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探析

2023-01-03赵科伟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22期
关键词:断乳断奶猪舍

赵科伟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农业农村局,河北 唐山 063300)

自仔猪断奶后2 个月内的一段时间里,要做好保育相关工作,避免仔猪饲养环境变化,致使生病、少食等情况发生。养殖从业者要从免疫、消化、适应力等角度,开展综合保育工作,降低仔猪的发病率,确保仔猪以健康的状态进入生长期。

1 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

1.1 保育猪的选用

在选用保育猪时,要选用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近期没有病史的仔猪。在断乳期间,应密切关注仔猪的健康情况,合理地选用适宜的仔猪进行断乳和分栏饲养。在可能的情况下,所有的养殖场都要做到自繁自养,确保仔猪的身体健康。若养殖场不具备自繁自养的条件,从外地引入仔猪时,务必选择正规的猪场,并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以便做好防范措施,另外,引进的仔猪要进行主要疫病和传染病的检测,消毒隔离一段时间后,才能与原猪场的猪群混养,对进栏前的猪舍和设施要进行消毒,保持通风、湿度和温度适宜。

1.2 保育猪养殖场地的选择

在规模化猪场的饲养中,合理的选址和科学的猪舍建造是十分必要的。猪场选址首先要远离市区,要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猪舍周围环境干净,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要远离住宅楼和重要的交通干线。另外,还要远离垃圾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区域。在选址时要做好养殖场的历史考察,尽量不要选取有重大疫病史的地方。其次,养殖场建筑要符合标准,猪舍的构造、建筑间距、环境规格等都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划分出清晰的区域,特别是产房、保育室、分栏通道、育肥区、饲养员消毒更衣区、粪便尸体等的输送通道等,要做到科学化设置,以降低对保育猪的环境压力和污染。对散养户的猪舍也要谨慎,要尽量避开农村和家庭的下水道、垃圾倾倒区域以及其他牲畜粪便排放区域。要有专门的仔猪保育暖圈,通风、卫生、采光都要注意。

1.3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1.3.1 断乳后管理

在断乳15 d 前后要适量喂一些饲料,隔日再加大喂养量,使仔猪逐渐习惯断乳换料。刚断奶的仔猪消化能力差,免疫功能差,因此,饲喂的饲料必须是富含蛋白质、营养成分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同时还可以补充氨基酸、维生素等有益于仔猪的营养物质。在保育期,当仔猪的体质量在8~9 kg 的时候,要维持高的饲料摄入量,以满足生长需要,并要保证饲料的适口性。在体质量达到15~18 kg 后,可以进行配方的调整。配方的调节要逐步进行,一次很难改变太多的营养成分。注意保证饲料的新鲜,并定期更换和清理食槽中的饲料,防止饲料在食槽中堆积,防止饲料霉烂。要有足够的饮用水,确保水质清洁,水温不要太低,可以选择在水里加入维生素或者中药,以增强猪群的免疫力。不同季节、不同日龄猪群的饲养密度不同。温度、湿度和通风要经常进行调节,随着猪日龄的增加,需要减少饲养密度。冬季和春季的饲养密度稍大,要注意通风,防止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在夏季和秋季,炎热的时候要注意洒水降温、清理粪便等,以防止蚊虫滋生。粪便、尿液、尸体等必须有专用的转运通道和堆放场地,必须进行集中的无害化处理或发酵,然后进行废水的排泄、循环使用,防止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1.3.2 分栏前后管理

分栏前期和后期,饲养员要密切关注仔猪的动态、饮食状况和身体状况,分栏后,由于饲养环境的改变,可能会造成仔猪腹泻、精神萎靡,患上感冒、呼吸系统疾病等。饲养员要特别注意这段时间的仔猪,在断奶前后都要尽可能地保持圈舍一致,不要让它们之间的间隔过大,这样可以减少分栏应激。

分栏的时机要适当,适时地为适龄的小猪分群,分群的时候要留意是一窝的,体质量、体型、身体状况、生理生长指标相近的小猪,都可以被安排在同一栏,身体比较弱小的则放在另一栏。应确保有2~3 只空栏位,为以后出现感染或打架被伤害的仔猪提供隔离区域。在断奶后的仔猪分栏进入饲养场之前,要对猪舍、栅栏、饮食、饮水器具进行全面的消毒,保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保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分栏结束后还要留意仔猪的精神和食欲的改变,要注意灭鼠,以防飞禽进入。如果是引进保育仔猪,运输距离不能太远,运输车辆的位置要接近于保育室,运输的时候要选择天气好的时候,进入的车辆要消毒,进入的人员要消毒,饲养区域、生产部的门口要有人员消毒。

2 保育猪管理要点

2.1 保证保育猪营养供给

刚断奶的仔猪会因为各种应激反应而产生情绪低落、食欲差、消化系统不健全、无法充分吸收饲料中的养分而引起的应激综合征。这时要在保育猪的饲料中加入乳酸菌等助消化的添加剂,还可以加入葡萄糖、奶粉等,促进采食和消化吸收。

在保育猪分栏期间,生长速度加快,食量增加,若喂料不及时,或饲料营养变化不能满足保育猪的生长需要,均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所以,饲养者必须记录、分析保育猪每天的饲料摄入情况,并适时喂料,饲养员要随时注意其营养状态、生长情况,适时地调整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并做好记录,由此可以推断出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应注意,随着保育猪的逐渐成长,应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给猪的肝脏、肾脏带来压力。

猪的体重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的重量与养猪户和养殖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饲养初期,必须要保证仔猪的身体素质。断奶后的第1 周,仔猪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表现为情绪低落、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偶尔还会出现轻微的消化不良。一周之内,这种应激反应是不必担心的,如果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分栏饲养,仔猪的采食量和体重都会慢慢恢复。若1 周后仍不见好转,饲养者和营养师应立即调整饲养环境,或为仔猪进行身体检查,以确定有无感染疾病。同时,要对症下药,减轻仔猪的急性症状,找出病因,进行根本的治疗。尤其是仔猪腹泻要特别注意,因为它会导致体重减轻,严重的话会影响以后的消化和吸收,更严重的话会导致死亡。在有需要的时候,要对病情较重的仔猪进行隔离观察,以预防未知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另外,仔猪的消化系统还不健全,消化酶、蛋白酶等都不够用,肠道的吸收能力比较弱,对采食的控制能力也比较差。所以,饲养者应该逐步添食加料,尽量使仔猪少吃多餐,同时还可以向饲料中加入一些有机酸、外源性酶等,以促进仔猪的消化和吸收。

2.2 常见疾病的防治

保育猪在分栏期的免疫力会降低,很可能会受到猪瘟、圆环病毒病、链球菌病、肠道病等疾病的影响。因此,要制定一套科学的防疫措施。要做好待产母猪的疫病控制,防止新生仔猪携带垂直传染的病原,同时要做好刚出生仔猪的免疫接种。针对保育期所特有的病症,预先准备好相关的药品,或预先进行辅助治疗。根据保育猪的年龄及季节的不同,对各阶段的免疫预防措施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换季之前,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中药饮片,以防止换季应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感染和应激。分栏仔猪容易发生争斗、撕咬等,此时要及时进行隔离,如有外伤,要进行清创、消毒、包扎等,猪舍内要常备碘酊、龙胆紫、高锰酸钾、硫酸铜等外伤药物。

为了保障猪肉的质量,应尽可能减少使用抗生素,还需要准备一些肾上腺素和抗过敏的药物,预防在注射或更换饲料时发生过敏。如果是比较严重的传染病,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隔离。它不仅能隔离各种病原体的传播,还能保障其他健康保育猪的正常生长,为病仔猪提供一个更加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便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另外,如果发现有传染性疾病,一定要上报给当地的畜牧部门,采取措施,将病畜及病死尸体全部掩埋或者进行无害化处理。

3 结语

在仔猪保育过程中,饲养员要保证饲料营养均衡,通过科学观察等方式,了解仔猪是否感染疾病。同时,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保证肉类品质。在出现恶性疾病时,要做好防疫工作。只有把控好养殖中的技术要点,才能避免仔猪健康出现问题,保证仔猪正常生长。□

猜你喜欢

断乳断奶猪舍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断乳仔猪育肥初期饲养管理的探析
幼年牦牛饲养管理技术
断奶幼兔如何饲养?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Hunter—Gatherers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不同通风模式对保育猪舍冬季环境的影响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