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其推进措施

2023-01-04彭润娇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化农机

彭润娇

(德宏州盈江县农业农村局,云南德宏 6793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步伐随之加快,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法律支撑方面,有《农业机械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在政策支持方面,有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施行。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其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为其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提出,各项惠农政策的相继落地,在新的形势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发展,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优良成果。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的需求,也是必然趋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机装备体系。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的进一步升级,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地向大型、广度、成套、智能、精准以及应对复杂区域作业机具的方向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作业水平也随之提高,作业领域不断拓宽,由田间作业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发展,由粗加工向精细深加工发展,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农林牧副渔综合全面发展。这些发展变化,在改变农村生产力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2 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业综合机械化发展水平偏低。由于经济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发展不平衡。存在农机动力偏多,缺少相应的配套机具,有很多农机设备更新不及时。第二,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对农业机械方面的投入较少,没能给其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大部分地区农民没有购买大型农机具的经济能力,导致农业机械化推广程度不高。第三,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薄弱。

2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化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2.1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目的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以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直接贡献。农机合作组织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新形势下农机服务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农民在所有权、经营权明确的前提下,更加灵活地使用,可以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组织集约化经营,这样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发展农村生产力,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农业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2.2 促进小城镇建设

农业机械化可以代替人、畜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中较为繁重的劳动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作业时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富余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创造了必要条件。例如,有些地区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推广,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集中土地由种田大户进行生产,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本地区的劳动力。

2.3 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老百姓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例如,通过农业机械抢墒播种、节水种植等可以有效地抵抗旱灾。再如,实现耕、耙、播、收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可以节省时间,争抢农事,甚至部分地区可以增加一季耕种,提高耕地的产出率。

2.4 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农村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必须依托农业机械化,可以采取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打捆回收等工程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变了以往大量使用化肥而导致的土壤质量下降的状况。

3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措施

3.1 加快推动农业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3.1.1 加大农业机械产品生产研发力度。一是要根据特定的地理区位环境研发生产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机械;要根据种植、养殖需要研发专用农业机械。例如,云南地区要加大研发生产适应丘陵山区作业的中小型农机,适应坡地、小块地、多种土壤性质作业的中小型高原特色农业机械。二是要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绿色农业”进行节能、环保、智能化,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农机产品“研发、生产、推广”模式。在云南地区,要注重农产品清洗、分级分选、干燥、包装等农机装备研发。

3.1.2 加强新型机具以及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一是围绕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点产业,发展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加大创新,补齐短板。推进老旧农机装备的报废更新,规范和促进植保无人机推广应用。二是注重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积极开展特色农机具购置补贴试点工作,探索对购买大型农机装备进行适当贴息。

3.1.3 引入“互联网+”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完善农业机械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农业种、水、肥、药一体化精准作业技术,推进高效智慧农业装备发展,形成研发、推广、应用协同发展。

3.1.4 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农业机械的质量监督管理。一是重点强化生产销售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对重点产品进行行业规范化管理。二是通过质量跟踪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售后服务状况等,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三是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质量不合格以及冒牌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3.2 着力改善农业机械作业基础条件

3.2.1 改善农业机械通行和作业条件。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的开展,在适宜的地区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切实改善农业机械的通行和作业条件,使小地块农田连片变大,陡坡变平整以及互相联通,拓展农业机械的运用空间,进而提高农业机械的适应性。

3.2.2 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的配套设施条件。通过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农机具的存放、维修、育秧育苗、储藏保鲜、烘干、加工等农机作业服务配套设施,争取将晒场、烘干、机具库棚等配套设施,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实施范围,进一步改善农机具的保养和维修条件,提升农机具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3.3 大力推广农机技术应用

3.3.1 补齐农业机械全程化应用短板。一是重点探索丘陵山区主要农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的解决办法,云南地区重点提升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二是重点突破节水灌溉、设施农业、植保等方面的机械化水平,加快作物产地烘干、精细深加工、秸秆处理等与耕种环节配套的机械设备的发展。三是重点针对地区特色的经济作物,建立与其相匹配、适应的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规范。

3.3.2 构建协同高效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一是在农作物品种审定、耕种方式方法、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标准,促使“良种—良法—良地—良机”相配套。二是依托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园区、返乡创业园区等的科技支撑及引领带头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实施开展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全过程应用农业机械推进行动,使区域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

3.3.3 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农机大户、专业户、合作社为主体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统筹各项资金以及惠农政策等对其进行扶持。同时,在金融政策上给予扶持,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和信贷担保服务以及农业机械保险服务。二是创新农机服务机制,开展跨区、订单等作业方式以及农业生产托管,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

3.4 强化组织领导

3.4.1 落实地方政府各级责任。一是要仔细地研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机械装备的各种需求,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规划。二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托,政府各部门之间协同推进,明确部门责任,更好地形成工作合力。三是通过财政扶持、优惠税收、金融贷款贴息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现代化所需的政策保障及资金保障。

3.4.2 政府与市场之间要良性互动。一是在农业机械产业发展以及农业机械管理领域开展“放管服”以及政务公开等改革措施,以政策规划引导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二是发挥农业机械行业协会在自律、交流、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切实调动各种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业机械行业的转型升级。三是加强宣传,通过舆论引导,发挥典型经验以及先进个人集体的带头示范作用,营造农业机械发展的良好环境。

3.4.3 注重农机人才培养。一是建立健全人才全培养体系,在高校设置相关专业,搭建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发展的育人平台,重点培养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需的创新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鼓励支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积极推进生产教育相融合,高校企业合作。二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加强对基层农机推广部门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提升农业机械化管理、推广、培训等方面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服务意识以及服务能力。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项目的实施,加大对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新型农业机械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扩大其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发挥基层农机生产及应用一线的“土专家”等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机械化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弘扬“工匠精神”,鼓励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退伍军人等下乡创办领办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线农机人才队伍。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可以更好地完成供给侧改革以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平。加大农业机械化的各项投入,积极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等,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推动农业的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对策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2021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