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以新疆塔城市易地扶贫搬迁为例

2023-01-03梅金玲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8期
关键词:尔塔搬迁户塔斯

梅金玲

(新疆塔城市委党校,新疆 塔城 834700)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新疆塔城易地扶贫搬迁取得积极成效。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实的因素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一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存在着后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增收渠道狭窄、搬迁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2015年11月29日,在汪洋副总理亲自带领和指挥下,国家发改委会同扶贫办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并印发。

1.新疆塔城市实施异地扶贫搬迁的现状

塔城市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57户208人,依托行政村集中安置,恰夏镇窝尔塔阿树塔斯村安置32户112人,二工镇奇巴拉尕什村安置25户96人。长期低息贷款700万元,市财政拨款45.0484万元。项目建设搬迁房57栋,总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其中8户2口人每户住房建筑面积为45平方米、其它49户3口人及以上每户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建设57座暖圈,每座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20平方米;建设围墙、供水、供电、道路、大门等配套基础设施。截至2018年57栋房屋、57座暖圈、围墙、供水、供电、道路、大门均已完工,57户搬迁户全部入住,入住率100%,资金已全部支付完毕。

1.1 住房情况

为确保搬迁房屋质量达到要求,塔城市在建成后,先后五次开展了房屋质量检查验收工作,一是57户房屋建设完工后由二工镇、恰夏镇牵头组织进行了五方主体验收。二是2018年10月由市级发改委牵头,组织住建、交通、水利、电力等行业部门对57户住房开展项目初验工作,针对房屋质量方面进行了逐户验收,对房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要求立即整改,确保房屋质量合格率。房屋质量验收合格后,搬迁户才可搬迁入住。三是2018年12月由地区发改委牵头组织地区住建、水利、电力、交通等行业部门对改工程进行了复验,采取分组逐户入户验收,对房屋质量、供水、通电、通路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复验。四是针对验收中存在的问题2019年2月地区各部门再次进行了复核,确保房屋合格率。五是2019年12月发改委通过脱贫攻坚大排查暨“冬季攻势”活动,塔城市发改委再次组织住建、农业农村局、畜牧局、自然资源局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房屋质量、入住率、后续产业发展计划、土地拆旧复垦进行了再次排查,针对入住一年来房屋存在问题,要求住建部门督促施工房进行整改,确保搬迁户的住房品质。通过反复验收、核查目前住房质量合格率100%;住房面积合格率100%,无自筹资金,工程质量安全符合规范要求。

1.2 道路建设情况

二工镇奇巴拉尕什村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道路部分,该项目于2018年9月1日开工,同年9月27日完工。验收时间为2019年6月。恰夏镇窝尔塔阿树塔斯村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道路部分,该项目于2017年7月30日开工,同年10月30日完工,验收时间为2018年8月8日。经现场实测实量及入户走访调查、档案资料的查阅,项目的道路建设部分符合设计要求。道路的建设,更好的完善了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牧民的出行安全和行车安全,同时也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创业致富环境。

1.3 安全饮水情况

恰夏镇窝尔塔阿树塔斯村、二工镇齐巴拉尕什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良好,易地扶贫搬迁57户、按照安全饮水标准都已通水达标,安全饮水到户率100%。

1.4 广播电视、通信情况

广播电视信号均已覆盖易地搬迁户搬迁户57户,覆盖率100%;通信信号均已覆盖易地搬迁户搬迁户57户,覆盖率100%。通讯网络和广播电视信号的全覆盖,不仅使群众能够正常通讯,还能通过收看多套数字广播电视收看医疗、农村养殖技术培训,农家书屋、政策查询,卫生防疫、运动健身、防灾减灾等多项个性化拓展,获得更多元的信息服务,有效地推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5 教育条件改善情况

塔城市二工镇奇巴拉尕什村易地扶贫搬迁25户,易地扶贫搬迁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在读子女共20人,其中就读学前教育阶段3人、小学教育阶段11人、初中教育阶段6人。恰夏镇窝尔塔阿树塔斯村易地搬迁32户,易地扶贫搬迁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在读子女共24人,其中就读学前教育阶段3人、小学教育阶段15人、初中教育阶段6人。塔城市恰夏镇有中心小学1所,幼儿园5所,教师119人、工人2人,能够满足并解决塔城市恰夏镇易地扶贫搬迁32户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问题;二工镇有中心小学1所,幼儿园3所,教师106人、工人4人,能够满足并解决塔城市二工镇易地扶贫搬迁25户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问题。塔城市二工镇奇巴拉尕什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幼儿园为共享、小学为共享、初中集中在塔城市。恰夏镇窝尔塔阿树塔斯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幼儿园和小学在恰夏镇为共享、初中集中在塔城市。

1.6 就医条件改善情况

二工镇奇巴拉尕什村安置区共享卫生室一所,建筑面积60平方米,四室分离,布局合理,设备齐全。配有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能够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级诊治,对疑难杂症进行及时转诊。同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配备了80种以上药品,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满足了群众的需求,就医条件明显改善,改善率达到了100%。恰夏镇窝尔塔阿树塔斯与临近的阿树塔斯村共享卫生室一所(距离阿树塔斯村1.3公里),建筑面积60平方米,四室分离,布局合理,设备齐全。配有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能够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级诊治,对疑难杂症进行及时转诊。医条件明显改善,改善率达到了100%。贫困户通过易地搬迁项目,就医更方便了,就医的环境、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1.7 活动场所和边民市场改善情况

二工镇奇巴拉尕什村安置区活动场所和边民市场都为共享,恰夏镇窝尔塔阿树塔斯村安置区活动场所为配建,便民市场与恰夏镇共享。使搬迁户的活动娱乐和购买物品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1.8 社区管理和社会融入情况

塔城市恰夏镇窝尔塔阿树塔斯村安置点和二工镇奇巴拉尕什村安置点均是依托行政村建设,由行政村统一人员管理、活动安排、经费使用等,确保安置点正常运转、管理有序。塔城市恰夏镇窝尔塔阿树塔斯村安置点和二工镇奇巴拉尕什村安置点内的水、电、路、暖、讯、网等配套基础设施齐全,学校、卫生院、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均在附近。

2.新疆塔城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遇到瓶颈

2.1 不愿搬,群众犹豫观望

一是心理上的阻力。心理抗拒是指扶贫认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当这种控制自由受到限制,会抵制的态度来保护我们的自由;二是怀旧的心理。扶贫有怀旧心理,通常不想离开原来的位置,认为这是一个扶贫祖先的地方,自己和家人应该在这里,而不是放弃;三是难进入心理。对于无意识的扶贫,迁移是一个社会分离和重建的过程,但在扶贫安置的过程中,特别是跨区域迁移过程,如果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片面强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多少人失业,可能会导致扶贫工作出现反复,“不能移动,稳定”。

2.2 产业发展薄弱,群众致富渠道窄

从搬迁农户的产业发展来看,基本上还是以养殖为主,部分搬迁户思想观念落后,还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劳动技能,主动脱贫致富能力差。产业发展空间不足,新的主导产业发展不成熟,迁后产业培育集约化程度低,影响搬迁后贫困户生计重构以及“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的实现。

3.新疆塔城市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3.1 强化宣传培训,深化思想认识

不断丰富教育培训形式和内容,从政策宣讲、扶智教育、帮扶培训等方面,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和深度。截至目前,共开展宣讲93场。组织贫困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村“两委”和帮扶干部,通过包联督导、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脱贫户“明白人”培训103场、3650余人次;开展重温“扶贫路”、激励“扶贫志”回访主题活动,组织现场参观59次、实地查看项目167个、召开座谈会62场、回访脱贫户965人。采取以会代训、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培训各级干部6504人次,提高干部业务能力,开展技能技术培训15期926人次,脱贫群众政策宣讲(含国语培训等)98期8364人次,增强群众就业创业本领。

3.2 强化项目建设,激发发展活力

继续保持财政资金规模总体稳定,重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创建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将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带动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按照“五类项目”(“产业类项目”、“生态类项目”、“文化类项目”、“人才培养类项目”、“民生保障类项目”)划分,储备“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项目1699个,涉及资金170.4亿元,目前实施项目39个,涉及资金8881.92万元,均已完成项目决算。同时,认真开展项目资产登记管理,以资金投向、资金流向、资金使用为主线,财政、扶贫、发改、农业、水利、畜牧等项目实施单位,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确保“资金明,资产清”。

3.3 强化动态监测,守牢返贫底线

按照自治区关于加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的重要部署,持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塔城市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实施方案》,通过行业部门筛查预警、各级帮扶干部入户走访、农户主动申报等多个途径,实现全覆盖、无遗漏,确保贫困群众不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原因返贫。制定完善了《塔城市开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指导回头看工作方案》,市委、政府分管领导带队,成立了1个总控组,1个实地指导组,7个排查组,26个行业单位成立数据分析核查组全面推进集中排查工作,完成集中排查26868户79006人,实现了所有农户摸底排查全覆盖;按照即时发现、即时帮扶的原则,对鳏寡孤独、大病、残疾、低保等重点群体每月进行分析研判,梳理出“三类户”16户60人,逐一精准定制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4.新疆塔城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探索实践

4.1 进一步完善后续产业

在易地扶贫搬迁户精准帮扶和配套产业上下功夫,根据搬迁户实际情况进行政策叠加、树立发展信心,解决搬迁的后顾之忧,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真正实现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的工作目标。易地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充分借助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新疆三农草原牧业有限公司与牧果合作社合作经营,带动牧民从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肉牛产业发展。同时,吸纳易地扶贫搬迁户在公司就业,即监管合作社繁殖母牛的生产经营情况,又学习现代肉牛养殖知识及技术,为未来自主经营奠定基础。例如:为进一步发展牧区奶制品加工产业,恰夏镇投入51万扶贫资金为搬迁户每家购置1头奶牛,奶牛所生产的牛奶将提供给恰夏镇奶制品企业,恰夏镇成立了奶制品加工合作社,通过对牧民开展培训,完善牧民畜牧养殖技术,确保为合作社提供优质奶源用以生产奶制品,提高贫困户收入。

4.2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整合各类培训资金,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搬迁安置户家庭实现人人有知识、个个有经验,培养一批观念新、懂技术、会经营、守法规的带头人,为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二工镇奇巴拉尕什村投入扶贫资金550万元在安置点新建3500平方米玻璃花房一座,每年收取租金10万元可用于村队建设,花房用工优先使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预计每年可解决10-20人就业,每人每年可带来收益2-3万元。

4.3 完善项目建设管理

围绕“五大振兴”要求,完善“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项目库建设项目1095个,涉及资金147.5亿元。完善2021年巩固拓展项目库储备项目135个,涉及资金3.68亿元。实施2021年中央、自治区提前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9个,涉及资金1416万元,现已开工建设,完成资金拨付756.6万元。申报地债资金项目9个,涉及资金3753万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000万元,9个项目已完成勘测设计,正在办理招投标手续。三是强化产业帮扶。成立由市扶贫办、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等相关单位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组成地问策团队,立足村(农村社区)基础条件和特色,落实乡村振兴“一村一策”24个,其中种植类8个、牲畜养殖类8个、三产类3个、林果类7个、家特禽养殖类3个,落实乡村振兴“一户一策”涉及2757户。开办各类技能培训班232期6103人次,其中:脱贫群众531人次,拥有一门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农牧民2902人。完成小额信贷发放245户1050万元。

5.结束语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塔城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将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塔城市各族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走向全面现代化。

猜你喜欢

尔塔搬迁户塔斯
一月九日,雪
小龙虾,我们走——“搬迁户”袁社军一家的新生活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臧学万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 从女仆到女皇,人生三级跳
一切,妙不可言2017 F1阿布扎比大奖赛
备胎也有春天
Study in Lithuania : Not a minority language country , a variety of languages can be switched at any time
海狗的女儿