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饮食有宜忌

2023-01-03林玺

健康之家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主食碳水化合物肉类

林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者总数估计为1.4亿,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治疗糖尿病,除了需科学用药外,还要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为此,本文盘点了糖尿病饮食宜忌,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饮食。

科学摄入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所组成,是人体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具有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生理功能;同时也是人体最为主要的供能物质,对保证生命正常运行有重大意义。但不少糖尿病患者怕碳水化合物影响血糖,认为摄入越少越好,不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米、面等主食,莲藕、南瓜、玉米等蔬菜。殊不知,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很容易导致人体出现饥饿性酮症状态,引发低血糖与脑功能下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的胃肠道功能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所以,糖尿病患者采用极低的碳水化合物饮食是不对的,而是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摄入。

碳水化合物依据其结构可以简单分成为单糖与多糖两种类型。前者结构简单,因而在摄入之后能够快速消化与吸收,促使人体血糖在短时间内上升;后者结构相对复杂,在人体内的消化与吸收时间相对更长,血糖上升速度也相对较慢,不会引起较大的血糖波动。而基于碳水化合物对人体血糖影响的大小,又可以分为低升糖指数食物,如莲藕、南瓜、番薯、玉米、荞麦粉等,和高升糖指数食物,如米、面、包子、面条、糯米饭等。因而,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在主食中添加莲藕、南瓜、玉米、荞麦粉等低升糖指数食物,具体的摄入总量则需要依据体重情况(消瘦、正常、肥胖)與体力活动(卧床休息、轻体力劳动、中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等实际情况加以计算。

合理控制主食的摄入

不少糖尿病患者存在这样一个认知误区,认为想要控制血糖,就必须少吃甚至不吃主食。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每日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对于维持血糖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每日的主食(生米、生面)摄入量需要控制在200~300 g(具体摄入量视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得低于150 g)。需要注意的是,在摄入主食时做好粗细搭配非常重要,如200~300 g的主食摄入量中需要包括有150~200 g的细粮和50~100 g的粗粮。细粮通常指的是通过精加工的粮食,包括米饭、馒头等;粗粮则是通过简单加工的粮食,包括全麦制品、玉米、小米、高粱、燕麦、荞麦以及各种豆类。相较于细粮,粗粮中保存有更多食物原本的营养物质,包括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等,且在摄入后需要更长时间进行消化与吸收,因而对血糖的波动影响较小,更有利于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餐后血糖的控制。此外,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需定时定量,具体摄入量为早餐1/5、中餐2/5、晚餐2/5,且不得随意打破这一用餐量,否则会影响机体的代谢状态,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作者在长期临床医疗咨询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另一个常见误区,认为咸味的饼干不含糖,如咸味苏打饼干可以多吃。殊不知,这些食物主要是由小麦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原料制作,摄入过多也会影响血糖控制。

合理控制肉菜的摄入

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控制好主食的摄入量即可,而对肉菜的摄入没有过多重视。肉类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人体营养的维持与能量的供应至关重要;并且,肉类中的动物蛋白与人体的契合度相比于植物蛋白更高,更利于消化和吸收。此外,肉类还含有丰富的微量营养元素,包括铁、锌、铬、B族维生素等。因此,糖尿病患者通过摄入肉类食物,可有效补充各种营养物质,从而更好地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控制血糖。

值得注意的是,与主食一样,肉类的摄入量也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控制。因为肉类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过量食用会引发肥胖与血脂升高等,不利于血糖的控制。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每天的肉类摄入量需保持在100~150 g。虽然对于肉类的选择没太多要求,但最好吃一些脂肪含量较低、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按照这个标准,鱼肉相较于禽肉更好,而鸡鸭等禽肉又相较于猪牛羊等畜肉更好。总结来说,就是四条腿不如两条腿,而两条腿不如没腿。在日常饮食中,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天就四条腿、两条腿和没有腿的肉分别食用50 g,在保障机体营养均衡的同时,更好地控制血糖。

合理控制水果以及坚果类的摄入

水果所含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健康意义重大,但同时又富含糖分,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因此,不少糖尿病患者对水果非常纠结,到底该不该吃,以及如何吃?

其实,糖尿病患者适当吃些水果是非常必要的,不仅不会影响血糖控制效果,还可帮助机体保持更加健康的状态。但摄入水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关于水果品种的选择。糖尿病患者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能吃,而是需要选择一些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包括柚子、番石榴、猕猴桃、草莓等,并且尽可能是当季的新鲜水果。柿子、哈密瓜、葡萄、冬枣、黄桃等含糖量高的水果(即每100 g中含糖量超过20 g)都要尽可能避免。

其次是控制水果的摄入量。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时,需要严格遵循少量的原则,在自身血糖控制较为良好的情况下每天可以摄入大约200 g的低糖水果。如果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则要尽可能减少水果的摄入,而以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代替。

最后是把握水果的摄入时间。糖尿病患者可在两餐的中间时段少量摄入水果,以最大程度降低对血糖水平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餐前摄入了水果,则需要将水果的摄入热量计算到主食的摄入热量当中,通过减少相应的主食摄入量来维持合理的热量摄入。

另外,在长期一线临床糖尿病治疗中,还发现患者有一个饮食误区,就是少吃主食,多吃或者加餐食用坚果类食物,包括花生、瓜子、核桃、开心果等。虽然坚果类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但由于油脂多、热量高,吃多了不利于血糖控制。正确食用坚果的方式应该是在血糖控制合理的前提下,在两餐的中间时段少量摄入。

结合体质选择食物

不少糖尿病患者不注意依据自身的体质来合理选择食物,如认为多吃苦瓜可以降血糖,而一味多吃。殊不知,苦瓜属于寒凉食物,体质虚寒的糖尿病患者过度食用适得其反,会对机体代谢造成较大影响,最终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在中医学理论中,各类食物都具有自身的性质,包括温热、性平、寒凉等,而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充分结合自身的体质类型来合理选择食物。具体而言,便是要遵守“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如热性或湿热体质的糖尿病患者不宜摄入大量的温热食物,如辣椒、榴莲、高粱米等;寒性或寒湿体质的糖尿病患者不宜摄入大量的寒凉性食物,如苦瓜、绿豆、冬瓜、柑橘等。此外,中医理论中讲究“饮食而养,四时而食”,即需要结合四季变化选择食物。如春季适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夏季适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秋季适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冬季适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如果在结合自身体质的基础上,再按四时节气变化选择日常食用的食物,就能更好地养护身体、控制血糖。

科学合理地烹饪食物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食物烹饪上没有过多讲究,往往高盐、高油,显然这是不对的。从控制血糖的角度出发,推荐糖尿病患者采用炖、清蒸、烩、凉拌、煮、汆、煲等烹饪方式。其优点在于:营养成分损失少,不增加脂肪,容易消化吸收,清淡爽口。不推荐的烹调方法包括油炸、油煎、红烧。缺点在于:对蛋白质、维生素破坏多,肉中脂肪过度氧化,产生致癌物,增加脂肪和热量。此外,烹饪时还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首先是不腻。即糖尿病患者需要低脂饮食,严格控制油脂的摄入量。而高油所烹饪出来的食物,会导致肥胖,引发或加重胰岛素抵抗,從而间接影响血糖控制效果。

其次是低盐。即糖尿病患者需要低盐饮食,食盐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5 g。而高盐所烹饪出来的食物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影响机体代谢,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最后是不辣。即糖尿病患者要清淡饮食,禁忌辛辣食物,在日常烹饪中尽可能少放与不放胡椒、芥末、花椒等调味品。因为辛辣饮食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症状加重,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传统节日饮食注意事项

每当到了中国传统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糖尿病患者就会为吃而犯愁,既想与家人共享美酒佳肴,又担心血糖升高。其实,在传统节日中,糖尿病患者只需谨记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便可以愉快度过,包括少油少盐,清淡饮食、尽量避免喝酒;合理搭配,谷物为主;干果零食,不作加餐;无糖糕点同样升糖,尽量少吃或不吃;瓜果梨桃,适时适量。同时,不要熬夜,适当坚持运动,以抵消多余热量;坚持用药,勤加监测血糖。

结语

饮食治疗作为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之一,需要患者走出饮食误区,了解饮食宜忌,以及烹饪方法和节日饮食注意事项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血糖,达到健康生活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主食碳水化合物肉类
聪明吃主食
晚餐该不该吃主食?
一顿没有“主食”的晚餐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说说碳水化合物
减肥不能吃碳水化合物?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益于长期减肥
肉类加工
宝贝爱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