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哮喘病因病机及经方认识的探讨

2023-01-04余娴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射干外邪气喘

余娴

100079 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

支气管哮喘是慢性疾病,病因主要与患者的过敏情况、所处的环境、服用的药物以及患者的职业和精神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1-3]。患病后常反复发作,经过治疗虽能够得到缓解,但若日常未进行关注,依旧会产生复发问题。因此,了解哮喘的病因病机,对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病因病机

风邪外袭:哮喘患者大多会在冬春季节病发,具备发病急、转变速度快等特点,患者在病发时常会出现风邪犯肺等症状,在发作时具有气喘、痰多、肺啰音等症状。在《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提出,肺部在机体中主气,对呼吸进行调节,一旦产生风邪侵入,肺部调节功能失常,导致津液汇聚为痰,而痰液对肺部气机升散进行阻滞,风痰相搏,导致气道出现阻滞,进一步引发哮喘[4-7]。在《问斋医案卷三·肺部中》对哮喘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时,对风邪致病也较为重视,常从“风伏肺金”角度分析,临床应主要对“风”进行治疗[8]。

火邪致病:《素问·气交变大论》指出,患者出现哮喘的一项病因机制便是火邪,认为火盛后伤金,导致患者产生气喘、咳嗽不止的情况。

感受外邪:六淫之邪能够单独损伤患者的肺部,导致患者生病,也可能会复合多种因素而导致患者生病,并且复合性外邪,损伤患者的肺部更加常见,例如风热咳嗽或风燥咳嗽等。在临床中,以风热较为多见,即使患者开始是风寒入侵,也可能逐步转变为风热,最终导致患者发病。

久病失养以及药物损伤:患者常会因为某些慢性疾病,治疗不及时,或者养护不及时,而导致病情出现迁延,使患者的体质虚弱,受到外邪入侵,导致哮喘发作。

瘀血阻滞:肺部为气,气行血行,气滞血瘀,因此,当身体肺气不利时,会使患者脉络产生不畅通,肺部出现瘀血阻塞,而瘀血阻塞则会加重患者肺气不利,且津液停滞加之血气阻滞出现痰液,导致患者频发哮喘[9-10]。《血证论》指出,患者“瘀血乘肺,咳逆喘促”,认为瘀血阻滞会使患者出现哮喘。另外,由于患者肺脏较为娇嫩,极易感受外邪,外邪侵袭患者的肺部,使患者出现肺气郁阻化热,从而出现咳痰问题,而痰阻肺络,易致患者产生哮喘[11-15]。经试验证实,哮喘患者病理表现如下:呼吸道黏膜出现水肿,血管充血,微循环存在障碍,因此,对哮喘患者实施治疗时,应使用活血化瘀药物。

经方认识

哮喘患者病因病机与药方治疗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记载的药方使用最为广泛,效果较佳。

小青龙汤:在《伤寒论》中,提出患者若存在伤寒、干呕、高热、咳嗽、气喘,可使用小青龙汤进行治疗,清热活血、补肾安神。小青龙汤方中,白芍可以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桂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麻黄可以起到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干姜可以达到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等效果;细辛能够达到散寒解表、祛风止痛的效果;半夏能够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等功效[16]。甘草可以对药物进行调和,保障各类药物将自身的药效充分发挥。配方合理,药性平和,可以达到滋阴清火,快速缓解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篇:“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17]。”射干麻黄汤用来治疗素体痰饮较甚,复又感受风寒之邪,致使水饮射肺,肺失肃降。喻嘉言《医门法律》曰:“上气而作水鸡声,乃是痰碍其气,气触其痰,风寒入肺之一验耳,发表、下气、润燥、开痰,四法萃于一方,用以分解其邪,不使自合,此因证定药之一法也。”

麻杏石甘汤:在《伤寒论》中,提出患者发汗后不可服用桂枝汤;在《名医方论》中提出哮喘为喘热,属于热壅于肺,可使用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清热通痹、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使用的麻黄具备清热去火,消除血液热毒,抗感染抗炎效果;杏仁可以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生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效果;百部具备润肺止咳、化痰通痹的效果;川贝能够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甘草能够对所有药物进行相互调和,诸药合用,可以达到辛凉宣肺、清热化痰的效果。

越婢加半夏汤: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患者咳嗽、气喘时,可使用越婢加半夏汤进行治疗,清热通痹、辛凉宣肺[18]。越婢加半夏汤方中,竹叶柴胡可以疏肝、解热;蝉蜕能疏散风热、息风止痉;姜厚朴可以温中止痛,降气平喘;桔梗可以达到宣肺、祛痰、利咽等效果;浙贝母能够达到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的效果;香附、香橼能够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半夏可以消痞散结,消肿止痛;麦冬具有益胃生津、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的效果;蒲公英可以实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牡蛎能够平肝固涩、散结止痛、促进睡眠;川射干、板蓝根可以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紫苏梗可以发散风寒、行气宽中;玄参能够泻火解毒,滋阴;佛手能够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可以化痰行气、开郁散结,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补中益气汤: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记载对于气喘、气虚等患者,可利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具备温补脾气、升阳举陷的效果。补中益气汤常用药方如下:黄芪22 g,白术13 g,当归10 g,党参18 g,甘草9 g,柴胡和陈皮各10 g,西升麻13 g。针对痰热郁肺者可加瓜萎、桑白皮各15 g;针对阴虚肺燥患者可加百合、熟地黄各15 g。补中益气汤方具有健脾补气、养肺除热的效果。其中,黄芪可以提升免疫力,抗菌;白术能消肿健胃,补脾利水;当归可以补血止痛,活血祛瘀;党参可以实现补脾益肺,补中益气的作用;柴胡能够达到解表升举,疏肝退热的效果;陈皮能够化痰理气,健脾燥湿;西升麻具有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等功效;甘草调和诸药。因此,本次使用药方配伍合理,药性平和,可以达到甘温升阳,除热健脾,提高治疗效果。现代药理证实,使用补中益气汤能够提高患者免疫力,对肺部器官实施保护,防止细菌、真菌或病毒对肺组织进行侵袭,治疗效果显著。

哮喘患者发病的因素较为复杂,因此,患者在哮喘后,应避免出现各类复杂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多关注哮喘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哮喘的发生概率,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射干外邪气喘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改善气喘的三款药膳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创新药物二乙基射干苷元的杂质研究
清咽良药说射干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川射干中7个异黄酮成分的含量
憋得气喘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射干麻黄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10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