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中解说词的标准化与实用化探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为例

2023-01-04刘小霞

华北地震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科普馆防震讲解员

刘小霞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呼和浩特 010010)

0 引言

关于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科普馆的设计建设、运营策略以及科普讲解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在涉及科普场馆解说词的设计、构成、标准化与个性化研究方面涉猎较少。科普馆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策略方面:肖宁[1]、邹春红[2]等分别以不同科普场馆为例,结合工作实践,通过管理模式、科普展品开发、创新性科普活动的开展等方面介绍场馆作用的发挥情况,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徐璨[3]借鉴日本科普馆建设经验,论述了提高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的科学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途径和意义;科普讲解方面:大部分的文章都是讨论科技馆、博物馆讲解员讲解技巧方面的内容,在内容方面强调对展品的深入了解,在讲解方面侧重因景施讲、因人施讲的内容阐释,王晓民等①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科普专业委员会.地震科普交流会论文集[M].2018:144,152,160,185,217.从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地震科普讲座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从选题、内容设计到讲解技巧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在科普馆解说词方面: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在中国知网的搜索中只有2条涉及科普馆解说词撰写的文献,其中一篇是石慧兰[4]将德州市气象科普馆解说词做了全文发布,另一篇张英[5],主要从理论研究角度梳理了灾害教育类场所解说词编撰的要素、发展对策等。

综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基于在运营防震减灾科普场馆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本文主要从探究防震减灾科普场馆解说词的标准化和实用化入手,通过探讨防震减灾科普场馆解说词的重要性、标准化和实用化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标准化和实用化等内容,以期让更多防震减灾科普场馆重视解说词的设计和运用,在场馆硬件设施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场馆软实力,能够给公众提供更为科学严谨、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

1 中国科普场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科普场馆的发展现状

“科普场馆是指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常年对外开放、实施科普教育活动的场馆,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6]据科技部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科普场馆数量继续增加,共有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 477个,比2018年增加16个。科普场馆展厅面积537.38万m2,平均每94.79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参观人次达到2.43亿次,比2018年增长10.93%[7]。而2020年度的数据显示,科学技术类博物馆比2019年增加48个,达到了1 525个,但由于疫情影响,参观人数比2019年明显下滑,数量为1.15亿,较2019年减少了52.68%。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普及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两翼,越来越受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来到科普场馆学习科普知识。

1.2 科普场馆与其他科普活动的不同之处

科普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科普场馆的集中科普外,还有科普讲座、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剧展演、科普宣传活动、科普互动游戏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受众接受科普活动的方式也走向电子化,作为日常科普知识积累,更多的人喜欢通过手机搜索和关注固定公众号了解相关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普场馆的功能弱化,相反,到科普场馆的公众越来越多,这与科普场馆本身的特点有关。

1)与科普文章、科普讲座、电视科普节目等相比,科普场馆的现场参与感强,让参观者能够享有视、听、触等多方面体验,能够为公众提供更直观的感受、更多的互动体验以及更具针对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中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如果视、听结合,就能接受知识的65%。”[8]因此,科普场馆的参观学习更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储存,传播效果好。

2)与广场宣传、科普剧展演、科普讲座等科普活动不同,到科普场馆中参观的人群是带着学习目的而来,目标明确、主动性强,更容易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

3)与其他科普活动不同,科普场馆具有超强设计感、广泛参与性、展品趣味化的特点,使得场馆不仅具有学习功能,同样具有游乐、交流和欣赏的功能,成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课外休闲的活动场所之一。

1.3 科普场馆中解说词的重要性

“科普讲解是在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内,使用易于观众理解、接受与参与的方式,围绕单一或多个科技主题,加工处理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相关信息,从而提供具有阐释性与启发性的,以观众为中心并与其个体体验产生关联的基础性非正规教育活动。”[8]它具有解释展品内涵、诠释展览主题、双向交流信息、引导观众参观和提高认知程度等作用,是联系观众与科普场馆间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再好的展品,如果没有好的讲解,也只是一件冷冰冰的陈列品。只有好的讲解,才能把展品讲活、讲透,讲到公众心里去,才能真正起到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8]因此,讲解工作在科普场馆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容忽视。科普场馆要想实现其教育职能,就必须抓好科普讲解这一重要环节。

而要发挥好科普讲解的教育功能,好的解说词不可或缺。解说词主要是指对解说对象作解释说明的文本,具有导览、教育、管理与服务的功能。正如人们常说“剧本剧本,一剧之要在于本”,一篇好的科普场馆解说词,既是对所陈列知识的综合反映,也是政治、人文、专业、时尚等知识的相互凝聚和紧密渗透,不仅能让参观者清晰、准确地获得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更能够激发参观者的学习热情,培育公众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文化环境。

总的来说,“优秀的科普场馆解说词应集科学性与合理性、通俗性与简练性、生动性与艺术性、互动性与趣味性、整体性与针对性、规范性与灵活性于一身。”[5]这样的解说词,既有科学原理的普及,又能传递人文精神;既能传播专业的概念性知识,又能通过生动、简练的语言让公众听明白;既能让公众学习知识的体系,又能通过语言的引导和互动交流调动公众积极思考,激发参与热情。因此,对于一个科普场馆而言,如果场馆的设计和展品的陈列是展馆的“硬实力”,那么场馆的讲解员和解说词就是其中重要的“软实力”,而且是可能弥补场馆设计或展品单调缺陷的重要因素。

2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的现状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是指依托各种资源载体,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防灾减灾救灾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机构。”[3]现阶段中国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能力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明显不足,而建立防震减灾科普馆,则有助于扩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覆盖面,对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提升公众减灾意识、知识和技能,推动减灾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据统计,到2020年,共有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32个(包括中小学校)。这些场馆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依托地震遗址建立的集纪念和科普为一体的专业性防震减灾科普基地,比如:唐山抗震纪念馆、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汶川地震纪念馆、北川遗址公园等;二是各地震部门依托地震台、地震监测中心站、实验室、科研基地、中小学校等建立的科普场馆,大部分地震科普场馆属于此类;三是依托公园、游乐场馆等社会场所建立的公益地震科普场馆,社会效益明显,比如山东、浙江等省依托潍坊金宝乐园、烟台塔山公园、宁波雅戈尔动物园等建设的地震科普馆。还有一部分科普场馆,依托实体科普教育基地建立了数字地震科普馆,线上线下齐进行,不仅方便公众获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还扩大了场馆影响力[1]。

作为科普场馆建设的“软实力”,科普场馆讲解是防震减灾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是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认识地震部门、了解地震知识、适应减灾文化、掌握避险技能的有效途经。经了解,在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的运维中,各运营主体更注重场馆设计、展品展项的更新以及科普活动的策划,对于场馆讲解员素质提升、场馆解说词的编撰重视不够,场馆讲解乏力,科普传播效果不佳。很多省市地震部门建设的科普场馆,大部分解说员都是兼职,而且人员不固定,没有经过系统的讲解员培训;很多场馆也没有统一的解说词标准,讲解过程基本是依据个人喜好及对知识的理解,按照展板内容照本宣科,整体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讲解效果受限。

2.2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存在的问题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作为具有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和科学知识传播的公共设施,在科普宣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

1)科普资源不丰富,展品展项更新存在滞后性。主要表现在展示载体不够丰富,展品展项不能跟随科技发展而更新换代,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目前,大部分防震减灾科普馆的展陈方式还主要集中在展板、声像资料、仪器设备的组合展陈上,体验式、参与式和技能训练式展品较少。以内蒙古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为例,2000年建馆,2009年重新布展后,十年来只在展板细节方面做了些微调,虽然2019年增加了VR互动体验设备,但是总体比例还是偏低,公众能直接动手参与和直观展示原理的设备不够丰富。

2)场馆设计重点不突出,科普内容专业性强,公众接受不畅。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场馆科普内容是根据地震知识体系或是地震部门工作内容来设计的,割裂了从公众需求出发的聚焦式科普,看似面面俱到,实则重点不突出,公众领会起来难度偏大。而且,大多数场馆以理论知识传播为主,内容专业性强,专业术语多,结合实际的震例少,导致公众接受度差,宣传教育效果不佳。

3)科普人员素质整体偏低。如上文所讲,除地震遗址类和建设在社会场所的防震减灾科普馆,多数由地震部门运营的场馆基本没有专业的科普讲解员,讲解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影响讲解效果。大部分讲解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水平不一,要么照本宣科一味地重复展板内容,达不到科普效果;要么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基本概念掌握不扎实,甚至可能误导公众,达不到释疑解惑效果。

4)结合场馆开展的科普活动不丰富。作为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大部分场馆都是预约式参观,场馆的人流量不作为经营指标来衡量,因此在科普活动方面缺乏策划,科普内容不丰富,吸引力不强。

5)缺乏系统的解说词和有针对性的讲解路线图。大部分场馆没有统一的解说词标准和根据不同展板及知识点更新相对应的拓展知识。讲解员在讲解时要么根据自身特点随便发挥,要么“千人一面”不能根据不同的受众调整讲解内容,影响传播效果。

2.3 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以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为依托,建设有地震科普展览厅、地震监测仪器洞室、地震监测数据处理中心、地震监测数据传输中心、地震科普知识演播厅、动物前兆观测站。科普展厅是其主要场馆之一,展厅建筑面积260 km2,共陈列展板95块,各种实物仪器展品8大类55套。科普馆展项手段丰富,有展板、实物展品、模拟展品、立体沙盘、互动游戏区、自助科普查询机、多媒体影视厅等;结合所在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的地震观测洞室、地震数据处理中心、地震数据传输中心等让参观者对地震监测流程有所认识。作为实体科普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数字地震科普馆结合了蒙元文化图像动漫及蒙元音乐,精心打造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网络宣传平台,并配套有单机版光盘,发放到全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形成了“互联网+科普”的宣传模式,对外开放近20年,接待了各机关、学校、社会民众共计15万余人,有效传播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3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中解说词的标准化

3.1 标准化科普工作的必要性

“标准”的概念源于工业管理,是大规模生产所必须的基本和必要条件。在《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GB/T 20000.1—2014)中将标准定义为“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9]。而标准化则是“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9]。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标准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以“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为宗旨,具有价值性关怀;第二,因其是“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的文件,是在试错、完善、互动的基础上确定的,故具有客观性和内生性;第三,“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确定,具有权威性;第四,可以“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具有共通性和广泛性的特征。

标准化科普工作,是将标准化的理念引入科普工作,将专业人员所掌握的标准知识和方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公众,让公众了解、掌握并加以运用。也就是说科普人员通过传播准确无误的科学原理、真实可靠的科普内容、源于实践的科学方法,使公众对科普知识更准确地认识和更广泛地应用。

从标准的特征及科普标准化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标准的内在要求与科普工作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标准化是做好科普服务工作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规定“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一个精神就是唯实求真,这与标准的客观性和内生性特征一致。“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在不断地试错、互动、完善过程中抽象出的标准内容,才是唯实唯真的知识,才是科学普及要传递的内容。

第二,标准化是科普实现教育目的的内生动力。从传播目的看,科普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掌握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素质。这与以“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为宗旨的标准价值关怀性特征一致。也就是说,建立科普标准化的过程,就是实现科普目的、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

第三,标准化是推动科普广泛传播的必要措施。重复使用的标准化知识源于实践且应用于实践,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这对于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因为统一的东西,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更容易传播得远。

第四,标准化是保障科普工作有效实施的手段。因为标准是“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确定的,具有权威性。而科普标准化的权威属性又可以增加科普内容的可信性,是保障科学普及到达率和可信度的重要因素。

综上,从科普的本质、传播目的、传播范围和内容可信度来看,科普标准化是科普工作向纵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017年6月12日,中国科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科普行业成立的第一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科普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贯彻实施奠定了基础,也为科普行业标准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阵地与平台,它的成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10]

3.2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解说词标准化的迫切性

一个科普场馆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与以下几方面息息相关:一是场馆的硬件设施,二是讲解员的素质,三是场馆的讲解词。分析这3个方面内容,第一方面对硬件设施的要求方面,要跟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适应公众需求的展品展项,多增加互动体验式展品,注重现代科技综合手段运用,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设计和建设周期也较长;第二和第三方面都属于科普馆软实力提升,相比较更容易实现。以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为例,场馆建馆较早,展品陈旧,展览手段落后,缺少高科技声光电的展项和互动展品,科普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又缺乏系统的知识培训和统一的解说词模板,讲解效果一般。因此产出一套既具标准化又具实用性的解说词模板非常必要,这主要有2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解说词标准化是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场馆软实力既快捷又实际的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为例,由于参观人流量相对较少,且预约参观时间有不确定性,设置专职的科普馆讲解员常驻科普馆不太现实。因此,根据防震减灾科普馆现阶段的运营模式和状况,产出一套适应科普馆现有展项内容的解说词是当前最迫切和切实可行的出路。

第二,解说词标准化有助于防震减灾知识传播的准确性,避免公众误读。比如对地震震级与烈度、“生命三角”避震法、“地震逃生黄金12秒”等这些公众关注的问题,在网络上就有很多错误的使用,导致公众对概念理解不清,造成误读。这一方面是由于公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也有部分讲解员对知识了解不深,对问题解释不全面。比如公众总是错误地认为震级就是烈度,将震级的概念用在烈度的表述中,经常会听到“这座房子能抗8级地震”这样的说法。讲解员如果在讲解过程中不仅说清楚概念的定义及区别,还讲明白概念使用的场所、作用,这样可能更容易让参观者理解。

3.3 如何做到解说词标准化

在《科普讲解新理念及实践研究》一书中提到“科普讲解应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因此讲解词要简洁而不是简单,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情、言之有礼、言之有神、言之有趣、言之有喻”[8]。而这其中的“言之有物”和“言之有据”就是解说词应具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是如何做到解说词标准化的重要手段。

一是言之有物。“物”在这里通俗的理解就是科普知识本身。“物”从哪里来?具体到我们防震减灾科普解说词中就是要既有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又能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有具体的实例做支撑。

比如“生命三角”避震法,这是一个被公众误读并“妖魔化”的概念。“生命三角”避震法是国际救援者道格·库普于1985年提出的避震理论—他认为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的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常被提及的“生命三角”[11]。“生命三角”避震法主要是针对建筑物倒塌而言的,而依据中国现有的抗震设防标准,我们更多的是要防御建筑的附着物掉落,而不是倒塌的楼板本身。而且,这个说法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就是“倚靠物”不移动或位置可控,且预设的建筑物掉落方向可预判。但其实在地震发生后,尤其是地震烈度较高时,桌子、柜子等所谓的“倚靠物”也是会随之移动的,紧急时刻不可能判断出建筑物掉落方向。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假设条件,那么所谓的“生命三角”就成了可遇不可求的假想防身秘籍。这就是这个概念的局限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差,有很强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如果讲解员能够在讲解过程中说清楚这个说法的由来、原理,以及它的实用性和局限性,尤其对它的局限性重点强调,再联系避震要“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常识,则能使公众记忆深刻,减少滥用的风险。

二是言必有据。“据”在这里就是强调每个概念和原理的出处都要多方考量,有理有据,方可体现解说词的科学性。具体而言,在整理标准化解说词时,要尽量对一些容易引起歧义或公众比较关心的知识点从出处、原理做阐释、补充,突出知识原理的科学来源,尤其要寻找到大家对问题的说法,做到有源可溯,增加解说词的可信度。

比如“地震逃生黄金12秒”就是一个定义不清、描述不明、缺乏科学依据的伪科学概念。虽然这个概念风靡一时乱人眼,但其实在网络上也没有统一的解释。比较流行的有“地震前兆12秒”、“地震心理学12秒”自救,“房屋倒塌12秒”这3种说法。具体分析这3种说法都是没有依据的。“地震前兆12秒”是说地震前可能有地声和地光现象,且发现这个前兆到地震发生有12秒的空档。“但目前并没有统计学意义的证据表明大震之前必然伴随地声或者地光,也没有足够的统计样本表示从发现地声和地光到大地震发生时间为12秒。”[12]其他2种说法也是如此,没有理论依据支撑,唯一的理由就是契合了公众的恐慌心理,将其“妖魔化”。如果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能把这些说法的来龙去脉说清楚,逐一击破他们缺乏科学依据的真相,就会让公众印象深刻。

4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中解说词的实用化

4.1 解说词实用化研究的必要性

解说词创作的目的是要为实际的讲解工作服务,因此,解说词在撰写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对象因素,这就涉及到了解说词的实用化研究。解说词实用化研究的必要性主要依托于以下2个方面:

1)解说词实用化研究是解说词标准化的内在要求。标准的内生性特点指明了标准的变化性,它要求标准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进一步丰富而不断完善。从这一特点来看,科普的标准化与实用化本质是相通的,旨在提出一个经过反复推敲、能够被更广范围传播、作为范式被重复使用的科普知识和技术体系。因此,要开展科普标准化工作,同时也要从科普实用化特点出发。

比如在防震减灾科普过程中,我们常说的“救援黄金72小时”,这个概念是指在灾难发生之后的72小时内,灾民的存活率极高。这在世界很多次大地震中,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国际化救援方式。但实际情况是,这个救援黄金72小时,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如果地震发生在北方的寒冬,那么这个时间就不成立。人在无水的情况下也许可以存活3天,但是在寒冷的情况下可能挺不过1天。这样所谓的救援黄金72小时就不存在。因此,在科普这些概念时要根据所处的不同地域,把界定说清楚。

2)解说词自身的特点也要求我们必须要进行实用化研究。“解说词的特点包括科学性、合理性、通俗易懂、趣味性、艺术性和针对性”[5],其中针对性就是对解说词实用化研究的自身要求。这个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公众不同,对知识的需求不同,所要科普的内容和深度、广度也不同,要做到因人而宜。

比如,面向社区群众,讲解地震前准备、地震避险与逃生、地震应急预案等知识更有针对性;面向农村牧区居民则可以农村民居、地震谣言、家中及野外应急避险等内容为主;面向学生则可以讲解在学校如何避震、如何与家庭成员一起规划应急避险路线,甚至是地震成因、地震预测预警等同学们感兴趣的知识,通过问答等互动的形式,寓教于乐。

4.2 如何做到解说词实用性

解说词实用性创作是在解说词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受众、讲解时限、讲解员特征而进行的二次创作。因此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1)因人而宜。“因人施讲”目前已成为科普场馆讲解的核心理念。公众的类型和年龄段不同,对知识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我们要对公众进行细分,创作出符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解说词,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普讲解服务。以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参观的人群为例,在防震减灾科普场馆解说词创作中,应该将参观者分为学生、亲子家庭、机关单位和重要观众4类,学生群体又可分为小学生和中学生2个不同阶段。在解说词内容设计时,就要针对这4类不同人员,设计他们所需求的内容、语言风格和讲解方式。

2)因时而宜。因时而宜,是指根据公众参观学习的时间以及公众注意力集中时限等因素安排科普讲解内容及路线等。以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为例,场馆共有95块展板,55套仪器,如果一一讲解,耗时又费力且效果不突出。因此,在进行解说词二度创作时,不仅要考虑受众因素,还要考虑时间因素。一般而言,人的注意力集中度是有一定时长的,学生课堂以45分钟为限也是考虑到人的注意力集中度这个因素,而一般认为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限是20分钟。那么,我们在解说词实用化创作过程中,至少要创作40分钟和20分钟2个不同时长的解说词版本。

3)因己而宜。因己而宜则是从讲解员自身出发创作不同的解说词。不同的讲解员讲解风格不同,可根据自身习惯依据解说词标准创作一套适合自己风格的解说词。比如有的解说员幽默风趣,则可以通过举例譬喻的形式将专业、复杂的知识点生活化,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普及知识;有的解说员声音优美,则可以通过突出讲故事的方式联系科学知识和公众日常生活进行讲解,引起公众情感共鸣达到知识普及目的;还有的解说员具有亲和力,则可通过与公众互动提问的方式,让公众有机会选择其感兴趣的知识点,并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实现个体被尊重、自我满足等需求,增强公众参与度,提升知识的传播效率。

综上,防震减灾科普场馆是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为增强场所科普功能,编写一套既具标准化又具实用性的解说词版本,是当前提升科普馆软实力的重要环节。一套好的解说词,一次精彩的科普讲解,不仅是对地震知识的普及,更是对减灾文化的传播,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守奉献”的地震行业精神的弘扬,是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的立体式传播。但标准化解说词也不是教条,它只是一个框架,在这一框架下,讲解员可根据受众或讲解者的不同自由取舍、加工、发挥。也就是说,只有在标准化基础上的实用化解说词才值得信赖,也只有具有实用性的标准化解说词才能传得更广。

猜你喜欢

科普馆防震讲解员
防震演练
是谁帮汽车停下来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汽车的大动脉
来势汹汹的肺炎
飞机“长脚”只是为了站在地上吗
一种新型折页式防震锤
基于语义分割和空间上下文信息的防震锤识别
我当小小讲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