循足太阳膀胱经经各腧穴到达五脏六腑而布散于全身,而项部作为头与胸之枢纽,其最易受邪而影响卫阳之气下行。《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上挟脊上项……其直者,结于枕骨”。故项背部疼痛不可屈伸多选取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为针刺主要穴位。督脉素有“阳脉之海”之称,其正常循脊上行有利于调节全身阳气的运行,《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太阳与督脉之相通也”,足太阳膀胱经的卫阳之气亦需要督脉调节,故项背部疼痛亦选用督脉之穴。二经相合则项背部气血调和,病痛得除。

2 横纹针法之法

操作时,患者采取俯卧位,嘱患者项部后仰,施针者在患者项部找到所出现的最深横纹,采用碘伏或记号笔分别标记最深横纹与督脉及后正中线旁开1.5寸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相交点,嘱患者项部恢复至舒适体位,然后暴露针刺穴位的皮肤,选用75%酒精进行常规消毒。与督脉相交穴,直刺0.5寸;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穴,直刺0.8寸。以上穴位在针刺得气之后,使用平补平泻的行针手法,每次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6 d,2周为一个疗程。对于其他兼证,根据病机的不同而对针刺穴位加减。

《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若伴有头痛、头胀、失眠等上热实证时,可加C1~C7的颈夹脊穴及双侧委中。颈夹脊穴,直刺0.5~0.8寸;委中,直刺0.5~0.8寸。

《灵枢·刺节真邪》:“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若伴有头昏、肩背及臂部疼痛等上寒下热虚证时,可加百会、双侧天柱、陶道,同时用热奄包热敷双侧天宗穴。百会穴,平刺0.5~1寸;双侧天柱穴,直刺或者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造成气胸或伤到肺脏;陶道穴,斜刺0.5~1寸。若伴有头空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视物模糊等脑窍虚证时,可加八髎、百会穴。八髎穴,直刺1~1.5寸;百会穴,平刺0.5~1寸。

《灵枢·刺节真邪》:“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对于能够在项部摸到皮下硬结、肿块时,在排除淋巴等恶性肿块后,可在结块最凸部位浅刺0.1~0.3寸。

3 验案举例

案1张某,男,36岁,办公室职员。2020年8月10日初诊。主诉:颈肩部酸痛、伴头晕2个月,加重1周。病史及症状: 患者2个月前因工作强度较大,自觉肩颈部酸痛,伴头晕,自行休息后稍有缓解,未给予其他治疗。1周前因使用电脑时间过长导致症状加剧,持续时间长,遂来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来诊时精神倦怠,项背部疼痛,按压时C3~C6肌肉有明显压痛,舌淡暗,苔薄白,舌下脉络颜色紫暗,双侧尺脉细涩。中医诊断:痹证(项痹),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颈型颈椎病。治法: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清利头目。治疗:采用横纹针法,并配以C3~C6颈夹脊穴,以及百会、四神聪,直刺0.5寸。以上穴位在针刺得气之后,使用平补平泻的行针手法,每次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6 d,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1周后患者自觉头晕、疼痛感均减轻;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大减,仅偶有头晕;再行1个疗程治疗后诸症状消除;6 个月后随访,症状未复发。

案2高某,女,25 岁,在读研究生。2020年11月16日初诊。主诉:项背部疼痛半个月余。病史及症状:患者无病史,第1次就诊,患者长期伏案学习工作,时感项背部疼痛不适,项部僵硬,转动不利,活动及按摩、热敷后可减轻,活动受限,纳可,大小便正常,脉紧弦,苔薄白,无其他症状。查体时项部肌肉压痛明显,可触及结节,颈1~4棘突旁两侧压痛明显。中医诊断: 痹证,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颈型颈椎病。治法:温经活血、通络止痛。治疗采用横纹针法,并配以C1~C4颈夹脊穴,直刺0.5寸。以上穴位在针刺得气之后,使用平补平泻的行针手法,每次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6 d,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3次后患者自觉项背部疼痛减轻,活动转利;治疗4次后症状大减,仅长时间工作后偶有疼痛; 再行2次治疗后诸症状消除,嘱患者切勿长时间工作,学习工作中途适当休息,活动颈肩部。2个月后随访,症状未复发。

4 结语

对于治疗处于颈椎病初期的颈型颈椎病,临床中针灸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越来越被患者接受。临床报道采用平刺颈椎间的横纹处并配合针刺常规穴位的方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其总有效率可达100.0%[5]。横纹针法的选穴范围位于颈后项部的C3~C5旁开1.5寸,此处肌肉群丰富由潜至深为斜方肌、头夹肌、肩胛提肌、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且神经和动静脉丰富,故此处病变可影响多组织病变。笔者通过对传统经络与现代解剖学知识的结合,采用“横纹针法”的针刺治疗手法,使足太阳膀胱经之经气得以下行至足而督脉之经气得以上行至脑,颈椎及项背部肌肉组织得以濡养,凝结得通而病痛得减,故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虽对于脊髓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等较严重的颈椎病长期效果尚有不足,但具有较传统刺法取穴少、见效快的特点,故临床中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灵枢横纹膀胱经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毛白杨静态压缩力学性能研究及吸能分析
刺络放血单独应用及联合膀胱经埋线法在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背部刮痧治疗皮肤瘙痒验案一则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横纹树蛙墨脱雨林湖畔的精灵
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揉两穴可助自疗心脏病
采采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